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当前水稻-水稻-蔬菜普通种植模式调整为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即把水稻-水稻-蔬菜模式中的一茬水稻(早稻)改为早春种植玉米套种辣椒,结果表明,玉米/辣椒-水稻-蔬菜模式每公顷年平均产粮15160.5kg,粮食产量与水稻一水稻一蔬菜模式基本持平,产值增加了62196.3元,纯收益增加46546.8元。边际成本报酬率3.97,新增纯收益率60.5%,实现每667m2“吨粮万元”目标,经济效益明显。该模式适于南方双季稻区应用,尤其适用于类似来宾市春、秋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黄恒掌 《农技服务》2012,29(1):16-17,19
介绍了玉米/辣椒—水稻—蔬菜种植模式及该种植模式的优势,并利该模式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每1 hm2年平均产粮15160.5 kg,粮食产量与水稻—水稻—蔬菜模式基本持平,产值增加62 196.3元,纯收益增加46 546.8元,边际成本报酬率达3.97,新增纯收益率60.5%,实现"吨粮万元"目标,经济效益明显。该模式适于南方双季稻区应用,尤其适用于类似来宾市春、秋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冀东地区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在马铃薯玉米传统栽培模式的基础上,2008年进行了翼东地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立体复种栽培模式试验.马铃薯选用中熟品种,高垄地膜覆盖栽培;玉米选用生育期较短的中熟品种,减少与大白菜的共生期;秋大白菜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播期提前.该模式中马铃薯产量每公顷达37 618. 01kg,玉米产量每公顷达7 493.83 kg,大白菜产量每公顷达114 640.63 kg,三茬作物每公顷总产值62 119元.每公顷纯效益 48769元.比露地马铃薯玉米传统栽培模式每公顷纯效益增加37 757元,比地膜马铃薯玉米栽培模式每公顷纯效益增加26 219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双季玉米栽培模式、双季稻栽培模式、春玉米-晚稻栽培模式和早稻-秋玉米栽培模式四种栽培模式对一亩田一年的粮食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四种栽培模式每亩田的粮食产量以双季玉米栽培模式为最高(每667m2产量1086.7kg),其次为春玉米—晚稻栽培模式(每667m2产量1063.9kg)、双季稻栽培模式(每667m2产量965.1kg)和早稻—秋玉米栽培模式(每667m2产量943.0kg)。经济效益以春玉米—晚稻栽培模式为最高(每667m2纯收入350.9元),其次为双季稻栽培模式(每667m2纯收入280.4元)、双季玉米栽培模式(每667m2纯收入265.4元)和早稻—秋玉米栽培模式(每667m2纯收入147.5元)。  相似文献   

5.
辣椒—水稻—红菜薹水旱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理运用轮作技术,对蔬菜地栽培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总结出辣椒—水稻—红菜薹水旱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达到恢复地力、改善土壤生产条件的目的,促进了蔬菜和粮食可持续发展。介绍了辣椒—水稻—红菜薹水旱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旱地宽厢宽带玉米、辣椒套作高效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进行了旱地宽厢宽带玉米、辣椒套作高效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辣椒套作比玉米净作纯收入可增加8250元/hm2左右,比辣椒净作减少6750元/hm2左右。该模式是一种既可保障粮食生产,又可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的种植模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大田种植结构调整新模式,自2004年起开展“草莓-甜(糯)玉米-水稻”、“麦-西瓜-秋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与大田一年生经济作物间作、套种和轮作式的多种栽培模式技术研究与示范。三年累计示范应用种植上述模式115.67hm^2,平均每667m^2产值达到4730元,增加经济收入1390元。为解决当前农田季节性抛荒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年蔬菜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日光温室早春瓠瓜——秋冬药芹的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较高,每公顷纯收入可达33万元/年。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西兰花生产基地探索水稻-西兰花水旱轮作种植模式,2013年笔者在西兰花生产基地杜桥镇和桃渚镇开展了水稻-西兰花种植模式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西兰花水旱轮作种植每公顷水稻产量实现8 418 kg,西兰花产值43 416元;较传统非轮作种植模式每公顷水稻提高产量2 148 kg,西兰花提高经济效益710.4元,对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稳粮增效和农作模式创新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解决郊区人多地少的农户就业问题,安徽省绩溪县瀛洲农业服务中心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冬芹菜—早辣椒—小白菜—夏芹菜—晚稻高效栽培模式,已被逐步推广.建1次棚种几茬反季节蔬菜,纯收入超过15万元/公顷.或种2茬菜,1季稻,产量7500千克/公顷,收入15万元/公顷.  相似文献   

11.
2005~2007年在云南省弥勒县竹园镇进行辣椒、玉米、芋头间套作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玉米、芋头间套作栽培模式能减轻辣椒病毒病发病率,2005~2007年辣椒、玉米、芋头间套作与辣椒单作相比较,成熟期辣椒病毒病发病率分别减轻43 %、36 %、40 %.同时能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综合产值,2005~2007年每公顷产值间套种比单种增加29 469、 29 160、29 797.5元,增幅分别达59.71 %、52.37 %、56.15 %.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新技术》2022,(1):19-21
竹荪-玉米-水稻两年四茬水旱轮作是福建省邵武市新兴的栽培模式.邵武市位于武夷山南麓,山林覆盖面积76%,有毛竹面积4万多公顷,已列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试验示范区.该市利用充足的竹加工废弃物竹屑栽培食用菌竹荪,将竹荪栽培后的菌渣还田种植两茬玉米,玉米收获后种植水稻,实行水旱轮作.该轮作栽培模式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实现化肥减量,作物高产高效,并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现将该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对设施西瓜连作障碍现象,研究了西瓜-辣椒轮作和西瓜-草菇-辣椒轮作模式对其连作障碍解除的效果。结果表明:西瓜-草菇-辣椒轮作模式后的土壤较西瓜2年连作后的土壤初始值p H值上升0.43,EC值降低52.94%,有机质含量提高51.92%;平均每克土壤的细菌数量增加27×105个、放线菌数量增加62×105个、放线菌数量增加62×104个、真菌数量减少456×104个、真菌数量减少456×102个;该轮作模式能显著提高辣椒的生长发育指标,而且产量较西瓜-辣椒轮作模式增产15.65%,比西瓜-辣椒轮作模式净增收益45000元/hm2个;该轮作模式能显著提高辣椒的生长发育指标,而且产量较西瓜-辣椒轮作模式增产15.65%,比西瓜-辣椒轮作模式净增收益45000元/hm2,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西瓜-草菇-辣椒轮作模式更有利于防止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有害病原真菌的数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恢复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更有利于消除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六月红早熟芋-水稻轮作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模式,有利于优化种植结构,改变土壤环境,避免芋连作障碍,拓宽六月红早熟芋商品市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介绍了塔庄镇炉溪村六月红早熟芋-水稻轮作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解决烟、粮争地的矛盾,进行春烤烟免耕套种秋玉米栽培模式技术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春烤烟免耕套种秋玉米栽培模式,比原来仅种植春烤烟增加了一造秋玉米,每667m^2增加玉米产量325.6kg、增加产值505.82元,烟草、玉米每667m^2产值达2113.5元,农民每年每667m^2地收入1400-1500元,创新了新的粮经轮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大蒜和辣椒的连作是金乡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创新栽培模式。金乡县大蒜每公顷均产1.5万kg,近3年大蒜均价4.3元/kg,每公顷收益6.6万元;辣椒每公顷均产4 800 kg,市场近3年交易均价11.2元/kg,每公顷收益约5.4万元。鱼山街道大蒜种植面积为0.3万hm~2,辣椒种植面积为0.09万hm~2,每年"双辣"作物产值约为24.7亿元,年每公顷产值在12万元。大蒜和辣椒是金乡县主导产业,大蒜和辣椒的春季田间管理是实现全年丰收的基础。本文分析了金乡县大蒜和辣椒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砂质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钾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砂质潮土地冬小麦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钾量150kg/hm2(基肥:追肥=5:5)的经济效益最佳,增产822.7kg/hm2,每公顷增收724.1元,产投比为2.42;玉米生产也以施钾量150kg/hm2分次施用为最佳,增产1368.4kg/hm2,每公顷增收1281.7元,产投比为2.5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施钾量为150kg/hm2时,两季连续分次施用钾肥经济效益最佳,施钾量为300kg/hm2时,小麦分次施用钾肥而玉米不施钾肥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8.
<正>附子是江油道地药材,常年种植面积3 500余亩,主要分布在我市太平镇和彰明镇。过去我市种植附子模式是附子-蔬菜套作或附子-玉米套作,但随着长期旱作,附子病害发生严重。为此我们探索出了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模式,它既解决了药农因承包地有限,附子轮作难的问题,又兼顾种植了一季水稻,是一项省工、节本、高效的粮经栽培模式。2013年我市太平镇普照村、桥楼村、月爱村推广该模式面积达2000余亩,附子亩产鲜附子750kg,产值11250元;  相似文献   

19.
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多熟制轮作区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验证油菜种植提高后茬作物产量是一种普遍现象,为油菜作为换茬作物促进粮油兼丰、周年丰产稳产提供依据。【方法】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开展不同轮作模式的同田对比试验,选取长江上游重庆北碚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四川盐亭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中游湖北沙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湖南衡阳油菜-早稻-晚稻和冬闲-早稻-晚稻轮作、河南信阳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下游江苏如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比较冬季作物小麦(或冬闲)和油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对后茬作物水稻或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量的差异。【结果】北碚、沙洋、信阳和如皋油-稻轮作的稻谷产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323、483、1 569和569 kg·hm-2,相应增产4.6%、6.6%、17.3%和6.0%;盐亭和沙洋油-玉轮作的玉米产量较麦-玉轮作分别提高487和579 kg·hm-2,分别增产7.0%和14.8%;衡阳油-稻-稻轮作的早稻和晚稻的稻谷产量较闲-稻-稻轮作分别提高718和726 kg·hm-2,分别增产11.1%和10.5%。沙洋和信阳油-稻轮作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较麦-稻轮作分别增加7.0、27.7万穗/hm2和18.1、20.2粒/穗。沙洋和北碚试验点油-稻轮作的水稻生物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1 711和2 625 kg·hm-2,氮素累积量分别较麦-稻轮作增加23.9和23.2 kg·hm-2。【结论】在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域内,油菜在不同轮作模式中均可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及养分累积量,是一种良好的轮作换茬作物。  相似文献   

20.
超级稻+再生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级稻+再生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方法]以中浙优1号等4个超级稻为试材,于2009年在广西钦州市的传统中稻区、冬种辣椒区、冬种蔬菜及马铃薯区和双季稻区进行了超级稻+再生稻栽培示范项目,示范面积为167.9 hm2。[结果]在传统中稻区和冬种辣椒区推广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可使水稻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在冬种蔬菜、马铃薯区虽然水稻有所减产,但可使一年三熟或多熟,在时间安排上显得宽松,确保农民在冬种作物上增产增收;在双季稻区虽然产量略低,但节省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使农民有充裕的时间再种植一茬冬种作物。[结论]利用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可使水稻全生育期缩短1个月左右,产量与双季稻差别不大,并且具有省种、省工、节水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