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攀西地区烤烟气候减产风险分析和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攀西地区1990—2017年15个县(市、区、自治县)烤烟逐年单产数据为基础,计算烤烟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再以歉年减产率平均值、歉年减产率变异系数和减产率发生概率作为评价指数,得到攀西地区烤烟气候减产综合风险指标,据此绘制攀西农区烤烟风险区划图,对其减产气候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攀西农区东部6县歉年平均减产率较高,其他地区中减产率低值区域分布比较分散;中部的西昌市、普格县和德昌县产量波动较明显,其他地区波动较小;歉年减产率发生概率较高地区为德昌县及会理县的大部;综合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攀西南部,包括德昌县、会理县及会东县的大部区域,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攀西农区东北部及西部的10个县,其他大部为中风险区。研究结果能够为四川省攀西地区烤烟的种植布局和防灾减灾提供决策参考,减少烤烟的气象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2.
以长江中下游稻区的苏皖鄂3省为研究区,选用该地区1970—2006年183个县(市、区)一季稻产量统计资料,对一季稻产量进行灾损风险区划。首先,计算研究区平均减产率,然后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平均减产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平均减产率、减产率变异系数、不同减产率风险概率和抗灾系数为风险评价指标,构建一季稻的产量灾损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在计算各站点风险指数的基础上,对产量灾损进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减产率呈下降趋势,研究时段内表现出20、8年的周期变化,减产站点百分比超过90%的年份为1980、2003年;研究区大部分地区的产量风险指数≤0.1,均处于低风险区,处于中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的站点分别占所有研究站点的9.8%、3.3%,其中,中风险区的空间分布较为零散,且主要分布在湖北的西南部、东部和安徽的北部,而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的西北部和江苏东部的启东、泗洪地区。该区划结果可为水稻生产的防灾减灾工作和种植布局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冀鲁豫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宗  张超  赵春雷  刘晶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58-4161,4164
分别以冬小麦年生育期降水量平均值加减若干倍样本方差的方法界定不同等级的干旱年份,在以气象产量减产率大于等于3%为标准界定冬小麦受灾年份的基础上,计算了冀鲁豫地区冬小麦旱年的平均减产率,分析了冀鲁豫冬小麦不同旱灾强度的频率分布规律。根据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区域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有灌溉条件下的冀鲁豫地区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技术方法,以旱年平均减产率、干旱灾害风险指数和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等因子为指标,采用GIS统计分析功能和叠加分析功能,对冀鲁豫冬麦区干旱灾害造成的冬小麦减产风险进行了区划和评估,实现了不同气候年景下和不同风险区冬小麦减产情况的风险评估,给出了冬小麦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4.
平凉市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由于干旱、雹洪、大风、霜冻、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的频繁出现,常造成粮食减产.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平凉市粮食产量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灾年减产的幅度也呈现增大趋势,因此不能用产量绝对值的大小来确定某一年的丰歉以及灾年的灾害程度.本文利用农业气象统计方法,从各种农业气象灾害总体上造成的作物减产率出发,分析各地灾年出现的频率、减产率、总体变异系数,提出风险评估问题,评估灾年的风险程度,做出平凉7县(区)小麦和玉米单产的风险区划,为防灾减灾、降低灾害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福建省1978-2004年66个县(区)的粮食单产资料,通过统计处理得到相对气象产量,并以相对气象产量的变化来表征福建粮食产量气象灾害风险程度.采用歉年平均减产率,教年减产率变异系数,相对气象产量低于-5%的保证率3个风险指标作为综合风险评估指标,来评估福建粮食单产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全省各县综合风险指数介于0.08~0.73之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平潭县、泉州和漳州的大部县市、龙岩和三明的西部县市、宁德市东北部和南平的部分县市,这些区域的台风、暴雨、干旱和寒害等灾害对粮食单产的影响较大;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福建中部沿海县市及内陆县市,气象灾害对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相对小些.  相似文献   

6.
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设计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为开展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水稻遭受暴雨灾害造成的减产率与气象因子、下垫面条件的关系,建立单季稻暴雨灾害减产率模型,利用GIS技术将减产率确定到各种复杂地形下,综合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的优点,设计精细化到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一级的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结果】确定了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基本区域的水稻暴雨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不同的典型降雨过程和0716号强台风"罗莎"影响过程资料对单季稻暴雨灾害减产率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复杂地形下单季稻遭受暴雨灾害减产率分布,能提供可信度高的单季稻暴雨灾害灾损评估。当模型计算的水稻减产率≤30%时,理赔指数为0,赔付率为0;水稻减产率大于30%时,理赔指数等于水稻减产率,赔付率为水稻减产率。【结论】单季稻暴雨灾害减产率模型能根据降水量、风力计算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各自然村单季稻遭受暴雨灾害的减产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产量和气象指数优点设计的气象理赔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目前中国传统农业保险中存在的弊病。  相似文献   

7.
利用通辽市7个旗县区40年(1971—2010年)玉米单产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得到气象产量,用气象产量的变化来表征通辽市玉米产量的气象灾害风险程度,以综合风险指数为主要依据,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建立玉米单产综合风险指数的小网格推算模型,进行风险区划,为调整通辽市玉米种植结构、趋利避害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省单季稻生育过程中,高温热害以及低温冷害对单季稻的灌浆结实有显著影响。建立了夏季高温热害指数以及秋季低温冷害指数,构建了天气产量以及单季稻减产率的计算公式;将1999—2015年关键月份逐日最高、最低以及平均气温进行筛选后代入气温灾害指数中,定量分析单季稻的气温指数与减产率之间的关系,确定水稻的天气保险指数。将气温灾害指数代入相关模型可得到当年的减产率并判定是否赔付,然后再运用燃烧定价法厘定江苏省各市在四级免赔额下的保险纯费率,根据计算结果将江苏省进行风险分区。本研究思路可为农产品气象保险产品的设计提供思路,实证结果可为江苏省单季稻气温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抚顺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骁颖  徐群  迟贵富 《现代农业科技》2013,(15):269-270,275
以气象产量的减产率来界定灾年,分析了抚顺地区灾年平均减产率的地域分布,研究了不同类型气象灾害的灾害强度以及不同灾害的频率分布规律。依据灾年平均减产率、气象灾害强度和风险指数为指标,做出全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在分区论述中提出了全区防灾减灾对策,为政府和决策部门制作农业生产计划、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水稻产量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进行风险区划。[方法]对黑龙江省历年水稻单产相对气象产量序列进行正态分布判别和偏态分布正态化处理,选取水稻平均减产率、减产率变异系数和减产率大于10%的风险概率作为评价指标,分析黑龙江省水稻产量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采用K-means平均聚类算法进行黑龙江省水稻产量的灾害风险区划。[结果]按照水稻产量的灾害风险区划,将黑龙江省划分为低、中、高3类风险区。黑龙江省水稻单产减产风险区呈整体连片、局部分散的特点。高风险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北部及东部地区为中风险区,而黑龙江省中部和南部地区风险最低,属于低风险区。[结论]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加强水稻生产管理和完善灌溉设施是规避黑龙江水稻产量风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综合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庆市2006-2008年ADTD雷电监测资料和1999-2008年雷电灾害统计数据,选取雷击密度M、雷电灾害频数P、经济损失模数D和生命易损模数L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指标,计算出各区县雷灾易损性分析指标值,然后采用5级分区法对各指标进行分级并确定其分级标准,获得各区县的易损性等级值.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县易损性等级值进行累加,并取平均值为该区县易损性综合评估指标值,再采用5级分区法对重庆市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进行区划,同时结合风险区划结果对环境背景进行了分析,得到不同风险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区县综合实力评价的GA-BP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综合了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优点,具有全局寻优、自学习、自适应的信息处理能力,用于地区综合实力的评价是可行的。设计了能反映重庆市各区(县、市)地区综合实力的3类共34个评价指标,并用GA—BP模型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渝中、沙坪坝等8个区(市)地区综合实力最强,永川、北碚等9个区(县、市)次之,南川、开县等10个区(县、市)一般,而黔江、城口等13个区(县、自治县、市)地区综合实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3.
利用内蒙古河套地区1974~2011年9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和2007~2011年雷电灾害统计数据,分析了河套地区雷暴日和雷电灾害频度特征,然后基于内蒙古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选取雷暴日数、生命易损模数和经济损失模数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各旗县雷灾易损性分析指标值,并采用5级分区法对各指标进行分级获得各旗县的易损性等级值,完成了对河套地区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市7个旗县均属于中易损区以上,其中临河区、五原和杭锦后旗的雷电灾害易损度极高,乌拉特前旗和乌拉特中旗的易损度较高,磴口和乌拉特后旗属于中易损度区。  相似文献   

14.
人口结构对人口变化和社会发展具有全面和直接的影响,本文利用福建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选择了反映福建省各县市区人口结构的7个指标,应用SPSS软件对福建省各县市区的人口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将福建省各县市区按人口结构分为6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福建省人口结构、促进社会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集中连片贫困区——忻州市的耕地安全性,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忻州市及14个县(市、区)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而计算生态盈余/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三个耕地安全性指数,采用权重赋值后的综合安全指数对忻州市及14个县(市、区)2009-2018年的耕地安全性进行分析,并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2009-2018年忻州市综合安全指数呈现出时间差异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尺度上,忻州市14个县(市、区)综合安全性表现为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和区域差异性,综合安全等级趋向于不安全,不安全县(市、区)增多,东、西部综合安全性低于中部,向不可持续方向发展;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农业投入与产出、资源禀赋对忻州市耕地安全均有影响,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影响忻州市耕地安全的因素是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忻州市耕地安全性发展趋势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麦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建立作物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对省级单元小麦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方法】基于区域自然灾害理论,构建作物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差异化赋权方法,综合加权得到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I),基于I进行风险综合评价和分级,并利用小麦因灾损失估算值(L)进行验证。【结果】基于以小麦为承灾体的不同类型灾害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分析致灾因子的构成和危险性的区域分异;利用14个评价指标对不同省区小麦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不稳定性(S)、致灾因子危险性(H)、承灾体脆弱性(V)和抗灾减灾能力(C)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利用各省区小麦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值,借助GIS技术将风险评价结果进行直观化表达,显示西北麦区、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省区具有较高的灾害综合风险,风险评价值与基于灾情数据的小麦灾损估算值显著相关。【结论】评价方法和结果可用于寻求和发展风险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等缓解小麦生产风险的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17.
西藏山南市干旱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藏山南市所辖气象站1981—2013年逐日降水量、2013年山南市12区县灾情数据以及山南市1∶25万河网、植被、高程等地理信息数据,综合分析山南市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风险因子,探讨山南市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山南市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沿雅鲁藏布江中游的贡嘎、扎朗、乃东、隆子西南部;次高风险区位于山南西部浪卡子大部、加查大部以及南部隆子主体;中等风险区主要落区在沿江一线的桑日、曲松、琼结、措美大部、洛扎西部、错那县北部;次低或低风险区位于琼结与浪卡子交界处、洛扎县东南部、错那县。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干旱灾害风险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动态评估的难点。通过作物生长模型——DNDC模型模拟作物逐日生长,得到最终的粮食产量。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不同气象条件下的作物产量进行估计,进而计算作物粮食因旱损失,实现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动态分析。研究选择辽宁省为研究区,以玉米作物为代表,空间分析单元为县级行政区,利用15年的序列数据进行粮食因旱损失评估,模型模拟辽宁省的总误差控制在15%左右。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西北部地区干旱灾害风险高于其他地区,这也与辽宁省干旱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陕北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的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陕北风沙区的农业生产现状,选取农业劳动力人数、人均GDP、单位面积农田水资源量、农田实际灌溉面积、水土流失率和植被覆盖率等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6个县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评价.依据贴近度概念对其可持续程度进行排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6个县(区)中.府谷县和榆阳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程度相对较高.其贴近进度分别达到1.679771和1.206079;神木县和横山县农业发展的可持续程度一般.其贴近度分别为0.200747和一0.437277;靖边县和定边县农业发展的可持续程度相对较低.其贴近度分别为-1.142601和-1.506720。针对区域农业可持续性不高的现状,从劳动力、经济、资源和环境方面提出了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