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刈割对紫花苜蓿的补偿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苜蓿适应刈割伤害的一种策略——补偿性生长,主要介绍了植物的补偿性生长产生的机理,补偿性生长过程中紫花苜蓿的形态与生理响应,补偿性生长产生的条件,进一步阐明了紫花苜蓿的刈割期和刈割强度对其生物产量和营养物质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2.
生态优先--城市滨河空间规划设计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城市滨河空间的概况,对其生态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如何以生态优先的原则探索了城市滨河空间的规划设计,即水体的生态净化、驳岸的生态化设计和生物多样性保障.  相似文献   

3.
河道护岸作为连接水体与陆地的生态交错带,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维持水体平衡保护河道近岸水质的重要功能和价值。以杭州城市河道水体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岸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护岸近岸水质的相关参数进行采样,利用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护岸类型、护岸结构对近岸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护岸类型对水体浊度、电导率、磷含量的影响最大,自然原型护岸对河道近岸水质的作用最佳,人为干预程度最大的非生态型护岸则最差;不同天气条件下护岸结构对水体电导率、磷含量、溶解氧的影响较大,其中坡度的影响最大。因此,建议在生态护岸设计中,尽可能选择自然原型护岸,降低人为干预程度,减缓护岸坡度。对流速较大的河床,选择自然型护岸或者多自然型护岸可增强护岸的抗冲刷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宁波植物园概念性规划为例,介绍平原型近自然河道的分布、特点、建设策略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从生态驳岸类型、自然缓坡设计、植物措施等方面进行剖析,总结经验,提出系统的近自然河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钟喜林  钟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62-14864
阐述了河岸带以及河岸带生态园林营造的基本内涵,以江西省龙南县"三江六岸"生态园林景观营造为例,指出其河岸生态园林景观的发展现状,即生态园林景观与文化营造不足、自然景观尚需营建和保护、河水污染日益加剧、照明系统有待完善、滨江房产开发压力较大、连续变化的水位对现有景观造成一定影响。针对河岸生态园林景观存在的上述问题,强调河岸生态园林景观营造应结合河岸线整治,对城区3条河流进行岸线生态景观设计与建设,注重生态维护以及对滨水空间的利用和对亲水空间的营造,结合园林功能,保护其生态系统,以形成河道绿化生态廊道。建议加强滨河绿地斑块在空间上的连通性,形成河道绿化生态廊道,满足生物种群的"流动性"要求,并在合适的地方建设湿地公园,进而分别针对渥江、濂江、桃江提出了具体的景观营造措施。  相似文献   

6.
干湿变化与植物补偿效应的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红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22-10224
论述了干湿变化与作物生长及产量补偿效应的研究历史,补偿效应的内涵、类型和可能机制,干湿变化对作物生态补偿和生长发育阶段间补偿及生理代谢功能间补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结合外部性理论探讨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内在机制,并以湖北省武汉城市圈2014年统计资料为基础,利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粮食供需平衡模型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多元目标导向下武汉城市圈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补偿能够有效解决区域耕地保护过程中因外部性而造成的耕地资源浪费及效率缺失问题,增强耕地保护的积极性;(2)2014年,武汉城市圈耕地生态赤字33.724 1万hm~2,人均赤字0.010 9 hm~2,粮食耕地盈余总量为3 185 hm~2,人均盈余0.000 1 hm~2;(3)综合考虑武汉城市圈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将武汉城市圈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划分为给付区(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平衡区(黄石市、孝感市、仙桃市)、受偿区(咸宁市、天门市、潜江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流域为例,利用实地调研的农户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研究农户个人及家庭禀赋的差异对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认知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户的性别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流域补偿政策的了解度以及认可度;(2)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显著正向影响于农户对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认可度;(3)农户的家庭年均总收入越高越认为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更有意义;(4)越信任亲戚、邻居和村干部的农户认为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更有意义。建议增强财政支农的力度,实施针对低收入农户家庭的相关政策和加大对农村女性的教育与宣传、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由于高原地区近自然河道自身的特点,单一的工程措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在阐述高原近自然河道自然特性和生态河道治理内涵的基础上,从水利功能和生态功能的角度,提出了原生态型、工程生态型、生物修复型3种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及不同模式适用条件,对高原地区河道的生态恢复、建设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城市滨河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我国城市滨河地区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河流本身的自然性、连续性、多样性、系统性等特性,提出城市滨河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方法和策略,包括建立生态驳岸和河岸植被缓冲带、恢复河流湿地、建立依托于河流的绿脉网络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该文采用生态工程原理与技术研究了亚热带城市水源地受损河岸植物群落的修复方法,以植物种类组成、盖度、生物多样性为指标对修复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构建后的实验河段经过2年(亚热带生长季远长于温带或寒温带)的恢复后,成功地恢复了河岸乡土植物群落,优化了植物群落的结构.上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1区)通过乡土种的自然侵入,恢复了河岸植物群落;中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2区)通过建群种与自然侵入植物种间的竞争机制,构建了以茭白为优势种的河岸植物带;下游植物群落修复区(A-3区)增加芦苇和茭白的栽植密度以促使其不断扩张,形成了具有净化水质能力的河流湿地植物群落区.与对照区(B区)相比,A-1区、A-2区、A-3区的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3个区河岸近水区的物种数到2006年分别增加到24、26、23种,河岸远水区增加到16、17、14种,而B区河岸近水区2006年仅为14种,河岸远水区12种;3个区的植物群落总盖度都达到了95%以上,对照区仅为55%左右.该研究变革了传统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使治河不仅考虑到传统的工程安全和经济性,还应基于生态学原理进行水利工程设计,为治河理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十天高速公路调查和研究,以景观生态学、道路生态学为理论依据,以道路影响域为研究范围,将公路作为大地景观的构成部分,与沿线的自然、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划分出四大区域生态景观特色带:即农田、乡村、山体、河流,并对其进行景观设计,将道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筑协调统一的绿色生态走廊。  相似文献   

13.
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6—10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未收割区大于河岸区;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垂直层次变化不明显。并进行了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土壤微生物量C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6-10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未收割区大于河岸区;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垂直层次变化不明显.并进行了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土壤微生物量C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典型的高密度老旧城区公共空间,激活老城厢滨河空间活力是城市更新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视觉美感度、游憩适宜度、历史人文丰富度、环境协调性和可达性5个层面构建活力测度指标体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选取10个研究案例实证验证测度路径的可行性,根据结果总结老城厢滨河空间的特征与现存问题,并从提升河流显示度、重塑历史人文氛围及实施居游共享理念3个方面提出活力提升策略,为老城厢滨河空间活力测度与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以往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生态观念为指导,提出以保护优先、发展个性景观、进行补偿性景观设计、合理布置观景休闲格局并推行生态管理等规划措施,使北海银滩走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林复合系统的实践与发展优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阐述了农林复合系统的发展历史,并从生态学、经济学角度讨论了农林复合系统的发展及实践经验。该系统具有产业互补功能,以及生态优势和应用优势;有助于解决农、林业单一产业效益低下、生长周期长和市场适应性差等方面的问题,并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是一种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生态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沈阳农业高新区水利工程的建设思路,提出现代水利、生态水利等理念,认为进一步完善农业高新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建设,才能提升沈阳农业高新区———生态型山地城区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9.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我国生态保护、协调区域发展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尽管我国在国家、区域、流域等尺度上的生态补偿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缺乏系统的制度设计、政府单方面决策为主与利益相关参与不够、补偿范围界定方法不科学、生态补偿对象和补偿方式不完善;补偿标准低与确定方法缺乏科学基础;缺乏监督机制和政策效果不明显等方面不足.围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建设,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并从以下方面探讨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与对策:科学确定生态补偿地域范围;明确生态补偿载体与补偿对象;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经济标准核算方法;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措施,以期为建立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室内设计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十一世纪的整体环境设计是全方位的设计。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生态作为整体环境设计的一个主题,已越来越来越被人们所共识,但是作为研究策略生态还不具备应有的导人性条件,尤其是在室内设计方面更是一个盲点。本文从环境分析着手,揭示工业革命以来所带来的危害性,以及室内导人生态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可行性的室内生态设计方法和依据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