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探讨辽宁西部朝阳地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农业气象问题,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通过2011-2014年玉米分期播种试验,运用最小二乘法和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热量条件变化对玉米出苗速度、出苗至抽雄、抽雄至成熟以及生长期、全生育期发育速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基本满足的条件下,热量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显著。当气温升高、积温增加时,玉米播种至出苗期生长速度加快,出苗至抽雄期、抽雄至成熟期则生长速度减慢。朝阳地区最佳播种期在4月20~30日,而≥10℃积温每变化100℃·d,玉米产量增产或减产约455kg/hm2。因此,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应增加喜温作物比例,适当引入较长生育期的玉米品种,以提高单产。研究成果可为农业结构调整、玉米种植区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玉米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时光合产物基本停止向营养器官分配,是玉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的标志.对锦州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2005-2011年多品种的春玉米大田试验资料分析发现春玉米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于吐丝后2周左右,提出了春玉米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时的积温指标,即播种至叶面积指数最大时的≥10℃有效积温为1085.3℃·d和(或)出苗至叶面积指数最大时的≥10℃有效积温为1010.4℃·d.在此基础上,采用修正的Logistic方程构建了春玉米相对叶面积指数动态普适模型.研究结果为准确模拟春玉米叶片生长及光合产物分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北京市6个气象站平夏玉米种植生态区1960~2008年气温、降水和日照等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线性回归法、M-K II法和Pettitt法对近49a北京平原地区夏玉米各生育期农业气候资源时间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9a北京市夏玉米全生育期≥10℃有效积温呈明显的增多趋势,不同生育期≥10℃有效积温均呈增长趋势;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则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各生育期内降水变化相对平稳,表现出波峰波谷的曲线波动;日照时数除抽雄至吐丝期外,其他生育期下降趋势均表现出极显著水平。突变检测表明,北京市夏玉米≥10℃有效积温在播种至拔节期、拔节至抽雄期、抽雄至吐丝期内M-K方法未检测出突变点,但在吐丝至成熟期内的时间序列上M-K方法和Pettitt方法检测认定1996年为一致的突变点;各生育期内日照时数时间序列变化突变点基本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全生育期及各生育期内降雨量均未检测出突变点,且夏玉米各生育期内降雨量时间序列变化相对平稳,不存在显著的突变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7-2016年宁夏中宁县舟塔产区枸杞观测资料和中宁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的气象数据建立适合中宁枸杞的非线性积温模型参数,并与线性积温模型对比,得到:非线性积温模型更适合中宁枸杞生育期的预测;通过对枸杞六个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对比分析,获得枸杞在不同阶段的有效积温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夏果成熟期-秋梢生长期所需积温最高,有效积温的平均值需达到439℃·d,而夏果形成-夏果成熟所需积温最低,平均值只需达到94℃·d。  相似文献   

5.
探明蓝莓萌芽期气象指标,为蓝莓灰霉病防治提供参考,采用2012年贵州黔东南州蓝莓主要种植区13个样地蓝莓物候期观测资料,结合样地周边自动气象观测站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逐日气温资料,研究蓝莓萌芽的气象指标,并进行应用检验。结果表明:蓝莓萌芽前≥7.2℃的活动积温、≥7.2℃的有效积温、≥10℃的活动积温、≥10℃的有效积温均基本恒定;≥10℃的有效积温比≥7.2℃有效积温和≥10℃的活动积温更具稳定性;气候学意义上入冬以后,气温稳定通过10℃终日后≥10℃的活动积温≥195℃·d,气温稳定通过7.2℃终日后≥7.2℃的有效积温≥90℃·d,且连续5d平均气温≥12.3℃即为蓝莓萌芽的气象指标;此时蓝莓进入萌芽普遍期。蓝莓芽开始萌动的下限温度选10℃更好。  相似文献   

6.
北疆冬小麦复种玉米研究再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呼图壁县用大田和小区,覆膜和露地,7月6日和7月11日两个播期,及两个高密度试验,比较了特早熟玉米新玉引96-1与中南5号、中南2号、ZP111及当地农家种六十黄在冬小麦收获后复种的植株性状、生殖特征及产量因素。新玉引96-1平均株高207.8cm,穗位在植株1/3处,出苗后41天抽雄,籽粒灌浆期43天,单穗粒重97.1g,全生育期在88天以内。植株抽雄。吐丝和散粉在3天内进行,活秆成熟,收获指数高达49.29%,未发现严重病虫害。大田示范0.33hm2,单产达7816.5kg/hm2,全生育期所需≥10℃积温小于2000℃。考虑到冬小麦收获后覆膜种植玉米的农耗积温和成熟保证率,天山北坡平原区从7月5日到10月5日的92天里,可利用有效积温超过2125℃。因此,该品种可适合在北疆复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葡萄产业化发展和新品种引进的需要,采用葡萄不同生长期温度指标和近50 a气候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沈阳市葡萄生长期热量资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沈阳市在葡萄新梢生长期、开花期及浆果膨大期温度适宜,热量资源充足;萌芽至成熟≥10℃活动积温为2 924~4 010 d·℃,中早品种热量盈余,而晚熟品种略显不足;萌芽初期受低温为害几率为10.0%;浆果成熟期气温偏低,有20%的年份热量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市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10℃活动积温升高、增加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8,0.142,0.305℃/10 a和44.068(d·℃)/10 a。气候变暖改善了热量环境条件,对葡萄产业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8.
朝阳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有效利用热量资源为防灾减灾服务,通过玉米分期播种试验,研究玉米播种出苗热量指标和适宜播种期。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地区玉米春季播种初始日平均气温为12.0℃,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5.0~20.0℃;玉米播种至出苗需要≥12.0℃有效积温最低为55.0℃·d,适宜有效积温为60~90℃·d;随着日平均气温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当日平均气温在20.0℃以上时,玉米出苗速度最快为7d。辽宁西部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期在4月25日至5月5日之间,可减少95%终霜冻的危害。研究结果可为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找出星油藤在贵州低热河谷地区的育苗规律,从星油藤的播种育苗时间、≥10℃的有效积温对育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藤种子从播种到萌发需要平均≥10℃的有效积温在361.1~491.4℃,萌发阶段平均气温≥10℃的有效积温在427.8~560.5℃;贵州低热河谷地区星油藤播种期在3月上中旬;出苗率在82%~89%,在4月中旬定植;10月中下旬可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找出星油藤在贵州低热河谷地区的育苗规律,从星油藤的播种育苗时间、≥10℃的有效积温对育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藤种子从播种到萌发需要平均≥10℃的有效积温在361.1~491.4℃,萌发阶段平均气温≥10℃的有效积温在427.8~560.5℃;贵州低热河谷地区星油藤播种期在3月上中旬;出苗率在82%~89%,在4月中旬定植;10月中下旬可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1.
早熟玉米杂交种“源玉3”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玉米品种“源玉3”是以自交系“合344”为母本,“红玉米”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杂交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出苗至成熟113 d,与“牡单9”相似,需≥10 C积温2 100℃,适宜在吉林省东部、东南部、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等早熟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6万株/hm2保苗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种植比例为1∶6.  相似文献   

12.
新玉35号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育出的早熟优质高产粮饲兼用高淀粉玉米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新疆北疆春播产量684.6~850 kg/667 m2,最高产量996.8 kg/667 m2,生育期105 d.南疆复播产量582.9 kg/667 m2,比对照新玉9号增产9.3;,复播最高产量734.3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5;,生育期89 d,与对照相当,所需≥10℃有效积温2 300℃.籽粒粗蛋白含量10.4;,达到国家饲料玉米一级标准,粗脂肪4.8;,赖氨酸含量0.32;,淀粉含量74.73;,达到国家高淀粉玉米二级标准.籽粒容重764 g/L,千粒重300 g,籽粒硬粒,金黄色.植株高达280 cm,生物产量高,保绿性好,可粮饲兼用,亦可加工淀粉,适合新疆南疆复播和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3.
"平凉金果"生态适宜性气候种植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天堂  杨小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386-12388
应用甘肃省平凉市1986~2007年的苹果产量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对苹果产量和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影响苹果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结合影响苹果品质的气象要素,确定了“平凉金果”生态气候适宜性指标是4~10月≥10℃积温,4~10月平均气温、6—8月≥30℃的日数,6~9月日较差,4~10月降水量,8-9月日照时数;在此基础上,对平猿市苹果种植进行了区划,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苹果种植中科学规避气候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沈菊  张婵娟  辛萍萍  李娜 《农学学报》2023,13(9):94-100
柴达木盆地区域东西狭长,因降水差异突出,农牧业区以中东部为主。试验与分析不同播期下气象条件及藜麦生长的差异,以期为柴达木盆地中西部干旱区藜麦推广种植奠定基础。以柴达木盆地东部乌兰开展的10个分期播种试验资料为基础依据,分析播期对生长期及各期内气象条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全生育期135~157 d,所需≥0℃积温1913.6~2188.3℃;灌浆至成熟期≥0℃的积温在774.2℃及以上。分枝期、现穗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与播期、期间≥0℃积温呈明显负相关。t1株高、千粒重及产量最高,t2有效分枝数及茎粗最高,试验整体表现为农艺性状及产量与播期呈负相关,全生育期积温与茎粗及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干旱半干旱区大面积灌溉使降水对藜麦生长的影响减小,但与开花期呈正相关,与灌浆期、成熟期、全生育期及有效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光照时长与有效分枝、株高、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较好的光照有利于缩短作物生长期。播期偏晚(t9与t10)未成熟。试验结果为大面积推广藜麦种植及灾后补种等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黎黎  刘凤芝  姜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44-9046,9068
[目的]研究沈阳地区近58年积温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法]利用沈阳地面气温资料,应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近58年沈阳≥0℃、≥10℃积温变化趋势,并探讨了积温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近58年来,沈阳地区气温≥0℃初日提前约10 d,终日推后不明显,持续日数延长13 d,≥0℃积温增加343℃;≥10℃初日提前约9 d,终日推后8 d,持续日数延长16 d,≥10℃积温增加370℃;后20年平均值与前20年相比,≥0℃、≥10℃持续日数均延长9 d,≥0℃、≥10℃积温分别平均增加196、202℃。另外,沈阳地区热量的增加对当地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当地掌握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调整农业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播种期对气候资源利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气候变暖对玉米适宜播种期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确定陇东南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日期。[结果]早播玉米与迟播玉米虽然在播种~出苗期、七叶期~拔节期及乳熟期~成熟期间的间隔天数及≥10℃积温差异较大,但全生育期天数及总积温差异较小;早播玉米部分生育期间隔时间增长,迟播玉米播种~出苗期间隔时间缩短;全生育期生物累积量随≥10℃的积温呈线性变化,各播期玉米生物量在拔节前差异较小,拔节后平均播种期玉米生物量增加高于其余各播期玉米;平均播种期是比较适宜的播种期,玉米成熟期果生物量累积也高于其他播期。[结论]该研究可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等方法统计分析1960~2007年48年来珲春市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及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5、8、10℃的积温和持续日期、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30℃高温日数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珲春市气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也在上升,年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37℃/10年,各界限积温每10年增幅在60~80℃,各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和无霜期在20世纪90年代后分别增长了7 d和22 d,≥30℃高温日数增长3 d。低温冷害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尤其是进入2000年代夏季气温持续偏高的影响下明显减少,冷期中以延迟型和混合型冷害为主,暖期里以障碍型冷害为主。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北京市山区和平原两大农业种植生态区的9个代表气象观测站,基于1961~200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逐年山区和平原的≥0℃活动积温、≥10℃活动积温、≥10℃有效积温、稳定通过0、5、10、15和20℃的初、终日期及持续日数、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季节日较差平均值和年较差、初、终霜日期、无霜期日数和冬季负积温等热量资源指标的历史变化趋势特征,同时以突变理论中的Mann-Kendall方法检测分析热量资源指标的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山区和平原区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在1961~2008年呈上升趋势,平原上升趋势比山区明显,平原在1996年存在突变点;山区和平原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5、10℃的初日突变后比突变前提前了4~10d,终日山区和平原没有突变点,但也分别推迟了0~3d和1~10d,初终日持续日数也呈增加趋势,但平原多于山区,高温区域低于低温区域;年极端最低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原比山区增温速度快;年极端最高气温呈现不明显的上升趋势;除山区的夏季和秋季外,年较差和季平均气温日较差都呈现减小的趋势;初霜日期推迟,终霜日期提前,无霜期日数增加,山区比平原表现更为显著;平原区和山区冬季负积温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原高于山区。  相似文献   

19.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温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籽粒成熟度与吐丝至成熟阶段热量条件显著相关,明确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灌浆阶段温度的关系,可为玉米籽粒发育调控和熟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极早熟、中早熟和中晚熟3种熟期类型的9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4年和2015年在哈尔滨实施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熟期类型品种相比,中早熟品种的最大灌浆速率(G_(max))、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W_(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_(mean))最大,极早熟品种次之,中晚熟品种最小;灌浆活跃期(P)和有效灌浆时间(t3)随品种熟期延长而增加,增加部分主要在灌浆缓增期。活跃灌浆期、有效灌浆期与快增期≥10℃有效积温显著正相关,与灌浆期日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与渐增期≥10℃有效积温、灌浆期日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与快增期≥10℃有效积温和渐增期日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在热量资源有限的生态区,中晚熟品种进入灌浆缓增期后日平均气温较低,不利于籽粒灌浆,导致中晚熟品种粒重低于中早熟和极早熟品种;因此,在热量资源有限生态区,一味地延长熟期并不利于粒重增加,中早熟品种具有明显的灌浆优势,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胡亚南  刘颖杰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5):3105-3114
【目的】研究东北地区春玉米适种区域及其生育期、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基于气候模式RegCM4输出的未来RCP4.5新气候情景逐日资料,采用经验频率法预测80%保证率下2011—2050年中国东北地区早、中、晚熟型春玉米种植区域时空变化,同时结合作物模型DSSAT4.5对黑龙江省晚熟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变化特征及该省因气候变化而新增的晚熟品种可能种植区内晚熟玉米的适种性进行模拟评估。【结果】RCP4.5情景下,2011—2050年东北三省≥10℃的积温呈增加趋势,早、中、晚熟型玉米品种种植界限均有不同程度的北扩或东移,可能种植范围扩大。黑龙江省2011—2050年间晚熟玉米新增可能种植区域内适宜种植晚熟品种;气候变化对原有种植区内晚熟品种生殖生长期的影响程度大于对营养生长期的影响,全生育期天数平均缩短2—11 d;产量变化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不考虑CO2肥效作用和考虑CO2肥效作用两种方案下的产量变化范围均介于±20%以内,但考虑CO2肥效作用时的产量较高。【结论】因气候条件变化而新增的春玉米种植区域的适种性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评估。未来40a玉米全生育期天数变化主要源于生殖生长期缩短,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带来的肥效作用可抵消一部分因温度升高产生的对玉米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