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钾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双城地区不同钾肥施用量条件下,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规律以及土壤—作物系统中钾素投入—产出平衡状况。结果表明:施钾可明显增加玉米植株各部分含钾量,对秸秆钾含量的提高尤其明显。在一定范围内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随着施钾量增加,籽粒产量没有进一步提高,从而使钾肥效益降低。施钾肥的K1、K2、K3、K4处理分别比K0产量增加1 190、1 460、1 070和729 kg.hm-2;各处理钾含量大小顺序为:籽粒K4K3K2K1K0;秸秆K4K3K1K2K0;各处理钾表观盈亏量均为负值,其中K1和K2处理钾的亏缺程度最大。双城地区钾的平衡系数均小于1。从产量、效益及平衡系数看,该地区钾肥用量以K2O 100 kg.hm-2为宜,可使土壤钾素趋于动态平衡,达到玉米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莴笋对氮钾的产量和品质响应.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挂丝红>尖叶>润农>双尖>大白甲.增施氮肥、钾肥显著提高莴笋产量,氮增产效率在中N水平下大白甲最高,高N下双尖最高,钾增产效率以大白甲最大,双尖次之.在N15K15处理基础上增施氮肥和N20K10处理基础下增施钾肥显著降低5个品种莴笋产量.莴笋硝酸盐含量以尖叶>润农>双尖>大白甲>挂丝红.增施氮肥提高莴笋硝酸盐含量,N15K10处理莴笋硝酸盐含量则显著降低.莴笋的Vc含量以润农、挂丝红、大白甲为高;还原糖含量以尖叶最高,润农最低;氨基酸含量以润农最高,挂丝红最低.5个品种莴笋Vc、还原糖、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施肥处理各异.不同品种莴笋中以挂丝红产量和品质较好,双尖、挂丝红、大白甲、尖叶获得高产优质的氮钾组合处理为N15K10,润农高产优质的处理为N20K10和N15K15.  相似文献   

3.
以酸性紫色土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对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能使甘蓝产量提高3.4%~23.6%,并以(N30P15K20Ca和N30P15K20)处理增产作用大.在N30P15K20的基础上配施钙肥可提高甘蓝产量7.9%,而配施硼肥则无增产作用.与CK相比,N30P15K20和N30P20K30处理的硝酸盐含量下降26.9%和34.6%,各施肥处理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以降低为主,但随着施氮量增加,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在相同氮钾水平下,增施磷肥能提高甘蓝还原糖含量.各处理除N20P15K20和N30P15K20B的粗蛋白含量有所增加外,其余者均不同程度的降低.N30P15K20为甘蓝产量和品质效应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补灌及施氮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方式下,玉米各生育期全株、秸秆干物质积累均呈现出“S”型曲线变化规律.玉米全株干物质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相同P、K肥条件下,增施N肥可增加玉米秸秆干物质量;补灌(50 mm)条件下,相同施肥处理玉米产量和N肥农学效率分别比无灌溉增加4%~21%、1.8%~20%;补灌条件下,N、P2O5和K2O的用量分别为225、120、60 kg/hm2时(Wl N4处理),玉米产量最高,可达到10 971 kg/hm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玉米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条件下,平衡施肥和补灌可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5.
张家口地区春玉米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纪元一号玉米品种为试材,采用3414完全方案设计,另增加1个单施有机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北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玉米主要肥料需求量及比例。结果表明:不施任何肥料处理的产量最低,仅占正常施肥产量的80.6%,平衡施肥对提高春玉米产量至关重要。目前推广使用的N2P2K2配方(N施用量310.5 kg/hm2、P2O5施用量157.5 kg/hm2、K2O施用量162.0 kg/hm2),氮、磷用量合理,钾用量偏低,可采用稳氮、控磷、增钾予以调整。本研究条件下,纪元一号在N2P2K3处理下产量最高为13 530.0 kg/hm2。有机肥是完全肥料,施用有机肥取代化肥,高产肥田效果好。本研究结果对指导北方地区春玉米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1992到2000年,在中性紫色土上进行了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组合对水稻的增产顺序为:MNPK>NPK>NP和NK>N>PK>CK,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明显提高了水稻产量;水稻产量与气候密切相关,正常气候各年度稻谷平均产量在6.0~7.0t/hm2左右,1993年气候异常,各处理稻谷平均产量仅为4.0t/hm2;除1993年N肥、P肥、K肥效平均分别为:K(12.4kg)>P(7.5kg)>N(4.9 kg)外,其他正常气候年份化肥肥效则为N>P>K.施氮肥、磷肥籽粒全氮、全磷含量比不施氮肥、磷肥分别平均高14%,32%;M+NPK配施茎叶中含磷量比单施化肥处理高27%,施氮肥水稻籽粒粗蛋白含量均比不施氮肥高,施钾肥处理水稻吸钾量明显高于不施钾肥处理.  相似文献   

7.
大同盆地盐碱条件下玉米最佳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玉米3414田间试验,研究了盐碱条件下氮、磷、钾肥合理配比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配比施用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所有处理中,高磷处理(N 2 P3 K2)增产率最高,达到81.78%,而平衡施肥处理(N 2 P2 K2)增产率次之,达到73.41%,说明盐碱地增施磷肥可以降低盐碱的胁迫,改善土壤环境,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对比3个缺素处理,玉米施氮、磷、钾处理平均增产率分别为43.30%、30.39%、23.71%,这一结果显示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 N >P >K;分析氮磷、氮钾、磷钾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发现氮磷、氮钾、磷钾处理交互影响玉米产量平均增产率分别为7.5 1%、7.03%、6.49%,排序为NP >NK >PK。根据一元二次函数构建了盐碱条件下氮、磷、钾单因子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得出玉米推荐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228、158、104 kg /hm2,氮、磷、钾最佳比为1∶0.69∶0.45。  相似文献   

8.
黑土玉米钾肥定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索钾在作物、土壤体系内的循环及秸秆还田对保持农田钾素平衡的作用,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连年施钾肥对双城市黑土玉米仍有显著的增产作用;K1和K2处理分别比K0处理增产21.3%和16.7%。由于2008年风调雨顺,玉米产量较高,钾肥增产效果显著;长期不施钾肥土壤钾素含量呈波浪式下降,施钾肥有不同程度增产,可见,适量施用钾肥对提高产量、维持土壤钾素平衡、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生产上开展氮磷钾肥配施的平衡施肥技术对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的平衡施肥处理(N15P5K4)与减素处理相比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较N0P5K4、N15P0K4、N15P5K0的处理,增产率分别为58.8%、15.3%、8.8%。并能增加玉米产值,提高经济效益。在供试土壤上,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首先是氮肥,其次是磷肥,第三是钾肥。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来源丰富的柠条资源多元化利用途径,在宁夏中部半干旱地区,以普通玉米品种(‘甘农118’)为试验材料,监测柠条不同还田方式[柠条粉(CP)、羊粪(SM)、菌料(FM)]及在配施钾肥[柠条粉+钾肥(CP+K)、羊粪+钾肥(SM+K)、菌料+钾肥(FM+K)]条件下旱地玉米的土壤水分、生长特性、光合特性,计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柠条不同还田方式下不同处理间各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无显著差异,在玉米生长中后期(8月20日-9月27日)配施钾肥处理20~100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率要高于未配施处理。不同处理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值随生育期的变化总体呈降低趋势,与胞间CO_2体积分数相反。在玉米生长一定时期后,配施钾肥处理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高于与其对应的未配施钾肥处理(P0.05),但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未达到显著差异。CP和CP+K处理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较低,因此建议不采取该种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等株行距的宽窄行混合和等穴距错位插秧的混合稀植栽培形式 ,研究了边行效应在混合稀植栽培中的作用、混合稀植栽培的产量表现、组成行的产量、边行效应值及增产机理。该栽培技术体系综合了目前普通等株行距稀植和超稀植栽培的优点 ,通过边行效应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施用SODm增效剂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置不同SODm增效剂施肥量梯度,研究SODm增效剂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SODm增效剂分别较普通肥处理和复混肥处理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6.8%和5.04%。施用SODm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以及抽穗后物质转运效率,相对于普通肥处理增产8.4%。  相似文献   

18.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