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纹枯病俗名花脚杆,是玉米的主要病害.近几年,该病在广安发病早、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日益上升,损失逐年加重.玉米受纹枯病危害后,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子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以致造成霉苞,重病田块减产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玉米纹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玉米纹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纹枯病产量损失与病情严重度级别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一般苗期很少发病,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始病,抽雄期开始扩展蔓延,灌浆期至成熟期病情垂直发展最快,是危害的关键时期。初侵染源为越冬菌核及病残体。品种间发病差异明显,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毕单3号、毕单4号、赫单4号等属中抗品种,丰产性好,结合及时摘除病叶、病鞘以及对重病地块在抽雄载井岗霉素,可作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纹枯病已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其危害日趋严重,系统地综述了玉米纹枯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及致病因子发病传播危害损失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研究及综合防治等。1.为害症状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对春玉米的危害主要在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对夏玉米危害时间长,从苗期(2叶期)即发生危害。该病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基部叶鞘感病后,初在叶鞘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多时,可形成云纹状灰白色大斑,使叶鞘腐  相似文献   

4.
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发展蔓延较快,发生危害日益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面积逐年增多,一般发病率在40-70%,个别地块或品种高达100%,造成的减产损失在20-40%,严重的高达55%.特别是玉米中后期(即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桨充实期)纹枯病防治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主要时期.因此,有效防治玉米中后期纹枯病对提高产量和效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小区试验及室内病原鉴定,对河西走廊玉米纹枯病的流行规律与发病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玉米纹枯病的植物病原有3种,其中立枯丝核菌是引起河西走廊玉米纹枯病发生的优势病原,禾谷丝核菌和玉蜀黍丝核菌是引起该区域玉米纹枯病的次要病原,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报道相吻合。通过小区人工接种试验对玉米纹枯病流行动态进行系统观测,明确了玉米纹枯病的流行规律,即在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至吐丝期发展速度加快,灌浆期至蜡熟期病情指数增长最为显著。总结出玉米纹枯病的发生消长规律分为3个阶段,即缓慢增长阶段、急剧增长阶段和平稳减缓阶段。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种植密度、施肥量、海拔、气候及播期等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作物种植规模大、品种多,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具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因此在我国农业种植中优势显著。但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纹枯病会严重影响玉米质量和产量,本文就针对玉米纹枯病发病特点以及相关防治对策进行几方面研究。1危害症状1.1前期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斑病是由突脐蠕孢属引起的,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的常见病害,给我国玉米种植业造成严重损失.而玉米纹枯病由病原真菌浸染引起.该病害一般在喇叭口期至抽雄期,植株下部近地表叶鞘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扩展蔓延至叶片和果穗,严重时引起籽粒腐烂,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粟纹枯病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播期试验的调查和植株不同发病高度所造成产量损失的测定结果表明,播期和植株发病高度与产量损失率存在着密切相关性,播期愈早、发病高度愈高,对产量的影响愈大,从而明确了相应发病级别对产量的影响,提出了粟纹枯病的分级标准,为试验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玉米纹枯病在我国一些玉米产区发病日趋严重,而农民往往忽视对该病害的防治.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而玉米大斑病是由突脐蠕孢属引起的,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的常见病害,给我国玉米种植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侵染玉米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超过10%。由于缺少免疫和高抗材料,且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导致玉米纹枯病的抗性遗传和育种应用研究进展缓慢。对玉米纹枯病致病菌与致病机制、抗病种质资源筛选、抗性及抗性相关数量性状座位(QTL)定位、抗性机制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玉米纹枯病抗性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甜玉米、糯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鲜食甜糯玉米因其营养保健价值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欢.经济效益较高.但其生产、管理与普同玉米有所不同。根据我院多年种植甜糯玉米的经验,甜糯玉米生产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玉米根茬还田与玉米根系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根茬还田后,玉米植株20cm以外范围的地上及0~40cm深的土体内玉米根系数量增加显著,0~20cm的40cm以下各土体根系数量有所降低。增施磷酸二铵和硫酸钾,40cm以下各土体根系数量增加。增施氮肥,10~20cm的地上及0~40cm深的各土体内根系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甜玉米与糯玉米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个甜玉米5、个糯玉米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超甜玉米“绿色超人”、加强甜玉米“C64×23”、糯玉米“山西白糯”生长良好,产量较突出,品质佳,适合在河南地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发酵有机肥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将玉米秸秆通过一定方法发酵成有机肥,将该有机肥与复合肥互混用作底肥,研究其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复合肥375 kg/hm~2+秸秆肥15 000 kg/hm~2处理表现最好,产量达8 352.0 kg/hm~2。[结论]将秸秆发酵成有机肥是秸秆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20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抗弯孢霉叶斑病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弯孢霉叶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病性差异。其中中感品种为先行3号,病情指数为15.52%;高抗品种为富友1号和振杰2号,其余的品种皆为中抗。除此之外,还分析了影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发生的因素,其发病程度除受品种抗病性等因素的影响外,主要取决于8月中、下旬的降雨日和降雨量。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玉米生产中发生倒伏的问题,从发生的时期和类型入手,分析倒伏的原因,提出预防玉米倒伏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收获优良的玉米果实,介绍选用种子、玉米播种、科学施肥、促早熟和病害防治等栽培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20.
室内测定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室内盆裁不同玉米品种,待其长至50~70cm 高时,剪其顶部一段(约10cm),磨碎后分别加入人工饲料中,用以饲养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称虫重、量体长、观察记录化蛹时间,并用盆栽品种于室外栽植,进行田间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在这几方面都有明显不同,所表现的抗螟性和感螟性与田间测定一致,从而可得出不同玉米品种抗螟性的差异.为筛选抗螟品种和指导推广大面积玉米品种提供了一个快捷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