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西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5 200 hm2左右,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51.0%.近年来,由于各级党政领导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农业科技人员大量推广新技术及农民群众科技意识不断增强,使全县粮食生产在大力调整内部结构的情况下稳步发展.1999年全县粮食作物面积5 313 hm2,平均单产达11 520 kg/hm2,总产达6 121.15万kg,2000年全县粮食作物面积3 550hm2,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41.2%,总产可达4 127.03万kg.为了保证我县在西部大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中粮食作物面积减少的同时,不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现将促进我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粮食种植结构现状、特点 (一)粮食作物结构现状 1.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增加.黑龙江省粮食总播种面积由1983年的860万hm2扩大到2007年的1 200万hm2,面积增加340万hm2,平均年增加14.2万hm2.其中粮食作物面积由726.7万hm2扩大到1 080万hm2,增加面积353.3万hm2,平均年增加14.7万hm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由83.9%提高到90.9%.  相似文献   

3.
随着玉米育种、栽培等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畜牧业、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得到了迅速的提高。玉米是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一、总产量第二大作物。我国现有的种植面积、总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07年玉米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为2,947.75万hm2、15,230,000万kg和5167.5kg/hm2,比2003年增加了540.93万hm2、3,647,000万kg和355.5kg/hm2。玉米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2007年玉米总产增加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为44%以上,位居各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4.
随着玉米育种、栽培等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畜牧业、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得到了迅速的提高。玉米是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一、总产量第二大作物。我国现有的种植面积、总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07年玉米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为2,947.75万hm2、15,230,000万kg和5167.5kg/hm2,比2003年增加了540.93万hm2、3,647,000万kg和355.5kg/hm2。玉米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2007年玉米总产增加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为44%以上,位居各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5.
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间,保山市粮食总产由59.31万t增加到103.35万t.增加74.3%;而粮食播种面积由21.91万hm2减少到21.87万hm2,减少393.33hm2.保山市粮食总产增加主要是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粮食单产由1978年的2 707.5 kg/hm2提高到2008年的4725kg/hm2,提高74.5%,其中2003年至2008年已连续5年持续增产,2007年全市粮食平均单产首次突破4500kg/hm2大关,达到4591.5kg/hm2.  相似文献   

6.
一、粮食生产现状2011年,沈丘县粮食总产74.44万t,较去年的73.54万t,增加0.9万t,增长1.22%。其中,夏粮单产500.8kg,总产45.44万t,较去年同期的45.16万t,增加0.28万t,增长0.62%;秋粮总产29万t,较去年的28.38万t,增加0.62万t,增长2.18%。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夏粮生产实现连续5年超千斤,居周口市第1位,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纵观沈丘县近几年的粮食生产,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面积稳中有升,保证了粮食生产能力。从近年来看,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均在10万hm2以上,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2.67万hm2,比2002年面积增加1.71万hm2,增长15.6%;总产量增加12.47万t,增长20.1%。(二)夏粮产量稳定,保证了全年粮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普洱市主要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及主要的工业原料作物,201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4.5万hm2,粮食总产108.81万t,平均单产3 153 kg/hm2.玉米播种面积15.9万hm2,产量52万t,平均单产3 270 kg/hm2.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6.1%,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8.1%.玉米在普洱市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玉米平均单产却低于全国5 745 kg/hm2和全省4 751 kg/hm2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8.
浅析经济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黑龙江省双鸭山农场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成绩,2000年经济作物面积4467hm2,占播种面积的36%;2001年经济作物加杂豆面积8600hm2,占播种面积的70%.在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各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通过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来实现土地的高产出率,增加职工收入.现分析目前经济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一、预报结论项城市根据秋作物播种以来,结合农业气象条件、EOS/MODIS卫星监测资料和未来天气展望综合分析,预计2015年全市全年粮食平均单产为516.6kg,总播种面积为11.4万hm2,粮食总产为88.08万t。与2014年全市全年(粮食单产为433.8kg,总播种面积为12.5万hm2,粮食总产为81.03万t)相比,单产增产19%,总产增产9%。二、预测依据(一)小麦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1.小麦播种期至越冬期播种期虽然口墒稍差,但播种结  相似文献   

10.
永安市粮食结构调整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永安市粮食生产结构现状 2000年,永安市粮食播种面积2.44万hm2,粮食平均单产(即每667 m2产量,下同)349 kg,总产12.73万t.其中,水稻面积2.03万hm2,平均单产381 kg,总产11.6万t,双早5251 hm2,单产391 kg,单季稻6933 hm2,单产389 kg,连晚6747 hm2,单产362 kg,旱粮播种面积4073 hm2,总产1.13万t.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结构有以下4个特点:①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减少,每年递减率1.2%左右.②水稻面积尤其是双早面积减少,旱粮面积增加,如2000年双早面积比1999年减少242 hm2,而旱粮面积比增120 hm2.③水稻品种进一步优质化:一是早稻淘汰了79106、78130等常规老品种,扩大推广佳禾早占、亚花一号、中香一号等优质稻.二是调减了米质较差的杂交组合,扩大V优016、福优77、V优89、V优82、汕优82等品种,引进试种优166、闽丰167、美国茉莉占、农香16等优质稻和特种稻.三是中晚稻减少汕优63组合,推广D297优63、特优70示范种植及D优527、冈优527、花优63、福两优2186、福两优2163等优质稻,再生稻示范推广D702优多系一号、Ⅱ优6号.水稻达国颁二级标准以上面积达82.16%,米质较优的品种种植面积达16.4%.④改变旱粮往年品种杂、特性差的局面,重点示范特种玉米、优质大豆和特种甘薯,大面积推广良种.良种覆盖率达70%,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6%.  相似文献   

11.
作物产量差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杨晓光  刘志娟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4):2731-2741
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仍是未来永恒不变的课题。近年来随着育秧、覆膜等技术的应用,灌溉、施肥技术措施的提高以及作物品种的更替和技术的进步等使得农作物产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即便如此,作物实际产量与其潜在产量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中。文章在阐述产量差内涵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产量差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产量差的研究做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产量差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产量差概念发展至今,虽然众多学者都对其做了不同的定义及阐述,但总体而言,作物的最大产量水平为潜在产量,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之间的产量差为该作物的总产量差。造成作物产量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可能应用到田间的技术和环境因子、生物因素(品种、病虫害等)和经济因素(投入产出比)、政策、文化水平及传统观念等。为了进一步解析作物产量差,前人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等级的产量差。目前国内外产量差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试验调查统计分析法和作物模拟模型法。前者概念简单,可操作性强,但是要求足够的试验数据,试验费用大,周期长;后者可以设置更多的情景和处理,但难以精确定量实际生产中的所有管理措施。因此,在实际进行产量差研究中,可综合利用统计方法、作物模拟模型及遥感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世界各地主要作物产量差的研究结果显示,发达国家因栽培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作物产量提升空间较小。虽然各地学者对当地不同作物产量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提升该地区产量、缩小作物产量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然而,由于产量估算方法不同,使得研究结果之间差异较大,可比性差。同时因数据和方法的限制,大多集中在解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候、土壤、品种、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对产量的限制程度,而往往忽略了在产量形成过程中农民意愿、政策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总之,未来的产量差研究重点应包括准确计算各区域主要作物产量潜力上限,明确针对不同产量差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气候、土壤、品种和栽培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因素,解析产量差限制程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稳系数(HSCi)法和适应性参数(ai)法,结合变异系数法、产量平均数及回归系数(bi)法,对2005年辽宁省中北部地区玉米品种布局试验的11个品种进行了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综合分析。通过高稳系数法分析得出,辽单127号、东单60号、铁单18号、丹玉39号(CK)、沈玉17号的高稳系数值较高,通过产量平均数与适应性参数联合分析法得出,辽单127号、东单60号、铁单18号的产量较高且适应性参数较小,通过产量平均数与回归系数联合分析法得出,辽单127号、沈玉17号、东单60号、丹玉39号的产量较高且回归系数较小。辽单127号和东单60号高产、稳产且适应性好,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在试验地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大棚鲜食蚕豆间作蔬菜不同方式的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鲜食蚕豆大棚覆盖条件下的产量表现,挖掘增产潜力,探索提高大棚耕地产出的有效途径,以莴苣、黑塌菜、豌豆3种蔬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区对比方法对大棚鲜食蚕豆100cm等行、130cm+70cm宽窄行和160cm+40cm宽窄行3种行距配置及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3种蔬菜的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蚕豆纯作时,100cm等行产量最高,130cm+70cm宽窄行、160cm+40cm宽窄行分别减产9.25%和22.27%,差异显著;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后,160cm+40cm宽窄行的蚕豆鲜荚分别是增产9.72%、增产14.91%和减产16.98%;130cm+70cm宽窄行的蚕豆鲜荚分别减产6.27%、增产5.86%和减产18.41%;100cm等行种植的蚕豆鲜荚分别减产10.86%、增产3.23%和减产24.07%;3种行距配置间作的3种蔬菜产量,均以160cm+40cm宽窄行最高,130cm+70cm宽窄行次之,100cm等行种植最低。由此得出,行距配置对大棚鲜食蚕豆产量有着显著影响,蚕豆间作蔬菜时其产量表现与行距配置、蔬菜种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水稻生产目标产量确定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应斌  夏冰  蒋鹏  谢小兵  黄敏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0):4021-4032
【目的】分析探讨水稻生产目标产量确定的理论与方法。【方法】根据2012—2013年在海南澄迈、广东怀集、广西宾阳、湖南长沙和贵州兴义5个地点进行的不同施氮量(不施氮;中氮:161—176 kg·hm-2;高氮:225 kg·hm-2)、不同品种(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和常规稻品种黄华占、玉香油占)大田试验的结果,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大田试验表明,即使同一基因型水稻品种的产量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地点间差异。在施氮条件下(中氮和高氮),各试验地点的平均产量以兴义点最高(两优培九:13.20—13.54t·hm-2,Y两优1号:13.50—13.78 t·hm-2,黄华占:11.26—11.42 t·hm-2,玉香油占:11.32—11.45 t·hm-2),其次为长沙、澄迈、宾阳,而怀集点最低(两优培九:6.66—6.71 t·hm-2,Y两优1号:6.96—7.20 t·hm-2,黄华占:6.96—7.11 t·hm-2,玉香油占:7.35—6.86 t·hm-2)。同样,各试验地点的平均基础地力产量(不施氮处理)也是以兴义点最高(10.52 t·hm-2),其次为长沙、澄迈、宾阳,怀集点最低(4.53 t·hm-2)。水稻施肥产量(YF)极显著地依赖于基础地力产量(YS),中氮和高氮条件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F﹦0.814YS+3.337(R2﹦0.824)和YF﹦0.864YS+3.094(R2﹦0.839),5个地点和4个品种基础地力产量贡献率(基础地力产量占施肥产量的百分率)平均为64.8%—85.5%和72.7%—79.3%。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数据(n=315)进行分析也显示,水稻施肥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YF﹦1.031YS+2.421,R2=0.523),基础地力产量贡献率平均达到67.7%。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施肥增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贡献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水稻产量与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施氮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结论】水稻目标产量的制定应因地而异,即"因地定产"。基础地力产量是土壤肥力和气候生产力的综合反映,可作为水稻生产目标产量确定的依据,通过基于基础地力产量的回归方程来确定水稻高产栽培的目标产量。培肥土壤地力是实现水稻目标产量栽培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以12个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种产量、生育后期生理性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平均产量列前3位的沈农9418、沈稻2号、辽粳454各产量构成因素多数较高,其余正常,说明其产量构成因素间彼此协调。而任何一个产量构成因素明显偏低的品种,都影响其产量潜力的发挥。单位面积穗数与每穗成粒数的负相关极显,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光合作用的有关参数相关性不显,穗干重占总干物重的比例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要进一步提高单产,应该在保证适宜的穗干重占总干物重的比例前提下.增加干物质积累量。  相似文献   

16.
孔令娟 《农学学报》2014,4(7):100-106
基于水稻苗情监测的相关数据,对促进水稻增产增效的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有效推广应用措施,可实现水稻产量效益提高.通过监测结果的实证,提出水稻生产须要高度重视作物栽培等非物化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以进一步挖掘水稻等粮食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高稳系数法在山东省玉米生产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12年山东省玉米生产试验1组的品系进行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宇玉30、DH618的产量最高,且稳定性最好,CI6503的产量最低,稳产性也较差,没有高产适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Maize(Zea mays L.) stands prominently as one of the major cereal crops in China as well as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refore, predicting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maize for large areas through yield components under high-yielding environments will help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yield formation and yield potential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is accurate early assessment of yield requires accuracy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yield components as well. In order to formulate the quantitative design for high yields of maize in China, yiel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quantitative design for high grain yields were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by utilizing the yield performance equation with normalization of planting density. Planting density was evaluated by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maximum leaf area index and the maximum leaf area per pla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maximum leaf area per plant with varying plant density conformed to the Reciprocal Model, which proved to have excellent prediction with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 value of 5.95%. Yield model estimation depicted that the best optimal maximum leaf area per plant was 0.63 times the potential maximum leaf area per plant of hybrids. Yiel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yield levels were quantitatively designed based on the yield performance equation. Through validation of the yield performance model by simulating high yields of spring maize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nd Jilin Province, China, and summer maize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yield performance equation showed excellent prediction with the satisfactory mean RMSE value(7.72%) of all the parameter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formulation of quantitative design for sustainable high yield of maize in China, through consideration of planting density normalization in the yield prediction process, providing there is no water and nutrient limitation.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S.A.Eberhart和W.A.Russell回归分析法以及Tai、G、C、C稳定性参数法对1990年北方稻区水稻区试资料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各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稳定性,初步分析了稳产性和丰产性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探讨了影响品稳产性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京花101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控制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的基因是彼此独立的;提高品种的稳产性,应在保证适中亩穗数的基础上首先增加穗粒数,适当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20.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及适应性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i)和适应性参数法(αi),结合变异系数法(CV),产量平均数(x^-)及回归系数法(b),对2004~2006年辽宁省新审定的41个玉米品种和4个高淀粉玉米品种在辽宁中北部不同地点环境下的高产稳产性能及适应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品种有沈玉24,沈玉21,东单90,华单208和辽单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