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花生是辽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本文对6个花生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生育特性、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比较,初步筛选出适宜辽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2.
试论辽北地区花生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适于辽北地区花生节本增效的品种选择、选地整地、轮作倒茬、配方施肥与大垄双行机械覆膜栽培等技术,对本区域花生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辽北地区花生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北地区花生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气候持续干旱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养分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砂壤土种植玉米减产减收,而花生具有抗旱和经济效益高的特点,使当地花生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1.4万hm^2发展到2003年的2.6万hm^2,增幅达85.7%.但花生主栽品种仍是白沙1016,由于品种单一退化、抗逆性差,导致产量降低,严重影响了当地花生生产的发展.为选择适应当地花生生产需要的品种,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对引进的部分花生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各品种的生育特性和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辽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花生品种,为当地花生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寒地花生大垄机械化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黑龙江省花生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泰来县境内,每年种植面积2万hm2左右,因其位于我国高纬度地区,温度是影响花生生产的主要因素.花生覆膜栽培技术在花生栽培中的应用,使花生的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项技术的应用虽然提高了花生的产量,但是田间作业环节多、技术要求高、用工量大、用工集中,一直制约着这项技术在花生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政府部门制定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气象服务支持,利用1992—2018年辽宁省玉米产量及生育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分析辽宁省及各市玉米产量和生育期气候条件特征,评估玉米生育期内气象灾害发生风险。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的多年平均产量及播种面积均占当地粮食总产及播种总面积的60%以上;各市玉米单产变化波动较大。辽宁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冷害和干旱,1996—2010年辽宁省发生中度低温冷害3次,未发生严重和轻度低温冷害;辽宁省干旱灾害风险较大,以辽西地区最为突出,干旱易发地区主要集中在辽西、辽北及辽南部分地区。根据玉米供给侧改革需求,结合气象条件背景,建议将辽宁省主要玉米产区按玉米优势种植区(沈阳、铁岭、辽阳、鞍山)、辽西抗旱作物种植区(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辽南大豆薯类种植区(营口和大连)及水果种植区(朝阳市、葫芦岛建昌、辽东半岛特色种植区)进行种植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申秀娟  闫涛 《河南农业》2011,(11):31-31
淮阳县是河南省优质花生的重要生产基地。近几年,花生种植面积逐步扩大,2010年种植面积约为2.67万hm2,是淮阳县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传统拳头项目。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高产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花生白绢病在淮阳县各花生种植区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7.
镁是水稻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稻田土壤中镁的丰缺状况以及对水稻供应的能力鲜见报道。为了解辽宁省水稻种植区土壤和水稻植株镁素丰度状况、分布情况,探明土壤交换性镁与土壤物理化学因子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在辽北、辽中、辽南、辽东和东南沿海4个水稻种植区选取60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并采集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样本,测定土壤交换性镁和土壤基本理化指标(p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同时,采集水稻茎叶、籽粒样本,测定茎叶和籽粒中镁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水稻种植区土壤交换性镁平均含量高达520.4mg·kg-1,其中辽南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平均含量显著高于辽中、辽北以及辽东和东南沿海地区。辽宁省水稻种植区水稻茎叶镁平均含量为0.227%,其中辽南、辽东和东南沿海地区水稻茎叶中镁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辽北和辽中地区。水稻籽粒镁平均含量为0.030%,4个水稻种植区水稻籽粒镁平均含量没有显著差异。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交换性镁与对应土层中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碱解氮呈极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辽北地区水稻研究的内容及研究进展,包括常规育种、杂交稻育种、新型叶面肥试验及水稻新品种筛选、展示和示范,以期为辽北地区水稻生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实现辽北地区土层瘠薄地段的封山绿化,改善辽北地区自然植被较低的环境现状,选用抗病性极强、极度耐干旱、适应性好的侧柏进行造林,是一种上乘的选择方式。辽北地区气候寒冷,年降水量较少,丘陵山地土层较薄,很多树种都难以适应这样的环境条件。为了实现适地适树造林,提高辽北地区绿化水平,笔者结合辽北地区的实际,提出了侧柏育苗和造林关键技术,供各地在生产中参考。1侧柏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在辽北地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辽北地区主栽的农作物,占耕地面积的80%,该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大概分为3个区域,即东部山区、中部平原区、西部干旱区。在该地区有针对性的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至关重要。我们在玉米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现就目前辽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介绍了花生加工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辽宁省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分析了辽宁省花生加工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指出辽宁省花生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如加工技术高新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加工生产规模化、加工原料专业化等,以及辽宁省花生加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如加强花生深加工技术研究、培育和推广优质专用型花生品种、进一步降低加工成本等。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目前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和花生增产制约因素,并对辽宁省花生的增产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引选专用花生品种、改造中低产田、推广关键栽培技术、政策支持等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辽宁省几十年花生品种的种植情况。现阶段辽宁省的花生品种种植结构大致为:白沙1016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65%左右,阜花系列占15%左右,锦花系列、铁花系列和连花系列占15%左右,省外选育品种占5%左右。提出辽宁省不同地区花生品种种植结构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辽宁省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促进辽宁省花生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带壳播种对花生出苗的影响。[方法]试验针对浸种时间、播种深度和播种方式共设置了8个处理,研究带壳播种对花生出苗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播种前对浸种48 h,播种深度5 cm,播种时进行镇压的花生出苗快、出苗率高且生长势强。[结论]该研究为克服辽宁省花生播种出苗率低、出苗慢等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花生优势区域的拓展及转移受多种因素制约,且以降水量的制约最为明显。为探讨辽宁花生产业的区域布局及拓展空间,以阜新近50a的降水变化为例,采用降水保证率、降水变率、土壤水分蒸发量及土壤水分盈亏特征等参数分析辽西北降水规律,并进行花生水分适宜性评价。分析表明,“十年九旱”仍是辽西北基本气候特征,且这种特征可能有继续恶化趋势。该区域4—5月的降水保证率偏低,土壤缺水量达100 mm,冬春季的降水变率大于110%,发生春旱的机率最大,对花生春播极其不利。而从花生生长季节水分分析,辽西北的降水条件基本能够满足花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且花生生物产量y与降水量x间显著服从于方程y=a+bx,相关系数r=0.999。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辽西北花生生产需着重攻克避旱播种、生态防风蚀和避免与粮争地等三个方面的技 术难点。  相似文献   

17.
花生品种花17是一个传统出口品种。迁宁地区花生没有黄曲霉污染,但一直没有大连地区花生出口国外。引进并试种该品种,取得了良好效果,无论产量还是品质均受农民及外商好评,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又使农民收入增加,并为国家赚取了外汇。  相似文献   

18.
辽宁花生可持续生产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辽宁省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种植面积达40万hm2,成为辽宁省第三大作物。主要分布在辽西北的阜新、锦州、葫芦岛、朝阳、沈阳、铁岭等地区。辽宁省花生生产具有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花生品质和经济效益优势。目前,花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产水平低,主栽品种混杂退化,新的优良品种应用面积小,高产栽培技术未能普及,专用花生品种未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实现辽宁花生可持续生产的对策是加快花生新品种选育和更新,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和绿色花生生产技术,建立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以及研制花生加工品等。  相似文献   

19.
张晓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38-1739
[目的]比较不同花生覆膜播种机具的增产效果。[方法]选用山东万能达花生覆膜播种机为对照,以出苗率、苗期生长势、抗旱性、小区产量、增效率为指标,验证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与阜新县科技局合作研制的花生覆膜打孔播种机的机构性能。[结果]新机构播种的花生自行出苗率96%以上,生长势和抗旱性明显优于对照;新机构节省费用1 500元/hm2,增产210 kg/hm2,按花生每公斤5元的价格计算,比不覆膜增收5 400元/hm2,比用万能达覆膜播种机增收2 250~4 500元/hm2。[结论]该机经过试验示范,自行出苗率96%以上,增产增收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2005~2010年度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先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622-14624
运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2005~2010年的6种主要农作物的种植规模、效率、效益和综合4个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种植中,玉米和花生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玉米综合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益优势指数小于1;花生综合优势和规模优势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豆综合优势指数低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它的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规模指数太小;甜菜和棉花同样不具备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棉花虽然效率优势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棉花的规模呈极端劣势,也说明种植规模太小;烤烟规模优势指数变化不大,但效率优势指数变化很大,说明烤烟种植风险很大,不宜多种。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辽宁省农业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①鼓励和扩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玉米、花生的生产;②由于棉花的单位面积的产量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可以适当扩大棉花的生产规模;③烤烟的种植风险较高,不宜种植;④大豆是东北的优势传统农作物,所以效率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关键是规模优势太小,应该大量扩大大豆的生产面积;⑤缺乏比较优势的甜菜,可以适量调减种植面积,用于调节自然资源配置而加以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