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阐明打叶复烤工艺对烟叶自然发酵的影响,考察室温条件下原烟与片烟发酵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差异。收集6个不同地区的初烤后原烟,同时对这6种烟叶进行模拟打叶复烤制成片烟,将原烟及片烟同时放置在室温下自然发酵60 d,定期取样并检测常规化学成分(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烟碱及总氮)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发酵进行,原烟中淀粉、水溶性总糖含量均有所减少,还原糖含量稍有增加,总氮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片烟中淀粉、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变化均不明显,但总氮含量略有下降;统计分析显示,原烟和片烟在发酵60 d后上述4种化学成分的变化量均存在差异性(0.01P0.05)。发酵过程中,2种烟叶的烟碱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变化差异较小。在60 d的自然发酵过程中,前45 d原烟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较为剧烈,后15 d各化学成分含量渐趋于稳定。研究结果证实自然发酵过程中,原烟的内在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较为剧烈,而片烟则无明显变化,因此复烤工艺是影响烟叶自然发酵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烤烟发酵过程中品质及香吃味的形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综述了烤烟发酵过程中品质及香吃味形成的特点,从烟叶色泽转变、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及主要香吃味物质的转化和形成三方面分析了烤烟发酵过程中品质及香吃味形成的内在原因,并强调了烤烟发酵在改善烤烟吸食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烟叶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烟叶发酵机理、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基于烟叶发酵机理基础上的发酵技术进行了综述.认为今后发展的重点应加强烟叶发酵机理的研究,以便研究出适合卷烟工业化生产的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4.
昭通烤烟加酶发酵处理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昭通烤烟加酶发酵处理和对照样品的致香物质、常规化学成分和评吸比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加酶发酵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影响不明显。②处理样品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物明显高于对照。③加酶发酵促进了烟叶残存叶绿素向新植二烯等多种香气物质转化并积累,促进了类胡萝卜素向巨豆三烯酮等多种香气物质转化积累,有利于降低烟叶青杂气,有利于提高烟叶的香气量和香气质。本试验结果还表明,烤烟加酶发酵具有专性转化的工业价值,但仍需进一步的工业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的发酵温度,进行了不同温度对茄衣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茄衣烟叶外观质量随发酵温度升高,逐渐向理想状态转化,当发酵温度达45~48℃时,烟叶整体外观质量较理想;当发酵温度为48、55℃时茄衣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赵铭钦  陈红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94-3397
综述了烟叶陈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分解转化与品质形成的关系,着重论述了烟叶陈化期间常规化学成分变化、香气前体物的降解转化与香气质量的相互关系及其研究进展,提出了烟叶陈化过程中环境温湿度条件的调控以及生物技术的利用途径,认为加强烟叶陈化理论的创新与应用技术的研究仍是今后烟草行业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烟叶发酵对晒烟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什烟一号"为材料,对比分析发酵前后烟叶的化学成分,研究发酵技术在"什烟一号"上的应用效果.[结果]分析显示,发酵对于烟叶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发酵之后烟叶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氯和钾的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最终都趋于平缓.发酵后烟叶的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烟叶品质有所提高,更加符合烟叶的工业可用性.[结论]研究可为发酵技术应用在晾晒烟的广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氧气含量对复烤片烟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氧气含量下醇化烟叶感官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氧气含量对醇化片烟常规化学成分影响较小,但对其可用性指数(CCUI)、多酚、色素类潜香物质和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变化影响较大,氧气体积分数越高,多酚、色素类潜香物质的降幅越大,当烟叶醇化60 d后,50%~60%、90%~100%氧气下多酚和β-胡萝卜素的变化差异逐渐缩小;氧气含量对醇化片烟的感官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过高或过低氧气均不利于烟叶感官质量的提升,复烤片烟醇化40 d左右,烟叶的感官质量最佳;综合氧气含量对醇化片烟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氧气体积分数为50%~60%、醇化40 d左右,复烤片烟的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茄衣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茄衣烟叶外观质量随发酵温度的升高,逐渐向理想状态转化,当发酵温度达45℃、48℃时,烟叶颜色、均匀性、身份、油分等呈理想状态。(2)发酵温度为48℃、55℃时茄衣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在相同施氮量的条件下,以当地常规施肥作对照,分别对大田生长烟叶单独施用不同梯度用量的豆饼、发酵饼肥,对烟叶进行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检测以及感官质量评吸。结果表明:随着豆饼、发酵饼肥施用比例的逐渐增加,烟叶有效叶数增多、叶面积增大,烟叶产量增加,内在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微生物和酶学技术在烟草发酵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陈化烟叶表面微生物区系与优势菌种的筛选、分离和鉴定;外源有益微生物协调与改善陈化烟叶化学组分,提高烟叶香气量,缩短烟叶陈化周期;以及添加外源生物活性酶降解烟叶中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方法相结合来深入研究烟叶发酵机理及其增香技术仍是今后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发酵前叶面喷施类胡萝卜素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酵前向延边烟叶表面喷施外源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研究其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d后,烟叶中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随外源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发酵30d后急剧下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表明喷施的外源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能够在适当的发酵条件下降解转化为香气物质。感官评吸结果显示,随着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喷施量的增加,卷烟的杂气和刺激性也增加,较为合适的用量为1.0mg/g。  相似文献   

13.
 以烤烟品种JY-02为材料,于2007~2008年在吉林延边烟区进行田间试验,探讨深耕、深耕+秸秆覆盖、垄下深松、垄下深松+秸秆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覆盖、传统耕作(CK)等6种不同耕作方式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经济指标及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模式可以稳定钾、氯含量,协调初烤烟叶化学成分比例,使烟叶的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深耕、秸秆覆盖、垄下深松明显促进烤烟叶片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深耕+秸秆覆盖促进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香气物质、棕色化产物类香气物质、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和新植二烯的形成,致香物质总量和其他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有明显提高。不同耕作方式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经济指标及中性香气成分有明显影响,深耕+秸秆覆盖对烤烟质量效应最好,适宜在延边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有机质水平对烤烟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2008年的2 119份土壤样品和烤烟样品,分别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烟叶13个主要化学成分指标以及15个感官评吸指标,分析不同有机质水平下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品质的变化,并模拟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烤烟主要内在品质指标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烟叶总糖、还原糖、石油醚提取物和淀粉等含量递减,而总氮、烟碱和钾含量以及香气品质、评吸总分等均增加,且部分指标在高、低有机质含量组间的差异达0.05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与烤烟总糖、还原糖、淀粉和石油醚提取物等11个指标呈负相关,而与烤烟总氮、烟碱、钾以及感官评吸等22个指标呈正相关;烤烟烟碱、钾、香气量、评吸总分与土壤有机质的回归可用二次曲线模拟,适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提高烟叶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云南中烟基地单元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质量状况,[方法]采集76个在滇原料基地的C3F烟叶样品并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基于云南中烟卷烟品牌H1、H2的隶属函数及层次聚类分析进行评价。[结果]结果表明:①76个基地单元主要化学成分总体协调。②H1品牌烤烟原料总氮比优质烟叶高12.08%;H2、H3品牌烤烟原料符合云南优质烟叶范围;H4品牌烤烟原料总糖、还原糖分别高出优质烟叶0.76%、10.3%。③烟叶总糖、还原糖、钾,G1集团基地分别比G2集团基地高38.1%、2.27%、7.34%;总氮、氯分别低4.69%和11.11%;烟碱相近。④H2与H3主要化学成分差异不显著;H3与H4主要化学成分除总氮差异显著差异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H4与H2无显著性差异。[结论]G2和G1集团基地单元烟叶较优,可为基地单元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态因子与烤烟部分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因子与烤烟部分化学成分及高级脂肪酸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碱含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淀粉在中等适宜的水分和种植期气温较高的条件下降解的比较充分,蛋白质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随着年日照时数升高而降低,水溶性总糖与生态因子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总高级脂肪酸和非饱和脂肪酸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一致,均在黄淮烟区最低,而饱和脂肪酸在西南烟区累积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乳酸菌提升烟叶抽吸品质的可能性,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豆豉中分离并鉴定了2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8和L14。将L8和L14用于烟丝发酵,感官评吸结果表明,发酵后卷烟烟气细腻醇和,杂气和刺激性明显减轻,酸香味突显,余味干净。基于感官评吸对菌株发酵条件进行正交实验优化,结果发现最适产香条件为:接菌量1×108 CFU·mL-1、发酵温度37 ℃、菌龄10 h,烟叶产地云南保山。以商品化卷烟(云烟紫云)烟丝为发酵材料,感官评吸结果再次证明L8和L14能显著提高卷烟吸食品质。发酵后烟丝主要化学成分比例更加协调,总酸含量(尤其是乙酸)和总醛含量(尤其是3-甲基丁醛)分别显著增加和减少。上述结果说明乳酸菌在提升烟叶品质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发酵方法对四川德阳雪茄茄芯烟叶堆积发酵过程中品质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国产雪茄烟叶质量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集雪茄茄芯烟叶发酵过程中不翻堆(T1)和翻堆(T2)处理烟叶样品,采用多重数据差异显著法对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评价发酵后烟叶感官质量。【结果】发酵过程中烟堆最高温度为46.5℃,发酵至第21 d时T1和T2处理烟堆温度分别为39.5和38.5℃,烟叶含水率分别为19.1%和18.7%。发酵过程中烟叶叶质重和叶厚呈下降趋势,发酵至第20 d T2处理叶质重和叶厚显著高于T1处理(P< 0.05,下同);拉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发酵至第10 d T1处理拉力显著高于T2处理。发酵前茄芯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低,发酵至第5 d T2处理总糖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发酵至第20 d,T1处理烟叶氯、总氮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T2处理,T2处理烟叶钾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在发酵第15 d时含量最高,发酵至第20 d,T2处理法尼基丙酮、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2和巨豆三烯酮4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T2处理棕色化反应产物在发酵第10 d开始显著高于T1处理,发酵至第15 d时糠醇和5-甲基糠醛含量最高;发酵过程中苯丙氨酸转化产物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发酵至第20 d T2处理苯甲醇、苯乙醇和苯乙醛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T2处理烟叶发酵10~20 d的茄酮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发酵至第15 d时苯甲醇和苯乙醛含量达最大值。发酵20 d后,T2处理烟叶烟气甜感突出,刺激性和杂气明显降低,焦甜香和醇甜香突出,余味舒适,可燃吸指标平衡感优于T1处理。【结论】发酵过程中翻堆处理能提高雪茄茄芯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降低烟叶杂气和刺激性,获得香气和吃味较好的雪茄烟叶。  相似文献   

19.
不同成熟度对延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成熟度对延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糖类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提高,总氮、烟碱、蛋白质表现则与之相反;适熟采收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较为协调;致香物质总量、新植二烯以外其他致香物质总量以及13种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增幅较大;感官评吸得分最高,香气质感较好,香气量足特征较为明显,香气质量较优.表明适熟采收是提高延边烤烟香气质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采用韩式密集烤房与三段式烘烤工艺技术,研究不同变黄程度转定色条件下中部叶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变黄时间的延伸9成黄转定色条件下,中部烟叶淀粉、总氮、蛋白质、烟碱含量降解充分;总糖、还原糖含量适宜;烟叶烘烤后,9成黄转火定色条件下,中部叶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各成分间比例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