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了解崂山茶区茶园土壤的养分水平,对合理施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崂山绿茶重点种植区内茶园土壤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动态,并运用SPSS软件,对所选茶园的土壤养分水平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养分指标因季节和地点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茶园按土壤养分水平分为高、中、低三等,且不同等级的茶园养分均呈现明显的年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传统客家本土茶树品种——马图种为原料,利用国内第一条客家长炒青绿茶连续化生产线实时研究加工过程7个关键工序茶叶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趋势及对品质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含水量在加工过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以"一炒"干燥工序最为显著,茶叶主要品质成分均在"动态失水"和"一炒"两个工序中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二炒"后茶多酚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可溶性糖显著增加,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减少;加工过程中,儿茶素和非酯型儿茶素总量变化同茶多酚一致;酯型儿茶素总量在加工过程中增加,EGCG在酯型儿茶素中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变化,在"动态失水"工序后,酯型儿茶素总量显著增加,EGCG所占酯型儿茶素比例却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传统客家本土茶树品种——马图种为原料,利用国内第一条客家长炒青绿茶连续化生产线实时研究加工过程7个关键工序茶叶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趋势及对品质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含水量在加工过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以"一炒"干燥工序最为显著,茶叶主要品质成分均在"动态失水"和"一炒"两个工序中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二炒"后茶多酚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可溶性糖显著增加,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减少;加工过程中,儿茶素和非酯型儿茶素总量变化同茶多酚一致;酯型儿茶素总量在加工过程中增加,EGCG在酯型儿茶素中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变化,在"动态失水"工序后,酯型儿茶素总量显著增加,EGCG所占酯型儿茶素比例却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遮荫对茶叶中儿茶素总量及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遮荫度覆盖黄旦茶园,对茶样内儿茶素总量及酯型、非酯型儿茶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与CK比较,蒸青样和成茶样中儿茶素总量均随遮荫度增大而呈整体下降趋势,其质量分数分别下降了3.08%-10.61%和2.65%-21.52%;其中酯型儿茶素变幅,蒸青样为-1.63%-5.28%,小于成茶样的-19.96%-10.35%;而非酯型儿茶素的降幅,蒸青样为9.90%-24.18%,大于成茶样的2.90%-19.82%。蒸青样中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的质量分数总体虽随遮荫度增大而减少,但酯型儿茶素占总儿茶素的百分比却随之增大,增幅为4.32%-10.05%;而非酯型儿茶素占比却与之相反,下降了5.10%-15.17%;因而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含量的比值是随遮荫度增加而增大的。遮荫对茶叶内儿茶素总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程度达到了或接近于种间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5.
不同间作模式对茶树光合生理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70-473
以单作茶园为对照,以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的杉树间作茶园、梨树间作茶园和桂花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对各茶园土壤养分含量、茶树光合生理指标和茶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了杉树间作茶园的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和梨树间作茶园的全钾含量低于单作茶园外,其余指标均为间作茶园高于单作茶园。梨树间作茶园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高,都显著高于单作茶园,分别比单作茶园高25%和36%;其他茶园与单作茶园差异不显著。各间作茶园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儿茶素总量均高于单作茶园,而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均低于单作茶园。说明间作能提高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和保持土壤肥力、提高茶树的光合生理指标,从而改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茶叶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及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茶叶中的茶多酚总量及主要的酚类物质进行分析测定,并对茶叶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茶叶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夏茶的茶多酚总量和酯型儿茶素含量明显高于春茶和秋茶,茶叶滋味苦涩味较明显,茶叶品质较低;春茶和秋茶的黄酮醇含量明显更高,茶汤色泽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有针对性地调控茶多酚含量以提高夏暑茶品质提供依据,并为乌龙茶品质化学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地域环境下东阳木禾群体种烘青绿茶花香明显,滋味鲜爽。类似的茶园管理,不同土质下木禾种烘青绿茶茶叶品质总体感官差异小,从滋味和香气看,红黄壤土环境下的烘青绿茶滋味更鲜爽,香气更清高;红黄壤和黄壤土下的烘青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总量更高;黄红壤土下烘青绿茶的儿茶素含量更高;侵蚀性红壤环境下的烘青绿茶儿茶素品质指数更高。相同土壤类型中,红黄壤4环境下的烘青绿茶儿茶素品质指数更高,芽叶更嫩。海拔高度对木禾群体种烘青绿茶的感官品质无明显影响,不同茶园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烘青绿茶的理化品质。人为活动和茶园土壤自身铅化合物影响茶叶中铅含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海拔高度下庐山茶园土壤性质及茶叶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不同海拔区间庐山茶园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及茶叶生化指标的差异,分别以位于海拔300 m、700m、1 100 m的北坡和1 100 m的南坡4个茶园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各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茶样的叶绿素含量、酶活性、茶多酚及重金属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为300 m、700 m、1 100 m的庐山茶园土壤pH依次降低,但均能满足茶树正常生长的pH要求。庐山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和CEC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显著。土壤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整体偏低,应考虑合理施肥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茶叶重金属Cu、Pb和Cd含量均符合有机茶标准(NY5196-2002),不存在超标现象。茶叶的叶绿素含量、酶活性、茶多酚和Se含量等指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与土壤养分指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说明海拔是决定茶叶生理和品质指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夏秋季茶园覆盖遮阴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夏、秋季高温低湿期选择鄂茶1号茶树品种进行覆盖黑色遮阳网试验,探讨遮阴对茶园田间气候因子、茶树生理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后,茶园气温、叶面温度和地面温度均明显降低,茶园空气湿度和新梢含水量明显提高,遮阴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且遮光率越高,效果越明显。随遮阴度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显著增加;气孔导度在55%和75%遮阴度下增加,在90%遮阴度下低于对照。随着遮阴度的增加,叶片厚度下降,栅栏组织厚度和细胞层数减少,且内层栅栏细胞有向海绵组织过度的趋势,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值减小,细胞间隙增大。与自然光照下的叶片相比,遮阴后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a/b下降。遮阴后,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降低,能减弱茶汤苦涩味的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含量增加,酯型、非酯型儿茶素含量随遮阴度增加而减少,但酯型儿茶素占总儿茶素的比和儿茶素品质指数增加。说明遮阴能改善茶树生长的小环境、降低茶叶苦涩味,提高茶叶品质,适度遮阴优于过度遮阴。  相似文献   

10.
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为研究不同茶果间作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不同茶果间作茶园茶叶为材料,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茶叶中矿质营养元素和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差异。结果发现,茶果间作促进茶叶中铁(Fe)、铜(Cu)、镁(Mg)、锌(Zn)、钾(K)、纳(Na)等矿质元素的累积,降低了茶鲜叶可可碱和咖啡碱含量,提高了茶碱和没食子酸的含量;茶叶中非酯型儿茶素(EC、EGC)含量增加,酯型儿茶素(EGCG)含量降低。各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差异性在不同茶果间作类型间有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