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的疗效.方法对年龄>40岁、B超提示内膜厚度>7mm、诊刮病理证实子宫内膜增生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17例,连续应用米非司酮治疗90d,随访90d观察治疗效果、月经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等.结果所有病例用药期间全部闭经,12例停药后27~65d月经恢复,5例月经未恢复;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8.7±0.96)mm及(4.43±0.38)mm,治疗后子宫内膜增厚明显好转.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 ,只有卵泡发育而无排卵。米非司酮可使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水平降低 ,阻止卵泡发育 [1 ] ,并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 ,使之萎缩。我们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血 5 1例 )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 :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7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更年期功血患者 5 1例为观察对象 ,平均年龄 (46± 3.5 )岁 ,平均疗程 (5± 2 .5 )个月 ,无内外科合并症 ,其中 10例合并子宫肌壁间、浆膜下小肌瘤。子宫内膜病理变化为单位性增生或囊腺样增生。1.2 方法全部患者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联超声检查技术对子宫内膜早期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并行超声检查的2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四联超声(腹部二、三维,阴道二、三维,高精细血流成像,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判定为恶性病变140例,均为子宫内膜癌;良性病变112例,其中子宫内膜增生76例,子宫内膜息肉36例。四联超声诊断恶性病变124例,误诊8例,漏诊16例,诊断灵敏度为88.6%,特异性为92.9%,Youden指数为0.815。结论四联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早期病变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鉴别诊断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雌孕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分为联合疗法和序贯疗法)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序贯组各56例,联合组给予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序贯组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改善情况、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增加,其中序贯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联合组(P0.05);序贯组完全止血时间和均明显短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序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疗法和序贯疗法均可有效改善改善青春期功血患者子宫内膜水平,其中序贯疗法是根据女性卵巢的生理活动规律而适当补充体外源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成分,更适用于青春期功血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B超(TVS)及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先进行TVS检查,测量其子宫内膜厚度,随后行宫腔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病理组织检查,将TVS和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VS显示子宫内膜厚度〈5mm者20例,≥5mm者106例。宫腔镜诊断内膜正常50例,异常76例。宫腔镜下病检结果示:子宫内膜癌26例,萎缩性子宫内膜23例,子宫内膜息肉22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8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6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4例,子宫内膜炎2例,组织取样不足4例,正常子宫内膜21例。TV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98.72%,特异性为39.58%,阳性预测值为72.64%,阴性预测值为95.00%;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94.87%,特异性为95.83%,阳性预测值为97.39%,阴性预测值为92.00%。结论TVS和宫腔镜检查的有机结合,可大大提高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的诊断准确性,TVS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常规检查方法,当子宫内膜厚度达5mm以时应行宫腔镜检查联合定位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80例疑诊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同时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和诊断性刮宫检查,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180例中,26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诊断结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者26例,宫颈管受累25例,检出率分别为14.4%、13.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96.2%。B超诊断结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有14例,宫颈管受累13例,检出率分别为7.8%、7.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8%、50.0%。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诊断性刮宫检查(P〈0.05或0.01)。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能够直接观察到病灶部位的生长部位、生长状态、病灶大小,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阴道超声(3D-TVS)对育龄妇女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例育龄妇女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3D-TVS检查,同时进行三维成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及二维经阴道超声(2D-TVS)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8例中子宫内膜息肉2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1例,宫内节育器(IUD)异常9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9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2D-TVS的诊断符合率为72.4%,3D-TVS的诊断符合率为9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41,P<0.01)。结论3D-TVS能直接观察子宫及宫腔病灶的立体形态,能直观显示病灶与内膜、肌层的空间关系,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尤其对宫腔小型病变如黏膜下小肌瘤、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4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行肝切除术,2例行无水酒精注射治疗,1例行保守治疗,1例行填塞止血、肝动脉结扎术。手术治疗的23例全部止血成功,保守治疗1例止血失败。结论手术是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增生症癌变中EMP2与TTF-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99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初次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包括单纯型、复杂型、不典型增生),且随访时再次行子宫诊刮或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51例.根据是否癌变分为两组:子宫内膜增生癌变组28例,子宫内膜增生非癌变组23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两组组织标本EMP2和TTF-1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子宫内膜增生非癌变组和子宫内膜增生癌变组标本组织中,E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39%和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1,P<0.05);TT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87%和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9,P<0.05).EMP2阳性者的比例随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5),而TTF-1阳性者的比例随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逐渐下降(P<0.01或0.05).结论 EMP2和TTF-1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5例.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75.0%,阴性预测值为85.7%,阳性预测值为88.9%。结论: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萎缩、慢性炎症、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尽管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1.
子宫腺肌症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MRI在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行MRI检查。结果:弥漫性子宫腺肌症15例.在T2wI上表现为子宫结合带弥漫性增厚。局限性子宫腺肌症17例,在T2WI上表现为与结合带信号相近的低信号肿块影,边界不清。仅1例病灶边界相对较清。本组32例低信号病灶,病理学上为增生肥大的平滑肌,其内散在的点状高信号灶为异位内膜岛。结论:MRI能对子宫腺肌症作出明确诊断。并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胃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32例术前X线钡餐检查26例,误诊为胃癌12例、胃溃疡14例;纤维胃镜检查20例,误诊为胃癌、胃溃疡各9例,仅2例确诊为胃嗜酸性肉芽肿;13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2例均行胃切除术,其中7例行部分胃切除,16例行胃大部切除,9例行根治性胃切除术,手术无并发症及死亡,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酸性肉芽肿。术后有24例随访1~14a,均无复发。结论仔细询问病史,纤维胃镜加组织活检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术前诊断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主要方法。纤维胃镜下行挖掘式取溃疡边缘深达胃黏膜下层组织做病理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32例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 32例的疗效。方法 :32例卵巢早衰患者采用中药助孕排卵汤加减联用性激素替代治疗法 ,行周期治疗 3~ 6个月 ,并在服药前后检测卵泡刺激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 H)的血清水平 ,用 B超检测子宫体积 ,左、右卵巢体积及子宫内膜的变化 ,观察停药后卵泡发育和排卵情况。结果 :32例治疗后 ,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FSH、L H血清水平显著下降 (P<0 .0 1与 P<0 .0 5 ) ;子宫内膜明显增厚 (P<0 .0 1) ,但双侧卵巢及子宫体积无显著变化(P >0 .0 5 )。停药后 32例中 13例有数目不等的卵泡出现 ,5例足月分娩 ,1例自然流产 ,1例已孕 8周。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 ,血清 FSH与 L H显著下降 ,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能诱导排卵成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时对比剂逆流的X线征象,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总结37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有逆流征象病例的X线征象,与临床病史资料进行对照.病例临床诊断均为不孕症患者,对比剂使用76%的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或碘海醇注射液.结果所有病例中血管性逆流9例(24.3%),间质性逆流13例(35.1%),混合性逆流15例(40.5%).诊刮结果3例为子宫内膜结核,2例为子宫内膜增生,28例为炎性病变,4例未见异常.结论子宫输卯管造影时发生逆流征象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提供了主要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不孕患者子宫超声图像和血流动力学表现进行分析,观察妇女内生殖器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患者不孕的关系,从而对该类疾病病因进行探讨,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方法选择30例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月经正常的20~40岁健康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TVCDS于增生期、分泌期分别进行检测:观测子宫内膜厚度,检测子宫动脉及分支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不孕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人群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Gonen,Casper的分型标准:不孕组子宫内膜A型占26.67%,B型占30%,C型占43.33%;对照组子宫内膜A型占60%,B型占26.7%,C型占14.33%.组间比较,不孕症组的C型内膜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不孕组的螺旋动脉RI,PI及S/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子宫动脉、弓状动脉及放射动脉各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减少可能是导致患者不孕的原因之一.TVCDS在评价子宫内膜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明显优势,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和帮助,因此,可将TVCDS检查列为该类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腹部结合经阴道彩色B超在瘢痕子宫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疑似瘢痕子宫妊娠的患者分别经腹部彩色B超和经阴道彩色B超进行检查,并将其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作比较。同时,在B超引导下行注药杀胚灭活术或刮宫术。结果 50例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彩色B超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符合率高2于经腹部彩色B超(92.0%vs 78.0%,χ=3.843,P〈0.05)。经彩色B超检查分析,46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中妊娠物大小为0.8 cm×0.7 cm×0.5 cm~6.4 cm×5.7 cm×6.0 cm;妊娠物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为0.33~0.65;子宫下段瘢痕处肌层厚度为0.14~0.57 cm,距宫颈内口1.5~6.5 cm。18例肌注甲氨蝶呤与口服米菲司酮联合应用,17例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15例行局部穿刺治疗。结论经阴道彩色B超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符合率高于经腹部彩色B超;二者联合检查则可获取更加全面、清晰的图像,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经阴道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期达到早期确诊并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的方法,发现病灶后观察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结节表面及基底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子宫内膜轮廓的完整性及病灶的血流情况。结果:本组24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20倒,准确率为83.3%,2例误诊为宫颈肌瘤,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患内,1例假阳性。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病变广泛,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常呈现恶性临床行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生长和增殖、黏附侵袭以及血管的形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恶性转化、复发和不孕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就mi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气管和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价值。方法:37例患者采用日本PENTAX FB-18V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查抗酸杆菌,必要时取组织行病理检查,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并于纤支镜下局部多点注射异烟肼、丁氨卡那霉素,每周0~2次。结果:37例患者纤支镜刷片检查抗酸杆菌阳性30例,占81.0%,4例病理检查诊断结核,占10.8%,3例病理检查为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占8.1%;经纤支镜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糜烂、坏死、溃疡、息肉病灶消散。结论:纤支镜检应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经纤支镜多点药物局部注射治疗可减少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致残率,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在临床上很常见,多以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经彩超检查发现各病变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血流信号及其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本文报道我科1995年~2001年彩超检查的39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彩超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