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经国在主政赣南期间,为了改变赣南地区各方面相对落后的现状,推行了许多"新政",其中就包括扫盲教育运动。本文试图从扫盲教育运动的发生背景、主要内容、成效与不足等几方面,对蒋经国主政赣南时期的扫盲教育运动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
蒋经国主政赣南期间,根据赣南客家社会的状况制订了相应的乡村教育建设措施,开展了一场较为全面的乡村教育改革.由于其政策措施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适应了客家教育传统的特点,乡村教育改革成效显著,赣南乡村教育事业一度繁荣.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赣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从赣南围屋文化传承视角下分析了赣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路径。首先,对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关系进行论述,得出美丽乡村建设必然依托于乡村文化进行的结论;其次,分析赣南客家围屋文化,确定赣南客家围屋文化所代表的是赣南客家人民智慧与审美的结晶;再次,对保护与传承赣南围屋文化的意义进行阐述,总结出保护与传承赣南客家围屋文化可以使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赣南客家围屋文化是赣南文化的集中体现、保护与传承赣南客家围屋文化可以进一步增强地区凝聚力3个方面的结论。研究赣南客家围屋文化传承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发掘提升美丽乡村形式与内涵的有效尝试,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散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方位和新抓手,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赣州市文化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以赣南“四色”文化、客家文化遗产以及“小镇”聚集型文化产业为基础,形成了特有的路径,产生了独特的赣南文旅商贸模式,保护传承了以红、绿、黑、古为特征的赣南文化。创新了乡村社会文化治理方式,对革命老区乡村文化振兴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建党百年背景下,对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进行探索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经济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赣南等革命老区依托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助力老区实现了脱贫。目前,赣南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仍面临贫困群众参与不够、部分旅游资源尚未整合等制约发展的问题,需完善与创新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以红色旅游带动赣南革命老区全方面发展,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农村。  相似文献   

6.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一系列的财税、投资、国土资源等优惠政策,支持在吉泰盆地、赣抚平原开展加强粮食生产重大工程建设,以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从赣南等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分析该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它表现形式活泼,歌舞并重,剧目众多,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长期以来,赣南采茶戏多演出一些反映生活的小戏曲,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比较局限.新时期以来,戏剧家们不断探索,特别是在表现方式和戏曲音乐等方面不断创新,使赣南采茶戏创作有所发展,采茶歌舞剧、采茶音乐剧的出现,更进一步激发了剧作家的创新思维.《茶童哥》、《莲妹子》、《山歌情》、《女人河》、《快乐标兵》等剧目的演出成功,也使赣南采茶戏获得了新的观众群,演出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赣南采茶戏新剧目创作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赣南脐橙是赣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于其口感甘甜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已经形成较大的种植规模和占据水果市场较大的份额。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经济全球一体化推进程度的加深,海外市场对赣南脐橙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赣南脐橙产业缺少现代化生产、经营的经验,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显得准备不足。因此,完成赣南脐橙产品的差异化建设,进行品牌创新和开拓新的出口模式成为进一步发展赣南脐橙产业以及发展整个苏区的经济体系的关键。研究和发展赣南脐橙的出口营销模式是此课题的主要目的,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和理论相结合,研究出口营销模式对发展脐橙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的各种建设也是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赣南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出发,对传统乡村聚落与美丽乡村建设后的乡村聚落之间形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客观科学地评价地理标志农产品供应链的绩效,对于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赣南脐橙"农超对接"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对赣南地区的调研数据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赣南脐橙"农户+合作社+超市"渠道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其整体绩效处于中等水平,并在质量安全治理、合作社内部监督、政府补贴机制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思路,希冀为以赣南脐橙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农超对接"的长效、稳定运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涛  崔胜军 《农业考古》2007,(6):176-178
赣南客家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备民俗旅游的区位条件,拥有广阔的客源市场,具有开展乡村民俗旅游的优势。但是赣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着村民保护意识不强、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资源开发经费短缺、都市文明对乡村文化产生冲击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同时指出赣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必将对赣南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金慧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8039-8043
该文以赣南地区新农村体育和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赣南地区新农村体育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文章通过对赣南地区新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赣南地区新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赣南新农村体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5月16日,由科技部、中宣部、国家民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卫生和计生委、林业局、粮食局、地震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中国铁路总公司、江西省组织的"科技列车",开进江西赣南苏区,开展"振兴苏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赣南行"活动。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重点示范活动之一,今年的科技列车赣南行紧紧围绕科技活动周"科学生活·创新圆梦"主题开展。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茹代表江西省对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委举办科技列车赣南行活动表示感谢,并指出科技列车驶入赣南是对江西科技工作的支持,特别是紧贴赣南科技需求,组织了一批高水平专家,送技术、送服务、送科技物资,是一场科技的及时雨,是一个引智、引技、引资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 成。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实地走访调研了若干赣南地区毕业后返乡创业的大学 生,通过案例研究影响原赣南苏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障碍,归纳出返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 中遇到了专业知识不对口、项目产业选择具有盲目性,风险识别与把控能力不足,政府帮扶缺失 等主要障碍,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三个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对赣南地区杜鹃属野生植物资源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赣南地区杜鹃属植物共有32种(不包括种下等级),隶属于映山红亚属、马银花亚属、常绿杜鹃亚属和羊踯躅亚属。根据生活型,赣南地区杜鹃属植物可分为灌木型和灌木与乔木兼有型;从垂直分布来看,赣南地区200~2000m海拔内均有杜鹃属植物分布,其中以500~1200m海拔高度种数最多;从水平分布来看,赣南地区各县市均有杜鹃属植物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赣南地区的西南部和东部;从观赏和药用两个方面探讨了杜鹃属植物资源的价值,并提出杜鹃植物资源在赣南地区的合理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乡约文化作为传统乡村的一种社会自治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乡约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当前开拓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有必要对乡约文化的内涵和思想起源以及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定位进行研究,探讨其推陈出新的路径,以促进乡约文化在当代乡村社会治理中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正>6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表示,《指导意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配套性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了四方面要求: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乡村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各地要将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  相似文献   

18.
中西部地区乡村治理困境面临着治理资源匮乏、乡村关系行政化、乡村生活失序和"最后一公里"四重困境。深入分析乡村治理困境的原因,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构多中心主体参与的治理格局,重构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加强乡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将会成为破解乡村治理困境,维持乡村社会稳定,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姚卿善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91-5892,5894
通过对赣南地区的红色旅游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赣南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江 《农业考古》2006,(6):215-218
江西赣南的民间小调--《长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本文通过阐述赣南《长歌》产生、发展及变化,让我们看到民间音乐的勃勃生机,使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