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绿色发展背景下农业生态补偿理论内涵与定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颖  梅旭荣  杨鹏  刘静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20):4358-4369
【目的】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已成为我国农业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极为迫切的战略任务。生态补偿标准直接影响政策内部化外部效应的实际效果,重新界定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内涵,确定补偿定价的思路及依据,是提高补贴政策准确性和指向性有效途径。【方法】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及归纳和演绎法,重新定位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边界,系统划分农业生态补偿的类型与内容,尝试构建以外部效应测度为重点的定价机制,科学回答农业生态补偿“为什么补”及“补什么”等核心问题。【结果】一是科学解析农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的内涵:农业生态补偿是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中产生外溢效益(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补偿核心内容包含对农业资源资产保护补偿和对于农业绿色生产行为补偿两大部分。二是重建绿色生产技术产生的外溢效益与外溢成本价值,根据技术作用于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将补偿内容划分为4种类型:①资源开发建设补偿,针对环境正外部性减少和私人利益损失进行补偿;②资源保护利用补偿,针对生态资本保值和增殖行为进行合理回报;③环境污染治理补偿,针对降低环境负外部性的成本投入及损失给予报酬;④环境质量提升补偿,针对提升环境正外部性的投入及收益损失给予补偿。三是探明4种补偿类型的补偿标准核算依据,其中:资源开发建设补偿应以资源生产或维护的重置成本、资源资产预期收益及发展机会成本为依据;资源保护利用补偿应以资源保护者直接投入、发展机会成本及资源保护的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环境污染治理与质量提升都属于绿色技术应用补偿,其补偿定价主要考虑额外生产成本、环境成本、发展机会成本及技术外溢效益价值等指标因素。【结论】我国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创新,一要从绿色生产的环境贡献视角,划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边界:针对降低环境负外部性和提升环境正外部性生产行为的成本投入及个人利益损失进行补偿;二要从外部性双边界视角,确立补偿定价思路及原则:从理论研究的纵向边界和实践应用的横向边界两个方向,并结合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确定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2.
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苗  严立冬  邓远建  袁浩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789-1792
【目的】探讨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基于公众参与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市场融资渠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武汉市4个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受访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受访对象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受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受访者的收入水平和对绿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度与支付意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年龄因素对补偿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党员进行农业生态补偿的意愿相对较高。【建议】在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初期,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坚持以政府补偿为主,市场补偿为辅,并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制定补偿标准,逐步铺开。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较高的农业资本积累水平。研究通过对中国农业资本存量的测算及其与黄金律积累水平的比较发现当前中国农业资本积累水平远低于最优水平。形成农业资本低水平积累的原因一是投资效率低导致了有效的存量资本形成不足,二是各投资主体的投入力度不够使得原始农业资本的形成与积累不足。需要从提高农业资本使用效率、促进农业资本深化、促进农业金融创新等方面着手逐渐提高我国农业资本积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台湾地区在精致农业的发展理念下,实现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转变。当前,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学习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经验,对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梳理,概述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情况、农业绿色发展成功模式及经验启示。【结果】文章系统介绍台湾地区4种农业绿色发展成功模式,包括资源节约高效发展模式、生态环保发展模式、绿色优质供给模式、绿色防控监管模式,并总结提出坚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绿色增产技术攻关,大力发展创意休闲农业,助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大产地环境管理力度,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平台7项经验启示。【结论】借鉴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经验,可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使绿色金融更好地助力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稳步发展。【方法】本文结合文献分析与定性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全国已有文献,发现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其次,聚焦贵州省,从绿色金融政策发展、体系发展、业务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现状梳理,分析贵州省在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结果表明,贵州省目前存在绿色金融配套政策不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不联动等问题。【结论】完善绿色金融配套政策能够为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宏观支持,健全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能使资本更快捷地进入农村,通过协调发展绿色金融产品打造更加全面多样的绿色金融产品,有效推动贵州省乡村振兴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农业生态多维绩效包括农业生态效率、农业生态承载力、农业生态敏感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能够有效管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农业决策系统提供支持,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方法】 文章分别从评价体系构建、评价指标获取和评价方法选择三方面总结现阶段农业生态多维绩效评价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外实证研究,探究其成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潜力。【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态多维绩效研究在国内倾向于作为农业生产者管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数据基础,在国外则偏重农业生态信息系统的创新与模拟。【结论】 该文从适用于小农耕作特点的体系构建,研究结果的完善与推广和农业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3个角度提出展望,旨在为我国农业管理与决策以及农业信息化进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数据平台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建立集长期观测、科学研究、试验示范和决策支撑为一体的农业绿色发展固定观测体系,有利于积累农业绿色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间的规律、总结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提高农产品全供应链绿色服务能力。【方法】文章针对农业绿色发展数据支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平台的核心需求,构建了平台总体框架,构建了核心观测指标,设计了平台运行流程并实现了平台功能。【结果】以提升农业绿色技术观测试验数据管理水平为要求,构建了由数据中心、服务平台和业务模块组成的农业绿色技术观测试验数据平台总体架构;从土壤、水、空气、生长、投入品、产出、资源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监测要素,并设计了不同监测要素下的详细指标及采集与监测方式;构建了由试验站采集人员、试验站操作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和平台管理人员等不同用户组成的平台运行流程;采用Java语言和微服务架构实现了试验站点、统计分析、绿色服务、数据管理等核心功能。【结论】平台对于支撑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建设、积累绿色发展数据资源、量化评价试验方案、推广应用绿色模式均具有重要作用;后期将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增强绿色发展模式评价、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升试验数据共享程度。  相似文献   

8.
不同尺度下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区域农业系统在不同尺度下的协调度变化情况,探索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方法】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理论,包括协调度概念、功效函数、功效系数、协调函数、协调度、协调度变化区间和协调等级等;采用改进专家调查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中共筛选出24个评价指标;采用自尺度、省域尺度和国家尺度对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进行协调度实证分析。【结果】不同尺度下,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由高到低的排序是自尺度、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生态子系统的排序是自尺度、省域尺度和国家尺度;经济子系统的排序是国家尺度、自尺度和省域尺度;社会子系统的排序是自尺度、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区域农业系统、生态与社会子系统在自尺度下的协调度高于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结论】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的协调水平、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与广东省和全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经济子系统协调度高于全国而低于广东省。自尺度适用于系统协调发展趋势评价,省域尺度与国家尺度适于系统之间的协调差距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生态茶园常见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方法】以勐海县为例,结合当前茶园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现状,提出可行性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措施;【结果】茶园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有助于减轻农业污染,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为茶农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促进茶园生态化发展;【结论】生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极大的解决了传统防治技术弊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连接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关键环节,研究其在新常态下主要面临的劣势、优势及增收机制,为广西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西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抽样调查,运用超越对数(Translog)生产函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广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人才等劣势,但在自然资源、产品及区位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广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要素产出弹性最高,仍然属于要素投入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农业社会服务发展滞后,在当前阶段通过增加要素投入、提高受教育水平及发展多种产业融合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增收路径。【建议】发展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地方特色生态品牌与功能农业;探索政府担保+企业主导+农民入股+资源开发等多种融资发展模式,拓宽资金来源;发展技术服务规模经营,培养一批职业产业带头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詹孟于  周真  汤颖梅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2):3463-3470
【目的】分析绿色食品销售渠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的影响,为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提供实证依据与政策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生产行为、销售渠道选择、个人特征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销售渠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的影响。【结果】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环保意识、经营规模、家庭劳动力人数、政府培训、政府补贴、信贷资金可获性和外包服务等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00,说明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可进行回归。多元回归结果显示,销售渠道和环保意识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42和0.081,且在5%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的影响显著。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和政府补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16和0.180,且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上述2个变量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也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及销售渠道和环保意识强。其他因素如经营规模、家庭劳动力人数、外包服务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则没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应当出台政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村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环保理念;对于采取绿色农业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补贴,增强其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深入探讨有机农业内在规律与发展策略,引领新时期现代生态农业转型升级。【方法/过程】通过资料收集,阐述有机农业科学内涵与主要特点,分析有机农业发展成效与面临挑战,总结梳理相关发展经验与管理机制。【结果/结论】针对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模式与未来趋势,结合现代绿色农业特色与优质安全产品生产实际,从政策、机制、技术层面,提出相关发展思路与过程管理机制及其系列技术对策,为新时期乡村产业绿色振兴与现代有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苏彩和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793-1797
【目的】完善广西农业标准化体系,为促进广西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分析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结果】广西在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存在农业标准化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有待完善、种植规模小不利于农业标准化的实施等问题。【建议】应制定科学的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金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农业监测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提高农民农业标准化意识;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标准化人才;打造优质优价标准化农产品渠道;将有限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集中;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信贷优惠政策;成立风险基金等,以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长期来看,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应保持一种动态互促的良性协同发展趋势,才更有利于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深入考察省域公立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水平的时空演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情况,有助于正确认识各省之间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机制并剖析导致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程度弱的潜在原因,探索进一步提高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水平,解决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两张皮”问题的路径。【方法】基于农业科研人员规模、专利授权量、论文发表数量3项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可视化技术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2008—2018年我国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产出的时空演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省域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情况。【结果】10年间我国省域公立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产出从中东部沿海省份向周围逐渐降低,多数省份农业科研机构专利授权量增长趋势显著,论文发表数量和科研人员数量整体增长趋势不明显;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产出虽然呈现出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但整体未形成规模化的空间集聚效应;省域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程度方面,山东、江苏、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协同发展程度较好,中部地区协同发展程度一般,整个西北、西南及东北大部分省区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程度较弱。据此,从提高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水平,加强区域农业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方面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结论】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水平从中东部沿海向周围省份逐渐降低,具有空间异质性,未形成规模化的空间集聚效应;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水平与省域农业经济水平的协同发展程度整体偏低;需要加快构筑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集聚格局,为解决农业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问题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广西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座谈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广西在发展低碳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各级农业部门领导、技术人员以及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低碳意识不强,低碳农业技术受到农业边缘化限制,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上升,科技创新保障体系不完善,秸秆、农业废水随意丢弃现象普遍,农业分散经营、低碳农业无法形成规模化发展,财政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大低碳农业宣传力度、加快“减量化”农业发展、建设标准粮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沼气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农业低碳技术研发、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以促进广西低碳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谌飞龙  王礼力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0):1595-1599
【目的】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从协调性的角度研究农业多功能,完善农业多功能理论,并为陕西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0年陕西省农业及农村发展数据,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农业多功能协调度的动态变化。【结果】陕西省农业经济功能已经呈现出协调发展的状态,但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仍然处于失调状态;整体上陕西省农业多功能一直处于失调状态,但与2000年的极度失调相比,2010年的失调状况有了极大好转。【建议】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收益的提高,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实现陕西省农业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远建  超博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24):4879-4894
【目的】从灰水足迹视角评价我国省域农业生态效率,揭示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影响农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提升我国省域农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我国200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省域农业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总体而言,农业灰水足迹呈下降趋势,但个别省(市、区)呈上升趋势。从灰水足迹由低到高的排名可以看出,处于前列(即灰水足迹较小)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农业产值占比较低;处于后列(即灰水足迹较高)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农业产值占比较高。(2)观测期内,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平稳,个别年份波动较大,各省(市、区)的均值差距明显且分布极不平衡。(3)经济发展水平、种植业结构、技术进步、财政支农、农业受灾率等因素对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程度各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生活质量的双双提升,无论是农业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农业生态效率水平,但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污染也可能对农业生态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财政支农的大部分资金使用在对农药、化肥和农机等生产资料的补贴上,虽然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经济生产力和效率,但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效果不显著;技术的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重要,使用得当会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农业受灾率的估计结果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因为农业受灾面积的扩大导致农业生态效率的下降,但每年的受灾情况并不具有规律性;种植业结构的系数为负,其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可能是因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较高,且消耗的氮肥数量较多。【结论】由于我国各个省(市、区)的农业灰水足迹演变趋势和差异明显,农业生态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且各个因素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程度不一。因此,需要健全农业灰水足迹治理机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基于灰水足迹的农业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完善财政支农方式和政策,引导经营主体积极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总结前人有关生物有机肥在果蔬上应用研究结果,为果蔬生产上有效推广生物有机肥提供参考。【方法】着重就生物有机肥在果蔬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与施用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对于促进果蔬生长、提高产量、改进品质、防治病虫害、增加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作用。【建议】针对生物有机肥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产品名称、加强基础研究、科学评价肥效、加强产品宣传与政策扶持力度等建议和生物有机肥的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张云兰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1):3185-3194
【目的】动态评价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为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从能值投入、能值产出、系统评价三大方面建立33个指标,深入研究2000—2019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情况和运行状况,并对农业绿色GDP进行核算;同时将广西的研究结果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云南进行比较。【结果】2000—2019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分别增加9.54%和44.61%,辅助能值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农业处于自然资源高度依赖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发展阶段,特色优势产业不突出。尽管系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但不够稳定,尤其是2015年以来,可持续性指数下降38.85%,表明系统仍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人均能值用量和能值密度偏低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绿色GDP占比较低,且从2000年的60.13%逐渐下降至2019年的47.73%。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贵州,但低于云南;农业绿色GDP占比高于全国,但低于贵州和云南。【建议】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增加农业机械和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优化能值投入结构,提升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维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充分利用森林和海洋资源,打造特色休闲农业、森林生态旅游和海洋农牧场,实现农业生态产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