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凤泉区自2008年开始实施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重点组织创建百亩高产示范方,大力推广深耕、精播、配方施肥、氮肥后移及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高产栽培技术。2010年小麦百亩高产示范方每667m2产量达到676kg;2011年百亩高产示范方每667m2产量达到702kg。百亩高产示范方连续两年突破650kg的好成绩,为本区及新乡市树立了小麦  相似文献   

2.
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几种主要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产量及效益等方面总结出了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越冬一大茬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西瓜一年四茬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菏泽市牡丹区2009年、2010年为农业部大豆高产创建项目县区,按照《山东省大豆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牡丹区连续两年圆满完成了大豆高产创建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促进了全区大豆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周边地区大豆高产栽培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按照全国和山东省粮食高产创建项目要求,2009年桓台县落实了新城镇、邢家镇两处玉米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在核心示范区内安排了逯家村、睦和村两处玉米高产攻关田。2009年10月8日,山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实打验收,其中逯家村登海661高产攻关田每667平方米(1亩)单产达到915.2千克,睦和村登海661高产攻关田每667平方米单产达到905.8千克。  相似文献   

5.
高产创建的目标和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粮棉油糖高产创建项目实施两年多来,对粮食连年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农业系统工作的新亮点、新抓手。笔者从两年来直接参与组织全国高产创建工作的实践出发,总结了高产创建的"四新"特点:新突破、新抓手、新舞台、新课堂,深刻阐述了高产创建的三个目标:直接目标、间接目标、长期目标,并分析总结了高产创建的五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2012年、2013年农两优3135连续两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两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II优明86增产10%左右;2014年、2015年引进在建瓯市水源乡大源村作菜后稻种植,表现高产、抗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稀播早播、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2014年、2015年引进两系杂交稻新品种福龙两优29在闽清县作晚稻试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等特征特性,总结福龙两优29在闽清县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大面积旱作两熟达吨粮的高产栽培途径,连云港市作栽站于1983年开始,连续三年在赣榆县海头镇、东海县洪庄乡、云台区中云乡等地进行了1318亩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实现了亩产一吨粮的高产指标。其中赣榆县海头镇102亩小麦玉米吨粮田,1984年亩产976.6公斤,1985年亩产1008.12公斤,1986年亩产  相似文献   

9.
2011~2012年在尤溪县溪尾乡的溪尾村连续2年建立两优3773烟后稻百亩高产示范片,根据两年的示范栽培实践,总结3773作烟后稻栽培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14-2016年连续3年在宜黄县进行高产制种技术研究,已基本摸清了和两优1号组合的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文章介绍了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和两优1号的双亲特征特性以及在宜黄晚夏制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选育的两系晚籼杂交稻新品种福龙两优863(闽审稻2011F01)在上杭县5年试验示范表现。结果显示,福龙两优863具有优质高产、熟期适中、功能叶寿命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势性状。本文还总结了福龙两优863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杂交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4个晚稻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福龙两优29、天优1261两个新品种综合表现佳,生育期适中,产量分别比宜优673(CK)增产5.05%和4.36%。  相似文献   

13.
2013年福建省长汀县承担了福建省中低产田品种对比试验任务,在长汀县中低产田对福建省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选送的12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闽丰优3301、福龙两优29、内优311、深优9775、嘉优99等品种(组合)综合表现较好,较适宜在长汀县中低产田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状况和稻作发展的基本特点,以节水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南方丘陵区节水稻作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提出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3方面综合效益评价的16项评价指标.并以国家"863"项目推广示范的节水灌溉双季稻模式、水旱轮作双季稻模式、稻油轮作模式3种节水稻作模式和当地常规双季稻模式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节水稻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均优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以稻油轮作模式综合效益最高.因此,在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双季稻区适当发展稻油轮作节水稻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前景.该评价结果可为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稻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棉花生产上普遍存在的枯、黄萎病发生严重,纤维比强度偏低,马克隆值偏高以及缺乏早熟性较好的品种等问题,广泛搜集、筛选遗传背景丰富、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作为亲本,利用杂交创造广泛变异,实现目的基因的重组,选择多个优良目标性状集于一体的后代材料,结合南繁北育,在重病圃进行全生育期抗病性鉴定、多点适应性鉴定等,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早熟性较好的抗虫棉花新品种‘冀863’。2006年参加冀中南春播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863’高产、抗病、早熟性好,符合纺织工业需要的AA型优质棉标准,各项纤维品质指标匹配合理,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规范Ⅱ型品质标准。与同期和近5年河北省审定的春播常规棉品种比较,具有整齐度指数高、断裂比强度强、马克隆值适宜、反射率高、纺纱均匀性指数高等优良纤维品质性状和早熟性好的特点。‘冀863’是适宜生产需要的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品种,亦可作为培育新品种的优异种质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基因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使用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含量为1%的转基因玉米MON863样品(CRM)中结构特异片段的含量,并从扩增反应、数据处理以及微量移液器等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研究得到uA=1.7×10-2,uB=9.0×10-4,uC=1.7×10-2,U95=0.036,测量结果为1.08%±0.036。[结论]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来自检验过程中的随机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基因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使用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含量为1%的转基因玉米MON863样品(CRM)中结构特异片段的含量,并从扩增反应、数据处理以及微量移液器等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研究得到uA=1.7×10^-2,uB=9.0×10^-4,uC=1.7×10^-2,U95=0.036,测量结果为1.08%±0.036。[结论]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来自检验过程中的随机效应。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精准农业技术的组成及应用,结合国家"863"课题和吉林玉米生产现状,分析了实施精准农业的可行性,并介绍了精准农业在吉林省的示范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感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了解抗/感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为棉花黄萎病的监测与绿色生态防控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感病品种(鄂荆1号,EJ)和抗病品种(冀863,J863)为试验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Seq)技术分别测定花铃期不同阶段(盛花期、开花后期和结铃期)土壤中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数量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结合冗余分析(RDA)明确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土壤中大丽轮枝菌ITS基因拷贝数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感病品种EJ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呈正相关,而抗病品种J863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病原菌数量相关性不大。除盛花期外,棉花开花后期和结铃期抗病品种J863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低于感病品种EJ。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除开花后期,抗病品种J863在盛花期和结铃期的细菌丰富度Chao1和ACE指数均高于感病品种EJ。主成分分析表明,抗/感品种之间及其在花铃期不同阶段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群落组成方面,在门水平上,感病品种EJ的部分优势菌群平均相对丰度低于抗病品种J863,如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Patescibacteria和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降低幅度分别为16.38%、4.05%、2.25%、6.58%、7.10%、20.60%和35.78%;在属水平上,感病品种EJ的部分优势菌群平均相对丰度低于抗病品种J863,包括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BryobacterIamiaPseudarthrobacter、芽球菌属(Blastococcus)、红色杆菌属(Rubrobacter)、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Pontibacter、链霉菌属(Streptomyces)、Gemmatirosa、微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和Solirubrobacter,下降幅度分别为5.09%、19.41%、13.79%、2.36%、10.78%、34.47%、46.76%、61.84%、52.75%、48.61%、74.79%、9.13%和26.42%。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受硝态氮(NO3 --N)、速效磷(AP)、铵态氮(NH4 +-N)、无机磷(IP)、pH和有机质(OM)指标影响。【结论】土壤中大丽轮枝菌的数量与棉花抗/感品种黄萎病发生的相关性存在差异,感病品种黄萎病的发生程度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呈正相关。抗病品种在盛花期、开花后期和结铃期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优于感病品种,并且不同生育时期的优势菌群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土壤中细菌多样性、相对丰度和组成受有机质、pH、氮素类型、速效磷等指标影响。同时,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筛选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探讨黄瓜抗病材料鉴定和选择的分子方法。【方法】以黄瓜抗黑星病和感黑星病亲本组合(Q6×Q12)的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和AFLP技术筛选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AFLP引物组合E20M64在抗病池和感病池间约130 bp处表现多态性。经F2单株分析,在抗病个体中扩增出了约为130 bp的特异片段,而感病个体无此条带。该特异标记与黑星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4.83 cM。测序结果显示,目标片段的大小为125 bp,并将该标记转换为了SCAR标记。【结论】提供了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的分子手段,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