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李志民  周宝同  张玫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12-3514
小城镇的特色是小城镇的生命,是小城镇的品质和魅力所在。塑造小城镇特色要在立足本地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把优势变为特色,注重和谐与创新。小城镇特色发展要从生态建设、特色产业、城镇规划建设和文化事业等诸方面来协调发展,那种为特色而特色的小城镇单一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资源与区域特色体育资源实现优势协同发展是构建高校特色体育文化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等方法,以河南区域特色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资源协同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找出影响河南高校体育资源与区域特色体育文化共享共建因素,为河南高校体育资源与区域特色体育文化协同共建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特色化发展进程中,图书馆如何抓住机遇,利用优势资源走特色发展道路,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功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特色文献的收集,形成以专业性和特色性为目标的文献特色馆藏;培养馆员民族文化素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学科馆员队伍;整合开发特色文献资源,建立虚拟特色馆藏和特色专题数据库;加强馆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休闲农业的内涵及休闲农业的特征与功能,分析了黄冈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资源:地理条件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特色农业突出。提出了挖掘特色文化优势资源、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发展、重视游客体验的发展理念。基于对黄冈自身资源优势分析,提出了体验项目与实施设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夏庆利  程水源  王庆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922-3929
从粮食供给能力、资源环境压力、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农耕文化传承和弘扬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农业的环境保护、农村脱贫、粮食安全和农村社会生存功能;从土地、劳动力、资本、特色农林产品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古色名人资源等方面分析了大别山试验区的竞争优势;从社会经济基础、融资约束、试验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红色旅游资源转化、环境生态压力、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等方面剖析了大别山试验区发展的瓶颈.提出了发展特色种植业,保护试验区自然生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增强试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挖掘区域人文资源,唱响“四色”旅游品牌等大别山试验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资源、农业资源、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等方面分析了池州市特色农业的发展条件、发展现状及当前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池州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以充分发挥池州市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促进池州市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牡丹江分公司是北大荒精神和北大荒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北大荒文化之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近年来,分公司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北大荒生态特色的兴凯湖旅游产业,着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精心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全面提高分公司旅游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正>什么是特色农业?特色农业不是稀奇怪异的新作物或者新品种,而是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上所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农业,具有区域地缘、工艺特色和高新技术等特点和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要尊重特色资源,传承文化,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职能,赋予现代科技要素支撑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独特气质,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建设是实现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探讨了地域文化对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内在推动作用;以陕西省特色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陕西地域文化特质和特色小城镇发展现状;针对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地域文化资源挖掘不足、文化产业支撑力不强、文化价值创新转换不足及文化品牌塑造能力较弱等问题,从深挖陕西地域性文化资源时代价值、充分彰显陕西地域性文化特色、精准对接陕西文化发展新需求、有效塑造陕西地域性文化品牌等方面,提出了陕西特色小城镇的升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门头沟区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状况等因素的研究,认为门头沟区具有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独特优势和良好环境。门头沟区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对于北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以及实现本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门头沟区应从科学规划、实施旅游文化休闲产业项目、构建立体交通体系、招商引资、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等方面着手,加快推动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意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旅游业、创意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业态。密云县从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出发,依托其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休闲产业的优势,创意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分析其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思路,并从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主题产品、构建产业链条、开展项目设计和创意策划,打造创意农业优势品牌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技》2016,(8):287-290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而传统农耕文化既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与源头,也是田园旅游得以快速发展的灵魂。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田园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立足于杨凌示范区资源特色和人才优势,紧扣"农耕文化"主题脉络,从"田园旅游传播、学校文化渗透和农业园区示范"三方面统筹构筑现代农业体系,以充分认识农耕文化景观设计对现代农业开发建设和田园旅游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密云创意农业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意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旅游业、创意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业态。密云县从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出发,依托其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休闲产业的优势,创意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论文在分析其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思路,并从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主题产品、构建产业链条、开展项目设计和创意策划,打造创意农业优势品牌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楚雄市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作为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发挥高原特色农业在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和特色园区建设.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楚雄市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5.
江头洲村作为广西"百年清官村",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虽然经历了近20年的旅游开发,但江头洲村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本文以江头洲村为例,分析用特色文化激活乡村旅游发展的文旅融合发展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江头洲村作为"百年清官村"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显著,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特色文化价值挖掘不够,对特色文化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不高,缺乏财力、物力、人才和政策的支撑,游客季节性显著等。针对问题,从文旅融合发展的视角,提出大力打造"百年清官村"文化旅游高端品牌,完善旅游市场六要素,开发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产品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151-152
对福建特色现代农业与创意文化融合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推动福建特色现代农业与创意文化的融合的对策,包括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有效结合当地文化发展创意文化等,以期推进福建特色现代农业与创意文化融合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特色农业推进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农产品消费转型升级,特色农业发展日益升温。天津市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优势和市场优势。文章在分析天津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推进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推进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特色农业科技化水平、提高特色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天津市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依托腾冲县文化、自然、生态资源和农业产业优势,加快休闲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把农业生产的田园风光做成旅游的景区景点,把农业生产过程做成旅游的元素,把休闲农业作为农产品展示推介和产业链延伸的平台,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以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蓬勃、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陕南特色小镇建设在国家和陕西省政策的扶持下正在积极开展。为把陕南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做好红色教育和传承,分析了陕南特色小镇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提出了陕南特色小镇红色资源的发展路径,以期振兴陕南乡村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开拓市场、生产总量、标志认证、法规建设等方面都位居全国首位.成为全省经济大格局中的支柱产业。其主要经验是.全省制定了“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建设绿色食品强省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企业文化中这种取之不尽的文化软实力优势.促进企业不断发展.逐步走上依托文化资源增加企业效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