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甘蔗属单子叶植物纲颖花目禾本科甘蔗属,是我国蔗糖工业的重要支柱,通常以1个或者多个节的茎段作种繁殖或者宿根繁殖,这种繁殖方法速度慢,材料多,种源运输不方便,不利于优良新品种快速推广及良种甘蔗的快速繁殖,难以满足生产需要.因此,开展甘蔗的离体快速繁殖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田间繁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是目前防治甘蔗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的主要技术之一。我国许多地区也正在大规模推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在生产上,甘蔗脱毒健康种茎的繁育必须采用适当的措施,才能保证其成活率及产量。总结近年来广东地区种植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从出圃、移栽种植、田间管理等技术和经验,为今后甘蔗健康种苗种茎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技术》2013,(2):29-30
1、技术背景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甘蔗良种对蔗糖产业的贡献率在60%以上,甘蔗良种的迅速推广应用成为推动蔗糖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甘蔗为无性繁育作物,繁殖速率慢,而生产上常规栽培用种量大,亩用种量高达8000~10000芽,而且甘蔗经数年种植后,易感花叶病、宿根矮化病等,造成甘蔗优良品种的种性退化,导致甘蔗减产、品质下降等不良影响。因此,研究利用甘蔗健康种苗作种,成为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
不同世代甘蔗芽器官液培苗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蔗芽器官液培苗指通过甘蔗侧芽诱导成芽丛或苗丛,经过继代繁殖、增根增养、沙培圃假植、大田定植一系列阶段,生长繁殖成小型种茎苗,从1990-1993年设置了比较不同世代液培苗的生产性能及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我们霜冻蔗区液培苗同蔗茎苗比,分蘖率增加,茎径减小有随代数的增加而逐渐恢复到原蔗茎苗的特性。液培苗一代作种子繁殖效果更好,液培苗二代之后世代可作原料蔗为生产所利用。  相似文献   

5.
甘蔗黄蚜(Longiunguis sacchari Zehntner)是多种甘蔗病毒病的传播虫媒,建立甘蔗黄蚜室内人工饲养体系,可以为开展甘蔗黄蚜的抗药性及甘蔗品种抗性的鉴定提供均一性的虫源。该研究筛选甘蔗黄蚜不同的消毒时间和不同的接种方式,经过人工饲养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个稳定、快速、高效的人工饲养繁殖体系。田间采集带有甘蔗黄蚜的甘蔗叶片,经0.1%Hg Cl2消毒4~10min,然后接种于无菌甘蔗组培瓶苗中,在(22±1)℃、光照强度3000lx、光照时长10~12h条件下培养,每隔10~12d转接1次,即可经年持续繁殖无菌、均一性好的甘蔗黄蚜。  相似文献   

6.
甘蔗腋芽液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甘蔗腋芽液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外植体、培养基、生产工艺、试管苗素质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甘蔗腋芽液体培养快速繁殖主要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甘蔗品种的变革与良种推广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江西 50年来甘蔗品种变革的历史。指出当前甘蔗良种推广存在地区间不平衡 ,新一代良种未能全面取代老品种 ,早熟品种在生产中仍未发挥较好作用 ,单产仍停留于 80年代水平等问题。提出加强甘蔗良种推广工作管理 ,建立良种繁殖体系 ,搞好良种与良法相结合 ,实行分地域推广和按质论价 ,是今后加速良种推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甘蔗叶、香蕉秆、木薯秆和稻草水稻与牛粪混合发酵技术,以及采用混合发酵料繁殖和生产蚯蚓的技术,为充分利用广西特色作物秸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把甘蔗叶、香蕉秆、木薯秆和稻草分别与牛粪混合,分别添加0%、0.1%、0.3%、0.5%、0.7%、0.9%的EM进行发酵,然后用发酵料繁殖和生产蚯蚓。【结果】添加0.3~0.5%的高效微生物制剂EM,可以缩短腐熟时间。混合发酵料繁殖蚯蚓,孵化率分别达到85.36%、76.87%、85.79%、95.09%。混合发酵料生产蚯蚓,3个月可以增重7倍左右,料肉比分别为9.98∶1、10.99∶1、9.32∶1、8.77∶1;料粪比分别为2.33∶1、3.67∶1、2.34∶1、2.34∶1。【结论】利用甘蔗叶、香蕉秆、木薯秆和稻草养殖蚯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广西农学报》2009,24(2):F0004-F0004
广西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一个以新品种、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内最大的省级甘蔗专业研究所。设有育种研究一室、二室、三室、生物技术研究室、农艺研究室、植保研究室、甘蔗良种繁殖中心、甘蔗试验场、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广西甘蔗品种改良分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群众对学习繁殖利用赤眼蜂的要求,以适应当前生产上的迫切需要,省农科院、省放业厅和省植保学会三个单位,于顺德沙滘公社寄生蜂站,从7月10日至8月6日联合举办了赤眼蜂繁殖利用训练班,讲授内容主要是,(1)赤眼蜂的繁殖利用技术,(2)蓖麻蚕和赤眼蜂的综合利用方法,(3)甘蔗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方法。参加这次训练班的有佛山、惠阳、湛江、汕头、肇庆、召关、梅县七个专区和广州市郊农业局的23个县、市单位共32人,每专区都有3-4个甘蔗重点县参加,每县1-2人,学员是蓖麻蚕种站干部、植保干部、甘蔗干部和糖厂干部。  相似文献   

11.
甘蔗侧枝快繁技术是从日本引进,经消化、吸收、改进形成的一项良种繁殖新技术。该技术经多次去除蔗茎顶端优势,使腋芽抽发侧枝,通过假植培养生产出大田用种苗,繁殖倍数高达40倍,并保持良种种性,具有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繁殖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广西在甘蔗栽培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广西从20世纪80年代起不断选育推广甘蔗优良新品种,在此基础上研发并集成推广应用一系列先进适宜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蔗地机械深耕深松、智能化施肥、蔗叶还田、节水灌溉、脱毒健康种苗、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化学调控、甘蔗生产管理机械化和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但在广西甘蔗生产中,仍然存在机械化收获应用范围小、施肥过量、主栽品种急需新品种替代、旱坡地大面积种植、宿根年限短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今后需要加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充分利用甘蔗的生物固氮及土壤微生物固氮、解磷、解钾、促生等特性,进行合理施肥,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强甘蔗健康种苗技术的应用,并结合优良甘蔗新品种的繁殖推广,提高甘蔗种苗质量,为甘蔗高产高糖打好基础;大力推广宿根性极强的高产高糖优良甘蔗品种,如桂糖29号、桂糖32号、桂糖40号等,收获后及时进行宿根蔗管理,延长宿根年限;加强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体系在无有效灌溉条件蔗区的推广应用,实现旱地甘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海南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扶持广大农民种植高效甘蔗来实现产业脱贫。2月28日,海南省甘蔗学会和海南省糖业协会联合举办了2019年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现场观摩会,现场演示甘蔗机械化收获、甘蔗宿根机械化管理和甘蔗新品种展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近15年原料甘蔗的生产特点以及影响甘蔗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探讨了我国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指出我国食糖消费前景广阔,为甘蔗生产带来了发展空间;蔗糖产量的增加主要靠甘蔗单产和蔗糖分的提高来实现,而扩大种植面积的潜力非常有限;能源短缺给甘蔗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还提出提升我国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相应措施,如培育甘蔗新品种、推广新栽培技术、改善以水利建设为中心的耕作条件、逐步推行蔗田作业机械化等。  相似文献   

15.
甘蔗绵蚜繁殖速度快,体被蜡质,防治难度大,对甘蔗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是甘蔗的重要害虫,只有弄懂它们的生长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治,才能取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贵港市蔗农的甘蔗种植行为展开调查,并以调查结果为数据采用DEA模型测算贵港市蔗农的甘蔗生产效率,同时运用Tobit模型进一步对影响甘蔗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贵港市仅32.3%的甘蔗种植户的甘蔗生产效率达到DEA有效,67.7%的甘蔗种植户的甘蔗生产效率没有达到DEA有效水平;影响农户甘蔗生产效率的因素中,户主受教育程度、投入甘蔗生产的劳动力人数、是否参加合作社、是否示范户、家庭其他收入、甘蔗种蔗面积等因素对蔗农甘蔗生产效率有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与蔗农甘蔗生产效率存在着反向关系。基于这个现状,提出了强化甘蔗生产技术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材料,加快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对甘蔗现有的机械化程度进行 提高与创新,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目前我国的甘蔗生产机械化 程度较低,存在人工成本较高、生产率偏低等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对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应用 进行讨论,意在为加快甘蔗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培育与田间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技术是目前我国提高甘蔗产量、有效防治甘蔗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的生物技术之一,已在我国广西、广东等地大规模推广应用。但不同的组培方法、田间种植管理技术以及二代种茎的收获、运输、储藏方式等对其影响较大。总结近年来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的培育、出圃、移栽种植、田间管理等技术和经验,提出了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繁育应采用的适当措施,为今后甘蔗健康种苗种茎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农学报》2008,23(2):F0004-F0004
广西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一个以新品种、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内最大的省级甘蔗专业研究所。设有育种研究一室、二室、三室、生物技术研究室、农艺研究室、植保研究室、甘蔗良种繁殖中心、甘蔗试验场、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广西甘蔗品种改良分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等。现有研究员(教授)19人,副研究员20人,博士13人等。主要的研究方向有甘蔗常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新技术、甘蔗病虫综合防治、甘蔗生物固氮、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正>12月10日至11日,旨在进一步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促进机械研发及技术应用的"2016年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在广西柳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作为国内首届以甘蔗机械化为专题的展会,通过甘蔗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设备的展示、甘蔗生产机械化解决方案推介(生产企业专场推介会)、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三大活动为主要日程,邀请各有关部委领导,甘蔗机械生产企业,大型糖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