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的南疆县域为研究靶区,利用协调度函数和生态承载力响应模型,对南疆县域2003—2013年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度及其生态承载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时序变化上,2003年以来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度与其生态承载力响应变化趋势大体趋同,大致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空间变化上,协调度空间分布是西南部高于北部和东部,生态承载力响应等级空间分布较分散,持续超载区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州的人口密集区域;(3)协调度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承载力响应状态,二者等级变化在县域时间与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区域生态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简述了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及由来,以及利用承载力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分别论述了生态承载力的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方法、资源与需求的差量方法、可持续环境承载力模型方法、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状态空间法的度量方法,探讨了生态承载力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殿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935-2937,2941
从生态承载力角度研究区域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生态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之一。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承载力的由来及内涵发展,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包括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生态足迹法、供需平衡法、状态空间法、环境承载模型、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法,并提出了对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草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方向--生态承载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简述了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和由来及利用承载力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分别论述.了生态承载力的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方法、资源与需求差量方法、可持续环境承载力模型方法、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状态空间法的度量方法,并依据草原生态系统特性构建了草原区域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探讨了草原区域生态承载力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若尔盖县生态功能区现状,在资源、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4个方面选取12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该县生态功能区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若尔盖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好的是冻列乡,东部各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比西部各乡镇好。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手段,并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建立了武安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对2000~2010年武安市生态承载力状况的分析。通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在对武安市历史10年的生态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武安市未来2015年2、020年、2030年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预测。还将武安市生态承载力分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三大子系统,通过运算得出武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并根据SPSS中的因子分析法,得出武安市协调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方法,利用RS、GIS空间技术和手段,从图斑尺度对1990、2000、2005~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供给进行定量计算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0年的0.726 7 gha/cap,到2010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少到0.556 0 gha/cap,20年间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少0.170 7 gha/cap.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供给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与局地性,整体以大明山和十万大山为分隔带,两大山脉两侧生态承载力较高.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西藏草地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班戈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抵御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等方面综合评价草地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班戈县草地生态承载力为低度超载状态,生态抵御力有待提高,草地退化治理、防害抗灾、土地环境是影响班戈县草地生态承载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并分析延边州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延边州2006—201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以及延边州各县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和水资源基础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在2006—2015年间延边州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用水主要以农业用水为主,分析年份延边州平均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足迹分别为99.77×10~4、19.95×10~4、18.36×10~4和2.07×10~4 hm~2,占水资源总生态足迹的71.2%、14.2%、13.1%、1.5%;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盈余的变化趋势类似,波动显著;10年间延边州水资源消耗量减少,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延边州8个县(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不均衡,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0.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研究国土空间管制分区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更充分地考虑土地适宜性,有利于土地合理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以罗定市为研究区域,计算得出罗定市适宜发展用地536.6 km2,限制发展用地1 445.5 km2,禁止发展用地352.8km2,在理想条件下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为466.6万,在耕地保护目标下最大承载人口规模为240.9万。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承载力评价结果,结合罗定市土地利用现状和资源环境特点,将罗定市划分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生态涵养区、综合发展区和中心发展区4个类型区。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国土空间管制分区可以为罗定市今后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旅游景区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玉光  佟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97-6199
生态承载力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理论。目前,对生态承载力的定性和定量计算模型较多,在对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指出各自的性质、特点和缺点,并从旅游景区的特点出发,提出适合景区生态承载力定量计算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2005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比较生态足迹需求与生态承载力,对南京市2005年生态足迹(包括生物资源消费、能源消费)进行计算,得出2005年该市人均生态足迹为4.488 207 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为0.285 67 hm2,人均生态赤字4.202 537 hm2。结果显示,南京市人均生态足迹是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的15倍,生态赤字远大于生态承载力。这反映了南京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最后,针对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利用特征,提出了缓解南京市城市生态压力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分析了荒漠化地区的生态压力和承载力.结果表明,该旗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2.3064hm^2,生态承载力为1.6475hm^2,生态赤字为0.6590hm^2.并且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也较低.在近10a内(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经济资源承载力呈现出减小趋势,即相对贫困状态,这是该区土地荒漠化发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西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过程和特征,了解广西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趋势,为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2005~2014年广西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盈亏和万元GDP生态足迹,分析生态系统的变化状态。【结果】2005~2014年广西人均生态足迹由1.6201 ha振荡式上升到2.7430 ha,其中化石能源地和耕地类人均生态足迹所占比重排前两位;人均生态承载力小幅增长,由0.7173 ha/人波动增加到0.7665 ha/人,其中草地类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少99.33%;人均生态赤字由0.9028 ha增加到1.1965 ha,说明广西生态系统处于逐步加剧的超载状态,化石能源地的生态赤字最严重,其次是耕地;万元GDP生态足迹由1.8949 ha/万元减少到0.8320 ha/万元,说明广西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建议】广西在城镇化进程中要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发展方式,并加大耕地保护,提高土地产出率,同时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省域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我国耕地承载力状况,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以耕地供需平衡关系为切入点,以"hm~2"为计量单位,用"中国标准的耕地生态足迹"算法,构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盈余/赤字系数;以2015年为例,对中国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1)中国表现为耕地生态平衡或盈余的约70%的土地面积上仅承载着约30%的人口,而表现为耕地生态赤字的仅约30%的土地面积上却承载着70%的人口,中国耕地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已严重失衡。2)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耕地生态承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渐从严重超载状态向富富有余状态过渡,且耕地生态赤字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迁入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城市地区。  相似文献   

16.
运用系统承载力与生态足迹核算法,从经济发展、生态协调、资源利用与社会公平四方面评价在国家尺度上的大同市1999~2012年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全市1999-2012年资源一环境承载力呈现下降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稳定并呈小幅波动,存在生态赤字,社会经济在国家尺度上均不可持续;大同市社会公平性较好,但人均收入总量显著低于国家水平;生态建设逐渐加强,生态系统日趋优化;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效率与资源开采回采率总体上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研究结果较好地表征了大同市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现状与问题,可为当前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计算了2014年威县各消费项目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并以生态足迹度作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判定依据,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威县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001 5 hm~2/人,人均承载力是0.303 1hm~2/人,最终人均生态赤字为0.698 4 hm~2/人,赤字的主要原因是耕地、化石燃料地和草地的生态足迹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其次,威县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生态足迹度测度结果(EFD)为3.3,表明威县的循环经济处于劣性循环阶段,对于威县发展农牧结合循环经济而言,如何在满足现有水平的消费需求情况下保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分出生态足迹和承载力两部分来计算安徽省2009-2011年的森林生态足迹,根据统计数据中生物资源和各项能源的消费量,计算出森林的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消费账户的生态足迹,再进一步计算各年的生态承载力,发现安徽省2009-2011年都是生态盈余,但森林生态足迹会很快赶超其生态承载力。并对如何维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能源消费和森林资源恢复两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社会调查法、统计法、住房消费生态足迹测试法构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住房消费承载能力测试模型、住房消费负荷压力测试模型和住房消费生态足迹测试模型,结果显示:1997年-2010年,城市居民住房消费承载能力有所上升,住房消费负荷压力有所加大,住房消费生态足迹有所加深.认为导致城市居民住房消费生态足迹加深的重要原因,不仅有楼市房价上涨,还有城市居民住房消费面积增加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