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种苦丁茶与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和比色法等方法对浙江苦丁茶、广西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绿色紧实,味苦回甘,具有典型苦丁茶的品质特点;贵州苦丁茶没有一般苦丁茶“味苦回甘”的特点。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氨基酸总量、生物碱、可溶性糖、黄酮和β-胡萝卜素等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与贵州苦丁茶及茶叶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为一般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贵州皋芦茶资源调查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经过近4年的调查和鉴定,在贵州采集到大叶冬青(IlexlatifoliaThumb)苦丁茶-皋芦茶标本,为贵州苦丁茶一新种,填补了贵州冬青科(Aqiflilceae)植物一空缺,实地调查了皋芦茶的植物学特征,典型植株综合性状及适生条件,该资源稀少,建议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贵州小叶苦丁茶产业发展中产品种类单一的难题,本项目研究以试验加工对比法为主,结合成分变化测量及其机理形成分析法为辅,归纳总结了6大茶类工艺技术中贵州小叶苦丁茶的品质特征;提出其分类学理论,建立了贵州小叶苦丁茶2个种类的产品品系;新创高档贵州小叶苦丁红茶、精品贵州小叶苦丁红茶和精品贵州小叶苦丁绿茶产品。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苦丁茶冬青叶总黄酮工业生产和其资源利用途径提供参考,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苦丁茶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提取苦丁茶冬青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5,微波功率640W,乙醇浓度60 %,微波时间70 S,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3.67mg/g.微波法提取苦丁茶冬青叶总黄酮,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5.
初始修剪高度对贵州苦丁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修剪试验,研究初始修剪高度对贵州苦丁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苦丁茶不同的初始修剪高度其苦丁茶黄酮、氨基酸和皂甙的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P<0.05)水平,对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70 cm初始修剪高度有利于提高贵州苦丁茶主要保健成分含量。不同的处理对苦丁茶产量也有较大影响,不修剪处理的苦丁茶各项生长指标均为最高;不修剪和初始修剪高度110 cm的苦丁茶产量较高。不同的处理对苦丁茶的各项生理指标也产生影响,其中对叶绿素及各组分含量、SOD酶活性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修剪高度70 cm的苦丁茶生理活性最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最强,为最适宜的初始修剪高度。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人员鄢东海等专家分析认为,高效速生树种苦丁茶,非常适宜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中开发种植。  相似文献   

7.
苦丁茶深加工系列保健食品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苦丁茶深加工保健食品的开发研究,工艺要点,产品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保健作用进行初步探讨。用热水浸提苦丁茶计,茶水比1:16~1:20,时间10~25min,大部分含物已浸出。用苦丁茶汁与牛奶、植物油调配好的浆液经老化冷冻处理制成苦丁茶保健冰淇淋,调配好的浆液真空浓缩制成苦丁茶保健炼乳,喷雾干燥研制苦丁茶保健乳粉,其制品具有茶奶的复合香、滋味浓醇甜爽回甘,既有牛奶的营养又有苦丁茶的多种生理活性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苦丁茶为我国一种珍稀古茶,具有保健、防腐、抗癌、降压、灭菌等神奇功效。苦丁茶属于生理后熟,种子的休眠期长达1年以上,自然繁殖力极低,野生苦丁茶较为稀少。调查分析了苦丁茶的开发与利用价值,介绍了苦丁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主要繁殖、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9.
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丁茶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苦丁茶总黄酮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苦丁茶总黄酮微波辐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440W,乙醇浓度65%,微波加热时间为5min,液固比为30∶1,提取次数为2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苦丁茶总黄酮得率为2.289%。[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是一种快速高效提取苦丁茶总黄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苦丁茶 (LlexlatifoliaThunb)系冬青科大叶冬青树。其具有独特的饮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苦丁茶D1是本站科技人员从老态野生苦丁茶实生树群体中选出 ,经过十几年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分枝早、分枝多、分枝部位低、形成茶蓬早、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的优点。 2 0 0 2  相似文献   

11.
研究苦丁茶的抗氧化性能及其对肉品质的影响,采用丙酮、甲醇和乙醇3种溶剂分别处理水提冬青属苦丁茶粉末,通过测定DPPH、ABTS+值,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分析;再将水提苦丁茶粉末按照0、0.5%、1%的比例添加进鲜肉末中,并在第0、5、10天测定DPPH、ABTS+、TBA值,对不同浓度水提物处理后的鲜肉进行简单的感官评定,综合上述两方面内容的评定分析,对苦丁茶水提物的抗氧化作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苦丁茶水提物能明显提高鲜肉的抗氧化性,改善肉的品质。因此初步断定,苦丁茶水提物应用于肉中对保持肉的品质,延长肉的保存期,提高肉的抗氧化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源纤维素酶对苦丁茶浸提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外源纤维素酶对苦丁茶浸提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温度55℃、pH值4.8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以纤维素酶浓度、茶水比和浸提时间为因素、苦丁茶内含物浸出的含量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合适的苦丁茶浸提方法。[结果]随着纤维素酶浓度的增加,苦丁茶中氨基酸、水溶性糖、水浸出物的含量上升,纤维素含量下降,0.30%为最佳纤维素酶浓度。随着茶水比的增加,苦丁茶中氨基酸、水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增加,黄酮含量减少,茶水比1∶40时浸提效果较佳。苦丁茶中氨基酸、水溶性糖、黄酮的含量受浸提时间的影响不大。[结论]当纤维素酶浓度为0.30%,茶水比为1∶40,浸提时间为40 min时,苦丁茶的浸提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3.
大叶冬青苦丁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叶冬青苦丁茶是一种用途较广的珍贵药用植物资源,近几年来市场对大叶冬青苦丁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本文综述大叶冬青苦丁茶化学成分、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苦丁茶名称的演变、植物种类及保健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鄢东海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114-116,113
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综述了苦丁茶名称的演变及植物种类,明确了西南地区主要开发的苦丁茶植物为粗壮女贞[Ligustrum robustum(Roxb.)Blume],归纳总结了粗壮女贞苦丁茶的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苦丁茶的综合利用与深度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丁茶叶中的总黄酮含量,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分析影响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合成计算总黄酮含量的不确定度。[结果]通过分析及计算样品称量质量、样品定容体积(25、100ml容量瓶)、标准溶液配制、仪器读数的标准4个B类不确定度和回归方程y=a+bx中y残差的标准、样品测量重复性2个A类不确定度,最后合成苦丁茶中总黄酮含量的不确定度。苦丁茶中总黄酮含量的不确定度为ω=2.26%±0.15%,包含因子K95=2.06。样品质量及定容体积对不确定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结论]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拟合及样品的重复性测定是苦丁茶中总黄酮含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在对微波辅助提取苦丁茶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过程中,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及提取时间4因素的单因素最佳值.然后通过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来选定3个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进行BBD(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从而确定它们的最优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各单因素实验的最佳值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8min;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影响顺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响应面分析得到的苦丁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75%,料液比1∶21.6,提取温度80.35℃,总黄酮提取率为7.622 86.  相似文献   

17.
有机肥对粗壮女贞(苦丁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个肥种(饼肥、人畜粪尿、秸秆堆肥、尿素和蚕沙,施肥量均为3000 kg/hm<'2>,另设不施肥对照处理)和秸秆堆肥4个施肥量(0kg/hm<'2>,1500kg/hm<'2>,3000kg/hm<'2>,7500kg/hm<'2>)对粗壮女贞品质(茶多酚、总黄酮和荼皂甙)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饼肥的粗壮女贞茶多...  相似文献   

18.
特种紫茶降压活性物质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1991年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特种紫茶和云抗10号(对照)夏秋两季的蒸青、烘青茶中降压活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特种紫茶在黄酮类、咖啡碱、锌和花青素含量上较对照要高,而茶氨酸和儿茶素总量则较对照低;初步提出黄酮类、锌或花青素是特种紫茶的降压特异物质,而未测的茶叶皂素也极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试验大鼠40只分为5组,分别2饲以基础饲料(含硒量为0.01μg/g)并饮用自来水(对照)、亚硒酸钠溶液、低硒茶浸出液、人工富硒茶及天然富硒茶浸出液,观察天然和人工富硒茶叶硒的相对生物利用率及其对大鼠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对富硒茶叶硒的相对利用率比对照和亚硒酸钠高,富硒茶叶硒的利用率为68.05% ̄70.40%,而对照的硒利用率为65.38%,NaSeO3硒的利用率为65.41%。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