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沙湖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分析(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对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灰关联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9月的沙湖水样进行分析,研究了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值、透明度、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pH值、总磷和透明度。[结论]该研究为沙湖的富营养化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银湖夏季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关分析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2009年5~7月对银湖水质的连续调查和监测数据,分析叶绿素a含量的时间变化特征,探讨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应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对银湖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叶绿素a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5月叶绿素a的含量明显大于7月,Ⅲ区靠近垂钓区叶绿素a含量最高;基于叶绿素a、透明度和总磷等参数,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公式,计算得出银湖水质在夏季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高锰酸盐指数、总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透明度显著负相关,与水温、溶解氧、pH值、总有机碳量呈正相关,而与总磷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晏妮  陈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848-2850
[目的]探究影响红枫湖水库(支流宽谷型)和乌江渡水库(干流峡谷型)的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影响强弱顺序,为合理开发利用这2座不同类型水库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年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对上述2座水库进行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生态调查和水质理化指标测定,应用灰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在水温、pH值、透明度、溶解氧等7项环境因素中找出影响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因素。[结果]红枫湖水库和乌江渡水库的关联度均大于0.500,各理化因子对浮游植物密度影响大小的顺序,红枫湖水库为:透明度〉化学耗氧量〉水温〉pH值〉总氮〉溶解氧〉总磷;乌江渡水库为:溶解氧〉水温〉pH值〉总氮〉化学耗氧量〉透明度〉总磷。[结论]该7项环境因子对2座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均有很大影响,但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不同,其中透明度是影响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密度的首要因子,其次为化学耗氧量、水温;乌江渡水库则依次以溶解氧、水温、pH值为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4年1月-2006年12月逐月对淀山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及水质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评价了淀山湖水体营养状态,找出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并建立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3年期间,淀山湖叶绿素a含量均值为29.98 mg/m3,变幅3.48~141.63 mg/m3;每年分别在4-5月和7-9月出现峰值;水平分布上,Ⅱ站点金家庄附近叶绿素a含量最高,Ⅴ站点进水口和I站点出水口含量较低.基于叶绿素a、透明度和总磷等参数,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公式,计算得出淀山湖TSI平均值为71.6(>53),全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应用SPSSWin和DP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BOD5、硝酸氮呈极显著相关,而与磷酸盐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氨氮、亚硝酸氮呈显著相关,而与总磷呈显著负相关.综合逐步回归方程表明,影响淀山湖叶绿素a的主要环境因子有高锰酸盐指数、BOD5、硝酸氮、溶氧、透明度和水温.  相似文献   

5.
淀山湖水体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2004年1月-2006年12月逐月对淀山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及水质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评价了淀山湖水体营养状态,找出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并建立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3年期间,淀山湖叶绿素a含量均值为29.98 mg/m3,变幅3.48~141.63 mg/m3;每年分别在4-5月和7-9月出现峰值;水平分布上,Ⅱ站点金家庄附近叶绿素a含量最高,Ⅴ站点进水口和I站点出水口含量较低.基于叶绿素a、透明度和总磷等参数,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公式,计算得出淀山湖TSI平均值为71.6(>53),全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应用SPSSWin和DP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BOD5、硝酸氮呈极显著相关,而与磷酸盐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氨氮、亚硝酸氮呈显著相关,而与总磷呈显著负相关.综合逐步回归方程表明,影响淀山湖叶绿素a的主要环境因子有高锰酸盐指数、BOD5、硝酸氮、溶氧、透明度和水温.  相似文献   

6.
赵红雪  邱小琮  李力  王远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51-16253,16307
[目的]探索沙湖后生浮游动物与主要水质因子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沙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主要水质因子的季节动态,对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检出后生浮游动物34种,其中轮虫23种,枝角类8种,桡足类3种;密度为175~924个/L,轮虫占优势;生物量为0.28~1.80mg/L,桡足类和轮虫占优势,趋向小型化。沙湖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大于50,水体营养水平达到富营养化。相关分析表明,浮游动物、轮虫、桡足类生物量与桡足类密度同叶绿素a、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TLI在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水体透明度在0.05水平显著负相关。[结论]后生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与水体水质因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对2008—2009年巢湖东半湖蓝藻密度、叶绿素含量及相关水质指标进行研究。采用逐步剔除法和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获得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巢湖东半湖蓝藻暴发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藻华形成(叶绿素a含量、蓝藻密度)与透明度、高锰酸钾指数、氨氮以及总氮显著相关,结合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影响水华暴发的环境因子有水温、pH、透明度和总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白浪湖夏末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进行调查,并对其水质进行综合营养评价。[方法]于2011年9月对白浪湖进行一系列水质调查和浮游植物采样,共设置4个采样点,对总氮、总磷、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高锰酸盐指数等进行检测分析,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一步对水质因子进行营养评价。[结果]白浪湖水域pH值为8.57中性偏碱,水体透明度平均为0.4m,溶氧较高,总氮含量较高,平均为3.043mg/L;综合营养指数评价属于中度富营养化,从各评价因子TLI来看,对白浪湖富营养化贡献最大的是透明度、叶绿素a、总氮,其次是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经统计分析白浪湖浮游植物平均重量生物量为6.442mg/L,平均数量生物量为146.46×104个/ml,优势种有8种,分别为中华尖头藻、席藻、平裂藻、栅藻、四角藻、黄丝藻、针杆藻和蓝隐藻。[结论]该研究为白浪湖的环境保护与渔业生产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9.
红枫湖水库叶绿素a分布特征与相关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8年8月至2009年1月对红枫湖水库叶绿素a及其理化因子的监测资料,分析了红枫湖水库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应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对各监测点的营养状态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叶绿素a含量时空差异较大.浓度在4.52-103.66mg/m^3。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关系比较复杂,在不同的监测点,对叶绿素a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各有不同,但与水温、pH值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则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库区各监测点TSI均大于54,呈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0.
洋河水库作为秦皇岛和北戴河暑期办公的重要水源地,近年来富营养化逐年加重,水质恶化.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和现场连续监测,综合分析了洋河水库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2011年期间,总氮、总磷常年超过国际公认的发生富营养化的浓度水平,每年8月是水华集中暴发期.以8月为例,自1990年以来,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逐年上升,透明度则呈明显下降趋势,富营养化状态从1990年的中营养状态变成2011年的超富营养状态.对2011年5-10月监测数据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发现水温、透明度、溶解氧、pH值、总磷、正磷酸盐、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有机碳都与叶绿素a浓度明显相关,其中透明度、溶解氧、pH值是水华暴发的结果而非原因,表明透明度、溶解氧和pH值是水华暴发影响水质的主要表现因素;既然洋河水库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冬季存在2-3个月的冰封期,因此水温是水库水华暴发的驱动因子之一.2011年7月中旬至8月底洋河水库暴发了全库水域的蓝藻水华,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croystis aeruginosa)和鱼害微囊藻(M.ichthyoblabe),密度分别达到3.5×106和1.4×106个/mL.  相似文献   

11.
张洪玲  蔡金傍  李文-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75-18077,18124
[目的]在野外自然环境下研究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北方某水库5个采样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MC-LR、RR和YR)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研究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3种异构体均与叶绿素a呈现正相关关系;LR和YR异构体均与水温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但是RR异构体与水温的相关性不明显;LR和YR异构体与总氮、硝酸盐氮和有机氮的相关性比较显著,而RR异构体只与硝酸盐氮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LR和RR均与总磷和有机磷呈现显著正相关,而磷对YR异构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研究了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叶绿素a、水温及氮、磷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初步分析了其原因,对控制水体蓝藻的生长和毒素合成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库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野外自然环境下研究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北方某水库5个采样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MC-LR、RR和YR)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研究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3种异构体均与叶绿素a呈现正相关关系;LR和YR异构体均与水温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但是RR异构体与水温的相关性不明显;LR和YR异构体与总氮、硝酸盐氮和有机氮的相关性比较显著,而RR异构体只与硝酸盐氮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LR和RR均与总磷和有机磷呈现显著正相关,而磷对YR异构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研究了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叶绿素a、水温及氮、磷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初步分析了其原因,对控制水体蓝藻的生长和毒素合成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东太湖底泥内源污染强度。[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析环境因子(溶解氧、水温、水流)对东太湖底泥中N、P释放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溶解氧(DO)和水温条件下,上覆水中N、P浓度都随时间呈线性升高。DO浓度为3.0、5.5、8.0 mg/L时,N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443、239、153 mg/(m2×d),P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33.2、17.8、12.1 mg/(m2×Day);水温为15、25、35℃时,N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81、169、301 mg/(m2×Day),P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8.7、15.8、19.3 mg/(m2×Day);不同水流速度下,上覆水中的N、P浓度先呈线性升高,120h后趋于平衡;水流速度为0.02、0.04、0.08 m/s时,96 h内N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45、78、161mg/(m2×Day),P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8、7.5、16.8 mg/(m2×Day)。[结论]沉积物中N、P释放速率随着溶解氧降低、水温升高和水流加快而提高,其中溶解氧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观山湖氮磷浓度与水质因子的关系。[方法]对观山湖水体氮磷及相关水质因子进行了含量监测,分析观山湖氮磷浓度水质特征及水体中氮磷不同形态浓度与水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分别建立氮磷浓度与水质因子的关系。[结果]亚硝酸盐氮(NO_2~--N)与总氮(TN)呈显著负相关,硝酸盐氮(NO_3~--N)与叶绿素a(Chla)、总磷(TP)及氨氮(NH_4~+-N)均呈显著正相关,氨氮(NH_4~+-N)与叶绿素a(Chla)及硝酸盐氮(NO_3~--N)也呈显著性正相关,氨氮(NH_4~+-N)的模型中仅与叶绿素a(Chla)有关。总磷(TP)浓度与叶绿素a(Chla)、可溶性磷(DP)、硝酸盐氮(NO_3~--N)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磷(DP)与叶绿素a(Chla)及硝酸盐氮(NO_3~--N)呈正相关。总磷(TP)和可溶性磷(DP)的模型都仅与叶绿素a(Chla)有关。[结论]观山湖总体水质良好,未达到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在城市景观湖治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安庆西小湖为原位生态修复试验对象,共设置6个断面(A、B、C、D、E、F),于实施前(8月19日)和实施后(2015年9月24日和10月19日)监测氨氮、总磷、总氮浓度、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结果]A点位氨氮浓度从处理前的5.600 mg/L下降到3.870 mg/L,下降率为30.89%。D点位总磷从处理前的0.413 mg/L下降到0.195 mg/L,下降率为52.78%。E点位高锰酸盐指数从处理前的10.600 mg/L下降到7.470 mg/L,下降率为29.53%。E点位总氮浓度从处理前的7.800 mg/L降到6.660 mg/L,下降率为14.62%。各监测断面的透明度在处理后均有明显改善,从处理前为20 cm提高到28 cm。[结论]原位生态反应池对安庆西小湖的修复效果较好,各监测断面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指标、透明度总体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东平湖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及综合治理措施。[方法]以实地调查与历史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东平湖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东平湖环境问题的治理与生态保护措施。[结果]近年来,东平湖总氮、总磷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湖水仍处于富营养状态。东平湖存在的洪水、干旱、污染等环境问题与区域的季节性降水、工农业污染等自然与人为因素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等措施治理东平湖的环境问题。[结论]该研究为东平湖及其流域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团氿湖区布置7个采样点,用GARMINMap60CSX手持式GPS导航仪定位,进行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氧(DO)等理化指标监测,并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团氿水质(春、夏、秋、冬时湖水的Chl-a、TP、TN、SD、CODMn)。结果表明:湖区模糊层次分析综合指数为0.61,水质达中度污染状况,水质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需加强管理与改善。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团氿水污染分析结果与单因子法评价水质基本相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文思湖底泥TP释放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文思湖底泥TP的释放规律。[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环境因子(水土比、温度、pH、扰动强度、供气量)对文思湖底泥释放总磷(TP)的影响。[结果]水土比越大,底泥释放TP的量越小;水温升高能加速底泥中磷的释放;上覆水pH=6时底泥TP释放量最低;扰动上覆水体会加快磷的释放;溶解氧(DO)较低时,底泥TP释放量更大。[结论]该研究为文思湖的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