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可能导致人为干扰活动从保护区转移到未保护区,即为自然保护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该效应对保护区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作用。了解自然保护区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幅度和驱动因素对评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和优化保护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以景观格局指数为指标,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以评估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近30年,研究区森林和农田的土地利用转移变化量占主体,并且是其他地类转移的最主要来源。(2)景观破碎化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5~10 km邻近区>0~4 km邻近区>保护区。(3)0~4 km邻近区的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破碎化指数的均值均大于保护区而小于5~10 km邻近区;0~4 km邻近区的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和聚合度指数的均值小于保护区而大于5~10 km邻近区,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周边4 km区域内产生了空间溢出效应,为堵塞效应。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以1995和2004年两期LandsatTM遥感图像为基础数据源,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并定性、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时空演变,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上探讨扎龙湿地区域的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呈现以沼泽地景观为基质的草地、耕地和盐碱地景观等相对为主体的交错湿地景观格局;各类生态景观斑块的数量、面积及空间位置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高盖度草地景观和盐碱地景观的景观面积和斑块数变化量远大于其它景观类型;自然环境是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分布的基础条件,土地覆盖格局指导人类对区域土地的利用;人文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诱导因素,直接体现在人口数目的增加和土地利用类型和利用程度的改变;发展经济的同时,按照一定的规划原则对土地进行利用,做到土地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1、2004和2007年3期的兴凯湖自然保护区TM影像、1∶5万地形图及2007年的50个外业实测点数据,采用景观指数的研究方法,分析了2001—2007年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及驱动因素。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该地区2007—2016年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精度进行检验,得到的2007年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2001—2007年间,兴凯湖地区林地和未利用地受人为干扰逐渐增加;草甸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开始变大;沼泽景观变得更加简单、规则;水域景观完整、异质性低,在兴凯湖地区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从预测结果看,兴凯湖地区天然湿地和林地面积在未来7年内(2010—2016年)将逐渐减少,耕地面积将逐渐增加,居民地、未利用地和水域趋于平稳。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对湿地的开发、经济驱动和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安宁市土地资源景观格局现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宁市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ETM遥感影像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信息源,采用斑块平均面积、形状指数、分维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指标,对安宁市土地资源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宁市景观的主要斑块类型为农田、云南松和地盘松;分维度表明水域和荒地在人类的改造过程中形状呈现规则化,公路景观的形状呈现复杂化,反映出人类活动对原有自然景观的干扰特征;香农多样性指数表明景观类型丰富,异质性高;均匀度指数表明景观中有一定的优势类型,以农田、云南松和地盘松等景观类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宝鸡市渭北旱塬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宝鸡市渭北旱塬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区域2000、2005、2010年和2014年4期遥感影像,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区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基质为林地,面积占50%以上,耕地面积仅次于林地。土地利用情况变化显著,耕地面积明显减少,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土地利用转化过程以耕地转化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要特征。2000-2005年是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幅度最大时段,后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速度相对减小。在研究时段内,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趋向多样化和均衡化发展,但景观形状变得复杂,后期还需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6.
陈静  张树文  张养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77-3481,3514
以土地变化科学理念为指导,遥感和GIS为技术支持,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定量化分析和研究1986~2000年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时空分布格局。通过对研究区域内沼泽湿地时空动态变化程度、动态方向、动态变化形式以及景观格局变化和景观转化特征的分析后得出结论。研究表明,15年来东北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和斑块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景观动态变化方面,虽然后5年年均缩减速率是前10年的28倍,但前10年是东北地区沼泽湿地景观斑块变化相对剧烈的阶段。纵观近15年来东北沼泽湿地景观总体变化,具有:虽有阶段性扩展但总体减少、局部萎缩、边界扩散程度加强、景观破碎化程度显著等特点。就其驱动因子研究表明,沼泽景观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驱力的作用下,形成独特的景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试验农区8种农田生态模式和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不同农区5年间景观格局特征(多样性指数、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以生态模式为尺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与景观格局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生态模式尺度下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学意义。研究认为:生态模式作为农田景观破碎度的限制性因子影响明显;城郊农区及环岛农区比规模生产农区生态模式对农田景观格局的影响大;稻田中的生态模式对景观格局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3期TM影像(19891、996、2005)进行解译判读,获取北京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同时应用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从景观格局的角度定量分析1989—2005年间区域景观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16年来耕地、沙荒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明显减少,而城市及建筑用地和林地的面积在连续增加;各景观组分间的转移过程频繁,其中耕地斑块向城市及建筑用地斑块的转移数量最大,沙荒地向林地的转变最为明显;1989—1996年间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率较1996—2005年间的大,变化集中表现在西北城郊过渡区域;各景观类型的平均斑块形状趋于简单,景观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呈现增加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在逐渐减小;城市及建筑用地的不断扩张,林地景观平均斑块面积持续减小,并呈现破碎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过程响应.要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功能的良性发挥,须注重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全国主体功能区域》和“十二·五”规划确定“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本文以 “两屏三带”中发挥华南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南方丘陵山地带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5和2010年三期土地覆被为主要数据源,采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其土地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十年来南方丘陵山地带的土地覆被景观类型以林地、耕地为主,分别占南方丘陵山地带总面积的75%和20%;(2)土地覆被变化主要是林地和耕地互相转换,人类在开采自然资源的同时实施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3)自然景观斑块数量下降,形状更规则更简单,景观多样性指数上升,优势度稍稍下降,均匀度上升,景观异质性降低,景观格局趋于稳定,生态保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储存功能的相关性,为维护小尺度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梁王山县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法、InVEST碳储量评估模型和灰色关联法,探究梁王山2000—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与碳储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 20年间,耕地减少量最大,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的面积略有提升,类型转移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之间的相互转换为主,建设用地主要来自林地和草地的转入。(2)景观格局总体趋于复杂化与不规则化,破碎化程度增加,异质性相对减弱。其中,建设用地和草地的景观破碎度明显增加,林地斑块的连通性增加,林地最大斑块指数由23.00上升至23.80。(3)总碳储量有所增加,20年间从227 055.48 t上升至227 840.14 t。碳储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高碳储量区域主要分布在保护区东北部和中部区域。(4)景观蔓延度指数与总碳储量的关联度最高,达0.99。【结论】梁王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景观格局指数与碳储量的相关性存在差异;林地作为景观的优势斑块,其面积是影响保护区总碳储量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