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底墒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郑单958为材料,探讨播种时底墒差异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灌水量.试验设置4个处理,播种后不灌水(CK)、播种后立即灌水30 mm(GS-30)、45 mm(GS-45)、60 mm(GS-60).结果表明:1)6月中旬播种灌溉底墒水有其必要性;2)土壤储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处理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GS-60的土壤储水量最多,WUE的差异不显著;3)播种后不灌水(CK)处理下的出苗率显著低于3个灌溉处理,即CK比灌溉处理低27.8%~30.3%;3叶展时CK处理下单株干物重比GS60显著降低了16%,但与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6叶展时单株干物重以GS-6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各灌溉处理均显著高于CK.6叶展时各处理功能叶SPAD值存在显著差异,SPAD值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大;4)随着生育进程推移,底墒对夏玉米的LAI影响逐渐降低,至灌浆中期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底墒对夏玉米中后期单株干物重的影响与LAI类似;5)籽粒产量为GS-60产量最高,显著高于CK,而与GS-30,GS-45差异不显著.综上,播种后灌溉有利于玉米出苗率稳定及幼苗建成并促进幼苗生长、最终提高产量;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贮水量.  相似文献   

2.
在玉米盆栽试验条件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建立了沙土苗期土壤水分与株高和干重等参数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各参数最高条件下的最适宜底墒和最优灌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底墒为13.3%,苗期灌水量为76.6 mm时,株高最高;底墒为11.8%,苗期灌水量为76.3 mm时,总干重最高;底墒为10.3%,苗期灌水量为70.2 mm时,根部干重重量最高;底墒为13.7%,苗期灌水量为138.3 mm时,茎端干重重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调整细化黑龙江省干旱等级划分范围,以郑丹95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不同土壤质地、不同干旱程度对玉米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干旱程度对玉米出苗率、出苗时间、株高和苗期作物表象影响显著,不同质地的土壤干旱等级也各不相同。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70%、粘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75%、砂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65%时,玉米出苗率、株高、叶面积等指标较高,适宜培育壮苗。当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60%~70%、粘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65%~75%、砂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55%~65%时,玉米出苗率、株高、叶面积等指标均明显降低,生长受到抑制;壤土60%以下的土壤相对湿度、粘壤土65%以下的土壤相对湿度以及砂壤土55%以下的土壤相对湿度,不适宜玉米播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2%立克秀WS玉米催芽拌种室内盆栽试验表明:2%立克秀WS400-600g/100kg种子拌芽,虽然使玉米出苗期延迟0-2d,但能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对玉米安全。玉米田间出苗率提高3.6%-7.8%,苗期株高增加0.9-1.3cm,苗期株鲜重增加0.16-0.19g。  相似文献   

5.
玉米生长指标对土壤外源铜镍毒害的敏感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价中,评价指标的确定至关重要,为此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添加水平的Cu和Ni(0、50、100、200、400、800、1600、3200mg·kg-1)对玉米的毒害效应,并比较了玉米生长指标对Cu和Ni毒害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添加水平下Ni对玉米的毒害高于Cu;对Cu和Ni而言,苗期各项指标的敏感性依次为叶面积>株高>出苗率或可见叶数.与其他指标相比,叶面积是判别Cu和Ni污染最敏感的指标.苗期的株高、成熟期籽粒和秸秆的干重,这3项指标的敏感性接近,是较为敏感的指标,而出苗率和可见叶数与其他指标相比敏感性较差.因此.苗期株高和叶面积可以作为Cu或Ni毒害的评价指标.同时,两茬玉米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Cu对两茬玉米毒害的差异不显著,而土壤中的Ni对两茬玉米毒害的差异显著,说明Ni在石灰性土壤中的老化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评价吉林省中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技术效果,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灭茬起垄(CK)为对照,设置秸秆深翻还田、秸秆碎混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3种玉米秸秆还田方式,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出苗率、生育进程、苗期株高和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出苗率、生育进程、苗期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具有不同影响;与CK相比,秸秆深翻还田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生育进程与CK基本一致,秸秆碎混还田降低了出苗整齐度,玉米出苗时间和6叶期分别延迟2d和1d,秸秆覆盖还田出苗率虽然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是出苗率降低幅度最大,出苗整齐度最差,玉米出苗时间和6叶期分别延迟5d和4~5d;所有秸秆还田处理均降低苗期株高和单株干物质积累,秸秆覆盖处理降低幅度最大,碎混还田和深翻还田降低幅度小于覆盖还田。  相似文献   

7.
灌溉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体内氮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守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4):434-434,437
分析了灌与不灌对玉米的株高、叶面积、干物重等生育性状的影响和不同生育期氮素养分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 :灌溉可增加玉米的株高、叶面积、干物重 ;促进玉米对氮素养分的吸收 ;各生育期玉米的氮素吸收量随着施肥量增加而增加 ;灌溉的玉米收获物中氮素吸收量较多集中在籽粒中  相似文献   

8.
李秀凤  魏忠义  王秋兵  孙羽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92-6493,6495
为了低成本改良煤矸石风化物的水分特征,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和提高作物产量。以碳质页岩煤矸石风化物为对照,设添加绿泥岩、土壤、粉煤灰、保水剂、沸石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温室盆栽玉米试验,研究各改良措施对盆栽基质水分含量和玉米出苗率的影响。加入绿泥岩40%的处理和加粉煤灰8%的处理对盆栽基质水分含量无明显影响。除加入绿泥岩15%的处理外,其他处理都促进出苗。出苗前半期,出苗率随着粉煤灰量和保水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出苗末期,加入土壤量为15%的处理出苗率最高。盆栽土壤水分含量随着绿泥岩和保水剂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土壤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少。出苗率随着各盆栽基质水分含量增加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已筛选出适合河西绿洲灌区次生盐碱化土壤改良的禾康盐碱土壤改良剂最适施用量,在甜糯玉米(万糯2000)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甜糯玉米出苗期亩施土壤改良剂3.5 kg,出苗率最高,为98.77%,较不施土壤改良剂的处理提高11.46%;在苗期亩施土壤改良剂3 kg,成苗率最高,为95.01%;不同土壤改良剂施用量对甜糯玉米株高和茎粗的影响以拔节期最为明显,在出苗期和苗期分别亩施土壤改良剂2.5 kg,甜糯玉米株高、茎粗和秸秆鲜重较对照不施土壤改良剂的处理增加最多,且一级品率和产值最高;在出苗期和苗期分别亩施土壤改良剂3.5 kg,甜糯玉米收获期的土壤容重最小,施入改良剂7天时的土壤含盐量和pH较对应时期对照指标减少最多。综上所述,今后生产中,建议随滴灌头水和二水时分别亩施土壤改良剂2.5 kg。  相似文献   

10.
在温室中模拟玉米栽培,研究保留土壤结皮、去除土壤结皮和土壤深松3种不同土壤处理方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深松和去除土壤结皮、保留土壤结皮相比,玉米的出苗率分别提高2.8、4.2百分点,且玉米出苗速度快;土壤深松与保留土壤结皮相比,玉米苗期株直径、株高分别增加5.4%、7.0%;深松与保留土壤结皮、去除结皮相比,玉米14~35 d苗期时的根长、生长期间叶面积及植株根干质量、叶干质量差异显著(P0.05);土壤深松与保留土壤结皮相比,玉米生长后期干物质含量增加,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提前1~4 d,3个时期株高分别增加4、13、11 cm,叶片数分别增加0.5、0.5、1.0张,根深、穗长、穗粗、穗位高分别增加15、1.0、0.1、3 cm,秃尖长减少0.5 cm,百粒质量增加1.2 g,产量增加达6.4%。土壤深松可以改善土壤结皮对玉米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这为红壤区玉米耕作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密度对青贮玉米龙辐单208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贮玉米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密度是影响青贮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青贮玉米生产最佳密度为7.5万~9万株/hm^2,高产密度不宜超过9万株/hm^2。密度对青贮玉米秃尖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重。  相似文献   

12.
林绍森  唐永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460-4461,4463
采用3因素5水平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玉米密度、行距和穴距对间作大豆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叶绿素a含量的方程拟合程度较好。随着玉米密度的增加,间作大豆的叶片叶绿素a含量急剧增加,玉米行距和穴距曲线呈抛物线状。在低水平和高水平下,玉米穴距对间作大豆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最大;在中等水平下,玉米密度对间作大豆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玉米自交系不同穗行杂交种与正反交杂交种产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玉米4个自交系进行组合配制成10个组合,对各组合进行产量比较,结果表明:玉米不同穗行正交F1的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穗行正交F1的产量与反交杂交种产量也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青贮玉米籽实质量的优劣与玉米的初粉碎、青贮设施、青贮方法等有直接关系。笔者探讨了玉米初粉碎,青贮窖建造,青贮玉米籽实的具体方法步骤,青贮玉米籽实品质的鉴定,以及青贮玉米籽实在畜禽饲料中的具体应用。明确了关键环节和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5.
东北春播区玉米种质创新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分析总结了东北春播区玉米种质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东北春播区玉米种质创新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抗旱玉米产量因素的影响,掌握播期和抗旱玉米生育指标、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生产中抗旱玉米适宜播种期、收获期,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对1983~1994年陕西省夏玉米中热组区域试验参试杂交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性状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杂交种的产量水平逐年提高;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中穗行数明显增多,行粒数逐渐减少,千粒重变化不大;植株较矮的紧凑型杂交种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预计近期内玉米杂交种将向多穗行的大穗紧凑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设玉米整株秸秆覆盖免耕(T)和传统大田生产(CK)2个处理,比较研究了土壤水热状况、出苗期、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整个生育期T处理比CK高2.31%~8.16%,差异显著;土壤温度,出苗期T处理比CK低1.1~1.8℃,差异显著,4叶期后无明显差异;T处理出苗期延长,出苗率较CK高5.7%;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大喇叭口期之前,T处理低于CK,至抽雄吐丝期T处理明显大于CK;株高和单株叶面积,生育前期T处理与CK值相近,生育后期T处理高于CK,至抽雄吐丝期,T处理的单株叶面积高于CK13.2%;2009年T处理和CK的产量为10660.5kg·hm-2和8523.0kg·hm-2,2010年T处理和CK的产量为12140.20kg·hm-2和9937.39kg·hm-2,T处理分别比CK高25.1%和22.17%。  相似文献   

19.
广西玉米病虫害诊断决策专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西玉米专家系统智能推理部分由玉米栽培管理、病虫害诊断防治、营养诊断、效益分析等功能模块组成。病虫害诊断决策专家系统是广西玉米专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PA ID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的、可以针对广西玉米常见病虫害进行诊断和防治的智能系统,迄今为止该系统已在广西玉米主产区示范应用6.67万hm2,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建立过程,并着重探讨了系统决策模块结构、模式、条件因子及因子值的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春玉米、夏玉米生育期间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幅度,分析了诸因素对光合蒸腾的影响,利用 Minicuvette-CO_2和 H_2O 测定系统进行了测定条件的测定。并确定了以下两种数学关系:①玉米光合速率与光的关系以及温度和 CO_2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②蒸腾与光合的关系相对湿度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