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宝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晓雪  邱小琮  赵红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219-2221,2224
于2009年7和8月对宝湖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优势种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宝湖浮游植物共有7门33属44种,构成比例为绿藻36.4%,蓝藻36.4%,硅藻11.4%,其他15.8%,其中蓝藻优势种最多,有5种。Margalef指数为2.617,Shannon指数为4.197,均匀度指数为2.554。宝湖浮游动物中轮虫占70%,桡足类20%,枝角类10%,其中轮虫优势种5种。Margalef指数为1.512,优势度指数为0.529,均匀度指数为0.426。综合评价得出,宝湖水体处在中度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于2006年10月~2007年7月对合浦水库浮游植物进行调查,通过浮游植物结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营养现状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合浦水库浮游植物共有6门90属,其中以绿藻门最多(49属),其次为硅藻门(14属),蓝藻门(13属) ;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为425.2×104ind·L-1,生物量为5.06mg·L-1;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变化规律为冬季的硅藻型,到春季的硅藻-甲藻型,到夏季的蓝藻型,再到秋季的蓝藻-绿藻型;Shannon-Veaner指数表明,秋季的2  相似文献   

3.
汾河临汾城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7月、10月、12月和2011年3月分别对山西汾河临汾城区北芦村、南芦村、锣鼓桥、彩虹桥、污水处理厂前等5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共41属131种(包括变种),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17属43种,硅藻门(Bacillariophyta)9属34种,蓝藻门(Cyanophyta)8属26种,裸藻门(Euglenophyta)3属22种,隐藻门(Crypt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各2属2种和金藻门(Chrysophyta)1属2种.对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变化分析表明,硅藻是常年存在的绝对优势种群,全年种类数变化幅度较大;各采样点绿藻的种类数总体小于硅藻,但不同季节和采样点的绿藻组成变化较大,因而全年发现的绿藻总数多于硅藻;蓝藻种类数整体比较少且变化幅度不大;裸藻的种类数较少,且从夏秋到次年春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各采样点多次出现的优势种有:隐头舟形藻(N.cryptocephala)、小球藻(C.vulgris)和小球衣藻(C.microsphaera).对各样点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分析表明,主要藻类全年变化趋为夏秋季绿藻-硅藻-蓝藻,冬春季硅藻-绿藻-蓝藻.浮游植物 Margalef 指数和 Shannon-Weiner 指数评价水质结果类似,除个别样品外,主要为重污染水质  相似文献   

4.
于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对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进行调查,通过浮游植物结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营养现状进行评价.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104种,以绿藻最多(49种),其次蓝藻(25种)、硅藻(18种).营养指示种结果表明处于中营养化水平.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为182.44×104 ind·L-1,生物量为2.92 mg·L-1.各站位的数量显示安邦河湿地处于中、富营养化水平,而生物量表现为中营养化水平(除8#、10#站位外).生物量以硅藻占优(年平均占40.75%),为硅藻型,属中营养化水平.基于生物量的Shannon-Veaner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除了春季的3#、4#、6#、8#和秋季的4#站位是贫营养外(>3.30),其他均为中营养化水平(0.93~3.30),说明安邦河湿地整体已处于中营养化水平.各季节各站位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在30~50之间,均为中营养化状态,支持了浮游植物评价结果.由此可见,安邦河湿地处于中营养状态,有向富营养化过渡的趋势,通过监测浮游植物可以正确评价其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5.
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及营养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对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进行调查,通过浮游植物结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营养现状进行评价。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104种,以绿藻最多(49种),其次蓝藻(25种)、硅藻(18种)。营养指示种结果表明处于中营养化水平。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为182.44×104ind.L-1,生物量为2.92 mg.L-1。各站位的数量显示安邦河湿地处于中、富营养化水平,而生物量表现为中营养化水平(除8#、10#站位外)。生物量以硅藻占优(年平均占40.75%),为硅藻型,属中营养化水平。基于生物量的Shannon-Veaner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除了春季的3#、4#、6#、8#和秋季的4#站位是贫营养外(>3.30),其他均为中营养化水平(0.93~3.30),说明安邦河湿地整体已处于中营养化水平。各季节各站位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在30~50之间,均为中营养化状态,支持了浮游植物评价结果。由此可见,安邦河湿地处于中营养状态,有向富营养化过渡的趋势,通过监测浮游植物可以正确评价其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6.
于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对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进行调查,通过浮游植物结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营养现状进行评价。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104种,以绿藻最多(49种),其次蓝藻(25种)、硅藻(18种)。营养指示种结果表明处于中营养化水平。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为182.44×104ind.L-1,生物量为2.92 mg.L-1。各站位的数量显示安邦河湿地处于中、富营养化水平,而生物量表现为中营养化水平(除8#、10#站位外)。生物量以硅藻占优(年平均占40.75%),为硅藻型,属中营养化水平。基于生物量的Shannon-Veaner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除了春季的3#、4#、6#、8#和秋季的4#站位是贫营养外(>3.30),其他均为中营养化水平(0.93~3.30),说明安邦河湿地整体已处于中营养化水平。各季节各站位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在30~50之间,均为中营养化状态,支持了浮游植物评价结果。由此可见,安邦河湿地处于中营养状态,有向富营养化过渡的趋势,通过监测浮游植物可以正确评价其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7.
马颊河与徒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河流域马颊河与徒骇河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颊河浮游植物为126种,隶属7门67属;徒骇河浮游植物为114种,隶属7门63属.2条河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均以绿藻为最多,其次是硅藻和蓝藻;各采样点蓝藻、绿藻和硅藻出现的频度均为100%.在种群数量上,马颊河蓝藻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8.
白石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白石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于2013年8月—2014年7月对白石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包括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和时空格局进行了周年研究。结果表明:白石水库共发现浮游植物239种,其中绿藻138种,硅藻39种,裸藻26种,蓝藻19种,甲藻8种,金藻、隐藻、黄藻各3种;主要优势种为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调查期间浮游植物密度为13.44×106cells/L,生物量为11.33 mg/L,优势类群为硅藻、隐藻和蓝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其中浮游植物密度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变化规律,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凌河牤牛上游下游中游;根据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划分标准,白石水库属于富营养型水体;浮游植物均匀度指数为0.24~0.48,一周年的平均值为0.36,多样性指数为1.73~3.44,一周年的平均值为2.61。研究表明,白石水库目前处于中度污染状态,氮、磷对水库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西江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17年4个季节(3、6、9、12月),设5个采样断面15个采样点对西江浮游植物群落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周年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4种,其中绿藻门58种,硅藻门19种,蓝藻门14种,金藻门4种,隐藻门、裸藻门、甲藻门各3种;浮游植物种类季节性差异明显,冬季种类数最多,为73种,秋季种类数最少,为48种;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4个季节平均值分别为4.88×10~7 cells/L和12.11 mg/L,4个季节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秋季生物量和密度均高于其他3个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性差异明显;浮游植物空间格局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密度和生物量在空间变化与环境因子中的TN、TP、NH_3-N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且不同时空格局均以蓝藻门密度和生物量为主;西江在不同季节共发现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群为17种,不同季节差异明显;利用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评价西江水质,水体营养状态为贫营养级,定性评价水质为优;冗余分析(RDA)显示,水温、DO、NH_3-N、COD、pH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西江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水质良好,适合长江江豚生存与繁育。  相似文献   

10.
于2013年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及2014年冬季(1月)采集水样,对阅海湖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优势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阅海湖内浮游植物共92种,分属8门68属;绿藻占总种类数的45.7%,硅藻门25.0%,蓝藻门15.2%,其他15.1%;其中蓝藻优势种最多,有4种;Margalef指数为3.896,Shannon-Wiener指数为3.341,均匀度指数为0.834。浮游动物共29种,其中轮虫19种(占65.5%)、枝角类8种(占27.6%)、桡足类2种(占6.9%);Margalef指数为2.530,Shannon-Wiener指数变为3.104,均匀度指数为0.772。综合评价得出,阅海湖水体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水体呈现中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1.
镜泊湖枯水期和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的枯水期(4月)和丰水期(7月)对牡丹江镜泊湖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77种,其中,绿藻26种,蓝藻18种,硅藻22种,其它11种;枯水期与丰水期浮游植物种数分别为64种和69种;运用多元统计多维尺度(MDS)分析方法对其浮游植物组成、分布、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枯水期、丰水期镜泊湖浮游植物均可划分为4个群落:上游(1#)、中上游(2#,3#,4#)、中下游(5#,6#,7#)、下游群落(8#),枯水期中下游浮游植物相似性较高,丰水期中上游浮游植物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4年7-11月对阳澄西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DA)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68属142种,其中绿藻门63种,占44.37%,硅藻门27种,蓝藻门22种。优势种中绿藻门种数最多,其中61.11%的优势种为富营养型水体指示藻类。细胞密度年均(3.99±4.00)×106cell/L,生物量年均(1.41±1.05)mg/L,夏季均高于秋季;夏秋季藻类密度以蓝藻门最高,生物量则以硅藻门最高。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阳澄西湖水质总体显示为中污染,其中秋季水质状况优于夏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阳澄西湖夏季浮游植物现存量主要与pH、水温、NO-2-N呈正相关,秋季则主要与NO-2-N、CODMn、DTN和DTP有关。RDA分析显示,夏季浮游植物水平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是T、TN和DTP,而pH、T、DO和DTN为秋季藻类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红枫湖水体状况及其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在红枫湖选择18个典型的采样点,于2010年10月和12月两次采样,对所采集植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红枫湖有浮游植物8门13目1亚目23科37属55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共21种,占总数的38.2%;蓝藻门次之,共15种,占总数的27.3%;硅藻9种,占16.3%;甲藻和黄藻各3种,分别占5.5%;金藻门2种,占3.6%;裸藻和隐藻各1种,各占1.8%。红枫湖浮游植物平均数量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7.5×105个/L和1.79mg/L。优势种为小环藻、色球藻和小球藻,优势度分别为0.407、0.048和0.077。与1996年相比,主要优势种发生了变化,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仍以绿藻为主,蓝藻次之。红枫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分别在2.01~2.68和0.35~0.50,表明,红枫湖水体状况优于1996年。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对南昌青山湖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0种及变种,隶属于8门61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有20属39种,占全部种类的35.5%;其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分别为12属25种(22.73%)和10属20种(18.18%)。浮游植物种类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种类以夏季最多(82种)),其次为秋季(42种),冬季最少(29种)。春季的优势种群为绿藻门的栅藻等;夏季(6月份)的优势种群有绿藻门的栅藻和蓝藻门的平列藻属;秋季(10月份)的优势种群主要为蓝藻门的平列藻属;冬季(12月份和1月份)的优势种群主要为绿藻门的盘星藻属。浮游植物细胞年平均丰度为2.41万个/L,10月份的密度最高,达到了5.81万个/L,1月份的数量最少,仅为0.58万个/L。  相似文献   

15.
信阳市五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11月,对信阳市五大水库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鉴定。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均有7门,其中均以硅藻门为优势种群,蓝藻门、绿藻门次之。在不同季节,生物群落的总生物量变化不大,但群落组成变化明显,尤以蓝藻门、绿藻门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6.
巢湖万年埠沿岸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沿岸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于2015年1~12月在巢湖西半湖万年埠进行了浮游植物统计和相关环境因子监测分析。应用CANOCO 4.5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了RDA分析,并作出了物种分布和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3属63种,群落组成以蓝藻、硅藻、隐藻和绿藻为主,月藻类密度为1.51×106~200.00×106个/L。RDA分析表明,1~4月,微囊藻和鱼腥藻主要受TN和NO3-N的影响,而5~10月,微囊藻和鱼腥藻主要受T、p H、TP、PO4-P、DTP和TN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巢湖水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对元荡湖的浮游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共发现浮游植物111种,隶属7门,72属,其中绿藻门为主要类群,35属48种,占浮游植物总物种的43.24%。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2.13 mg/L和842.80×104cells/L,主要优势种有微小平列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两栖颤藻(Oscillatoria amphbia)、灿烂颤藻(Oscillatoria splendida)、小空心藻(Coelastrum microporum)、小型黄丝藻(Tribonema minus)等。蓝藻门的优势种出现在春、夏、秋季,绿藻门的优势种出现在冬季,黄藻门的优势种出现在秋冬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全年均值为1.70,Margalef丰富度指数全年均值为1.13,藻类综合指数全年均值为6.00,元荡湖水体呈富营养型。  相似文献   

18.
农村污染河道生态修复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沸石和生态浮床构建丁型潜坝,结合曝气及边坡湿地等措施在直湖港支流朱家浜(太湖北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从浮游植物群落的角度,考察生态修复工程对农村污染河道的修复效果。结果显示:(1)生态修复改变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演替方向,硅藻门、绿藻门、甲藻门的部分种类取代了蓝藻门、隐藻门的优势地位;(2)生态工程显著抑制了浮游植物群落的现存量,修复期间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均小于6 mg·L-1;(3)生态修复过程中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为2.32)。结合生态修复工程对水质的净化效率及浮游植物现存量与水体营养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生态修复工程对水体营养盐的有效去除是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巢湖水质现状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方法]以巢湖为研究对象,分析巢湖全湖水体生源要素空间分布特征,监测巢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特征及多样性。[结果]巢湖氮磷比仍较适宜蓝藻生长,巢湖水域共鉴定出7门42属93种浮游植物,其中绿藻门为优势种(50种),浮游植物密度在1.48×10~7~17.44×10~7cells/L,且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浮游动物4门35属70种,其中轮虫种类数最多,占浮游动物总种类的45.71%,巢湖浮游动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群落结构稳定性好。[结论]研究结果为巢湖生态恢复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