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甜高粱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适应性广,抗叶病优良特性,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之一。在能源危机面前,甜高粱作为一种能源作物,乙醇转化率高,显示出诱人的开发利用前景,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从当前国内的甜高粱在干旱、重金属、温度及虫害等因素的逆境影响作用下,对甜高粱的抗逆性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优良的饲料作物--甜高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高粱具有适应性强,抗旱,耐涝,耐盐碱,对土壤和肥力要求不高,生长迅速,糖分积累快,生物学产量高,用途很广等特点,可用以制糖、酿酒、制味精,造纸;但最简单易行,发挥经济效益最快者,就是作为饲料作物栽培. 甜高粱株高3.5~4.5m,单位面积产草量非常高.试验表明,甜高粱青饲料亩产量可以达到5,000~11,000kg,德国的高产纪录为每亩11,267kg.在北京,甜高粱品种"雷伊"从7月20~26日,平均每天长高12cm,其生长速度之快,实在令人赞叹!无愧于"高能作物"之称.甜高粱作为饲料作物有以下几种饲用形式.  相似文献   

3.
甜高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开发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甜高粱具有抗逆、抗旱、耐涝、耐贫瘠、耐盐碱等节水、节能特性,因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种植地域广,同时具有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等生物特性,因此作为饲料、糖料和可再生能源作物诸方面均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本文对甜高粱的研究现状、生物学特点、应用价值、发展优势及经济前景进行了综述,为甜高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甜高粱不仅具有抗旱、耐瘠、耐盐碱的特性,还有生长快,茎秆产量高和茎汁液丰富、含糖量高的特点,是一种集粮食、饲料、能源为一体的高产,高生物量,高效益作物,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潜力巨大。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栽培甜高粱,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节本增效,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甜高粱的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甜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等优良特性,对不同类型土壤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之一。在石油资源面临枯竭的严峻形势下,甜高粱作为能源作物已受到全世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就国内外对甜高粱在盐碱、干旱、温度、及重金属胁迫等多种逆境条件下,其生理生化及分子层面变化的研究做了概述,为今后大力开发利用甜高粱并为将其在江苏沿海滩涂地区引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甜高粱茎秆糖产量形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高粱茎秆多汁,糖分含量高,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作物之一。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物,种植甜高粱的直接目标是获得高的糖产量。  相似文献   

7.
甜高粱是粮饲兼用的一年生作物,成熟时茎叶青绿,茎秆富含糖汁液,榨汁率为65%以上,糖度为16度,这是区别于普通高粱的主要特点甜高粱具有以下优良性能:   1.适应性强抗旱、耐涝、耐盐碱,对高粱蚜虫有较强的抗性;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坡、平地、洼地、轻盐碱地、房前屋后隙地均可种植.2.长势好,产量高甜高粱比普通高粱植株高大,一般株高3.5~3.8米;分蘖力较强,有效分蘖为30%,667平方米(1亩)产鲜秸秆4000~5000公斤,籽实250~300公斤.……  相似文献   

8.
甜高粱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甜高粱研究进展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卢庆善甜高粱生物产量高,抗逆力强,适应性广,作为饲料、糖料和能源作物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势。一、甜高粱的特点甜高粱是高粱的一种,由于茎秆内富含糖分,故称为甜高粱,或糖高粱。甜高粱作为一种作物,在我国和世界上均有很长的栽...  相似文献   

9.
甜高粱是普通高粱的一个变种,属高光效作物,种植甜高粱不仅能收获高粱籽,而且能收获可观的茎秆。甜高粱株高3~5m,最粗的茎秆直径为4~5cm,茎秆含糖量较高,是生产白酒(酒精)的原料或极好的青贮饲料。甜高粱耐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很广,已在全国各地推广种植,在云南省也已引进试验种植。现将甜高粱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申报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项目“干旱和盐碱地区种植甜高粱,开发粮食、制糖、饲料、纤维和附加值产品”已正式组织实施。 中国农业科学院汪勋清专家介绍,甜高粱是普通高粱的一个变种,属高光效作物,生物学产量极高,每公顷可生产粮食2250~6000千克,鲜茎和叶6万~10.5万千克,茎秆富含糖分,汁液含量高达50%~70%,含糖量12%~22%。因此大力推广甜高粱,不仅有可能丰富我国粮食的品种,而且有可能使我国食糖问题最终解决。加之甜高粱抗性强,耐涝、抗旱、耐瘠、耐盐碱,是节水节能作物;  相似文献   

11.
甜高粱茎秆糖产量形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高粱茎秆多汁,糖分含量高,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作物之一。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物,种植甜高粱的直接目标是获得高的糖产量。 因此,了解甜高粱茎秆糖的产量形成过程及其调控途径对于甜高粱品种改良与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甜高粱茎秆糖产量形成过程中糖分 组成、分布、积累规律及其调控途径(主要包括播期、矿质营养、栽培方式和密度、源库改变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茎秆糖分研究中存 在的问题,并就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甜高粱育种思路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甜高粱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是能源作物,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甜高粱育种水平落后,现有品种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创新育种思路,可从选育粮糖兼用型品种和自交不结实的品种方面进行甜高粱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3.
甜高粱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是能源作物,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甜高粱育种水平落后,现有品种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创新育种思路,可从选育粮糖兼用型品种和自交不结实的品种方面进行甜高粱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甜高粱育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甜高粱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是一种能源作物,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甜高粱育种水平落后,现有品种不能适应生产发展。可利用现有品种应用提纯复壮、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等方法进行甜高粱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能源作物——甜高粱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甜高粱作为高能作物生产燃料乙醇具有高效益、低成本的优势,可有效缓解能源危机,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了甜高粱作为能源作物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明清时期的古籍(包括古农书和地方志)对其记载颇多,内容涉及名实考辨、轮作、选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存及加工利用状况。明清时期高粱的栽培技术日臻成熟,人们在其种植栽培上,注重与豆类、棉花间作套种;遵循"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原则,提倡早种早收,注重田间管理,倡导及时收获。明清时期高粱...  相似文献   

17.
甜高粱是一种多用途可再生的高能源作物。阐述了其国内外开发利用概况并对其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充分发挥甜高粱作为高能作物生产饲料和燃料乙醇高效益、低成本的优势,能有效缓解中国的饲料和能源危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30个甜高粱品种茎秆糖产量与干物质生产特性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高粱是一种主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物,加强甜高粱品种改良与高产栽培对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及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发挥个体生产潜力条件下(大田种植密度15 000株/hm2),研究了国内外30个甜高粱品种茎秆糖含量与抽穗前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对成熟期糖产量起直接贡献作用的性状由大到小排序为:抽穗期干物重、抽穗期含糖量、抽穗后干物重所占比例和抽穗后含糖量。其中,抽穗期干物重对糖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与其简单相关系数接近,而抽穗期含糖量与此时期干物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最终与糖产量密切相关。抽穗后含糖量由于与抽穗期干物重显著负相关,使其对成熟期糖产量的负间接效应大于自身正直接效应,表现与糖产量弱负相关;抽穗后干物重所占比例则总间接负效应远大于自身正直接效应,最终与糖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提高茎秆含糖量基础上增加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是甜高粱高糖产量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甜高粱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再生能源作物之一,它的能源转换效率取决于植株总生物量和茎秆汁液含糖量的高低。探明决定甜高粱总生物量和茎秆汁液含糖量积累相关过程的生物学机制并开发相应分子标记,是选育生物能专用甜高粱品种的有效途径。该文从甜高粱糖分积累、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图谱的构建、含糖量相关性状的定位及遗传工程研究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甜高粱遗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能源甜高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高粱是全球目前最重要的能源植物之一。对甜高粱的抗逆性强、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适应面广的特性和用作能源、饲料、糖料、酿酒等用途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甜高粱的资源、育种、生理生化三方面阐述了目前甜高粱的研究现状,在全球能源岌岌可危情况下从粮食安全、可再生的环保能源利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