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是伴随着六个中央‘一号文件’走过来的”,新疆兵团一四三团团劳模李国信这样感慨道。今年62岁的李国信扳着指头娓娓道来:“1982年,中央下发了第一个‘一号文件’,破天荒地搞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当时我40岁,家里一下子承包了50亩地,我和家人甩开膀子大干,当年就  相似文献   

2.
新江 《新农村》2009,(5):13-13
连日来,新疆霍城县伊车嘎善乡“惠农大厅”的20台电脑前总是挤满了人,农民们聚精会神地从网上查找致富信息,有的还将网上的信息记在小本子上。在伊车嘎善村,到农民马尔里家里上网查种植信息的农民阿不都艾力说:“乡‘惠农大厅’的电脑前人多得挨不上边,我再到村里文化室,可大伙儿也都在排队上网;我只好跑到这里来,上网查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3.
《百姓》2001,(4)
老大兼任“审判长”,老二担当“审判员”,老四成了“书记员”,儿媳们都是“陪审员”。年迈老爹被判“有期徒刑”三年,老母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前不久,河南内乡县马山镇发生了一件怪事:3个不孝之子擅自在家里组成“法庭”,判处父亲“有期徒刑”三年,母亲“有期徒刑”一年。现年70岁的农民高老汉和现年68岁的妻子张氏家住内乡县马山镇第五村民小组。夫妻俩一共养育4个儿子,供弟兄4个先后中学  相似文献   

4.
我叫刘惠敏,家住山东省曹县位湾镇王泽铺村,别看俺村不足两千人,却是闻名全国的特种养殖专业村。10余年来,我从事特种动物养殖、加工、销售、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曾多次受到省、地、县政府的表彰,先后被授予“双学双比标兵”、“民兵致富模范”、县“十大杰出青年”和“科技大王”等荣誉称号,《农民日报》、《中国民兵》等新闻单位对我执着追求、艰苦创业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如今,我拥有鹧鸪、贵妇鸡等10多个上规模的养殖场,并创办了一家集生产、科研、教学等功能于一体,多种经济成份兼容的集团型企业。小时候,我家里很穷,初中没毕业就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并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为了寻求致富路,我冲破妇女不出远门的传统观念,背井离乡,闯遍  相似文献   

5.
前些年陈安之先生从美国回来,以教授传播“成功学”而得到许多青年的追捧,这个结果完全在于他的意料之中,因为他知道:渴望成功、梦想成功的人太多,尤其是那些言必称要创业的年轻人。这是一个有着巨大需求的市场。数年过去了,不知道那些靠学了“成功学”而取得成功的人有多少,我所知道的是:这个世界有一个朴素的“二八法则”,永远只有20%的人能够取得成功.还有80%的人始终处于追求成功的梦想中,甚至大多数人不再有梦。因此换个角度看,其实教授“失败学”也许有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13日,笔者在湖南隆回县岩口镇农村走访时发现,“空巢老人”已成为留守农村的主力军。走进村庄,所见三三两两都是老人。或围坐闲聊,或独自发呆。或牵着孙儿张望,田野里忙碌的身影几乎全是50岁以上的老人。正在犁田的老李感触地说:“等我老得不能动的时候,家里的田土谁来种?”老李子女们都在外打工赚钱,谁也不想回家守着田土过日子,他和老伴在家既要照顾孙子孙女,还要种田,感觉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7.
换车记     
小时候,每当看到汽车,我总好奇地围着转上几圈,车子开走时还会跟着追上一程,当时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一辆汽车呀!1978年,我拥有了人生第一辆“共享单车”——一辆永久牌28大杠自行车,这是住在我家的镇江知青杨叔叔回城时送的一件礼物。父亲外出办事都会以车代步,但只要车子一闲下来,我就推到连队大场学习骑车,先练溜车,再练掏杠。因个子矮够不到车座,我就坐到大杠上,屁股左右挪动着骑行。  相似文献   

8.
小红 《新农村》2006,(12):22-22
一次,我和几个友人去一个多年未谋面的老同事家玩,他的孩子正在看电视。一阵寒暄之后,那位老同事又忙把孩子叫过来,让他喊我“伯伯”。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性格有点内向,或是受到了干扰,他当着四五个陌生人的面,只是看了我一眼,淡淡地笑了笑,就扭头走了。他爸不高兴了,竟然跑过去揪着他的耳朵,非要他喊我不可,还生气地说:“怎么这样不讲礼貌?”我忙说:“算了算了,不要强迫了。我小时候也是不喜欢喊人的,父亲也是这样强迫我,总是弄得我非常难受。”说得大家都乐了。正因为我小时候吃过被强迫“讲礼貌”的苦头,所以在家里我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来…  相似文献   

9.
去年7月4日,一位两鬓花白的乡村老人,气呼呼、噔噔噔地向当地法庭赶去。路上有人问他:“做啥这等气急?”他回答说:“上法庭,与我那个不孝之子一刀两断!”老人名叫柴位全,是一位87岁高龄的古稀老人,1955年,夫妇俩从他乡将7岁的吴雨耀改姓后收为养子,并抚育成人。1973年柴雨耀结婚成家,仍同父母一块生活。由于父母年事已高,1982年家里经济改由柴雨耀掌管,之后父子间为经济琐事有过纠纷,但感情仍然密切。1992年柴位全因老伴去世变得性情粗暴固执,常  相似文献   

10.
去年初冬的一天,寒雨霏霏,榨菜苗在寒风中青翠可人。新干县大洋州镇新市村农民李欠如的家里格外热闹,来自新市村李家村小组的三十多个农户代表聚在这里,一个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会议正在进行。“今天我们这个会是‘梁山好汉’会。”端坐在人群中的新干县委副书记宋铜语惊四座,吸引了全场的目光。“为什么是‘梁山好汉’会,因为今天是请各位好汉来唱戏的。”其实宋副书记大家都很熟悉,在大洋州镇新市村挂点帮扶已经快半年了,平时农户们家里养啥,地里种啥都要过问。今天来村里也不知有啥好事,小屋里鸦雀无声。“大家别紧张,这戏不会很…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1998,(2)
浙西衢县杜泽镇章家村的杜世福,今年42岁,父已故,母年迈,家有兄弟4人,早年已分家,因他排行老三,又患有精神病,平时大伙都管他叫“傻老三”。“傻老三”闹事在童家1996年1月7日早上,杜世福突然闯到邻居童秋古的家里,喊着说:“我早饭没吃!”童秋古清楚,杜世福又犯病了。为了不惹怒他,童秋古马上就把饭菜端上桌子,杜世福也挺自在地端起碗筷,埋头就吃。吃饱了他如同在自家屋里一样,闯进房里,爬上床就睡起大觉。这位不速之客,可让童秋古一时没了主意。后只得唤人来劝他回去.可杜世福赖着,死活不肯走,硬要躺  相似文献   

12.
利簋铭文“岁鼎克”之“岁”有四种解说影响比较大,但没有一种被普遍接受。“岁”字解释成岁星、祭祀名、抢夺九鼎均有困难。“岁”是“右史利”的名,“岁”与“利”一名一字。“岁”本义是斧头、镰刀之类的砍削切割器;“利”本义是锋利,“利”与“岁”名字相应。铭文记载右史利因占卜预测准确,受到周武王赏赐,因而作铜器记载荣耀。“岁鼎克”不能解释为“岁星当空”的天象,用来作为商周之交天象断代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53年出生的夏复兴早在1972年.就冒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风险.偷偷地在家里养了几百只蛋鸡,大获成功。改革开放后,他更是如鱼得水,先后办起了饲料厂、养鸡场和养猪场.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民营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敦化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全省翠先迈出一步,百姓得到了实惠。 “我今年67岁。活了这么大岁数,没想到我们:爱民也能领‘工资’,这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啊!”江南镇下:百村张明贵老人说起每月领的“养老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每月领的钱。差不多够我们老两口一个月的口粮了!”平时儿女们隔三差五地给点钱,补贴老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刘巍 《油气储运》2010,(2):50-50
如果家里的宝宝还未满3岁,做父母的肯定有这样的经验:为了一点点小事情或者根本不为什么,小家伙就大哭大闹,不可开交,直到全家人仰马翻,精疲力竭而止。2岁左右的小家伙尤其如此,真让做父母的觉得自己付出的所有的爱都化作泡影,从而对小家伙的“任性”大感失望——白疼他了。  相似文献   

16.
我叫乔旺年,今年55岁,是一位菜农,种菜已有15个春秋,家住山西省夏县裴介镇陈乔村.前年我在一位朋友家里看到了<农村百事通>,我翻了翻,发现她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合农民口味,于是我也订了一份.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快到10月底的一天,正在中国科学院攻读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的江西萍乡籍硕士研究生彭海,在回乡休假期间,代表家里出席村里的一次村民选举,并在会上讲了几句鼓舞村民应当珍视选举权利的话。结果,彭海被农民们推选出马参加村委会主任竞选,并获成功,成了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五陂村第四届村民委员会主任。一个尚未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为什么放下尚未完成的研究生课程,去竞选村委会主任?我去五陂村采访的时候,这位硕士“村官”已上任数月,他是去年11月29日正式上任的。彭海今年23岁,1994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相似文献   

18.
“小蝴蝶.你怎么了啊?”“呜.我肚子饿。”“小蝴蝶.我们采蜜的时候你只顾着玩.现在饿肚子.知道辛勤劳动的重要了吧……”在“大森林”里.一群两三岁的小朋友正围着两名扇动着翅膀分别扮作蝴蝶与蜜蜂的年轻姑娘听故事.这是在“故事城堡”里发生的一幕.而这故事的背后则是一个人“20年做成一件事”的坚定信念。这个人就是创业明星——涂洋流.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三七”杨朝清云南是大有名气的动植物王国,我的家乡云南文山就有很多特产品出国,其中要数三七最为典型了。我们家乡真不虚是块宝地。在此,我谈一谈家乡的“三七”。“三七”是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名贵中药材。主要产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区,我国古代许多名医的著作中...  相似文献   

20.
池连武  姜英杰  杨光 《新农业》2011,(12):43-44
我叫池连武,今年45岁,家住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屯街道塔山社区。我是原沈阳市农垦下属一国营农场的下岗职工,于2000年买断工龄下岗,下岗头几年种过地、打过工、做过小买卖等,但几年下来仍没有积蓄。2005年,周围很多人都搞起畜牧养殖业,我的心也开始活跃起来。“男怕务错行,女怕嫁错郎”,下岗再就业真的很艰难,年过半百的我上有老下有小,虽然年龄大,但更应该重新考虑不但能养家糊口且适合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