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泥鳅是中国台湾地区改良的泥鳅新品种,其个体大、生长快、饵料系数低、免疫力优、易捕捞、商品鳅规格整齐、每667 m2产量可达2 000 kg。为促进台湾泥鳅的扩大养殖,从环境要求与设施条件、水花苗培育、大规格鳅苗培育、成鳅养殖、病害防治、捕捞等环节,总结了台湾泥鳅规模化养殖规范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泥鳅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集成技术充分利用版纳州热区资源,按照"做大养殖业、发展热区淡水鱼"目标,大力开发名特优水产品,发展热区生态特色。伴随着人们对泥鳅需求量的激增,野生的泥鳅资源不断减少,大部分的地区开始进行人工泥鳅养殖。1台湾大鳞副的特性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幼鱼阶段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成鳅以摄食植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  相似文献   

3.
泸县海翔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016年藕鳅立体种养面积1000050m~2,莲藕产量940kg/667m~2,套养台湾鳗鳅760kg/667m~2,藕池套养的泥鳅品质好价格可高于普通泥鳅4~6元/kg,平均增收5000元/667m~2,藕增产、鳅增收效益显著。实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选购长江安徽铜陵江段野生紫薄鳅,根据生态原理,模拟长江水域生态自然环境,从驯化场所、水质管理、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方面探索长江紫薄鳅野生驯化与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适合当地气候和种植方式的稻鳅共生养殖模式,为推广生态养殖稻田泥鳅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设两个试验点,各用0.667公顷稻田作为实验基地,每间隔50cm开挖一条养殖沟进行稻田泥鳅生态养殖,对养鳅稻田的标准、养殖密度、饲料投喂技术、水质管理、捕捞等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并形成标准化的养殖模式。【结果】结果表明在水稻产量不减产的前提下,泥鳅每亩可销售逾100kg,养殖的效益每亩基本超过1500元。【结论】稻鳅共生养殖模式效益明显,可以显著增加农民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稻田进行泥鳅繁育及养殖,并将鳅苗养成商品鳅,旨在探讨稻田养殖泥鳅的可行性。经421 d试验,养成10 g以上成鳅380kg,仔鳅2万尾,折合收入29.4万元/hm2,利润11.38万元/hm2。  相似文献   

7.
"泸县稻鳅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在泸县方洞镇薛湾村发展了66.7万m~2,产稻谷513㎏/667m~2,捕获台湾鳗鳅151㎏/667m~2,增加收入4530元/667m~2,效益十分可观,实现了"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的新型综合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稻鳅生态种养结合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筛选优质高抗高产水稻品种以及充分利用泥鳅养殖沟种植南湖菱,不仅达到了空间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净化了泥鳅的养殖水质;该立体生态模式,年产值达到 32.313 万元·hm-2,效益可达 18.123 万元·hm-2。  相似文献   

9.
叶尔羌高原鳅是重要的冷水性小型经济鱼类,具有很高的食用与商业价值,了解并掌握叶尔羌高原鳅的生态特性资源分布等,将对开展其大规模人工养殖和资源保护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依据大鳞副鳅的生物学特性,通过采选优质健壮种苗,建造规整的养殖池塘,设置天网等防敌害设施及立体增氧机械,为大鳞副鳅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辅以优质的泥鳅专用配合饲料,科学的生态防病措施达到高效健康的养殖目的。  相似文献   

11.
邹聪 《农家顾问》2014,(12):41-42
亲鱼是指性腺成熟并能用于人工繁殖的种鱼。通过强化培育可获得优良的台湾龙鳅亲鱼,优良的亲本是台湾龙鳅人工繁殖决定性的物质基础。因此,亲本的培育是台湾龙鳅人工繁殖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台湾龙鳅的亲本培育应注重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2.
泥鳅密集在底泥中掘洞,鳅洞为泥鳅提供了躲避高温酷暑和低温寒冬的有效场所,泥鳅掘洞与浮叶植物群落也存在紧密联系。通过从农田改造、水体改良和水生植物调控等方面,针对农田泥鳅的生物特性、鳅洞的生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研综述,分析了泥鳅掘洞过程的响应变化和生态作用,探讨了浮叶植物在泥鳅有土与无土养殖中的应用技术,旨在为泥鳅的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无土养殖和工厂化高密度育苗提供技术支持,为泥鳅野生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改进泥鳅养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鳞副鳅的水花培育成活率一直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清塘不彻底、敌害生物多、水质不稳定以及发生气泡病等引起,为提高台湾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以下分享五点大鳞副鳅水花培育技术成功的要点,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诚  张晓玲 《新农村》2007,(5):21-21
泥鳅营养丰富,素有“动物人参”之称,人工养殖前景看好。养殖技术要点如下。1·苗种繁殖(1)亲鳅选择泥鳅一般2冬龄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鳅4~9月分批产卵。人工繁殖鳅苗水温宜在22℃左右,选择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较多的个体作亲鳅。雌鳅体长10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野生和养殖大刺鳅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方法]采用国标生化分析方法对野生和养殖大刺鳅幼鱼期、性未成熟期和成鱼期的一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结果]野生和养殖大刺鳅幼鱼和成鱼肌肉中的水分、钙含量呈下降趋势,野生大刺鳅均高于养殖大刺鳅;粗蛋白、粗脂肪和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养殖大刺鳅的粗蛋白和磷含量均高于野生大刺鳅。野生和养殖大刺鳅3个生长阶段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3.19、97.59、96.41和96.25、92.36、95.88,养殖大刺鳅的鲜味氨基酸总量均高于野生群体。脂肪酸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变动较大,野生和养殖大刺鳅的幼鱼期、性未成熟期、成鱼期均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52.17%、68.75%、69.23%和75.34%、74.67%、74.25%。[结论]野生与养殖大刺鳅蛋白质含量较高,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与食用价值。养殖大刺鳅的肌肉营养价值优于野生大刺鳅。  相似文献   

16.
台湾泥鳅在饮食需求上加大,也进一步推动该品种养殖的发展。本文主张应用深红酵母的 生物习性,分解这些有害物质,为泥鳅促进吸收、抑制病原菌、调节肠胃、提升免疫、降解水体,保证泥 鳅养殖的高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泥鳅为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佳品,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生泥鳅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工养殖泥鳅前景广阔。2015年,我们选择福建省浦城县文瑞养殖专业合作社泥鳅养殖基地的两口面积均为3亩的池塘进行对比试验,1号塘口投放台湾泥鳅开口苗直接养成鳅;2号塘口投放台湾泥鳅寸苗,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养殖,1号塘口亩收益3.33万元,成活率40.8%;2号塘口亩收益3.35万元,成活率94.6%。  相似文献   

18.
唐俊  杨明举  蒋晓红  张竹青 《农技服务》2009,26(6):103-104,127
介绍了泥鳅的生活习性,并从养殖池的建造、苗种繁殖、苗种培养、鳅种的饲养管理、成鳅养殖、鳅病防治和成鳅捕捞等方面总结了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似鲇高原鳅在循环水系统中的最适养殖密度,为人工繁殖似鲇高原鳅的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数据.[方法]似鲇高原鳅初始体重为(88±5)g/尾,养殖密度为1.27、2.54、3.81、5.08、6.35、7.62和8.89 kg/m2,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似鲇高原鳅特定生长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存活率、脏体比和肝体比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养殖鱼类群体体长和体重等指标出现分化,养殖密度与肝体比和脏体比呈负相关,循环水养殖适宜密度为6.35 kg/m2.[结论]不同养殖密度差异体现在肝体比和脏体比方面,从成本和效率出发,综合增重率、饵料系数等生长指标,推荐养殖密度为6.35 kg/m2,养殖上市前应该进行适当肥育,以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李玉芳 《农技服务》2011,28(5):681-681
从稻田改造、水稻栽培、泥鳅苗种培育、稻田商品鳅养殖、稻田捕鳅及种鳅越冬几个方面总结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