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轮选987为供试品种,以北京市常规条播机播种方式为对照,研究了2BJK-8型小麦宽幅播种条件下不同行距26 cm(KF26)、23 cm(KF23)和20 cm(KF20)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幅播种机播种小麦带宽度扩展至8 cm,提高了行内种子分布均匀度,降低了缺苗断垄率,个体素质明显提升,单株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比常规播种提高,亩产较对照增产13.43%、16.79%和12.44%。其中20 cm和23 cm行距下产量较高,推荐作为北京地区推广的适宜宽幅播种行距。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是一项改密集条播为宽幅精播的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将小麦播幅由传统的3~5cm扩大到7~8cm,行距由传统的15~20cm小行距增加到22~26cm宽行距。播种后籽粒分散均匀,小麦单株营养面积扩大,基本解决了缺苗断垄的问题,苗蘖健壮,个体素质高,群体质量好,植株抗逆性强,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较宽的行距还有利于机械追肥、喷药,省工省  相似文献   

3.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的基础上。以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为核心,改密集条播为宽幅精播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将播幅扩大到7-8cm。将行距增加到26~28cm,可以实现播量相对准确,子粒分布均匀,提高出苗整齐度,培育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利用这种技术一般可增产10%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宽幅精播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宽幅精播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冬小麦的群体动态、产量以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行距宽幅精播有利于小麦群体生长和产量提高;与留套种行宽幅播种相比,等行距宽幅精播小麦分蘖数多,成穗率高,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等行距宽幅精播烟农5158和青麦6号的成穗率较高,产量提高显著;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等行距宽幅精播的济麦22穗粒数显著增加,相比对照产量增加显著。等行距宽幅精播相比留套种行宽幅播种和传统播种方式产量提高范围为11.6%~16.4%,且烟农5158的亩产量达到719.3 kg的超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不同行距与苗带宽度互作对宽幅精播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不同行距、不同苗带宽度互作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完善小麦宽幅精播配套栽培技术,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山农28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播种行距分别为20、25、30 cm;副区苗带宽度分别为3、5、7、9、11 cm),研究了不同行距与苗带宽度配置对小麦群体动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20 cm时,5 cm苗带宽度种植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较高;行距25 cm时,配置苗带宽度9 cm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达到较高水平;行距30 cm时,苗带宽度11 cm种植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较高。综合分析认为,山农28采用行距25 cm配置苗带9 cm种植,可实现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协调,获得最高产量。因此,合理的种植苗带宽度和行距配置是实现宽幅播种小麦高产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2012-2013年度小麦宽幅精播试验示范,宽幅精播与常规播种相比,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有增加,增产幅度为7.4%~11.0%;2013-2014年不同播幅优选试验中,行距30 cm、播幅10~12 cm处理比行距23 cm、播幅6~8 cm处理增产4.3%,在实际生产中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行距播种对小麦的群体结构、产量潜力、抗倒伏能力及农机作业的影响,进而为小麦栽培提供技术指导,以泛麦803为试验材料,开展小麦不同行距、宽幅播种技术试验,考查小麦苗期生长、个体发育、室内考种及最终实际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分蘖和次生根数有影响,进而影响到产量;在宽幅一致的情况下,泛麦803行距30 cm的处理千粒重和实际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的基础上,以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为核心,改密集条播为宽幅精播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将播幅扩大到7~8cm,将行距增加到26~28cm,可以实现播量相对准确,子粒分布均匀,提高出苗整齐度,培育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增加小麦密度条件下,达到植株分布合理,进行了小麦缩垄增行播种技术研究,将小麦播种行距由15 cm改为10 cm。经2006-2007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增产629.1 kg·hm^-2,增产10.5%。通过缩垄增行提高了小麦单位面积的均匀度,使小麦全生育期群体与个体更加合理,实现了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既抗旱,又抗倒伏。缩垄增行增加了小麦密度,改变了常规密度设计和传统的栽培方式,大幅度提高了小麦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播种形式对小麦生育性状、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2013~2015年在冀中南太行山山前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的赵县和辛集,以婴泊700为试材,设15 cm等行距、7.5 cm等行距、全匀播、45 cm匀播+20 cm宽行4个播种形式处理,在相同播量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种形式对小麦群个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试点均以15 cm等行距播种形式最有利于小麦群个体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构成三要素的优化,小麦产量最高。当前冀中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理想的播种形式是15 cm等行距种植。  相似文献   

11.
小麦窄行精准匀播模式不同播量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播量试验分析,在适宜的基本苗范围内,小麦窄行播种(行距10~12 cm)和常规播种模式(行距20 cm)相比,小麦单株和成产三因素能充分协调发育,基本苗适宜范围扩大,可达25万~30万,增产效果显著。因此,窄行播种可通过增加播量提高主茎成穗,实现亩成穗数最大化,进而提高单产,在生产实践中较好的解决了常规播种大播量个体群体不协调、难以实现高产的实际问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鲁西北小麦宽幅播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爱芳 《吉林农业》2010,(9):105-105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处理好麦田群体与个体矛盾的基础上,扩大行距、扩大播幅、降低播种量、播种均匀;促进小麦个体发育更健壮、质量更好;使单株成穗多、穗大、粒多、粒饱,是一项显著增产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种时扩大行距、扩大播幅,将小麦小行距(15~20 cm)密集条播改为等行距(26~28 cm)宽幅播种,将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改为宽幅播种分散式的一种技术。宽幅播种粒籽均匀分布,无疙瘩苗,无缺苗断垄,克服了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争阳光、争肥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的缺点,扩大了小麦单株生长空间和营养面  相似文献   

14.
以小麦品种烟农999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苏北黏土地稻茬和西瓜茬上开展不同播种方式对晚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相比,宽幅播种667 m2基本苗降低3.2万~9.2万,高峰苗降低23.8万~36.0万,成穗率提高2.6~4.7百分点,群体质量明显提高;667 m2产量提高22.7~37.0 kg,以晚播稻茬小麦播幅10 cm+行间距10 cm、晚播西瓜茬小麦播幅10 cm+行间距15 cm的增产幅度最大,667 m2分别增产36.4、37.0 kg。  相似文献   

15.
郯城县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青峰  孟凡胜  李龙  李宝强  王靖  周忠新  孔令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68-11269,11301
[目的]探讨郯城县小麦宽幅精播的高产潜力。[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宽幅播种对小麦产量、根系活力及氮肥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小麦宽幅播种在单株分蘖数、三叶大蘖数和次生根数及根系活力上均明显高于传统播种和精播半精播播种。与精播半精播和传统播种相比,宽幅播种小麦0~140 cm各土层土壤贮水量均有所增加。宽幅播种的无穗茎、收获时青穗、下落穗分别为5.7%、4.7%和6.6%,分别比精播半精播播种方式减少17.0、2.6、2.5个百分点。宽幅播种可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显著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氮素生产效率比常规技术提高10.6%~16.4%。宽幅播种比传统播种增产960.0 kg/hm2,比精播半精播播种增产535.5 kg/hm2,增产效果显著。[结论]宽幅播种比传统播种有利于小麦增产,能增强小麦根系活力,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小麦的抗旱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田概况。试验田设在卢氏县东明镇江渠村神耕农机专业合作社田块。试验田土地平整,具备灌溉条件。(二)供试材料。供试小麦品种为众麦1号。(三)?试验设计。试验采取大田对比,设3个处理。处理1:小麦宽幅匀播;处理2:小麦防缠绕机械施肥沟播;处理3:常规播种(对照)。小麦宽幅匀播为机械深耕播种,播幅8?cm,行距26?cm;小麦防缠绕机械施肥沟播沟宽33?cm,深  相似文献   

17.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6):944-948
为探索晋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条件下适宜的小麦播种模式,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条播行距15 cm(行距-15)、条播行距20 cm(行距-20)、人工撒播等3个处理,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植株分蘖特征、产量及构成因素、籽粒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播种量下,条播比撒播处理基本苗多,且条播行距-15处理的冬小麦总茎数以及成穗数显著高于行距-20和撒播处理,产量最高,比撒播和行距-20处理分别增产8.67%,10.26%;而撒播处理冬小麦单株分蘖数和单株成穗数优于条播处理。可见,条播行距-15有利于冬小麦群体生长和产量提高,而撒播处理更利于单株效应;行距-15处理下冬小麦籽粒品质综合评价值较高,比撒播和行距-20处理分别高6.25%,10.86%;行距-15处理的籽粒水分利用率(WUE籽粒)比行距-20处理高11.15%,比撒播处理高3.99%。说明在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模式下小麦采用条播行距-15处理的群体结构更加合理,利于冬小麦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讨焦作市小麦高产栽培播种模式,实现农机农艺有机结合,在大田条件下,以周麦27为材料,研究了等行距条播、机械宽窄行条播、机械宽幅播种等3种不同播种模式、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播种模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播量为180 kg/hm~2的等行距宽幅播种产量最高,同播量机械宽窄行条播次之,播量为120 kg/hm~2的等行距条播产量最低。机械宽幅播种模式下单株分蘖数和穗数最多,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变化趋势与有效穗数相反。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探讨焦作小麦高产栽培播种模式,实现农机农艺有机结合,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周麦27为材料,研究了等行距条播、机械宽窄行条播、机械宽幅播种等三种不同播种模式、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播种模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播量为180㎏/hm2的等行距宽幅播种产量最高、同播量机械宽窄行条播次之,播量为120㎏/hm2的等行距条播产量最低。机械宽幅播种模式下单株分蘖数和穗数最多,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变化趋势与公顷穗数相反。  相似文献   

20.
小麦宽幅播种栽培技术以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为核心,改密集条播为宽幅播种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2010年开始在蓝田县示范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