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永嘉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2698.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85.6%。而且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3亩,劳动力相对充裕。因此,根据永嘉县山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效益农业,对于增加我县农民收入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区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有的山区效益农业模式潜存着剥夺和变相剥夺农民的动机和机制,难以成为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机制。包含着多个层级的股份合作制体制,是山区效益农业蓬勃发展的生命之源。保证能人资源成为个体农民的代言者是个体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参8  相似文献   

3.
4.
5.
6.
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多种多样,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主要选择之一.而循环农业本身又有许多经营方式是可以利用.因此,各地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经营模式.从循环农业与循环经济、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条件、景宁县雁溪乡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浙江山区人口迁移的趋势与障碍,指出应依赖地方产业发展,就近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实现人口内部迁移。在分析人口内部迁移的特征和山区工业化对人口迁移的效果的同时,提出了促进山区人口内部迁移的相对对策。  相似文献   

8.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自古以来,县域经济以农为主,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灾害频繁,淳安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农业产值迅速提高。200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56580万元,1978年以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达13.48%。  相似文献   

9.
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启示——以浙江山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效益低下、农产品质量堪忧、农业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依旧突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打破现有的生产樊篱,寻求新的产业发展方式。文章立足"3R"原则指导下的循环农业,分析了浙江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对比研究了浙江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并据此提出发展循环农业的建议,立足生态保护是山区循环农业清洁生产的基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山区循环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基本前提,科技创新是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民增收是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政策推动和金融支持是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外在力量,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是山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瑞安市是浙江省东南沿海比较发达的县级市,但西部山区乡镇仍相对贫困落后。为了圆满完成国家扶贫攻坚任务,实现全市经济协调发展,在200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瑞安市委、市府自1997年以来,以产业化为载体,实施“四抓四扶”方针,有力地推进了山区效益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山区农村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必须深入实际加以研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上骆村村民的随机问卷调查和村干部访谈,分析了当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包括基本情况、建设过程、服务体系、农民信箱、电子政务和取得的成效等,从而概括出上骆村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案例,剖析了临安市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吸引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企业投资等对策,以促进全市山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图2表3参9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1990--2005年浙江省l1个地市的平行数据(Panel Data),在综合考虑偏要素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下,应用超越对数函数法建立了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测算模型。测算结果表明:浙江省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阶段,今后促进农业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技术进步以及完善农业发展的市场导向机制是提高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福建省1990~2005年来主要农业生产要素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作定量分析和测算,找出福建农业产出增加的原因,并为制定相关农业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认为福建省在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的同时,应着重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整合优化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4.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根据行业统计、文献调研和现场走访的结果,对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产生具有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背景,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休闲农庄、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商贸流通和农业公园等主要形态,表现出了产业拉动能力明显、投资主体多元化、整合多种农业要素与生产形态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用明显等特色,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主管机关的角度上看,缺乏有效而规范的管理部门与手段;从产业经营的角度上看,缺乏科学的经营手段和专业人员,经营档次较为低下;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方面也较为滞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行业管理,制定总体产业布局规划和开展基础理论与支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确保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参10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关于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调查数据开展。随着网络电子地图的发展,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和通行时间数据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新的大数据来源,但运用这些数据进行省域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研究的实例较少。为此,以高德地图POI数据和百度地图驾车通行时间数据为基础,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工具,研究了浙江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休闲农业在浙江省省域尺度上呈多核集聚分布,形成了杭州-湖州核心密集区和安吉县核心密集区,以及其他都市依托型密集区和景区依托型密集区。休闲度假类、田园农业体验类、农家乐类、回归自然类休闲农业项目呈现连片集聚,民俗风情类、村落乡镇类休闲农业项目分布较为均匀,科教旅游类休闲农业项目数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和消费能力、农业发展水平是影响休闲农业密集分布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休闲农业分布的都市依托性和景区依托性明显:田园农业体验类等依赖地理区位和地形特征的类型连片集聚,而民俗风情类等与地理区位和地形特征联系较弱的类型则分布较为均匀。整体上,资源禀赋丰富、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水平高、居民消费能力较高、客源市场较大、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休闲农业发展环境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科技示范和技术支撑作用,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标准农田(以下简称“两区一田”)的科学管理,浙江省自2010年起着手开展了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文章主要介绍了浙江省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进展及成效。浙江省目前已基本完成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一期软件研发和9个县(市、区)的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在保障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管理、提升农业部门服务能力、规范农业行政管理活动、降低行政运维成本方面成效明显,初步实现了生产要素管理、农业项目监管、实时监控调度、网络科学决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从资源禀赋水平、要素投入水平、科技装备水平、粮食产出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等5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7项二级指标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对浙江省2013—2018年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8年,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体保持增长趋势。其中,资源禀赋水平下降趋势明显,要素投入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增长态势良好,科技装备水平和粮食产出水平在波动中增长。相应地,从资源保护、要素投入、科技创新、产能提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提高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玉米生产成本的上涨,建立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1999-2018年20年的面板数据探究玉米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得出结果:(1)土地要素与其他各类要素相互替代关系。种子对土地的替代关系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态势,机械与其他生产要素对土地的替代呈现出略有下滑、基本平稳的趋势,化肥对土地的替代关系呈现波浪形趋势,但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替代水平。(2)劳动力要素与其他各类要素替代关系。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关系基本呈现平稳态势,但从其他各类要素对劳动力替代效应的程度来看,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效果更加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对玉米生产的降本增效,农民的增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分解农业技术进步构成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专家调查的办法,对浙江省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与政策、服务技术三大类12项构成因素的权重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业技术进步起决定性的作用,贡献度超过了50%;12个单项因素中,动植物品种改良技术贡献最大;管理与服务技术中,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技术贡献较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加强良种良法的研究和推广;重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促进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