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加强冬小麦的春季管理,是小麦增产的重要环节。春季管理是指从返青——抽穗,我省一般在2月底3月初~5月上中旬,在北阶段小麦既有根、茎、叶的生长,又有雌雄穗的分化发育,是小麦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需肥水最多的时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供足肥水,促壮秆不倒、穗大粒多,其管理的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是决定每667平方米成穗数和穗粒数,并为增加粒重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为提高肥水利用率,应因地、因时、因苗综合运用肥水,综合应用管理技术夺取小麦丰收。一、科学运筹肥水,促弱稳壮控旺冬前未浇越冬水或墒情不足的地块,开春后  相似文献   

3.
豫东地区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飞  杜明华 《现代农业》2011,(12):44-44
加强小麦的春季管理,是争取夏粮丰收的重要环节。因为整个春季小麦既有根茎叶的生长,又有雌雄穗的分化发育,所以春季是小麦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需肥水最多的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要因地因苗,合理运筹肥  相似文献   

4.
我地小麦春季管理一般是指春节后到四月二十日这段时间对麦田的管理,这段时间是小麦返青、拔节、孕穗的时间,尤其进入三月中旬前后将进入小麦拔节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关键时期,也是肥水需求的吸收高峰期.因此,必须狠抓春季小麦的田间管理,巩固冬前低蘖位大分蘖,增加春季分蘖成穗率,减少无效分蘖,促进晚播二、三类苗情转化升级,调节群体协调发展,夺取小麦丰产丰收,特提出如下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5.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针对我国北方各地普遍干旱降水偏少气温比往年偏高,小麦在越冬后提前返青的苗青提出镇压、中耕、补水、补肥、秸秆覆盖、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措施,确保2014年夏季粮食大丰收。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春季小麦管理要因地因苗制宜,做到早抓早管、分类指导、合理运筹肥水,实现中期稳健生长保大穗,后期不早衰增粒重,达到"穗多、穗大、粒重",为临邑镇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春季田间管理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李凯 《农技服务》2014,(2):16-16
<正>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春季小麦管理要早抓早管、分类指导、合理运筹肥水,促穗足粒多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促控结合,肥水调节三类苗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追肥浇水,亩施尿素5~7㎏;第二次在拔节期进行,提高穗粒数。二类苗促控结合。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60万的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60万的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  相似文献   

7.
正春季是小麦苗情转化的最关键时期,加强春季麦田管理对促进苗情转化,提高成穗数和穗粒数至关重要。2018年孟州市小麦苗情参差不齐,弱小苗面积比例大,促弱转壮是2018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一、因地因苗制宜,搞好肥水管理2018年冬前雨水充足,墒情适宜。对播种早、播量大、群体较大的麦田可暂不浇水,视墒情东部平  相似文献   

8.
正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不利气象因素及病虫草害多发、频发的阶段。抓好春季麦田管理,落实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控等技术措施、稳壮控旺、促弱转壮,确保小麦稳健生长发育,是争取小麦多成穗、成大穗、实现小麦增产提质增效的关键。随着春季气温回升,麦苗已开始返青,进入春季生长发育时期,各乡镇(街道)要早组织、早动手、早落实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措施,因地制宜搞好春季麦田管理。一、科学追肥浇水麦苗返青期后,随着气温回升,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拔节—孕穗期(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对肥水需求迫切,反应敏感,为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确保小麦丰产丰收,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因地制宜科学运用肥水1.1拔节孕穗肥水。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结合土壤墒情和苗情长势适时浇好拔节孕穗水。春季没有浇水追肥的高产麦田,要在拔节孕穗期浇水施肥,每亩施尿素5~10kg,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小麦孕穗期是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此时期缺水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永年县小麦生产克服冬前阴雨雾霾低温冻害,春季干旱少雨等不利气象因素影响,狠抓播种基础和统一供种关,落实播后镇压、春季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夏粮丰收在望,预计小麦产量与去年持平略增。据农技人员调查,全县50万亩小麦平均亩穗数44.7万,穗粒数33.2粒,按千粒重42克、亩产52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