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雷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严重危害,屏蔽技术的防护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阐述雷电防护中雷电对电子设备的危害、屏蔽技术原理及对屏蔽效果的分析。提出了在雷电防护中屏蔽技术,层层设防、内外统一防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侵入,保证了电子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
郭鑫 《安徽农学通报》2015,(11):130-131
"3S"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能等优势,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可有效地进行前期规划、面积核查、退耕林地的动态监测以及退耕还林后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价等工作,为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建立一个精准、高效的规划、管理与监测体系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该文主要总结了"3S"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辉 《现代农业》2010,(7):77-79
铁岭市生态监测工作从2009年5月份开始,从卫星图片解译到野外核查、数据质检,于2009年11月份最终形成生态评价报告,从而对铁岭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达到科学评价生态环境状况及预测其变化趋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监测管理工作第一线视角,总结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质量核查与抽测工作的内容、方法,提出了该项工作的思考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钴室扩源能力计算及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国际防护标准,采用QAD-CG程序,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钴源室的各点屏蔽参数进行验算得出如下结论该钴室扩源至3.7×10  相似文献   

6.
2016年宁夏全区开展PM_(2.5)手工标准方法和自动监测方法比对核查监测,依据相关性和相对误差两个指标对比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016年宁夏PM_(2.5)手工和自动监测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2)PM_(2.5)手工和自动监测值相对误差为-55.2%~33.3%;其中,手工和自动监测值绝对误差在25%范围内占58%,负误差占82%。(3)所比对的城市间PM_(2.5)自动和手工监测数据值的RE平均值在6.4%~30.9%波动,显示各城市间的PM_(2.5)监测数据质量参差不齐。(4)当PM_(2.5)浓度较低时,相对误差在±25%范围内的数据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大兴安岭卫星热点预报森林火灾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监测是现阶段我国主要森林火灾监测方法,其本质是测报地面的高温热源,利用粗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进行林火监测时不能区分高温热源性质、精确定位火场,对于热点数据的地面核查反馈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提升热点数据处置的技术水平是森林防火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5—2015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卫星热点数据和同时期森林火灾历史资料,利用ARCGIS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卫星热点初判林火发生次数的准确率79.7%,不同卫星初判热源差异较大,NOAA-16、NOAA-18、NOAA-19和FY-1D的报准率均在80%左右,监测次数综合达到1 928次,占总数的2/3,是监测林火的主力卫星。2)卫星预报初判林火发生位置平均误差为5 787.9 m;不同卫星初判热源差异较大,NOAA-19和Terra预报热点的误差较小,但监测数量偏少;NOAA-15和NOAA-17的监测数量虽然较多,但其误差非常大,NOAA-15有7 064.7 m,NOAA-17达到万米以上。3)在卫星监测到的219次森林火灾和历史资料记录的165次火灾中,有147次森林火灾能够对应,卫星的多报、少报问题主要集中于呼玛县,在连续监测同一场森林火灾时,容易出现多报、少报的现象。建议在无法提高卫星性能的情况下,改进卫星图像的处理技术,完善卫星图像的判读标准,提高判读的准确性,同时完善地面核查反馈的方案,以增加核查效率,降低核查经济成本,同时基于不同卫星的性能差异,建议在进行林火监测时应以预报精确的风云系列极轨卫星为主,以性能稳定的NOAA系列卫星为辅。   相似文献   

8.
朱芙蓉 《现代农业科技》2015,(1):230-232,234
基于安徽省芜湖地区2006—2011年闪电数据,分析了该区域雷电活动规律、芜湖长江大桥面临的雷电风险、雷电对大桥的可能危害方式等,按照雷电防护原理,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阐述了雷电防护C、D、B、S、E 5项措施在芜湖长江大桥雷电防护中的实践应用,并指出桥梁雷电防护的重点措施是等电位连接和电源、信号线路的屏蔽。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4):6-7
雷电的危害巨大,雷电防护是建筑物需要做到的重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文中通过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职工食堂所在地区地理地形条件、气候环境的勘察。主要以《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为依据,在建筑物的建筑设计图纸的基础做出雷电防雷设计,从建筑物的外部雷电防护、内部雷电防护等方面入手,采取接闪、屏蔽、分流、等电位连接、接地和过电压保护等措施,对教职工食堂进行不同程度的综合雷电防护,以确保建筑物遭受的雷击隐患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PM2.5颗粒物样品的采集、分析环节、PM2.5颗粒物质量检测、检测仪器精密度的控制和电机电刷的控制等5个方面,对环境空气PM2.5自动监测质量核查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化学镀镍-铜-镍导电涤纶织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化学镀镍和化学镀铜组合工艺制备了电磁屏蔽导电涤纶织物,镀层由镍/铜/镍三层金属层组成.重点研究了镀层重量和织物型号等因素对镀层抗氧化能力、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镍作为铜镀层防护层,其上量越多,抗腐蚀和氧化能力越强.铜金属上量越多,表而电阻越小,电磁屏蔽效果越好,当铜上量约20g·cm~(-2)时,表面电阻显著下降.另外织物的编制密度对电磁屏蔽效能也有影响,编制密度越大,电磁屏蔽效能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 进行有效监测和监督日益迫切,这事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效。【方法】文章通过文 献梳理,整理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所取得的进展,结合调查研究及工作中汇聚的 时空数据资源,提出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村人居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的思路,将对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核查。【结果】该文提出了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数据资源 库、农村人居环境监测系统、农村人居环境举报核查系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估系统的建 设思路,从而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农村人居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将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监 测体系建设提供支撑。【结论】利用基于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 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村人居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进行有效监督和 核查,实现整治效果全过程的在线监管,充分发挥信息化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独特 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击损害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移动通信基站雷电防护的具体措施。认为移动通信基站的雷电防护应作为系统工程来考虑在具体的防护技术上,应采用“分流-均压-屏蔽-接地”综合防雷技术,以防止雷电及雷电电磁脉冲危害.并有效地解决雷电磁兼容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一套干旱区城市防护绿地稳定性多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收集已有数据资料和样地调查,对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总体处于亚稳定状态,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了解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相关内容,本文从期间核查的制定与实施、仪器什么时候需要进行期间核查、核查主要关注的设备及核查方法等方面出发,进行核查相关内容的综述,以期望能够全面了解期间核查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期间核查是保证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的有力措施。本文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的要求,介绍了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概念及目的,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最常用的仪器设备—气相色谱仪为例,介绍了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和结果判定。  相似文献   

17.
建筑物综合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一般的民用建筑工程实例,按照防雷相关规范的要求,介绍了建筑物防雷措施,包括确定防雷级别、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直击雷防护等内容,从接闪、引下、接地、均压、屏蔽、布线、过电压保护等方面分析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雍君  朱继鹏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210-211,213
介绍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监测的内容,分为护坡工程、拦渣工程、截排水工程、土地整治工程、植被恢复工程和临时防护工程,对每一监测措施的具体监测项目和监测要求、监测指标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电防护在自动气象站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从接闪、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共用接地系统和综合布线等方面介绍了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室的雷电综合防护问题,并指出防雷装置在检测维护时应注意的几种情况,以为自动气象站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测报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态防护基材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生态防护基材的特点,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3方面出发,建立了生态防护基材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选择4个已完工的采用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治理的边坡样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该评价体系对各个边坡样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符合边坡样地的现场调查和坡面实际情况,表明所构建的生态防护基材土壤质量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