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乏力症是因胃肠动力紊乱导致的胃排空延迟症侯群,多发生于腹部外科手术后,表现为胃肠功能恢复开始流质饮食后再出现胃潴留症状。由于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故需仔细观察及时提供诊断依据。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术后胃乏力症病人12例,均经保守治疗恢复了胃肠功能,现将预后因素分析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经验。方法对近6年来采用Hassab术的56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规范的Hassab术,其中急诊手术8例,死亡3例(37.5%);限期手术48例,无1例死亡。本组出血控制率为89.3%(50/56)。术后2周内胃镜复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43例,明显好转7例。3例存在1~2根重度曲张静脉,需行硬化剂注射治疗。治愈出院的53例均得到随访,随访2~83个月,出现再出血4例(7.5%),均为解柏油样便,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 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疗效确切;确保Has-sab术的止血效果和降低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规范手术操作,限期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底折叠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的价值。方法对我科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32例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胃底折叠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因大出血经24h保守治疗不能控制而行紧急手术者15例,全部获立即止血,4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出院的28例中随访25例,再出血率为12%(3/25);术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得到明显改善;食道内压力从术前的(2.09±1.01)kPa升高为术后的(4.43±0.45)kPa(P<0.01)。结论胃底折叠术能提高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行开腹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开腹修补组行开腹修补术治疗,胃大部切除组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正常胃肠功能时间、住院时间和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胃大部切除组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开腹修补组(P0.05)。胃大部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修补组(P0.05)。胃大部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正常胃肠功能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修补组,(P0.05)5。结论: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缝扎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大出血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道下端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84例,其中97例(对照组)单纯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另87例(实验组)加行胃底环形缝扎,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病人术后复发出血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缝扎术在门脉高压症大出血中能较好地预防术后复发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缝扎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大出血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道下端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84例,其中97例(对照组)单纯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另87例(实验组)加行胃底环形缝扎,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病人术后复发出血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缝扎术在门脉高压症大出血中能较好地预防术后复发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康合剂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套扎术治疗,治疗组套扎术后给予胃康合剂口服治疗,对其术前、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por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术后无论是1周还是1个月后对PHG都有显著影响(P<0.05),造成新增PHG或者PHG程度的加重,而治疗组术前与术后(1周及1个月)比较,PHG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1周及1个月PHG演进(按照新增的PHG和加重的PHG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单纯内镜套扎治疗在短期内会加重PHG的严重程度,而胃康合剂能减少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PHG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5年3月至2009年1月间行胃大部分切除214例,术后出现急性胃潴留64例(占29.9%)。为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胃潴留的认识,我们对上述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胃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2000年3月--2002年1月已行气囊扩张术的13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并随访3—18月。结果:13例一次扩张1月内效果良好。10例6—18月良效,1例3月内良效,2例1月后复发要再次或3次扩张。结论:气囊扩张术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是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类型,临床少见,却是门静脉高压症中唯一能够治愈的类型[1]。2002年9月至2007年9月我科收治胰腺癌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共4例,现报道如下,旨在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特征及有关诊治问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9月至2007年9月间,我科通过内镜检查发现伴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并结合其他相关检查证实为胰腺癌的患者4例,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51~68岁,平均年龄62.3岁。病程20d~4个月。腹痛3例,其中阵发性右上腹痛1例,下腹胀痛1例,左中上腹痛1例;腹胀2例;有腹泻症状3例;伴有恶心、呕吐者1例。均否认肝病、结核病、糖尿病病史,但2例有血吸虫病病史。1.2临床诊治资料本组患者HBsAg、HBcAg、HBcAb、血吸虫免疫试验均阴性,结合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排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镜均提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未见食管静脉曲张。B超均提示脾厚度增加,但无门静脉增宽,B超、CT、MRI分别提示占位性病变3例、4例、3例。辅助检查及手术病检结果详见表1。2讨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11.
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已被广大的外科医生所认识和重视,而远期井发症因相隔时间长,病例难以追踪,报告甚少。自1988年3月至1996年6月,共收治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胆囊结石33例,现作一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同期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共381例,属B-!式胃大部分切除术者96例,术后并胆囊结石3例(占3.l%);属B一正式胃大部分切除术者285例,术后并胆囊结石30例(占10.5%)。33例中男29例,女4例。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胆囊大小正常,无胆囊结石。术后并发胆囊结石时间最长17a,最短为Za.平均9.sa。全部病例就诊时均有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限制性肠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小口径人造血管行肠腔静脉“H”型架桥分流术治疗29例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择期手术15例.死亡2例,急诊手术14例.死亡5例,总手术成功率为(75.86%)。分流术后自由门静脉压(FPP)平均下降13cmH2O(1cmH2O=0.0981kPa),仍可保持一定水平的向肝血流灌注。术后随访20倒.术后9个月再出血死亡1例.术后7~11个月出现1级肝性脑病3例.术后19~44个月肝功能衰竭死亡4例。结论:限制性肠腔静脉分流术有手术显露好,对病人打击小.即时止血率高等优点.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较合理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9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4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97例。其中行输卵管切开取胚胎缝合术68例,行输卵管切开取胚胎开窗术5例,行输卵管吸引术24例。结果:95例包括流产型、破裂型、未破裂型保留输卵管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间(70±16)min,平均出血量(80±21)mL。2例发生持续输卵管妊娠,1例予氨甲喋呤静注等综合治疗后痊愈,1例经综合治疗失败,再次在腹腔镜下切除输卵管。术后1~6个月32例行输卵管通液术,通畅率为81.3%(26/32),宫内妊娠率为40.6%(13/32),重复异位妊娠1例。结论: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创伤小,安全,对腹腔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复孕率高,是保留输卵管功能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胃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32例术前X线钡餐检查26例,误诊为胃癌12例、胃溃疡14例;纤维胃镜检查20例,误诊为胃癌、胃溃疡各9例,仅2例确诊为胃嗜酸性肉芽肿;13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2例均行胃切除术,其中7例行部分胃切除,16例行胃大部切除,9例行根治性胃切除术,手术无并发症及死亡,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酸性肉芽肿。术后有24例随访1~14a,均无复发。结论仔细询问病史,纤维胃镜加组织活检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术前诊断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主要方法。纤维胃镜下行挖掘式取溃疡边缘深达胃黏膜下层组织做病理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从1973年1月至1995年2月治疗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排空障碍11例。10例行11次手术:膈下胸胃十二指肠吻合术1例,胸内胸胃空肠合术2例,幽门区纵行全层切开横行缝合术1例;粘连松解术7例,其中同时行十二指肠松解术1例,幽门成形术2例。术后均解除梗阻。还就此症的诊断和预防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溃疡病的主要手术方法,而胃大切术后吻合口后疝则是其远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少见,我院自1986年至1990年共收治4例胃大切术后吻合口后疝,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例1,男,62岁,左中腹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6小时,无明显诱因,呕吐为胃内容物。一年前因胃溃疡穿孔在本院行胃大切术。体温36.5℃。脉搏80次,白细胞4.0×10~9/L,中性0.77。腹稍胀,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征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因门脉高压征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止血率96.7%(29/30),术后3个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术后随访28例12-36个月,再出血率7.1%(2/28)。结论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征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操作较简单,急诊手术止血效果确切,是挽救患者生命的理想术式,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96例,分两组,一组是大骨瓣治疗组(n=50),行单侧或双侧额颞顶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另一组是常规骨瓣对照组(n=46),行单侧或双侧额颞或颞顶瓣开颅术。结果按伤后6个月随访预后结果(GOS),大骨瓣组恢复良好25例,重残植物状态16例,死亡9例;常规骨瓣对照组恢复良好12例,重残植物状态19例,死亡1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为近年来兴起并已广泛开展的一种矫正屈光不正的手术方法,由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预测性及有效性,已得到了眼科医师及屈光不正患者的认可及推广。但术后部分病人出现眼睛干涩感、异物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术后病人的满意度,为探讨其原因和机制,我们对行LASIK手术的1 264例者术后干眼症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4月~2005年10月在我院眼科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 264例(2 523眼),其中男526例(1 049眼),女738例(1 474眼)。年龄18~37岁,平均(22·8~6·6)岁。术前屈光度-1·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袪瘀舒筋汤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水肿的效果。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水肿患者应用袪瘀舒筋汤联合针灸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按照用药前后疼痛改善程度,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疗效等指标对治疗结果实行综合评价。结果 58例中,56例疗效显著,优良率达96.55%。结论袪瘀舒筋汤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水肿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