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丽妮  黄健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0):2221-2224
本文以杭州市为例,分析了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基本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四大对策建议,即增设新兴学科,满足乡村振兴新需求,接续促进人才“上山下乡”,加大数字技术的场景应用,加大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推动科技振兴乡村发展,旨在为未来乡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王玉斌  李阳阳  李乾  华静 《农学学报》2022,12(3):92-100
基于制度分析的方法,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刻画国内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发展历程演变,明晰农技协发展的功能定位,进而探寻农技协组织发展的实践取向和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扶持农技协发展的政策演变经历孕育萌芽期、发展密集期、成长瓶颈期和转型变革期4个阶段。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协组织发展的服务内容向多元的产业促进,服务模式向多组织融合发展,运行机制向“农技协+”形式探索。建议通过明确法律地位、鼓励融合发展与对接农户需求3个层面提升农技协组织的发展能力,落实农技协在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方面“最后一公里”的任务,发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分析“双一流”背景下国内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服务研究现状,对比首批进入“双一流”建设的15所涉农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服务情况,为涉农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农科人才培养、助力新农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服务的研究现状;运用网络调查法,调研“双一流”涉农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研究服务与阅读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助力新农科人才培养提出展望。[结果/结论]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周期启动与新农科建设需求的双驱动下,涉农高校图书馆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格局对新农科人才的新需求,通过优化资源建设、突出为农兴农特色,提升馆员素质、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服务转型升级、主动服务人才培养,开展特色服务、打造涉农高校品牌等策略,深度融入新农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高质量新农科人才培养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促进涉农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结合浙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从城郊、平原、海岛、山区4个维度,提出可复制、可推广的4种乡村振兴典型模式,总结了高质量推进浙江乡村振兴“全域秀美”“融合精美”“生态富美”“要素活美”的创新路径,提出了浙江省进一步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资源特征,要求浙江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促进特色农业集群化、生态农业循环化、特色农业景观化、休闲农业庄园化等途径,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留住留好山水情结、田园印象、美丽乡愁。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广刚  周雪松 《农学学报》2021,11(7):112-1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和关键,这就离不开基层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在促进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农技推广队伍现状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本文从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拓展发展空间、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切实提高收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针对性举措,以期激发农技人员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农技人员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村落景区”运营的核心是盘活乡村资源,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增强村庄的管理、经营与服务能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本文介绍临安区“村落景区”运营的由来、招商程序与运营机制、“村落景区”运营中乡村出现的4个转变,提出了进一步强化“村落景区”运营的3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的生态、生产、生活的优化对于乡村景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三生元素”的概念及其景观价值的基础上,探析“三生元素”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兰溪耕头畈村景观设计为例,提出“三生元素”由现实向景观的转化过程及基本方法,通过具象优化、抽象具化、业态活化3种基本方法,打造极具特色的地域乡村景观。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所以需要一些地方本科涉农院校积极参与、发挥作用,培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层次人才,这就需要对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牢牢坚持为地方(或行业)服务为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具有地区特色以及学校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的农林人才。  相似文献   

10.
李晓  张明生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8):1483-1487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内涵。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是主体深度融合,发展产业化联合体;业态深度融合,跨界配置产业元素;产业载体深度融合,实现多元发展。融合发展涉及种养结合、农旅结合等多种推进模式。针对浙江融合度不高、产业链不长、农民增收难等问题,提出坚持做强第一产业,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大科技支撑和成果转化,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加强数字农业建设,发展“互联网+三农”;构建惠农合作机制,把更多的产业融合增值留在农村,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11.
农业院校图书馆为“三农”服务的意义及举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具有科技文献丰富、电子信息资源齐全的农业院校图书馆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三农"的重要使者.分析了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的意义与独特优势,并提出了6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为切入点,根据其学科、导师队伍、生源质量和国际化教育等发展基础和存在问题等现状,从国家重视高度、"三农"问题的破解、"一带一路"战略、农业科技变革等4个方面寻求共性的机遇和突破点,着力采取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招生制度改革、过程培养优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策略,不断提高西部农林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农业中专图书馆为发展现代农业,在开放办馆中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主动为"三农"培养基层农业推广人才、技能服务型和农村实用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以志愿精神和科学精神为统领,通过高层与基层两类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及“两带两促”科普新模式推广,用崇德向善和雷锋精神驱动城乡科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在不需政府投资、不占国家资源、尽其所能不计报酬情况下,无偿服务农村农民,是今后构建农村科普新格局、做好农村科普工作的有效途径。中国农学会广泛动员和吸纳涉农科教工作者及农技推广人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涉农企业家、退伍军人、在校大学生等加入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塑造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社会化队伍结构,建立起了一支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截至2022年5月,已建立136支服务分队,志愿者近3000人,形成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用得上、留得住、常在村”的乡村本土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保障了科普资源常年扎根农村,形成了农村科普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机制,有效破解农村科普“最后一公里”难题,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5.
魏绯丽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9):48-50,87
开展农村技术承包工作,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重要模式。结合长期的基层农村科技工作实践经验,对长治市开展农村技术集团承包工作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强调农技承包工作在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农技人才的培养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好途径。特别是在认真分析长治乃至山西省农技承包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敏锐地找出了这项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具体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本文以江西赣州革命老区为对象,分析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不仅实现了脱贫摘帽、促进了经济发展,还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打响了赣州农业品牌。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如气候优越、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和政策支持等。但同时必须看到,当前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有粮食生产下滑、耕地资源闲置、农田污染较重、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力缺乏和农业基础脆弱等。因此,为推动新时代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保障,针对新农人创业中存在的农业知识与技术缺乏、创业融资难、金融知识不足、电商创业技能薄弱等制约因素,从线上线下融合辅导、多方发力协同育人、建设农业众创天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等角度,探索新农人创新创业的培育路径,以打造更多服务“三农”的能工巧匠,促进农产品高效畅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农科:为安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对策分析、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3个层面对安徽省农科: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为安徽省农科: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三农"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该文探讨了福建省农科院服务海西现代农业的现实意义,结合我院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提出培养新型农民、围绕实际问题开展农业科技攻关、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等建议,以期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引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为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引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其在"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情况,即坚持"开放办院,开放办园"方针,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构建创新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和实验室、信息平台的建设;根据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需要,积极调整了科研结构,不断拓宽科研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围绕区域经济优势,开展了农业科技合作共建,通过专家大院、科技培训、示范园区和致富项目,实现科研、开发和生产示范紧密结合;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增强了科技人员研究创新和指导生产能力,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