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镉(Cd)、铅(Pb)复合污染土壤中添加磷对草莓生长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Cd、Pb污染降低了草莓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且不同浓度处理对草莓产量变化及吸收重金属的影响有很大不同,但在不同浓度处理下,Cd、Pb在草莓各组织的累积量均为根部>茎叶部>果实;添加磷肥后不仅能显著降低Cd、Pb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还能降低Cd、Pb在草莓各组织中的累积.因此,添加磷肥在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土壤镉、铅、锌污染的植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述了土壤Cd、Pb、Zn污染对植物产生影响的主要特征、复合效应及其效应机理的研究进展.土壤Cd、Pb、Zn含量超过一定限度对不同植物产生一定危害,主要表现为使植物褪绿、矮化、物候期延迟、生物产量降低,甚至死亡,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过量的重金属含量可降低作物的质量.总结了一般土壤重金属Cd、Pb、Zn在植物体中富集的规律,为无公害作物的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重金属污染对土壤中有机物质和添加植物材料矿化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重金属含量的植物残体进入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后土壤颗粒态有机物质矿化、微生物生物量和颗粒态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和植物残体重金属污染都会减弱颗粒态有机物质和植物材料在土壤中的矿化速率,增加颗粒态有机质对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和颗粒态有机质在土壤中的积累.在植物残体矿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主要与土壤污染程度有关,随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当加入土壤的植物材料重金属含量较低时,中量重金属污染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的呼吸强度;而土壤颗粒态有机质的积累均随土壤或植物残体中重金属的积累而增加.其中植物中重金属积累对其影响更为明显.重金属在土壤颗粒态有机质中的积累可能是土壤有机质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5种植物、基质、钝化剂、重金属浓度对4种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正交试验研究表明:伞竹对4种重金属(Cu、Hg、Pb、Zn)综合吸收量为5种植物中效果最好,麦冬次之;EDTA对植物重金属吸收量抑制效果最优,4种钝化剂的治理效果依次为:EDTA>石灰>有机肥>硅肥;珍珠岩最有利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5种基质对重金属的治理效果依次为:珍珠岩>菌渣>土壤>炉渣>河沙;并且以重金属低浓度污染时植物净化效果较为显著。通径分析表明:植物品种的重金属吸收浓度比植物的生物产量在吸收重金属过程中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5种植物冬季治理重金属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种植物、基质、钝化剂、重金属浓度对4种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正交试验研究表明:伞竹对4种重金属(Cu、Hg、Pb、Zn)综合吸收量为5种植物中效果最好,麦冬次之;EDTA对植物重金属吸收量抑制效果最优,4种钝化剂的治理效果依次为:EDTA>石灰>有机肥>硅肥;珍珠岩最有利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5种基质对重金属的治理效果依次为:珍珠岩>菌渣>土壤>炉渣>河沙;并且以重金属低浓度污染时植物净化效果较为显著。通径分析表明:植物品种的重金属吸收浓度比植物的生物产量在吸收重金属过程中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锌铬复合污染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规律,为研究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就成都平原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锌、铬施入土壤中,进行盆栽试验,对稻米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锌铬复合污染对稻米碾米品质及粒形影响的规律不明显.随土壤中锌、铬浓度的增加,稻米垩白米率、粗蛋白含量呈增加的趋势(P<0.01),而直链淀粉含量呈降低的趋势(P<0.01).水稻子粒中锌含量随土壤中锌浓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P<0.01),与土壤中铬浓度变化规律不明显(P>0.05);水稻子粒铬中含量随土壤中锌、铬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1).土壤中锌、铬浓度对水稻籽粒中铬含量产生了协同效应(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9550**和0.8452**).  相似文献   

7.
土壤CdZnPb复合污染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以潮褐土为供试土壤,用油菜作指示植物,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镉铅锌复合污染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Cd、Zn、Ph复合污染处理条件下,植物Cd、Zn、Ph吸收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Cd=1.26 0.12XCd-1.78XZn,YZn=0.97 0.06XZn和YPb=1.26 0.001XPb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准,并发现土壤Cd含量和Zn含量对植物Cd吸收量产生Cd—Zn复合效应,但二者对植物Zn的吸收未产生复合效应,不仅土壤Ph对植物Cd和Zn的吸收量未产生影响,而且土壤Cd含量和Zn含量对植物Ph的吸收量也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杜鹃林下土壤中Pb含量均高于地区土壤背景值,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2种高山杜鹃叶片中不同类型金属含量存在差异,露珠杜鹃叶片各金属含量大小依次为MnCuZnNiPbCdCoCr,而马缨杜鹃叶片叶片不同金属含量依次为MnCdNiCuCoCrZnPb。露珠杜鹃叶片对Mn、Zn的吸收量与土壤Mn、Zn含量呈线性相关;马缨杜鹃叶片对Ni、Zn的吸收量分别与土壤Ni、Zn含量呈线性相关。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对重金属Mn的富集能力最强,富集系数在1.268~3.046之间,具备富集植物基本特征,可作为锰矿废弃地理想的生态恢复备选植物,且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分别对Cu、Zn和Cd、Ni的富集能力较强,可以作为Cu-Pb-Zn-Ni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备选植物。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并非是超富集植物,但2者均在Cd污染的林下土壤中长势良好并形成优势植物,高山杜鹃可作为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树种。  相似文献   

9.
黄棕壤中铅镉复合污染对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盆栽试验结合化学分析研究了黄棕壤中镉(Cd)、铅(Pb)复合污染对莴苣生长、品质及重金属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莴苣对Cd、Pb的吸收相互影响,其程度取决于元素的浓度组合;土壤添加Cd、Pb元素对莴苣的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低;Cd较Pb易于被莴苣吸收,它们从土壤向莴苣的迁移率大小顺序是Cd>Pb。莴苣对Cd的吸收量随添加量增大而增加,但迁移率呈下降趋势,单一污染与复合污染对土壤重金属元素迁移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铅的迁移率低,莴苣植株含铅量不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向土壤中添加重金属Mn、Ni离子后测定土壤脲酶活性变化,确定重金属锰镍单独污染和复合污染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镍污染体系中,Ni~(2+)浓度为0~30 mg/kg时,随着污染时间延长,土壤脲酶活性增大;当Ni~(2+)浓度为60~120 mg/kg时,随着污染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土壤脲酶活性下降,重金属镍污染浓度的增加对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在单一重金属锰污染体系中,当Mn~(2+)浓度小于等于120 mg/kg、污染时间为12、24 h时,Mn~(2+)浓度的增加对脲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在Mn~(2+)浓度大于120 mg/kg时,对脲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在重金属锰镍复合污染时,土壤脲酶的净变化量(ΔU)0的处理占总处理的90%以上;在Ni~(2+)、Mn~(2+)复合污染体系中,镍和锰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作用,使得土壤脲酶活性增强,且大部分体系在污染时间较长时,随锰离子浓度增大,ΔU总体增大;在污染24 h,Ni-Mn浓度为120-240 mg/kg时,ΔU最大,为1.832。在重金属复合污染体系中,重金属锰对脲酶活性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土壤复合污染情况普遍,在复合污染条件下,土壤中各重金属之间存在加和、拮抗、协同作用,使得其较单一污染更加复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本文综述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超微结构、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复合污染条件下,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规律,复合污染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对明确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理、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并能够为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植物栽培及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主要绿化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与净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了重庆市主城区不同区域10种主要绿化植物、土壤和街道地表物(灰尘),分析了Hg,Cd,Cu,Pb,Zn在植物中的含量差异,分别计算了植物对土壤和灰尘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以及植物对大气重金属的净化指数,同时进行了植物净化效果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渡口区域的重金属污染最严重,杜鹃对各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较强。各植物对土壤和街道地表物(灰尘)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无明显差异,但不同重金属之间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差异,Hg的富集系数最高。各植物对大气重金属的净化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不同重金属之间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差异,对Cu的净化效果最好。10种植物可划分为4种类型,即汞铜净化型、镉铅锌净化型、镉铜净化型和一般净化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轻稀土抗油菜镉(Cd)铬(Cr)重金属胁迫下的生物学效应,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稀土农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单一轻稀土(La、Ce、Nd、Pr)浸种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Cd和Cr胁迫条件下油菜生长发育对Cd、Cr元素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土壤Cd、Cr胁迫未对油菜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但增加了Cd、Cr含量和累积量,以重金属Cd累积幅度最明显;La、Ce、Nd、Pr浸种处理均抑制土壤中重金属Cd和Cr向油菜茎叶转移与吸收,抑制效果因油菜发育状况、土壤污染程度及稀土元素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随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加重,其抑制重金属毒害能力增强,以Ce浸种处理效果最佳,同时促进了油菜茎叶中干物质积累。【结论】稀土浸种处理是一种抑制和减少蔬菜重金属吸收和积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广大,因采矿等造成的环境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金属矿床形成特点及开采方式单一等原因,造成Cd、Pb居于重金属复合污染前列。通过总结单一Cd、Pb污染对植物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以及Cd、Pb复合污染对植物生理生化及细胞结构的影响等研究进展,明晰土壤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对植物影响和损害的研究热点,进而探明植物重金属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丛枝菌根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土壤镉污染愈加严重,因此镉污染的生物修复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丛枝菌根是陆地生态系统分布广泛的植物-真菌共生体。研究证实,AM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对重金属毒害的耐性,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和积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AM对镉污染土壤修复的修复机理(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及其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吴卿  高亚洁  李东梅  赵彩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76-17378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河道底泥中重金属的修复作用,为利用植物修复技术解决受污染河道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过筛的底泥(以风干土计)混和均匀后装入长方形PVC箱(0.6m×0.5m×0.4m),底部设有渗流通气孔;将箱中底泥用去离子水调至30%~60%持水率(WHC)。2010年4月播入紫花苜蓿种子,生长7d后间苗,每隔30d采集植物根际土壤样品,监测底泥重金属含量、细菌及酶的活性。10月收获植物并测定植物根、茎、叶部分的重金属吸收情况。[结果]紫花苜蓿的同一部位对不同的重金属积累量不同,且同一重金属在植株的不同部位积累量也不同。紫花苜蓿对Zn的总积累量最大,且主要积累在根部;Ni、Cr、Cu和Pb也主要积累在根部;Mn在紫花苜蓿叶片中的积累最多,占植物中总积累量的42.47%;各种重金属在茎内的积累量均较低。紫花苜蓿对Ni、Cu、Pb和Cr的降解效果比较好,延长种植作物的种植时间或增加作物的播种次数有利于重金属的降解;紫花苜蓿对Mn的降解效果不明显。种植紫花苜蓿后,底泥中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脱氢酶活性也有所提高。[结论]紫花苜蓿对Zn、Ni、Cr、Cu、Pb和Mn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以用于解决受污染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
烟草对复合污染土壤中镉的吸收运转及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烟草对重金属镉的吸收运转规律,改良剂对重金属的改良效果,为最终实现人工调控镉活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复合污染的土壤中烟草对重金属镉的吸收规律,5种改良剂对重金属的改良效果以及烟草体内镉与鲜重和其他重金属的相互关系。[结果]烟草对镉的转移系数在2.28~4.60,向上迁移镉元素能力强。烟草属于镉元素耐性作物,随生育期推移不同部位的镉含量呈下降趋势。加入修复剂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烟株体内的镉含量。不同部位的镉含量与其鲜重呈显著负相关。在复合污染的条件下,烟株体内镉的含量与其他重金属(Pb、As和Hg)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修复剂在减少烟草镉含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其他重金属的含量,提高了烟草的生物学产量,达到了提高烟草安全品质和产量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8.
从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土壤重金属及其与植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相互关系。通过生物地球化学的方法,测定土壤与植物重金属含量。野马川和妈姑镇废弃地均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Zn、Cd和Pb的污染相对严重,含量特征表现为ZnPbCuAsCd。植物体内重金属离散程度顺序为ZnPbCuAsCd,与土壤重金属含量顺序一致。植物中重金属元素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元素As除外)。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优势植物节节草(Hippochaete hiemale)和大叶醉鱼草(Buddleja davidii)中重金属含量最高,在重金属污染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可作为重点推荐植物。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对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河道底泥中重金属的修复作用,为利用植物修复技术解决受污染河道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过筛的底泥(以风干土计)混和均匀后装入长方形PVC箱(0.6m×0.5m×0.4m),底部设有渗流通气孔;将箱中底泥用去离子水调至30%~60%持水率(WHC)。2010年4月播入紫花苜蓿种子,生长7d后间苗,每隔30d采集植物根际土壤样品,监测底泥重金属含量、细菌及酶的活性。10月收获植物并测定植物根、茎、叶部分的重金属吸收情况。[结果]紫花苜蓿的同一部位对不同的重金属积累量不同,且同一重金属在植株的不同部位积累量也不同。紫花苜蓿对Zn的总积累量最大,且主要积累在根部;Ni、Cr、Cu和Pb也主要积累在根部;Mn在紫花苜蓿叶片中的积累最多,占植物中总积累量的42.47%;各种重金属在茎内的积累量均较低。紫花苜蓿对Ni、Cu、Pb和Cr的降解效果比较好,延长种植作物的种植时间或增加作物的播种次数有利于重金属的降解;紫花苜蓿对Mn的降解效果不明显。种植紫花苜蓿后,底泥中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脱氢酶活性也有所提高。[结论]紫花苜蓿对Zn、Ni、Cr、Cu和Pb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以用于解决受污染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