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文主要分析了浙江省农业耕地出现土壤退化问题的原因,提出完善土地管理、建立耕地保养投入机制、加强耕地地力的质量监督与调查、提高耕地整理复垦力度等治理措施,希望有效解决农业耕地土壤退化问题,提高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江苏省金坛市五级耕地的的不同地力土壤分析,提出自己的健全耕地保养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耕地地力建设与保养管理;建立耕地保养管理专项资金,加大政府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建立县域耕地质量管理指挥部,强化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等3点建议,对耕地进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3.
强化我国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容乐观,高产田面积下降,中低产田土比重扩大;施肥结构不合理,土壤营养比例严重失调;土壤退化严重,耕地污染日趋加剧。而各级政府对耕地地力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完善等方面重视不够。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将耕地质量管理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内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扶持力度;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实行耕地质量数字化的动态管理;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发挥土肥科技在耕地质量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程燚  钱国平  邱宁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350-351,354
对安徽省中低产田面积、土壤肥力及主要理化性状、土壤污染及土壤健康质量、农田抗灾害能力等现状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主要土壤退化类型防治技术 ,提出了防治耕地土壤退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盲目施肥问题,必须首先了解土壤基本情况,摸清我县菜地生产能力、土壤肥力状况、土壤障碍因素,分析耕地退化的原因,才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肥料等资源浪费,对防止土壤退化和污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紫色土坡耕地是南方丘陵区农业生产重要的耕地资源,其耕层土壤退化主要为物理退化。为了探讨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物理特性及力学特性退化的影响,在耕层土壤退化分级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物理、力学特性及土壤退化指数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铲土侵蚀模拟试验方法,以未侵蚀地块为对照组(CK),对比分析了侵蚀5 cm(S-5)、10 cm(S-10)、15 cm(S-15)、20 cm(S-20)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渗透性、土壤力学特性及土壤退化指数变化特征,对坡耕地耕层物理、力学特性的退化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1)紫色土坡耕地不同侵蚀程度下耕层土壤渗透性为CKS-5S-10S-15S-20,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平均入渗率、饱和导水率随着侵蚀程度加剧而降低,S-20土壤渗透性能最差;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均表现为0—20 cm土层的土壤渗透性指标高于20—40 cm土层的。(2)紫色土坡耕地不同侵蚀程度耕层土壤力学性质为CKS-5S-10S-15S-20,土壤抗剪强度、土壤紧实度随侵蚀程度加剧而增加。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各层土壤力学指标均表现为0—20 cm土层的高于20—40 cm土层的。(3)土壤抗剪强度对第一轴贡献率最大,土壤抗剪强度是影响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力学特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力学特性与第一轴相关性排序表现为稳定入渗率土壤紧实度饱和导水率平均入渗率初始入渗率抗剪强度。(4)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退化指数大小为S-5(-8.71%)S-10(-10.95%)S-20(-12.17%)S-15(-15.37%),S-15处理对耕层物理性质影响最大,S-15土壤退化指数最小,土壤退化程度为重度退化。不同侵蚀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退化指数10—20 cm土层的最大,土壤退化对10—20 cm土层影响最小。【结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退化现象严重,不同侵蚀程度土壤的退化等级分为4级,分别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研究结果可为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过程辨识及恢复调控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紫色土坡耕地是南方丘陵区农业生产重要的耕地资源,其耕层土壤退化主要为物理退化。为了探讨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物理特性及力学特性退化的影响,在耕层土壤退化分级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物理、力学特性及土壤退化指数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铲土侵蚀模拟试验方法,以未侵蚀地块为对照组(CK),对比分析了侵蚀5 cm(S-5)、10 cm(S-10)、15 cm(S-15)、20 cm(S-20)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渗透性、土壤力学特性及土壤退化指数变化特征,对坡耕地耕层物理、力学特性的退化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1)紫色土坡耕地不同侵蚀程度下耕层土壤渗透性为CK>S-5>S-10>S-15>S-20,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平均入渗率、饱和导水率随着侵蚀程度加剧而降低,S-20土壤渗透性能最差;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均表现为0—20 cm土层的土壤渗透性指标高于20—40 cm土层的。(2)紫色土坡耕地不同侵蚀程度耕层土壤力学性质为CK-5-10-15-20,土壤抗剪强度、土壤紧实度随侵蚀程度加剧而增加。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各层土壤力学指标均表现为0—20 cm土层的高于20—40 cm土层的。(3)土壤抗剪强度对第一轴贡献率最大,土壤抗剪强度是影响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力学特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力学特性与第一轴相关性排序表现为稳定入渗率>土壤紧实度>饱和导水率>平均入渗率>初始入渗率>抗剪强度。(4)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退化指数大小为S-5(-8.71%)>S-10(-10.95%)>S-20(-12.17%)>S-15(-15.37%),S-15处理对耕层物理性质影响最大,S-15 土壤退化指数最小,土壤退化程度为重度退化。不同侵蚀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退化指数10—20 cm土层的最大,土壤退化对10—20 cm土层影响最小。【结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退化现象严重,不同侵蚀程度土壤的退化等级分为4级,分别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研究结果可为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过程辨识及恢复调控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从耕地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含量,土壤侵蚀速率3个方面,研究分析了舒兰市耕地土壤退化的现状,提出了防治耕地退化的措施,为本区耕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样调查分析探讨了浙北区域长兴耕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发现最近20多年长兴耕地土壤肥力质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上升;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比20年前略增加,但缺磷状况仍十分明显;速效钾含量略有下降,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土壤酸化已成为土壤退化的新问题。土壤肥力质量的变化与近20年来肥料结构、种植制度改变和工业发展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安全受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土壤退化、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多种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等问题异常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如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本国,实施农业科技革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退化与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严重威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肥力质量维持变得十分紧迫。针对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退化与维持这一热点问题,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化感作用等角度系统阐述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众多研究表明,中国杉木人工林主要产区普遍存在土壤肥力质量退化,生产力持续降低等问题,其主要驱动因素是不可持续的营林措施。同时从轮作经营、混交复合造林、林分密度调节、肥力补偿、可持续森林管理等方面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维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维持研究进行了展望。表1参48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上地退化(荒漠化)问题倍受人们关注。辽西北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和科尔沁沙地的南缘,土地退化十分普遍且较为严重。在影响土地退化的诸多因子中,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土地是导致该地区土地退化重要原因。该地区退化的土地主要表现为三化:即土壤的贫瘠化、沙化、干旱化。  相似文献   

13.
对园林土壤和土壤退化的含义及特点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引起园林土壤退化的4个主要原因,即城市建筑施工、环境污染、园林小环境和不合理栽培措施的分析,提出了从思想认识、法制意识和技术措施三个层面的土壌培肥策略,对维护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平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土壤酸化及酸性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壤酸化越来越严重,其作为土壤退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已严重影响着作物的生长。综述了自然与人为情况的两大酸化原因以及酸化对土壤质量、作物生长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等的危害。最后从酸雨沉降的控制、土壤改良剂的使用、生物及农业措施等方面提出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与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漆树林5种种植模式下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树种配置对漆树纯林改造中土壤质量的影响,以陕西平利县漆树5种不同种植模式(漆树纯林、漆茶、漆玉、漆针、漆竹混交)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模式0~3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并基于RDA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土壤质量指数法,综合评价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质量。结果表明,5种模式土壤pH值、持水量差异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海拔差异以及林下枯落层厚度不同所造成;有机质、水解N、有效P、全K含量差异显著,这可能与林龄和人为整地有关;5种模式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均>0.5,其中漆茶混交林最高,为0.71,说明漆茶混交具有较强的土壤改良能力。漆茶配置模式既能提高漆树品质,又能改良土壤,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在秦巴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快速发展。红鳌螯虾作为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类,发展前景广阔。研究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碳库,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对今后合理调控稻虾共作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优化施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水稻单作和水稻-红鳌螯虾共作2种模式,研究2种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碳库动态变化,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稻单种模式相比,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土壤氨态氮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显著(P<0.05)增加了24.16%和48.10%;土壤的硝态氮、速效钾、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降低了1.00%、16.40%、3.93%、16.59%和52.80%。稻米产量和品质方面,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的水稻实际产量有所降低,但是可以降低稻米垩白度,稻米品质整体优于水稻单作模式。综上所述,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可以增加稻田土壤氨态氮和速效磷含量,降低稻田活性碳库含量,降低稻米垩白度,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土石质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省土石质低山丘陵区土壤贫瘠,耕作方式不合理,加之降雨多以大雨、暴雨为主,使得土壤侵蚀严重,经济发展缓慢。通过对阜蒙县试验小区资料的研究,总结了当地土壤侵蚀的发展规律,为合理安排耕作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选取吉林省西部地区盐渍化草原5种不同利用方式:放牧草原、围栏草原、旱田、新开水田、老水田,分析测定了土壤的主要养分,并利用土壤质量指数法(QI)和土壤退化指数法(DI)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这5种土壤肥力质量和土壤肥力退化指数.结果表明:放牧草原QI值为22.56%、围栏草原66.56%、旱田11.90%、新水田77.11%、老水田82.34%;以放牧草原为基准其退化指数显示:旱田为负值,其他利用方式均为正值,水田和围栏草原值较高.结果均揭示水田和围栏草原土壤肥力质量较高,而放牧草原和旱田土壤肥力质量较低,呈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Cranberries are grown in sensitive wetland ecosystems and precision farming could be beneficial to reduce agro-chemical pollution and increase production without expanding area. Precision farming requires knowledge of the variation of yield within-fields but cranberry harvesting methods produce only one yield value per field unless an expensive pre-harvest berry count is done. Co-operatives and extension service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cision farming to: (1) determin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yield patterns within a growing region and (2) identify fields that would benefit most from future intensive survey.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to investigat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in useable and poor quality cranberry yield for the New Jersey (NJ), USA growing region.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ean growing season temperature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emporal patterns in useable yield and maximum temperatures and precipitation for poor quality yiel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showed that some cultivars were susceptible to disease and poor quality yield in years with high maximum growing season temperatures. Analysis of spatial patterns using area to area and area to point kriging, local cluster analysis an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helped identify clusters of fields that were consistently yielding or alternated between high and low yielding. They also showed differences between owners and soil types particularly in hot or wet years showing the different response to soil types to weather and the potential for improvement in irrigation practices by some owners. The methods used should be useful for other growing regions and crops, particularly where there are no yield monitors.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常规稻作(CK)、稻鸭共作(A)、稻鱼共作(B)和稻蟹共作模式(C)连续3年的定位研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和品质及其总体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上,C>A>B;在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和品质方面,A>C>B;稻田养鸭水稻产量降幅最小,稻蟹次之;A、B、C各处理总经济效益分别比常规稻作增收11 407.5元/hm2、4 312.5元/hm2和7 378.5元/hm2。说明,在北方寒冷稻作区,稻鸭共作在改善稻作环境、增加经济效益上优于常规稻作和其他两种稻作模式,可作为该地区稻作复合生态种养技术的主体模式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