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30对微卫星引物对易捕性状人工选育鲤(Cyprinus carpio)的4个连续世代共计154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分析。4个世代(F1-F4)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7619、6.9189、5.0889、4.666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215、0.7512、0.7314、0.7431;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730、0.7135、0.7593、0.7196,人工定向选育已对群体的多样性造成了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的卡方检验及F-检验数据显示人工累代选育已经使群体的遗传结构发生了变化,并开始趋于稳定,表现为偏离平衡的位点逐代增加,相邻世代之间遗传分化系数逐代减小。FST平均值0.0995提示出选育群体已处在中等分化水平,有90%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遗传距离及遗传相似性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世代之间遗传距离越来越小,遗传相似性越来越大,但与理论值仍有差距,说明还有育种潜力,应继续保持遗传效应,确保育种成功。  相似文献   

2.
运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某保种场采用小群体保种法保种的四川白鹅3个世代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3个世代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差异比较;同时对3个世代进行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遗传距离及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3个世代在所选取的7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474 1,0.486 6,0.471 8,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38 7,0.551 1,0.529 5,这3个群体间在优势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期望杂合度(He)上差异不显著;3个世代间相似性最小为0.970 4,最大遗传距离为0.030 1,表明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没有分化,保种效果良好。但经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表明,群体的遗传结构处于一个逐渐不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选用25个微卫星基因座对连续3个选育世代的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进行检测,通过分析世代间的遗传差异来探讨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的保种现状和遗传潜力。结果表明,3个世代群体在25个微卫星基因座中共检测出105个等位基因,不同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数为2~7,3个世代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分别为2.59、2.52、2.30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47、0.545、0.518,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479、0.457、0.45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87、0.480、0.458,3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世代间各遗传参数随世代数增长呈略微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3个世代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在0.017~0.048之间,均小于0.05,遗传分化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分子方差对遗传变异来源分析表明,经过选育群体世代间的遗传分化较小,世代间变异仅占总变异的3.34%,分化主要来源于世代内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目前,采用保种选育方法对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世代间的遗传信息较为稳定,具有较高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背景及其选育群体世代间的遗传变异,采用13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分析了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3个不同选育世代(F2、F4和F6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与高要(GY)、惠州(HZ)、茂名(MM)和无锡(WX)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F2、F4和F6 3个选育世代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Shannon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均呈现出随着选育世代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仍表现为高度多态性(PIC>0.5);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依次为GY群体>MM群体>HZ群体>WX群体,其中GY群体、MM群体和HZ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3个选育世代;随着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世代增加,世代间遗传距离(Da)逐渐增大(F2~F4的Da = 0.155 6,F4~F6的Da=0.375 7),遗传分化系数(FST)也逐渐升高(F2~F4的FST = 0.036 4,F4~F6的FST= 0.111 1);在UPGMA系统进化树中,3个选育世代群体与HZ群体、GY群体聚为一支,说明它们的遗传背景相近;罗非鱼"粤闽1号"3个选育世代母本的与4个地理群体中的GY、HZ和MM群体之间遗传分化中等,与WX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大.研究表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在选育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出现下降趋势,遗传分化不断加剧,F6与F2、F4遗传分化中等,但仍保持着较高遗传多样性,具有进一步选育潜力;4个尼罗罗非鱼地理群体中GY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与选育群体F6的遗传距离适中(Da<0.54),可作为潜在的引种群体与罗非鱼"粤闽1号"母本的选育群体进行杂交,从而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BLUP法进行长白猪主选性状的遗传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性状BLUP法对长白猪选育中的主选性状日增重和背膘厚进行了遗传趋势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个世代的群体平均育种值,日增重分别为30.18,41.88和95.24g,表现出逐代上升的趋势;背膘厚分别为0.14,0.02和-0.28mm,呈逐代下降趋势,说明所采取的育种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业科学》2019,(5):129-134
为了解近年来山东省对济宁青山羊品种资源保护效果,采用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对山东省境内的4个济宁青山羊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显示:24个微卫星位点在4个群体135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6.6个;4个群体的PIC在0.6016~0.6653之间,群体的He在0.6750~0.7559之间,但是群体的Ho均低于He,LWQ最低(0.5375),JXQ最高(0.6260);群体分化系数(Fst)为0.0774,基因流(Nm)分析表明每世代4个群体间有效迁移个体数为1.8905;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指数分析表明,SXQ、HHQ和JXQ群体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LWQ群体间遗传距离相对较远。结果表明:济宁青山羊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但4个群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交,SXQ和LWQ群体的近交程度较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扩大群体数量,避免近交衰退。  相似文献   

7.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选育系F6~F9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连续选育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F6,F7、F8、F9R4个世代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7条引物在4个世代的88尾个体间共检测到172个位点。(2)F6, F7,F8、F94世代的多态座位比例分别为:23.4%、21.1%、19.4%、18.3%,呈递减状态,U检验差别不显著(P〉0.05);4世代的Nei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O.8961、0.9084,0.9186、0.9254,呈递增状态,t检验差别不显著(P〉0.05);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485、0.1314,0.1178、0.1083,呈递减状态,t检验差别不显著(P〉0.05)。(3)4世代间的遗传变异占群体总变异的比例是23.9%(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和12.5%(AMOVA分析)。以上结果表明,4代选育虽未导致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产生显著的差异,但却清楚地显示了逐代选育使选育系群体趋于纯化.选育系F8、F9世代已表现出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连续选育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F6,F7、F8、F9R4个世代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7条引物在4个世代的88尾个体间共检测到172个位点。(2)F6, F7,F8、F94世代的多态座位比例分别为:23.4%、21.1%、19.4%、18.3%,呈递减状态,U检验差别不显著(P〉0.05);4世代的Nei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O.8961、0.9084,0.9186、0.9254,呈递增状态,t检验差别不显著(P〉0.05);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485、0.1314,0.1178、0.1083,呈递减状态,t检验差别不显著(P〉0.05)。(3)4世代间的遗传变异占群体总变异的比例是23.9%(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和12.5%(AMOVA分析)。以上结果表明,4代选育虽未导致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产生显著的差异,但却清楚地显示了逐代选育使选育系群体趋于纯化.选育系F8、F9世代已表现出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连续三代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团头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纯合度,寻找区分不同团头鲂育种群体(团头鲂浦江1号选育系、连续三代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团头鲂群体)的稳定的分子遗传标记,本研究以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浦江1号选育系F9群体为对照组,利用39条多态性RAPD随机引物比较分析了团头鲂人工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一代群体(G1)、二代群体(G2)和三代群体(G3)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获得了用于鉴别不同团头鲂育种群体(F9、G1、G2、G3)的稳定的RAPD分子遗传标记,探讨了连续多代诱导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对团头鲂基因纯化的效果。结果显示,39条RAPD随机引物在F9、G1、G2和G3群体中扩增条带总数分别为213条、202条、200条和190条,F9、G1、G2和G3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6.15%、35.64%、27.00%和26.84%,F9、G1、G2和G3群体的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207 9、0.185 7、0.146 1和0.138 3。3个雌核发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信息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9群体,随着雌核发育世代数的增加,遗传多样性水平呈现逐代降低的趋势,即G1>G2>G3。4个群体的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28 5~0.906 0,3个雌核发育群体的群体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9群体;群体内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呈现随雌核发育世代数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即G3>G2>G1。群体间成对FST值为0.269 2~0.419 5,经置换检验得到的FST值的P值为0.000 0~0.009 0,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4个群体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有5条随机引物在群体间产生了特异DNA片段,其中,4条随机引物(S3、S40、S58和S75)可用于区分G3群体和其他3个群体(F9、G1和G2),引物S3的鉴别可靠性最高;仅1条随机引物(S71)能用于区分G2群体和其他3个群体(F9、G1和G3)。本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多代的人工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诱导已对团头鲂育种群体产生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遗传多样性明显降低,并呈现逐代降低的趋势;另一方面,遗传纯度明显升高,并呈现逐代升高的趋势。连续多代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能显著加快团头鲂基因的纯合速度,雌核发育三代群体(G3)已经是一个遗传一致性较高的高纯品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群体选育过程中红壳色文蛤(Meretrix meretrix)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变化及世代遗传分化情况,为文蛤育种计划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黄文蛤原种(SY)、江苏红文蛤原种(SR)及5个红壳色文蛤选育群体(SRF1~SR5F5)为研究对象,利用15对微卫星引物对各文蛤群体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通过Gel-Pro32 4.0、PopGen 32和MEGA 6.0等在线软件分析7个文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从7个文蛤群体中共检测出766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位点在每个群体中检测出3~18个等位基因,且等位基因数(Na)随选育世代增加呈下降趋势。15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575~0.630,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7个文蛤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42~0.50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29~0.680,群体中63.81%的微卫星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各微卫星位点存在一定程度的杂合子缺失;群体内近交系数(Fis)范围为-0.0157~0.7409,平均为0.2777,表明文蛤群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水平;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为0.0455,即文蛤群体变异中仅有4.55%是由不同群体间的基因差异所产生,而95.45%的变异来源于群体内部;各群体的基因流(Nm)为0.9002~18.9478,平均为8.8065,说明7个文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低。UPMGA聚类分析发现7个文蛤群体聚类呈两大支,江苏红文蛤原种及其选育群体聚为一支,而江苏黄文蛤原种(SY)独自聚为一支。【结论】经过5代人工选育的红壳色文蛤选育群体虽然较基础群体其遗传多样性指数略有下降,但并未导致各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发生改变,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连续的选择育种计划中,应增加亲本养殖环境多样化,避免因人工繁育的亲本和养殖群体规模较小引起遗传漂移或近交衰退而致使某些等位基因缺失,导致后代的遗传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于水蕹菜生长旺盛的8月份定期抽样测定了两个精养池塘(1号池和2号池)水蕹菜在第一次收割后的株重、整株长、新生芽数、最长芽的长度及其周长.结果表明:8月份1号池和2号池水蕹菜每株日增重平均值分别为:0.74g.d-1和0.72g.d-1,平均每日每株整株高分别增加0.32cm.d-1和0.25cm.d-1,平均每株每天新生芽数分别为0.38个和0.28个,而平均每天每株最长芽的芽长分别增加0.69cm.d-1、0.66cm.d-1,芽周长分别增加0.12cm.d-1、0.12cm.d-1.同时,对两个池塘氮磷浓度进行测定,找出氮磷浓度和水蕹菜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尽管两个池塘氮磷浓度有差异,但其对两个池塘水蕹菜生长速度几乎没有影响.这说明当营养物质水平处于水蕹菜生长时可耐受的限度之内时,其浓度的高低对水蕹菜生长速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研究溴隐亭和克罗米芬对就巢鸡就巢时间和产蛋性能的影响以及恢复产蛋后对蛋品质量的影响,试验将36只抱窝的丝羽乌鸡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第1~2天每只鸡每天口服溴隐亭1.25mg,第3~7天每只鸡每天口服克罗米芬12.5mg;Ⅲ组第1~2天每只鸡每天口服溴隐亭0.625mg,第3~4天每只鸡每天口服溴隐亭1.25mg,第5~6天每只鸡每天口服克罗米芬25mg,第7天每只鸡口服克罗米芬12.5mg。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Ⅰ组鸡只平均抱窝时间最长为8.58d,Ⅱ组为6.67d,Ⅲ组为6.83d;处理后一个月内的平均产蛋率分别为37.72%、59.65%和53.51%,Ⅱ组和Ⅲ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组的平均蛋重分别为43.86g、44.65g和44.16g,蛋形指数分别为1.306、1.312和1.323,蛋壳厚度分别为0.327mm、0.338mm和0.332mm,溴隐亭和克罗米芬对后3项指标的作用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哲罗鱼稚、幼鱼耗氧量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种不同体重规格的哲罗鱼(Hucho taimen)的耗氧率、耗氧量及窒息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哲罗鱼的耗氧率与体重呈负相关;耗氧量和窒息点与体重呈正相关。水温在13.5~15℃范围内,平均体重(0.67±0.19)g的哲罗鱼平均耗氧率为(0.72±0.08)mg.h-1.g-1,平均耗氧量为(0.48±0.06)mg.h-1.tail-1;平均体重(2.60±0.61)g的哲罗鱼平均耗氧率为(0.60±0.10)mg.h-1.g-1,平均耗氧量为(1.62±0.23)mg.h-1.tail-1;平均体重(61.83±8.44)g的哲罗鱼平均耗氧率为(0.20±0.90)mg.h-1.g-1,平均耗氧量为(12.36±6.14)mg.h-1.tail-1。在13.5~15℃温度范围内,三组哲罗鱼的窒息点分别为2.08、1.92和1.6 mg.L-1;哲罗鱼的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耗氧率明显大于夜晚;A1、A2和A3组窒息点分别为2.08、1.92和1.60 mg.L-1。  相似文献   

14.
雏鸡育雏采用1/500和1/1000的有效微生物群稀释液作饮水,两组育雏成活率(21日龄)较不添加抗生素的对照组(育雏成活率82%)高14%和15%,较添加抗生素的大群(育雏成活率94.87%)高1.13%和2.13%,两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产蛋鸡生产中采用有效微生物群发酵饲料,在兰州地区气候条件下,两批试验均以发酵饲料喂量较高组效果明显,其产蛋率和平均日、只产蛋量两项指标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第一批试验10%添加组两项指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5.40%和7.14%(对照组两项指标为54.61%和34.16G),第二批试验20%添加组两项指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0.38%和11.52%(对照组两项指标为56.54%和35.05G),且各试验组平均每周产蛋率下降幅度A、B、D、E组分别为0.86%、0.82%、0.76%和1.04%,两对照组(C、D组)分别为1.17%和1.42%;利用1/250的有效微生物群稀释液喷洒鸡舍,不仅可改善鸡舍臭味,短期内使鸡舍硫化氢和氨气浓度分别下降10%和30%。  相似文献   

15.
灰树花多糖延缓果蝇衰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果蝇生存试验,在其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25、0.5、2.0 g.L-1灰树花多糖(GF06-P),计算果蝇半数死亡天数、平均寿命、最高平均寿命,并测定果蝇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0.5 g.L-1GF06-P能显著延长雌果蝇的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时间和最高平均寿命,延长率分别为22.00%、19.71%和28.32%,对雄性果蝇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时间和最高平均寿命,延长率分别为17.67%、13.31%和12.74%;还能显著提高雄性果蝇的总抗氧化能力17.78%;极显著提高雌果蝇的总抗氧化能力48.64%.0.25和2.0 g.L-1GF06-P对果蝇寿命的延长作用效果不如0.5 g.L-1GF06-P.  相似文献   

16.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前期(4月17日和5月1日)和后期(5月15日和5月29日)4次在大连生态园区采集的植物和土壤样本的含氮量。结果表明:(1)草本植物的平均含氮量最高为33.8g·kg-1,比木本植物高了6.21%,是土壤的5.2倍;木本植物的平均含氮量是土壤的4.9倍;植物平均含氮量为32.8g·kg-1,是土壤的5.0倍;(2)在草本植物中,节节草的平均含氮量为37.4g·kg-1,比山羊草高了19.25%。在木本植物中,槐树的平均含氮量为38.8g·kg-1,比松树高了33.76%;槐树土壤的平均含氮量为7.1g·kg-1,比松树土壤高了18.31%;(3)草本植物的根和茎叶的平均含氮量在前期和后期保持一定水平。在木本植物中,槐树和松树前期的平均含氮量分别为42.8,33.1g·kg-1,比后期分别高了15.42%和44.71%。其中,槐树和松树的根和茎平均含氮量前期分别为63.0,22.5g·kg-1和47.0,29.5g·kg-1,比后期高了30.95%、14.22%和32.98%、91.53%;槐树前期未长叶,后期叶的含氮量为45.8g·kg-1,松树叶的含氮量前期为22.8g·kg-1,比后期高了7.9%。槐树和松树根际土壤含氮量,槐树后期8.3g·kg-1比前期高了27.7%,松树前期6.2g·kg-1比后期高了12.9%;(4)槐树和松树的平均含氮量与其根际土壤的比值分别是前期为7.1和5.3,后期为4.4和3.4。确定生态园区主要组份的含氮量,对调控环境成分的氮水平,建设生态园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活性炭和石英砂为微生物固定化材料,考察其在UASB系统中对COD的去除效果、体积负荷以及反应器的启动时间的影响,并与传统UASB反应器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第1—40 d有机负荷为0.075~0.208 kg/m3;第1—10 d厌氧流化床未流化,UASB柱(R0)、活性炭柱(R1)、石英砂柱(R2)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3.2%、13.7%和12.6%;厌氧流化床流化后,第11—30 d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3.6%、68.6%和51.9%,第31—40 d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3%、92.5%和92.3%,第41—47 d负荷提升为0.300~0.833 kg/m3,R0反应器对废水COD的平均去除率稳步上升为88.2%,R1反应器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5.0%,R2反应器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2.3%;新型反应器的启动时间比传统UASB反应器缩短了10 d,启动时间缩短了29.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6份不同地理来源的糜子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前期转录组测序获得的1 000对SSR引物,选出200对进行多态性检测,以期构建一批可以准确评估糜子种质遗传差异的分子标记。【方法】 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改良CTAB法提取DNA,PCR扩增DNA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选引物多态性;用PowerMarker 3.25和PopGen 1.32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结果】 200对引物中97对呈单态性,80对呈多态性。单碱基序列重复引物有20对,10对具多态性,其重复基元是A(50%)和T(50%)。二碱基序列重复引物有36对,15对具多态性,其碱基重复类型有7种(AG最多,TC、GC和GA次之,CA、TA和AC最少)。三碱基序列重复引物有144对,55对具多态性,其碱基重复类型有24种(GGC、GCG和GCC最多,GAA、GCT和CGC等次之,ACC、AGG、CAG、CGT、AAG、AAC、TCG、CGA、ATT、CAA和CCA最少)。就引物分辨率(Rp)值而言,1—3碱基序列重复引物分别为0.67—4.67(平均2.07)、1.33—4.33(平均2.73)和0.67—4.00(平均1.83)。基于Rp值分析SSR分布频次,发现80个标记分布在5个区间:0—1、1—2、2—3、3—4和4—5,分别包含17(21.25%)、36(45.00%)、11(13.75%)、14(17.50%)和2个(2.50%)。就$\overline{\text{Rp}}$值而言,1—3碱基序列重复引物分别为0.33—0.67(平均0.51)、0.40—0.78(平均0.59)和0.33—0.83(平均0.59)。单碱基序列重复标记共检测到22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为2—3个(平均2.2000),其中8个和2个位点分别具2和3个变异;二碱基序列重复标记共检测到38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为2—3个(平均2.5333),其中7个和8个位点分别具2和3个变异;三碱基重复标记共检测到136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为2—3个(平均2.4727),其中29个和26个位点分别具2和3个变异。就多态性信息含量而言,1—3碱基序列重复引物分别为0.3750—0.5355(平均0.4293)、0.2392—0.7438(平均0.4293)和0.2392—0.7438(平均0.3989)。就多样性指数而言,1—3碱基序列重复分别为0.6365—1.0776(平均0.7497)、0.5623—1.0986(平均0.8339)和0.5623—1.0889(平均0.8312)。【结论】 基于转录组测序结果,检测200对SSR引物的多态性,发现177对(88.5%)可以扩增出完整条带,其中80对具多态性,多态率为40%。  相似文献   

19.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中矮秆基因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54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利用BFMR1,DFMR2和微卫星xgwm261标记检测了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的分布.结果表明,在254份材料中,含有Rht-B1b,Rht-D1b和Rht8基因的材料分别有84,171和178份,平均株高分别为80.7,78.5和80.7 cm.只含有Rht-B1b,Rht-D1b和Rht8基因的材料分别有15,36和31份,平均株高分别为83.8,80.1和86.2 cm.只含Rht-B1b和Rht-D1b基因有16份,平均株高为73.7cm,Rht-B1b和Rht-D1b基因具有累加效应,两个基因同时存在时株高降低幅度会更大.只含Rht-B1b和Rht8基因的有94份,只含Rht-D1b和Rht8基因的有28份,同时含有Rht-B1b,Rht-D1b和Rht8基因的有25份,同时不含这3个矮秆基因的有9份,说明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绝大部分品种均含有不同种类的矮秆基因.微卫星WMS 261及基于PCR的2个STS标记可以分别用于对品种(系)中Rht8,Rht-B1b和Rht-D1b基因型的鉴定以及育种世代该基因型的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