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亚硒酸钠对玉米进行浸种处理,研究硒对玉米幼苗生长及Cu,Zn,Fe,Mn吸收积累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试验的质量浓度条件下,硒对玉米幼苗的生长表现抑制作用,使茎叶和根系干物质产量下降,根系对Cu,Zn,Fe,Mn的吸引能力降低,同时使幼苗茎叶中Cu,Fe元素含量下降,Zn,Mn元素含量增加,研究提出,硒抑制玉米幼苗生长是其影响根系对养分吸收及离子代谢平衡所致。  相似文献   

2.
Cd Pb Cu Zn As复合污染对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Cd、Pb、Cu、Zn、As复合污染在草甸棕壤上对水稻产量及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近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低浓度水平下,水稻发育正常,减产幅度<10%,但土壤Cd、Pb临界值下降,籽实中Cd、Pb、Zn吸收系数提高,Cd、Pb含量超标,低剂量时Cd超标37.5%,高剂量时超标100%,增加了对人体健康潜在危险。主要原因在于5元素间存在协同作用,Pb、Cu、Zn、As的存在增加了Cd的活性与解吸率,使其易迁移,为防止土壤污染增加了困难。  相似文献   

3.
对31例肺癌患者的BALF及血中Cu与Z作了检测的结果显示:肺癌组BALF Cu与Zn含量及其Cu/Zn比值均显著低于肺良性疾病组,对诊断肺癌有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4.
铜、锌和喹乙醇对生长猪的增重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生长猪日粮中分别提高Cu、Zn的含量或添加喹乙醇对生长肥育猪增重及体态的影响。结果显示:Cu、Zn、喹乙醇三种物质不同添加组合(Zn+喹乙醇、Cu+喹乙醇、Cu+Zn)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73、396、427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15.8%、24.9%,说明一定比例的Cu、Zn复合对促进猪的生长呈现协同作用;另外添加Zn的D、B组的猪体态较好,被毛整齐,皮肤红润。  相似文献   

5.
采用8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对植株和土壤中Zn、Mn、Cu平衡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肥用量增加,小麦、玉米籽粒和秸秆中Zn、Mn、Cu的含量降低.每年施用 32. 75 kg/hm2 P和 37.5 t/hm2有机肥,其中的有效 Zn和 Cu不能补偿一年两熟的作物携出,有效Mn有余.土壤对Zn、Mn、Cu的供应有相当的自动调节能力.土壤中3种元素的理论盈亏量和实际消长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肺癌和良性肺疾病患者BALF的Cu、Zn值,探讨其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病例69例为观察对象,其中肺癌组31例,肺良性病组38例。常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取得标本,灌洗液为NS30mL,回收率40%~60%;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Zn,并与血液为对照。结果:肺癌组血Cu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5;肺癌组Cu/Zn高于良性组,P<0.05。肺癌组BALFCu、Zn均低于良性组,P分别<0.005及0.05;BALFCu/Zn二组差异无显著性。表明检测BALFCu、Zn对肺癌诊断有一定意义。结论:检测BALFCu、Zn值及Cu/Zn比值对肺癌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同形态Fe,Mn,Cu,Zn在玉米叶面施用后的吸收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缺素玉米叶面施用不同形态的Fe,Mn,Cu,Zn后吸收转移分配效果。结果表明:这四种微量元素在玉米叶面供应后均能观察到吸收和转移现象,且向缺素较严重的顶叶转移量为最多。这说明Fe,Mn,Cu,Zn四种元素在植物韧皮部内能够运移。在所施用的两种形态的微量元素中,螯合态的效果明显好于无机态。叶面施用Fe,Mn,Cu,Zn微量元素肥料能改善植物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钾肥对小麦Zn,Mn,Fe,Cu的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安微淮北地区棕壤白黄土上进行小麦不同施钾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植株中Zn的浓度为叶片〉籽粒〉根〉茎;Fe的浓度为极〉叶〉茎〉茎粒;Mn,Cu浓度为根〉叶〉籽粒〉。小麦植株各器官的Zn浓度及根、叶中的Fe、Mn浓度与钾水平呈极显著曲线相关,但Cu浓度与钾水平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31例肺癌患者的BALF及血中Cu与Zn作了检测的结果显示:肺癌组BALFCu与Zn合量及其Cu/Zn比值均显著低于肺良性疾病组(P<0.005和0.05),对诊断肺癌有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十几年来宜兴市水稻土表层土壤pH及B、Cu、Zn、Mn有效态含量的变化蒋定安1成杰民2(1江苏宜兴市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宜兴214200;2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CHANGEOFpHANDAVAILABLEPOOLOFB,Cu,Zn,...  相似文献   

11.
 结合83个县土壤普查,测定6千多个土样,通过微机处理数据,对山东省不同土类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分析汇总。认为本省土壤以缺硼、锌为主,部分缺锰;在3个地貌区的分布有明显规律,元素间有密切相关;各土类各元素的丰缺也有明显规律,并多呈正偏态分布,应以中位数和平均差表示之;本省土壤工作分类基本适于研究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和应用微肥的依据;各元素在土壤剖面中含量多随深度而降低;土壤微量元素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pH、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施用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和青椒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方式,将污泥堆肥与农田土按不同质量比进行混合(0:100、1:99、5:95、10:90、20:80、40:60、80:20、100:0),研究施用不同量的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以及青椒器官重金属积累的影响,为城市污泥堆肥农田利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在污泥堆肥施用量为1%~5%的条件下,青椒的总干重随堆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5%的污泥堆肥施用量使青椒的总干重达2.67 g·株-1,果实重量达0.84 g·株-1;施用量大于5%时,青椒植株总干重与果实产量均出现下降趋势。施用不同量污泥肥后青椒果实产量(干重)的大小顺序为5%> 10%> 20%> 40%> 1%> CK(无果实);随污泥堆肥施用量的增加,基质土中重金属Cu、Zn、Pb、Cr、Cd呈显著增加趋势。在5%的施用量下,土壤及青椒果实中的重金属Cu、Zn、Pb、Cr、Cd、Ni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表明5%的污泥堆肥是青椒的适宜施用量。  相似文献   

13.
大豆连作微量元素营养障碍与调控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与田间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物方法,研究了大豆连作胁迫下土壤与植株中微理元素的营养障碍及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大豆连作播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钼,硼的含量低于轮作大豆(正茬),锌,锰,铁,铜含量的变化在不同年限规律不一致;不同生育时期各连作年限土壤有效钼,锌,锰 ,铁,铜的变化趋势和植株钼,锌,锰,铁,铜的积累特征一正茬相似,但土壤有效钼的含量低于正茬,土壤有效锌,锰,铁,铜的含量总体高于正茬;  相似文献   

14.
蔬菜中铅镉铜锌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1,自引:13,他引:48  
用通过大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蔬菜中Pb、Cd、Cu、Zn含量的因素。结果表明:(1)蔬菜对Pb、Cd、Cu、Zn的富集可分为高富集、中富集和低富集,针对不同的土壤污染程度,可以选择不同富集系数的蔬菜种植;(2)提高土壤pH值,有助于降低蔬菜中Pb、Cd、Cu、Zn的含量;调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和粘粒含量应注意适度,过高会导致相反的结果;(3)土壤Pb、Cd、Cu、Zn之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Cu与Zn之间具有相互的拮抗作用,Cu对Pb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7个广西红壤柑桔园土壤剖面的26个土样有效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中有效B、Zn、Mo严重缺乏;由于长期使用含Cu杀菌剂,导致部分果园土壤剖面中有效Cu含量过高;此外,有效B、Cu含量在土壤剖面中分布自上而下存在明显的递减性,而有效Zn、Mn、Mo的分布则无明显规律。因此,建议在红壤柑桔园上增施B、Zn、Mo肥,控制喷施含Cu杀菌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典型土壤中铜、锌、镉形态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采用BCR连续提取法测定了黑土、潮土和红壤在20多年不同施肥措施(不施肥、施化肥、化肥有机肥配施)下土壤中Cu、Zn、Cd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黑土施用磷肥提高了Cu、Zn的酸提取态和氧化物结合态比例,施用有机肥增加了土壤Cu、Zn的酸提取态和有机结合态比例,降低了Cd的有机结合态比例;潮土单施化肥或配施有机肥均能提高酸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Zn比例;红壤施磷肥提高了Zn的酸提取态和有机结合态比例,施有机肥提高了Cu、Zn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比例。对作物籽粒和秸秆Cu、Zn、Cd浓度与其在土壤中各形态含量作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黑土中Cu、Zn、Cd的生物有效态以酸提取态为主;潮土中Zn、Cd的生物有效态以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红壤中土壤酸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Cu、Zn、Cd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有效性。Cu、Zn、Cd总量和EDTA-可提取态是黑土和红壤重金属形态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7.
ICP-AES测定海娜植物及土壤中镉、铜、铅、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爱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53-6354
测定海娜植物及其种植地土壤中的镉、铜、铅、锌。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海娜样品,用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海娜植物及土壤中的镉、铜、铅、锌的含量。结果表明:海娜植物和土壤中4种元素的含量不高,样品回收率在95.8%~101.3%,RSD均小于2%。结论:实验方法快速、准确可靠,是测定植物及土壤中重金属等微量元素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某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6种重金属(As、Cr、Zn、Cu、Pb、Fe)的含量分布、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重金属污染主要以Pb、Cr、Zn为主,其次为As、Cu、Fe;各采样点的Pb、Zn、Cr含量变异程度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50%、36%、37%;As、Cu、Fe在各采样点之间的含量差异较小,变异系数小于20%;Pb与Zn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说明铅锌冶炼厂对周边土壤重金属有重要贡献。在空间分布上,Cu和As的块金值和基台值之比大于75%,空间相关性较弱;Zn、Fe、Pb、Cr 4种重金属的块金值和基台值之比都小于25%,空间相关性强。  相似文献   

19.
污泥施用对土壤及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兰州市安宁区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污泥施用后对土壤pH值的影响,对土壤中重金属Cu、Zn、Pb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施用后土壤的pH值显著下降,并呈递减趋势。不同污泥施加量土壤中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远低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中碱性土壤的限制性标准值。3种小麦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随污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为15%时3种小麦均达到最大值,随着污泥施加量的进一步加大出现下降。污泥施用后3种小麦叶绿素a/b值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小麦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比对照有大幅的增加。低污泥施加量时(5%、10%和15%),3种小麦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施加量增加而增加,但高污泥施加量时(25%和35%)的脯氨酸含量无显著增加,污泥中污染物胁迫超过小麦耐受限值后,小麦生理代谢出现反常。土壤中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3种小麦体内脯氨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的pH值与3种小麦的叶绿素总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综合考虑污泥施用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对小麦的耕种土壤中一次性施用污泥时,污泥在混配土壤中的干重比应限量在15%以下。  相似文献   

20.
包头某铜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通过测定包头某铜厂周边4方向不同水平距离及深度处64个土壤样品中Cu、Cd、Pb、Zn、Mn、Cr 6种重金属含量,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能来源。结果表明,铜厂周边土壤中6种重金属均已呈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Cu、Cd、Pb污染普遍且严重,且Cu受人为活动干扰最为强烈。6种重金属含量分布主要取决于其所在位置距铜厂的水平距离和土层深度,其中:0~20 cm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随水平距离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Pb、Cr和Cu、Zn、Mn分别在100 m和300 m处达到峰值;在距铜厂不同水平距离的样品中,各重金属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但相距50 m处减小缓慢,100 m、300 m处减小迅速。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表明,铜厂周边土壤中Cr、Cd、Cu来自复合污染源,Pb、Zn的外源污染主要来自交通源,Mn主要来自自然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