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吉林地区的天气学资料和物理量的基础上,结合发生在2007年11月7~9日持续3 d的大雾天气,从天气学形势、要素特征特别是大雾发生、维持、消散的天气学条件出发,并结合环保局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对大雾天气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雾发生前期,低空有弱冷空气活动,大雾维持期间北部维持高脊使得没有强冷空气入侵,850 hPa以下有深厚的逆温层存在,近地面层逆温持续存在,且低空风速较小,相对湿度大,500~850 hPa有弱的冷平流;由于稳定的逆温层结存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大雾天气里空气污染指数为三级,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2.
新宾县大雾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宾地区单站大雾气候特征及大雾天气低空风场、温度场、湿度场的研究,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地形分布,得出新宾县多年雾日的平均分布规律,并分析雾日的形成条件,为大雾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1年12月3~7日山东中西部一次持续性大雾过程。[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从大尺度天气背景、地面要素场、T-lnp图、水汽及物理量场方面对2011年12月3~7日山东中西部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此次大范围持续性大雾过程的形成和持续原因。[结果]此次大雾过程发生在500 hPa中纬度较平直的偏西气流、中低层高压脊以及地面高压底部弱气压场控制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前期的强降雪过程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中低空的暖湿气流和近地面的偏东气流有利于大雾的维持和发展。大雾期间,风速一直1~3 m/s;过程前期温度露点差和能见度有明显的日变化,而中后期变化不大;在近地面有较明显的逆温层存在,同时在大雾强盛期间在700~800 hPa有明显的低空逆温层存在,这些均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和发展。大雾期间,大气层结稳定,低层存在弱的辐合上升运动,中高层存在弱的辐散下沉运动,这些也有利于大雾的维持和发展。[结论]该研究为大雾天气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田磊  蔡雄辉  陆琴琴 《北京农业》2013,(15):171-172
基于此以2001~2010年安徽省蚌埠市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和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形势和背景、物理量诊断和探空资料分析方面,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对2012年10月27~28日发生的1次辐射平流雾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雾前期有降水,为大雾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大雾发生皖北前高空为一致的槽后西北气流,大气层结稳定;地面处于高压底部,高压稳定少动;大雾发生过程中,高空为弱偏西气流,中低层有弱冷暖平流,近地层存在逆温层;湿度场上表现为上干下湿,925hPa以下湿度接近饱和;低层有明显的辐散运动,这些都有利于大雾天气过程的形成和维持,而中低空下沉气流的存在有助于近地层的弱风条件和稳定层结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Micaps数据、探空资料、自动站资料对2015年11月8~18日巴彦淖尔市罕见持续大雾天气做了诊断分析,分析可知气温、风向风速、湿度、逆温层等气象要素与大雾天气的发生关系密切,结果表明:1)空气湿度大;2)晴朗或少云的天空,地面有效辐射强且是微风;3)稳定的大气层结,近地面有逆温层,且逆温层高度较低;4)温度的日较差和日变压较小,是大雾发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刘德安  王凤娇  刘慧  徐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117-1120,1131
利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对滨州市2011年12月3-7日和2012年3月16-17日2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大雾天气产生的环流形势及其形成的大气层结特征、垂直运动特征、温湿条件等。结果表明,稳定的环流形势及地面较弱的气压场是大雾形成的有利天气形势;风力小,空气湿度大,有利于雾的形成;低层西南气流是大雾形成并维持的主要水汽来源;近地层形成逆温层,使大气层结处于稳定状态,是大雾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条件;低层垂直运动较弱,对水汽的扩散不利,有利于雾的维持。  相似文献   

7.
张熙马丽李  芳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414-2416,2418
运用常规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温度层结、空气质量等方面,对2013年1月12~16日济宁地区连续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持续大雾发生在脊前西北气流控制的纬向环流形势下,西风环流平直,整个华北地区均处在高压的前部,山东地区气压梯度力小,有利于大雾的发生和维持;湿度场有"上干下湿"的稳定层结;低层暖中心使系统内风速减小,同时也有利于近地面逆温和低空逆温的形成;空气污染物对大雾形成或维持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汪学军  祝卫华  王新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55-8657,8755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和区域自动气象站探测资料,对九华山大雾天气气候概况及气象要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九华山大雾春季和冬季是多发季节,大雾分布地域性强,时空差异大;大雾日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大雾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易生成大雾的时间段在04:00~06:00,占总数的36%,00:00~04:00次之,占总数的28%;大雾的消散时段一般在日出后至正午前,其中08:00~10:00占总数的64%。当气温为0~5℃、相对湿度90%、风速为0~3 m/s时,出现大雾的频率最高。有4种易出现大雾的地面和高空形势场。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Micaps常规资料、探空资料和EC模式物理量场资料,对2023年2月9-10日发生在石嘴山市的大雾天气做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雾过程是在较为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中低层暖温度脊控制,地面均压场维持,大气层结稳定,有利于低层逆温层的生成;探空资料显示,大雾发生过程中,低层出现多层逆温且较为深厚,对大雾的形成和维持起了重要作用;热力结构表明,温度日较差大表示地面辐射冷却为水汽的凝结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辐射雾的特征;温度平流表明,在大雾发展和维持阶段,低层有暖平流输入,具有平流雾的特征;水汽条件表明,前期的降雪天气、地面积雪融化以及沙湖地区靠近水域,都为本次次大雾天气提供了较为充沛的水汽;动力条件表明,在大雾发展维持期间高层存在稳定的下沉运动,在中低层,大雾发生前期存在弱的辐合上升运动,大雾消散期间存在下沉运动。  相似文献   

10.
银川一次连续大雾天气的观测与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川站2006年1月22-28日观测到的1次连续大雾天气过程,从地面观测资料特征、探空观测资料特征、天气形势特征及大雾的成因入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大雾天气过程产生在高空平直气流中的小波动影响,主要是由冷平流和辐射冷却使水汽在近地面层和低层聚集,近地面晴朗微风是大雾形成并维持的重要条件;各层地温高低排列的变化,对大雾过程的结束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春季气象要素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保部门互联网公布的呼和浩特市2014年春季(3-5月)空气质量指数,及气象部门同步观测的有关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探讨日平均风速、日平均地面温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对呼和浩特市春季空气质量指数影响程度,从而为进一步做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2014年春季,各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指数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面温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Micaps 3.1资料、赣州探空资料、宜春风廓线(WPRD,60 min)风场产品以及吉安自动观测系统资料,分析2012年11月18—19日吉安一次持续性平流辐射大雾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天气背景、动力和热力结构特征及其演变等,揭示了这次平流辐射大雾过程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这是冷暖平流在有利条件下经过辐射冷却后形成的平流辐射雾。在有利的大尺度背景条件下,暖平流移动到冷的下垫面和冷平流移向较暖的近地层,同时地表净辐射进一步加强近地层冷却,是此次大雾过程的触发和加强机制。特殊的温度场结构增加了低层暖湿空气和下垫面之间的温差,近地层至低层弱的辐合和垂直上升运动有助于小风的维持和稳定;充足的水汽为大雾长时间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地层风速增大和低层逆温层、湿度层消失是这次连续性平流辐射雾消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大雾分区客观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统计福建省大雾天气的气候特征以及成雾的气象要素特征,总结出成雾的气象要素指标。基于福建省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利用完全预报(PPI)方法,建立由降水、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逆温等因子的预报概率方程,对大雾分区进行了客观预报。  相似文献   

14.
黄滢  江源源  郭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43-15345
统计分析1963 ~ 2009年广西省沿海气象台站雾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气候特征、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3个方面分析广西沿海雾的气候特征和形成条件.结果表明,广西沿海雾出现最频繁时间段为08:00 ~09:00;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其中以3月为最多,夏秋季很少;雾日数年际变化幅度大.广西沿海出现雾过程的天气形势主要有地面高压后部和弱冷空气影响2种.统计广西沿海雾和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广西处于水汽通量的大值区,水汽十分充沛;广西沿海雾形成要有适当的风速、风向;出现雾时地面气温在11 ~25℃;逆温层是出现大雾的有利条件,但并不是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郭红艳  李永果  马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05-11206
对2005年11月10日济宁大雾出现时大气环流形势和大雾出现前后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水汽充沛,气压场和风场较弱,高空有弱冷空气,低层层结稳定,地面上处于冷高压底部或后部,这些条件均有利于大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宁夏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翠芳  陈楠  张广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74-17078,17081
利用1961~2009年宁夏24个气象站大雾天气观测资料,在对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宁夏雾的环流背景和主要影响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宁夏雾的预报指标,建立了宁夏雾的预报模型及预报业务系统。结果表明:1961—2009年,宁夏雾的发生频数呈逐渐增加趋势,南部固原市和中部干旱带发生频数逐渐减少,北部引黄灌区明显增加;固原市发生频数明显多于中北部地区;一年中,秋冬季是雾的多发季节,春末夏初是雾的少发季节。雾出现时,500~700hPa基本为较稳定的西西北气流,850hPa为偏南气流,地面为均压区;500~700hPa相对湿度较小,850hPa到地面湿度较大,850hPa相对湿度在70%~80%.地面湿度接近饱和,850hPaT—Td≤3℃;地面水平运动微弱,高空风垂直切变较小。大雾出现时,500~850hPa垂直速度场均为下沉气流,且多数大雾前日出现降水,近地面层有逆温存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对陕西2007年11月12~16日大范围持续性大雾产生的天气背景、温湿条件和大气层结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期500 h Pa陕西为西西北气流,地面为均压场控制,辐射降温有利于近地层水汽凝结成雾;后期陕西处于高压前部等压线较密集区,形成锋前雾;1~4 m/s的地面风速、低层弱的垂直速度是这次雾形成的动力条件;上干下湿的高低空配置是大雾发生的水汽条件;大气层结稳定,低层有逆温、稳定少动的暖盖,阻碍低层水汽向上扩散,有利于大雾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