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落叶松枯梢病是落叶松人工林的危险性病害之一,特别是在人工纯林中较易感染病害,轻者会造成树枝枯梢,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重者树冠枝梢出现扫帚状,造成林木整株死亡。根据落叶松枯梢病症状特点与发生规律,简要分析了其防治技术措施,在国有林区基层林场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何生龙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117-117,155
根据落叶松树枯梢病发生的情况,介绍了落叶松枯梢病的症状交发病规律,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枯梢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落叶松的真菌病害。在吉林省长白山区落叶松人工林中,落叶松枯梢病发病面积可占15%~60%。该病危害十分严重,由孢子侵染和菌丝扩散使新梢被害。当年发病新梢和去年染病老枝是该病侵染源。由于重复染病,病源孢子积累聚多,由点逐渐蔓延,病害流行愈来愈重。如果反复多年持续为害后,新梢不断被害枯死,高生长和径生长受到极大影响,整个树冠大多有死梢代替,变成"小老树",使造林成果前功尽弃。为弄清落叶松枯梢病发病情况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笔者对长白山区落叶松人工林内的枯梢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分离培养、人工接种试验和林内定点观察研究结果证明Botryosphaerialaricina(Sawada)Shang(落叶松葡萄座腔菌)是山西省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落叶松枯梢病的病原菌。病原菌以子囊座和分生孢子器在枯梢和残留叶片上越冬,7月初开始发病,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中可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对落叶松枯梢病与生理性枯梢作了诊断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枯梢病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东北地区、华北、西北等省区均有发生,被害林木轻者造成枯梢,重者树冠变形甚至整株枯死。本文从枯梢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诱因等方面做了阐述,并提供了基本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是落叶松重要病害之一,本文对这两种病的危害、发病情况及防治方法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对落叶松的诱导抗病性及其林间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水杨酸0.1%水剂、2%烟剂对落叶松落叶病、落叶松枯梢病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水杨酸水剂和烟剂对病菌孢子萌发无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林间株组防治试验和林分大面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1%水杨酸水剂林间株组防治落叶松落叶病效果达94%,是生产中应用的杀菌剂代森铵防治效果的2.4倍。水杨酸烟剂1997年林间株组防治落叶松落叶病效果达93.8%,明显高于百菌清烟剂(88.4%)。2000年不同防治时间、不同含量的水杨酸烟剂林间株组防治落叶松落叶病、枯梢病均有显著效果。其中以2%水杨酸烟剂防治落叶松落叶病、1%水杨酸烟剂防治落叶松枯梢病效果较好。3次试验对落叶松落叶病、枯梢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0.7%和74.2%。5%水杨酸烟剂林分大面积防治落叶松落叶病效果可达80.77%,防治落叶松枯梢病效果可达53.86%。  相似文献   

8.
经对吉林省敦化市额穆地区的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病害调查,了解其主要病害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的发生规律。调查结果显示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7月份开始发生,8,9月份为其发生高峰期;两种病害在树林下层的发病率高于上层。  相似文献   

9.
调查发现危害小陇山林区落叶松人工林较严重林业的有害生物有4种,分别为落叶松早期落叶病(Mycosphaerella larici-leptolepis Ito.Sato et Oda.)、落叶松枯梢病[Botryosphearia laricina(K.Sawada)]、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和落叶松球蚜(Adelges laricis Vallot)。根据它们的发生与为害特点,提出了生态控制、药剂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枯梢病是樟子松人工林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从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及为害症状、发病及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樟子松枯梢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樟子松枯梢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枯梢病是落叶松上发生的一种侵染性的重要病害,根据其发生规律对该病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防治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松枯梢病,是危害马尾松主要病害。该病是松壳色单隔孢菌引起。文章介绍了松枯梢病的症状、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枯梢病短期测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1991年在黑龙江省勃利县通天一林场设立固定标准地,通过孢子扑促和病情调查,搞清了勃利县落叶松枯梢病流行规律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根据落叶松枯梢病流行规律,利用前1年6、7、8三个月的平均温度(X2)和平均降雨量(X3)为自变因子,采用回归测报方法多元线性回指数。又采用了灰色理论中的灰色预测模型。两种方法对模型内外的实际病情检验,证明预测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讨论了落叶松的主要病害,包括枯梢病、早期落叶病以及癌肿病,总结了分布规律、主要症状和病原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策略,以便为林业基层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枯梢病是危害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该病属于寄主主导性病害,在防治上必须从调整林分的森林生态关系入手,采取以造林、营林防治技术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树木的抗病性,使该病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展危险性林木病害白蜡枯梢病的风险分析和检疫工作,研究对白蜡枯梢病菌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了预测。利用Max Ent软件和DIVA-GIS数据库,选择19个环境因子变量和2.5 min的空间分辨率,并对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ROC曲线法分析评价,同时采用Jackknife刀切法分析了各环境变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菌在我国局部地区有一定适生风险;根据得到的潜在适生区预测图,白蜡枯梢病菌在中国的高度适生区有台湾中部,中度适生区有西藏西南边陲林区、湖北神农架和宜昌三峡林区、湖南武陵山和张家界林区、广东、广西、重庆、贵州、江西、福建的局部等地;各环境因子贡献率分析表明最冷季降水量对白蜡枯梢病菌的适生区分布影响最大,研究预测结果AUC值为0.932,表明预测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7.
松瘿小卷蛾在东北林区普遍存在,幼虫对落叶松有着极大的危害,特别是松瘿小卷蛾对落叶松高生长的影响与落叶松主梢和侧梢被害情况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以健康木和被害树木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显示,主梢和侧梢均受损害的,当年新梢高生长相比健康木下降的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四川省天全县杂交竹枯萎病的症状观察、显微镜检验、组织分离鉴定和柯赫假定分析 ,并结合林间自然发病情况研究 ,认为该病害为杂交竹枯梢病 ,其症状表现为枝枯、梢枯和株枯型 ,以株枯型为主 ,病原为黑喙球菌(Ceratosphaeriaphyllostachydis)。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枯梢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发生的传染性枯梢病,是由落叶松球座菌[Guiqnardia laricina (Sawada)Yamamoto et K.Ito]侵染所致,无性阶段为大茎点属(Macrophoma)。接种试验证明该菌通过伤口侵入寄主,潜育期11—15天。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海林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都易感病,日本落叶松发病较轻。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未成熟的子囊座越冬,以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为初次侵染源。子囊座和分生孢子器在降雨后吸水释放孢子,然后借风传播或雨水反溅和冲洗传播。病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27℃。病菌菌丝可在多种培养基上,在散光和在温度25-27℃或室内16—25℃变温条件下,均能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但在散光变温条件下以酵母可溶淀粉琼脂培养基和玉米粉蔗糖琼脂培养基产孢最多。病害在7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多雨高温天气蔓延最快,林缘冲风地带和7—15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发病重。  相似文献   

20.
田艳  陈桂芳  杨远亮  陈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8908-8908,8972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桉树红叶枯梢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通过症状观察、保湿培养、显微镜检验、土壤和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检测对永川红旗林场危害严重的桉树红叶枯梢病进行诊断。[结果]该病是因严重缺乏微量元素硼引起,简要提出了该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方法。[结论]为桉树红叶枯梢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