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2006—2012年新疆82个县(市)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的效应不同,南疆地区基础效应高于北疆地区,增长效应更加明显;部分农户收入高增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以及贫困地区均出现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呈负效应的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排斥和金融体系结构与功能矛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农村金融排斥,优化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环境,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创新性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满足不同金融需求,提高监管有效性,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农村普惠金融领域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促进农民稳步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重点之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可能,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值得关注。基于城镇化视角,利用2012—202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个年度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调节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并且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也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在低等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农民群体中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基于帮助共同富裕的角度考虑,应积极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完善欠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适合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疆南疆3地州2008—2013年24个县(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南疆普惠金融发展及各个维度对农村贫困减缓的影响。研究表明:南疆3地州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农村地区万人拥有金融机构服务人员、金融服务可得性、金融服务使用有效性对农村贫困减缓呈正效应,农村地区万人拥有金融网点数、金融服务使用度对农村贫困减缓呈负效应;从地区层面上,南疆3地州各县(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均影响显著,不同县(市)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的影响效应不同。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就发展普惠金融以减缓农村贫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数字普惠金融是将数字技术融入普惠金融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利用2011~2018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数字普惠金融覆盖的广度、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能抑制城乡收入差距但抑制效应不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大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数字时代普惠金融的发展为我国农村居民提高收入水平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2014—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长江经济带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影响最显著。为了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的赋能作用,需要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促进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以及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等。  相似文献   

6.
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农户增收和共享经济增长红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均,农户间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户收入尚处于较低水平。48.0%的农户非农就业水平为0,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仍是一项严峻任务。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均正向促进农户收入增加,非农就业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3.507%。另外,相较于财富较多的农户,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富较少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为不同农户精准提供数字金融产品;鼓励引导使用数字金融产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进而带动农户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助力提高农户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关键,对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6省11县(市、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Pr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减贫增收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各县中等水平之下,并且发展呈现明显地区差异。43.9%的农户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农户收入存在有提升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户收入增长,减少农户相对贫困的可能性并降低村庄层面相对贫困发生率;数字普惠金融对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作用更明显,能够改善农户收入分配问题。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子指标对贫困减缓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收效果更好。此外,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建议持续推进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数字金融教育开展力度,让数字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弱势群体,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以安徽省为例,基于全省16个市域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2011—2021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城市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与居民消费水平、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正向关系,与农村人口数量和政府调控水平存在反向关系。因此,需要加强乡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机制,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乡村振兴进程提供更为坚实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普惠金融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在测度精准扶贫时期粤东西北地区12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的减贫增收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居民减贫增收,且对农村低收入水平群体的减贫增收效应要大于中高收入水平群体。但是对于农村低收入水平群体,减贫增收效应主要通过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来实现。为此,提出改善普惠金融供给结构、优化供给方式,深化发展"普惠金融+产业项目"的产融结合扶贫模式和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促进农民稳步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重点之一,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可能,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基于数字基础和城镇化视角,以广东省为例,利用2011—2020年各地级市数据,运用OLS模型、分位数回归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变异系数逐步缩小,区域间差距发展趋于均衡;农村居民收入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变异系数稳定在0.3左右,但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存在显著差距。数字普惠金融整体上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其子维度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逐步递减。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在高收入农民群体和珠三角地区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此外,数字基础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因此,基于帮助低收入农户实现共同富裕的角度考虑,提出应积极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完善欠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省44个县域为样本,测度2009—2014年江苏省各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县域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44个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苏南县域地区金融普惠水平较高,多数苏中和苏北县域地区金融普惠水平较低,且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即地理位置相近的县域具有相似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县域普惠金融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率、教育普及程度和道路密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12-2018年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普惠金融水平的测度,然后根据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河南省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不均衡问题严重,部分地区没有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普惠金融,而且城乡收入差距因为各地区普惠金融的不均衡发展也出现了扩大的局势。最后,从金融政策、农民金融意识教育、金融改革和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影响产业兴旺效应、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从而驱动乡村振兴发展。通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驱动乡村振兴影响机理提出以下对策:优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发展政策;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健全乡村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4.
普惠金融是消除贫困的有效方式,为区域性减贫提供了解决路径,但普惠金融发展对提高贫困人群的收入及区域减贫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安徽省2011—2017 年16个地级市有关经济指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减贫存在收入效应与区域异质性,即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提高收入水平,减缓贫困,但各区域在减贫效果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皖南地区的减贫效果显著,皖中地区反而会抑制贫困的减缓,而皖北地区的减贫效果则不显著。因此,应推行普惠金融的区域差异化政策,以提升普惠金融的减贫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繁荣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我国农业大省——四川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其乡村振兴的影响,选取2003—2017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建立省级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确权法-熵权法测度与分析了四川省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VAR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实证探究了四川省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中四川省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正向均衡关系,而短期中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正向影响效果比较微弱,有待合理推动区域普惠金融建设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绝对贫困的全面消除,我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治理为核心的扶贫工作新阶段,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减缓相对贫困的效应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宁夏3县区9村426户田野调查数据,运用熵值法、A-F法、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测算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识别多维相对贫困家庭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宁夏农村地区经济维度的“贫”已基本得到消除,但健康、教育、安全饮水和卫生厕所等因素导致的相对之“困”依然严峻。农户在数字普惠金融的结算、储蓄和信贷服务已有部分涉及,但对互联网投资、互联网保险等深层次金融业务的参与尚且较低。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权重下的相对贫困均有显著的减缓作用,并且随着剥夺维度提升其减贫作用呈增长态势。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电商意愿及行为、增强健康意识、促进消费进而达到缓解相对贫困之目的。因此,为减缓宁夏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状况,需注重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农村生活标准改善,深化农户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助农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尝试构建包含普惠保险与劳动力流动的欠发达和发达两地区理论模型,系统诠释普惠保险对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并通过建立省级面板计量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普惠保险推动劳动力流动、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普惠保险是促进劳动力流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劳动力流动是普惠保险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普惠保险可以通过推动劳动力合理流动,进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进一步分析发现,普惠保险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中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具有更明显的缩小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乡村居民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使用程度以及金融产品的使用效用性等3个维度,利用面板数据及相关计量方法,测度了2007—2016年西南三省(四川、云南、贵州)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四川省和云南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高于贵州省,但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四川省和云南省。最后,从加强西南地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加强政策支持以及学习并推广东部农村金融发展的先进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西南三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省民族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能更有效地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首先探究了普惠金融的内涵及理论,其次探究了普惠金融在云南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认为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存在普惠金融覆盖面与规模不平衡、金融产品创新性较弱及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贷款金额较小等问题,并由此构建了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了加强金融建设、大力推行保险业、发展互联网金融及发挥政府的作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对普惠金融的作用逐渐显现。选取2006—2014年湖北省县域的面板数据,构建信息化发展水平测评体系和普惠金融测度体系,建立实证模型探究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县域普惠金融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化发展水平能促进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在金融、建设、农业和政府等多个部门共同作用下,发展信息化水平能够更有效率地促进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并提出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完善通信基础设施、提升农业"互联网+"渗透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