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加森林碳汇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国际和国内的重视。广东省近年来碳汇林发展迅猛,通过阐述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现状,对广东省碳汇林经营参与者分为经营主体和经营客体进行分析,指出广东省在碳汇林经营中具有以政府推动为主导、非政府组织高度参与、乡土阔叶树种为主、林地权属不清晰、监管多元化以及主要面向国内碳汇市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的响应机制是指市场内各要素通过理性决策,积极互动,共同推动市场不断走向扩张和繁荣的过程,也是反映市场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案例,结合广泛深入的实地调研,对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的响应机制与程序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各主体要素对市场发展响应积极,其中:需求主体(企业和公众)对林业碳汇的支付意愿达76.2%,供给主体(农户和村集体)对林业碳汇交易的参与意愿达82.6%,政府积极推进市场发展的意愿达89.3%,这些有利因素无疑为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市场不断走向扩张和繁荣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在条件,同时也将为浙江省政府通过林业碳汇来减缓碳释放,以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同时,对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的响应机制与程序因素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碳汇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丽梅  王跃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46-2648,2667
介绍了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的法律性质,即林业碳汇交易是一种要式、诺成、有偿、双务、继续性法律行为,遵循了意思自治原则,具有合同的性质。分析了对林业碳汇交易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一是制定和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的需要;二是确立林业碳汇交易主体权责分配的需要;三是为环境保护其他领域提供参考的需要;四是发展林业碳汇志愿市场的需要。基于此,从9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林业碳汇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即确定林业碳汇交易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交易第三方,确定林业碳汇交易法律行为的具体生效要件、交易价格、交易的3种履行方式、交易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交易纠纷解决途径,明确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4.
需求不足是我国森林碳汇市场面临的突出问题。基于对347位成都市民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运用条件支付意愿法和二值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成都市民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预测支付意愿水平,试图为自愿市场视角下拓展森林碳汇市场需求主体提供政策参考。结果表明,性别、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是否知道温室效应及成因、是否知道森林具有固碳作用、是否认为个体具有减排责任、是否知道森林碳汇的交易渠道、是否认为森林碳汇购买能够获得投资收益、愿意购买的频次等因素与城市居民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高支付意愿为310.08元/(户·a)。  相似文献   

5.
森林通过吸收CO2进行固碳,是现阶段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途径.我国森林碳汇交易才刚刚起步,碳汇项目严格的准入门槛和偏高的交易成本,非标准化的自愿交易市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不到位都制约了森林碳汇交易的进一步发展.欲突破瓶颈,首先要放宽国内碳汇市场交易的条件,扩大申报主体的范围,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具有碳吸收功能的森林类型和参与交易的森林项目类型;调整相关法律,建立相应法律责任.其次要完善我国森林碳汇交易的法律构成,明确交易的参与主体、交易的对象、采用要件登记生效方式订立合同,细化合同内容;最后要建立强制性减排约束机制,对强制减排进行项目管理,实行全民碳信用法律制度,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标准来实现判定、计算、检测和检查碳汇储备.  相似文献   

6.
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发展农业碳汇项目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整体把握与分析,提出合理建议,即增强全社会的农业碳汇意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碳汇市场,进行科技创新,为农业碳汇市场的有效、规范的运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梅山地区传统村落对地域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主体适应性视角出发,以安化县大安村为例,研究传统村落对地域环境的复杂适应性。结果表明,人地系统、人居系统、人业系统和人文系统四大系统的协调适应使得大安村独具地域特色,但由于村落主体与外界环境的交换作用,大安村呈现出复杂的适应性特征,建议从提升村民自然适应能力、推进居住系统适应性改造、振兴梅山文化和重视产业经济活化利用效能等四个方面作为适应性调适策略,以期为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和发展提供经验及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的基本原理,认为生物质作为循环农业运行模式这一复杂适应系统的适 应性主体,相互之间不断地进行生态、技术和经济交换,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生态流、技术流和经济流在循环 农业运行模式中的流动特征以及三者的联系,建立了循环农业运行模式运行机制下的生物质生态、技术与经济效益 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其进行补充说明,以促进生物质利用在循环农业运行模式中有效 运行。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教学系统是动态的有规律的受限生成的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各种因素间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使教学活动呈现出复杂的整体状态.但是教与学的真正动力却非来自于外在的复杂形态,而是隐匿其中的内在主体适应性造就的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是现代系统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基于该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反思,寻找其动力源头,揭示其行为规律和运作机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森林碳汇核算的计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更好地对我国森林碳汇进行研究和管理,促进碳汇市场的发展,本文在经济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收集了1990—2007年林木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和采伐量的数据,通过蓄积量转换法建立了森林碳汇核算的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邻年份的森林生物碳储量C(k+1)、C(k)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2=0.998,调整后R2=0.997,模型的F值为6581.48,对应的P值为0.00,表明模型成立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值法进一步求出了森林碳汇的最优核算价格为10.11~15.17美元/t,略高于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碳税价格。本文通过计算还指出,要使我国森林由于经济发展而采伐消耗的碳储量最小,每年应采伐消耗的蓄积为4.26亿m3,这一结果对我国的森林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本文对碳汇核算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建议碳汇核算应采用影子价格,把社会、经济发展对碳汇的影响,即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森林碳汇的影响纳入核算范围,促进碳汇市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