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凯  张彩丽 《农学学报》2017,7(5):56-59
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主要产出机构与核心作者群、基金项目、下载量与被引频次、研究热点、高发文量期刊等方面对2005年至2014年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及发文刊数逐年增加,而下载量整个10年间呈先升后降趋势,被引频次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发文数量最多的两种期刊是生态环境学报和环境科学与技术,发文数量均为6篇。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目前的热点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及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强度模型、土地利用综合指数模型、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以1995、2000、2005、2010、2015年5个时段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析宁夏红寺堡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红寺堡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2)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强度在1995—2000年上升,2000—2005年下降,2005—2010年持续上升,生态风险主要集中在建设用地和耕地集中分布的地方,说明随着移民迁入土地利用广度和深度增加,生态系统遭到破坏;(3)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整体空间分异性不断增加,局部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4)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随着土地利用的变化波动,且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强度模型结果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3.
诸暨浬浦铜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和GIS技术对浙江省诸暨市潭浦铜矿区4号坑道附近土壤6种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As、Cr、Cu、Zn和Ni含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Pb、As、Cu、Zn和Ni含量伴随污染最多,相关性高;Cr含量则主要受成土因素影响;采用Kriging内插法对未测点重金属进行最优估计,所绘制的Kriging插值图反映了受污染及地质因素影响,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基于GIS的地统计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矿区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在土壤污染研究中的应用,结合地累积指数法,研究了某典型石油开采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污染等级。利用地累积指数进行插值绘制出的重金属污染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重金属的水平分布差异较大,而Cr、Fe、Ni的地累积指数分布相似度较高,可能属同一来源;除Pb、Zn、Ni在不同深度水平变化较大外,其余重金属均保持稳定;从地累积指数等级上来看,Pb在各井处均达到2级及以上污染;Cu、Co在少数井处达到1级或1级以上污染。地累积指数与GIS相结合能更加直观地反映重金属的污染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清晰地展现我国精准扶贫研究的现状及热点分布,基于文献统计方法与可视化工具,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14—2018年中国知网(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中精准扶贫研究的2 072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以后,精准扶贫研究的发文量迅速增长;作者及机构之间学术交流合作少,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研究热点主要为精准扶贫、贫困户、扶贫开发、精准脱贫等;未来研究的前沿为产业扶贫、反贫困、脱贫攻坚、新时代、乡村振兴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计量和文献调研的方法,使用Cite Space软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领域的论文数据进行检索统计和定量分析,系统梳理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主要国家、研究机构及学科分布情况,探索了潜在研究前沿及热点问题。结果表明,高富集能力生物的筛选研究、现场试验研究、修复效果持久性研究和典型污染物研究是该领域今后研究的主要热点。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污染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粮食安全,为探明不同时期土壤重金属动态变化规律,采集了天津市武清区的95个农田表层土,并对样品中Pb、Cu、Cr、Ni、Zn、Cd和As的含量进行测定。基于地统计法分析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探讨2005年和2019年土壤重金属的累积、潜在生态风险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Ni以外,重金属Pb、Cu、Cr、Zn、Cd和As随着时间的推移累积污染不断增加。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Cd和As是研究区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者。2005年和2019年重金属空间特征表明,Cu、Cr、Ni、Zn和As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高值区集中在研究区的西南部,Pb的高值区呈现面源污染,而Cd呈现明显的点源污染。研究区Cu主要受农业施肥的影响,Zn主要受农业施肥和污水灌溉的双重影响,As、Ni和Cr的污染主要来自成土母质,Cd可能来源于工业活动,Pb归因于交通尾气的排放。研究表明,武清区典型蔬菜种植土壤重金属累积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以及污水灌溉。本研究明确了天津市武清区的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源,可为研究区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和总结国内根尖微核相关研究的发展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根尖”“微核”为主题词,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CiteSpace、NoteExpress和Excel等软件,对1980—2018年间收录的1 016篇文献从发文量与引用量、关键词、研究热点与前沿等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根尖微核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可分为起步期(1980—1991年)、增长期(1992—2008年)和衰减期(2009—2018年)3个阶段;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微核”“蚕豆”“微核率”;研究的热点主题集中于遗传毒性及有丝分裂、根尖细胞(蚕豆根尖)、污染指数;有丝分裂是导致微核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研究的前沿,该领域的研究应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9.
土壤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发展必须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大沽河流域农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栅格形采样,共采集大沽河流域土壤样本124份。采用化学方法测量5种重金属(As、Cd、Cr、Hg、Pb)含量,并基于山东及全国的土壤背景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比较分析。采用样条差值法,基于此数据使用Arc GIS,实现5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专题制图。对重金属分布特性与人类活动和流域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污染严重的地区。重金属污染的区域分布特征,可以为新一轮大沽河流域的土壤综合控制和产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4个城区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该城区土壤重金属富集与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区表层土壤5种重金属(Cd、Cu、Zn、Pb、Cr)含量均略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中Cd富集程度较高,污染较严重;Cu、Zn、Pb、Cr富集程度较低,污染程度较轻.另外,在GIS环境下利用空间数据插值方法对该城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土壤重金属含量、富集分布状况与城区的交通活动和工业活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我国土壤重金属研究工作提供参考,系统分析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发展动态,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2014—2018年"土壤重金属"和"形态"为主题的文献为数据源,借助信息可视化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绘制作者合作图谱、机构合作图谱和关键词共现图谱。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形态研究科研论文数量随着时间变化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作者间存在明显的作者合作群体,主要是以南忠仁和陈寻峰为主的2个群体间作者合作最为密切;中国科学院大学为重点研究机构,但研究机构之间大多都是处于独立研究状态,合作较少;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生物有效性、生物炭和土壤污染为主要研究热点,镉形态和污染特征为最新的研究前沿,是未来几年该领域集中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及时、准确探测耕地变化区域及热点演变趋势,提出了基于地类变更事件的区域变化热点探测方法,以武汉市汉南区1996—2014年1:10 000土地利用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取紧邻2年间地类变更碎片。基于变更碎片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技术进行局部变化热点探测,提取热点变化区域空间中心,建立空间中心转移模型,分析热点变化演变态势。结果表明,1996—2001年、2002—2008年汉南区耕地变化较平缓,存在个别变化热点区域,总体变化程度较均匀;2009—2014年耕地变化呈现集聚态,变化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汉南区东北部,全区耕地变化热点区域呈现"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空间格局,且热点变化区域周围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中心转移模型表明,汉南区整体耕地变化热点区域中心呈现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提出了基于地类变更事件的区域变化热点探测方法,实现了对于区域耕地热点变化区域的识别与挖掘,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贵阳市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重金属污染因子权重的确定是影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加权平均法,对贵阳市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结合GIS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城郊菜地土壤中Zn、Cd、Pb、Cu、As和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均小于1,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3320,总体属于本底级;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的空间分布显示,贵阳市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主要呈现出中部低,南部和东北部部分地区高的规律,但研究区菜地土壤均未受到这6种重金属的明显污染。  相似文献   

14.
新泰市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泰市农田土壤中Cu、Zn、P11、Cd、Cr、Ni、Hg、As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评价方法来评价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并在GIS软件支持下,通过空间差值分析了研究区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Zn和Cd的个别采样点超标外,其余6种重金属的含量均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618-1995)二级标准的限值内;从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来看,Zn和Cd的空间分布极其相似,其余6种重金属的分布各有规律,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由此得出,引起新泰市农田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Zn和Cd的污染;该研究采用的评价标;住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如以当地的土壤元素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则该地区的土壤污染将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危害;本文简要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并对土壤重金属特性空间变异定量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分析方法作了初步介绍;提出了重金属特性空间变异定量研究方法的两点启示:①地统计学与3S(GIS,RS,GPS)技术的结合来研究重金属空间变异;②提出了地统计学与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分布建模.  相似文献   

16.
农田Cd和Hg污染的来源解析与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以天津某郊区农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土壤及农产品中Cd和Hg的污染状况,运用指数法评估其污染风险,利用GIS空间模型和同位素比值法分析了Cd和Hg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并筛选出生物富集低且经济效益可观的作物种类,为通过种植结构调整降低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部分农田受到了Cd和Hg的污染,安全土壤点位分别占19%和46%,污染土壤中有较多点位属于警戒(36%和17%)和轻污染(26%和19%),处于重度污染的小于10%,该区域种植的农产品中Cd和Hg超标率分别为17%和37%。基于GIS的空间分布显示:Cd主要以点源形式进入土壤,移动性较大;Hg以面源污染为主,以残渣态为主要形态。运用同位素比值分析法得出:研究区内土壤Cd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弃物及灌溉水,农产品中Cd污染主要来源于土壤;土壤Hg污染主要来自大气降尘、有机肥及灌溉水,农产品中Hg的污染来源主要有土壤和大气降尘。不同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瓜果类蔬菜对Cd和Hg的富集系数最低,果实中这两种重金属含量均在安全水平以内。研究表明,利用不同植物吸收重金属有效性的差异,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可以在微污染农田中生产出安全农产品,为控制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的核心期刊数据作为文献来源,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图谱分析软件对2000—2020年有关道路绿化研究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文献内容分析法,得出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内容与前沿。结果表明:目前国内有关道路绿化的研究处于衰减阶段,2010—2011年为国内发展的高峰时期,而国外正处于一个良好发展阶段;研究内容方面,国内主要关注规划设计与景观评价、植物配置模式及养护管理、植物多样性及生态效益,国外主要针对道路绿化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道路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研究、动植物入侵与扩散机制;研究前沿方面,国内外均倾向于道路绿化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根辉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48-149,168
阐述了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化学形态特征以及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是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价和生物有效性评价、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重金属在土壤—水体—大气—生物之间迁移转化机制和规律,以及环境磁学在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定量研究了景观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与状况,分析了国内对"景观评价方法"研究的热点、研究前沿以及目前研究薄弱的方向.运用文献计量等方法,运用cite space软件,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1 186篇"景观评价方法"主题研究成果为分析对象,从发布时间、作者—机构分布、关键词聚类、主题分析和时区分布等角度展开文献的计量分析并绘制相应的知识图谱,得出中国园林景观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呈现的3个阶段特征并将它分为3个时期:起步探索期(1986-1995)、缓慢发展期(1996-2005)、快速发展期(2006-2016);景观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分散且不深入,尚未存在跨领域、跨学科的协同研究机制平台;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植物景观;研究的前沿是"乡村景观"和"美景度评价法".我国的景观评价工作起步比较晚,目前处于理论与方法的探索阶段,主要引进和借鉴欧美国家相对成熟的体系,对综合景观尤其是视觉景观、文化景观和空间景观的评价相对较少,这些是景观评价方法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三十年非点源污染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近三十年非点源污染研究发展趋势特征,旨在为下一阶段非点源污染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得到1990—2016年所有非点源污染研究文献,然后进行聚焦分析,确定主要文献来源,对比中外学者H指数。通过CiteSpace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和文献共被引网络分析功能,识别了1990—2016年间三个主要阶段的核心关键词(作者关键词与扩展关键词)的变化,梳理了主要的共被引参考文献,得到非点源污染研究领域发展趋势和知识基础特征。国外和国内非点源污染的最早文献分别在1975年和1992年,1990年后全球范围内非点源相关研究快速发展,中国学者的研究在2005年后发展迅速。中外学者的H指数差距有减小趋势,中国学者在全球非点源污染研究领域的相对影响力不断提升。关键词分布中"流域"与"管理"逐渐凸显,"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中国"、"气候变化"词频进入前30位。研究内容方面,非点源污染研究从点位尺度的观测过渡到流域尺度水质变化、氮磷污染输出规律、模型应用,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空间分析的水文模型在流域尺度的模拟、优化和运用,是非点源污染控制与评估的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流域尺度的精细管理、非点源污染模型开发与耦合、气候变化效应近期受到更多关注。对1990—2016年间高被引文献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可知,高被引文献涉及主题广泛,其中中国学者也有明显贡献,表明中国学者逐步成为非点源污染研究的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