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道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道的故乡。茶道起自中国,传至海外,与各国的民族文化相融合,另外形成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等。茶道之“道”,有多种含意:一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二指事理的规律和准则;三指技艺与技术。茶道是以一定的环境气氛为基调,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是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茶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2.
冯璐 《农业考古》2022,(5):180-186
日本茶道因其优美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审美意识而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人们认为,日本茶道蕴含着日本文化的特质,茶道的精神也被视为是固有的、恒常不变的。实际上,茶道虽然被冠以“道”之名,其内容和形式却是因应时代而不断变化的,这尤其体现在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茶道之中。日本近代茶道在精神内涵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将茶道作为以非...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比较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2,(2):317-321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 ,在世界文明史上 ,各显风彩、引人深思。要比较深刻地、内在地理解中、日两个民族 ,不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 ,都是难于达到全面地和内在地理解。因为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深刻蕴含和充分体现了各自民族的特性。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的茶文化 ,然而 ,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 ,而最终成为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种文化作些比较 ,以说明这两种文化所体现的不同民族性和在各自的思想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及不同的历史作用和未来可能的不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红 《农业考古》2008,(6):171-173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最主要代表.日本茶道集美学、宗教、艺术、文学及建筑设计等为一体,通过茶事活动来修身养性,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意境.本文拟从自然关的范畴、日本人与自然、茶庭与茶室等方面入手,探讨自然美在日本茶道中的具体体现.认为日本茶道中除"禅茶一味"的宗教美学思想之外,也体现了人与自然景物融舍为一,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欣赏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5.
香港茶道文化漫笔江苏人民出版社凯亚香港的鸟儿茶会中国茶道,历来有着俗茶道和雅茶道之别,各各有其迥异的文化风景,香港茶道亦然也。而就香港的俗茶道来说,其引人瞩目的文化风景之一,便是鸟儿茶会。记得早先我在北京,还有此后在扬州和苏州的一些日子,都曾见过那些...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道义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茶道义解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丁以寿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这也难怪,“道”之一字,...  相似文献   

7.
何圳泳 《农业考古》2015,(2):144-149,339
中国的茶道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悠长,而茶禅文化更是作为中国的茶道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辽代统治下的河北地区在宋代中原地区传统饮茶方式和佛教文化影响下呈现出特殊葬俗形制,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地理文化现象。本文针对河北宣化辽墓出土的壁画及墓主人的墓葬形式以及墓主人生前的佛教崇拜等方面,在地理文化背景下诠释宣化辽墓中的茶道文化、佛教文化及其茶与禅的融合,并阐述当前茶禅文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284-285
中国茶道文化始于汉朝,兴于唐朝并盛于宋代,人们在饮茶中创造并不断完善了以泡茶饮茶为根本的茶道礼仪文化。古人给予了茶多个词汇以体现茶的精神内涵,其中以"和、清、俭、敬"较为突出。唐朝的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将中国茶道文化传递到了国门以外的地区,将其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茶道文化蕴藏了极其深厚的为人与处世的哲学道理,即使是在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社会,优秀的传统茶道文化也没有失去往日的色彩,它仍然对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以茶育人,以茶醒己,以茶明志应是我们每一个国人应该深刻理解并身体力行的。  相似文献   

9.
中日茶道文化之比较观──读《日本茶道文化概论》《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有感江苏省茶叶学会李荣林一、茶道文化的源流利发展日本原本没有茶,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茶约在九世纪初。那时正是中国的盛唐时代,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日本派遣大...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茶道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高雅的文化生活,促使澳门茶艺文化朝纵深方向发展,澳门中华茶道会筹划举办第四届大型茶艺文化活动《镜海茶缘》之“茶韵琴声画意诗情”茶艺文化日,选址在中西融汇、古色古香的庭园——卢廉若公园进行,免费招待市民。除了由澳门中华茶道会担纲的茶艺茶道节目外,还邀请本澳琴家、诗人、书画冢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茶与诗书画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我们日本煎茶道清泉幽茗流家元一同衷心的祝贺第六届国际茶道联合大会的开幕。和郑相九会长、郑南伊校长、韩国茶道协会会员以茶交流都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到如今继续和韩国。中国的茶人交流茶文化,在二十世纪末期聚在一起,我感受很深。各国茶文化练磨后表演的国际茶道每回都有新变化,以丰富的技巧铭记在我们的心里。被多样化价值观所摇晃的现时代里与传统文化共存并不容易,但这才可以表现综合艺术,内涵精神性和历史性的煎茶道……将要到来的千年继承发扬茶道,负有新时代文化的责任。新千年——对世纪到来之际,希望以大家共同力量一起…  相似文献   

12.
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丁以寿日本茶道的思想背景是禅门思想,其礼法来源于禅门寺院清规中的茶礼。可以说,日本茶道出自禅宗。茶道体现了茶禅一味,其核心思想是禅。日本的佛教是由中国传入的,日本的茶文化也是由中日佛教徒从中国传入的。日...  相似文献   

13.
东方文化与茶道(日)神户大学仓泽行洋东君译我是飞越大海来到这里的,今天我先讲一讲日本茶道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地位,然后我就日本茶道的特点作点说明。就目前世界的大课题来说,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去年在澳门有一个关于东西方文化的讨论会,我虽...  相似文献   

14.
凯亚 《农业考古》2006,(2):167-169
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殊异于别国,包括日本以及西方诸国的一个最著标志,就在于它那诗性文化的独特优良传统。质而言之,中国茶道文化,乃属诗性文化是也。这种诗性文化之茶,惟有在中国才能发生并发展。这是因为,中国是茶树宗主国,亦乃茶道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悠悠万载迤远的上古时  相似文献   

15.
郭际  易魁  李懿 《农业考古》2021,(2):22-28
源远流长的茶道文化蕴含着华夏文明独特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茶道天然的共情能力正逐渐凸显,不断促进着民族融合与共同繁荣。文化融则民心通,探索茶道中传统文化促进民心相通的本质内涵,有助于理解茶道文化共情效应的生成机理,能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之于社会进步的意义、价值与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逻辑推导与实证分析,解构了茶道文化共情效应的作用维度,结论表明:茶道中的共情观可认知为社会精神品格、价值观念内涵和艺术认同表达到人文交流互动,再到民心相通的过程。应当将茶道中的文化内涵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茶道精神".之所以没有在题目中用"茶道"一词,是因为目前茶文化界对于"茶道"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尚无定论,有许多学者将茶道与茶艺通用,故用精神内涵这一说法,以避争议.本文所探究的对象是:人们在进行一切茶事活动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1).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99年从事茶文化理论教学以来,由于涉及茶道、茶艺概念以及道与艺的关系,对茶道、茶艺的概念作过一些研究,这是工作的需要,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还算热爱的后学,也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日本茶道文化以中国为母”──访日本茶汤文化学会副会长仓泽行洋教授太原日报王庆华茶之有道、世人皆知。所谓茶道,就是以饮茶为契机,高度艺术化的综合性的文化活动方式;是物质与精神的精美结合;是饮茶技艺与文化思想的兼融,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彬藩...  相似文献   

19.
茶筅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筅的起源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研究生关剑平一、茶筅研究的现状在茶道中,茶筅是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学者们为此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时至今日茶道已经成为日本代表性的文化,对于茶道的研究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再加上中日茶道的特殊关系,即使对中国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道形成及发展历程多彩纷呈,随着时间的变迁,中国茶道在不同时期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和对人们物质生活态度有着风格迥异的影响,对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切入角度各有章法。文章描述中国茶道的丰富内涵和无限魅力,感怀于茶道精神引领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美好,颂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使人精行俭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