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茭白在培育和种植过程中,若茭白黑粉菌侵入效果不佳、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气候干旱、缺肥或肥料过多、分蘖过多等,都会引起茭白出现雄茭和灰茭;杀菌剂使用不当以及不良射线的辐射也是茭白发生雄茭和灰茭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选用优良茭白品种,注重种株的更新和优化,坚持年年选种、择优选种;优化茭白田间生长环境,谨慎使用杀菌剂,从根本上降低雄茭和灰茭的发生概率,以有效提升茭白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茭白的正常茭及其雄茭的主要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比较了江苏3个主要茭白品种雄茭与正常生理生化及解剖学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1.雄茭植株叶片还原糖含量高于正常茭,叶片叶绿素含量孕茭前高于正常茭,孕茭后则较低。2.叶片氮,磷元素含量表现为6月中旬前高于正常茭,以后则较代;钾元素含量生长期间雄茭高于正常茭,孕茭初期显著低于正常茭,膨大期又高于正常茭;3.雄茭茎尖生长点细胞液化程度高于正常茭,微体比正常茭多,并有淀粉粒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试验比较了江苏3个主要茭白品种雄茭与正常茭生理生化及解剖学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①雄茭植株叶片还原糖含量高于正常茭;叶片叶绿素含量孕茭前高于正常茭,孕茭后则较低。②叶片氮、磷元素含量表现为6月中旬前高于正常茭,以后则较低;钾元素含量生长期间雄茭高于正常茭,孕茭初期显著低于正常茭,膨大期又高于正常茭;③雄茭茎尖生长点细胞液泡化程度高于正常茭,微体比正常茭多,并有淀粉粒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四月茭是苏州地区的名特优蔬菜之一,又是解决旱生蔬菜淡季的主要品种。四月茭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在1.4%以上,脂肪达0.3%,糖类3.5%,粗纤维1.1%左右,还富含维生素及无机盐,其味鲜美,且耐贮存,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根据苏州市多年来大面积生产实践,要取得每亩3000公斤的产量,必须走“以种好秋茭为前提,种好四月茭为重点”的高产栽培路子。  相似文献   

5.
茭自在宁波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茭自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因此茭自在宁波市乃至江浙地区栽培面积较广、市场需求较大,同时种植茭白也已成为一部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大力推广双季茭棚栽模式,目前全区棚栽茭白面积已达到100hm^2,且连年来新发展面积不断扩大。双季茭棚栽模式通过技术管理手段,将春夏季节茭白的上市时间提早2个月左右,使一般的夏茭演变为春茭上市,从而填补产品的市场空档,并在二季茭白生产中注重春茭的产出,进而大幅度增加产品价值,增加农户收入。同时使茭白上市季节错开了茭自主要害虫——螟虫的发生为害高峰期,配套安全生产技术,使春茭产品的安全性明显提高,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结合种植户多年的实际经验,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茭瓜又称茭白、茭笋,属禾本科,是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因其肉质茎含糖4%、蛋白质1.5%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价值高而倍受人们青睐。……  相似文献   

7.
茭白按感光性、采收季节分为单季茭和双季茭2种栽培型,在浙江省主要茭白产区,单季茭与双季茭分别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栽种,其上市时间完全错开。总结在浙江平原地区同一块田进行茭白单、双季换茬轮作新模式,具体介绍该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为各地茭白种植提供新的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8.
"再生茭",即利用原有"青练茭一号"品种,改变其移植时间和栽培方式,从而改变其孕茭时间和采摘上市时间,其收获时间恰为"青练茭一号"春季供应结束后的空白期,谓之"青练茭一号"的"再生茭",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为促进"再生茭"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现从种苗选择、田块准备、分墩定植、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采摘等环节,总结了相关技术要点,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洪  过鸿英  张尚法  陈淑玲 《浙江农业科学》2013,(12):1617-1617,1623
浙茭6号是嵊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浙茭2号变异株中选育的双季茭品种,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夏茭比对照浙茭2号早熟,秋茭比对照迟熟,品质好,产量高.其栽培要点为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和综合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10.
对茭白龙茭2号进行秋季栽培密度试验,根据龙茭2号品种特性,适当稀植能明显提高龙茭2号的产量,比较适宜的栽培密度为行株距100~110 cm×60 cm,在此密度下,其有效分蘖范围较广,茭肉粗和净茭重较高,过稀过密均不利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市茭白生产得到迅速发展,2003年栽培面积达0.33万hm^2。茭白种植在我市虽已有较长历史,但一直都采用接近野生、半野生的粗放管理,对茭白合理施肥技术研究较少。近年来种植户为追求高利润,在施肥中一般以氮肥、磷肥为主,很少或不施钾肥,氮磷钾比例失调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茭白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索钾肥在茭白生产中对茭白产量、品质及增加经济效益的效应,在河姆渡罗江村茭白基地进行“浙茭二号”秋茭施钾肥效应试验,  相似文献   

12.
崇茭1号原名杭州冬茭,是2005年以当地主栽品种梭子茭中发现的较耐寒变异株系为原始材料,经辐照处理和系统选育而成的茭白新品种。2012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崇茭1号夏茭采收期比梭子茭时间略长;秋茭表现出较强的耐低温能力,采收结束期较梭子茭平均迟32 d;夏茭产量约46725 t·hm-2,秋茭产量约24315 t·hm-2,分别比对照梭子茭增产149%和4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夏茭适宜的栽培模式.[方法]以双季茭白龙茭2号和浙茭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棚覆盖、小拱棚覆盖和露地栽培3种模式,分别考查分析不同模式对茭白萌芽、生长发育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利用大棚、小拱棚覆盖栽培,均可以提高早期温度,促进茭白萌芽,促进提早上市,提高市场销售价格.但小拱棚栽培保温效果相对大棚栽培较差.[结论]夏茭栽培以大棚、小拱棚覆盖栽培模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茭白的单季茭品种八月茭和双季茭品种浙茭2号为材料,研究茭白对土壤中重金属Pb、Cd、Hg的吸收规律,以及造成茭白超标的土壤重金属限值。采用大棚盆栽方法,通过重金属Pb、Cd、Hg不同水平栽培试验,分析检测茭白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茭白中重金属含量与其在土壤中含量呈较强的正相关性,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吸附强度的顺序为HgPbCd,Cd在2个茭白品种的样品中均未检测到;且2个茭白品种对土壤重金属吸收积累有差异,八月茭对重金属Hg的富集强度大于浙茭2号;Pb、Hg致使茭白污染超标的土壤限值分别为1 053.57 mg·kg~(-1)和0.08 mg·kg~(-1)。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棚、中棚、小棚等设施栽培方式对不同茭白品种进行促早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合缙云县栽培的茭白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浙大茭采用大棚覆盖的栽培方式采茭期最早、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6.
胡美华 《新农村》2009,(4):15-15
浙江省缙云县前路乡种植茭白已有20多年的历史,当地充分利用山地气候和水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山地茭白,已成为全乡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该乡种植茭自原先为单季茭栽培模式,即年前寄秧,次年3月插秧,6—7月收一茬单季茭即进入冬闲期,土地资源利用率相对不高,茭白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也只有2000—2500千克。  相似文献   

17.
夏茭后茬种慈姑,是近年来茭田种植制度上的一项重要改革。与夏茭后茬种水稻相比,具有省工、省时、省本、稳产等优点,对于城市郊区来说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城郊菜地多生产蔬菜供应市场。因此,此项措施在无锡市郊茭白种植区推广很快,到1984年止,无锡郊区夏茭后茬慈姑已由1976年试种时的400亩扩大到近2000亩,种植面积增加了4倍。但自1976年以来,无锡市郊夏茭后茬慈姑平均单产总是在10担上下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茭农缺乏慈姑栽培经验和管理粗放等。针对这一问题,我所于1982~1984年连续三年进行了夏茭后茬慈姑高产栽培试验,品种为浙江海盐慈姑和我省宝应慈姑,小区产量折成亩产均在20担左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中高海拔山区利用特定山地夏季凉爽气候,高山冷水灌溉技术栽培发展单季茭白——“美人茭”。所产茭白品质上乘,肉质细嫩,口味鲜甜,表面光洁,呈象牙色。茭白7月中旬开始上市采收直至9月底,较平原单季茭提早上市2个月,是缓解大中城市蔬菜“秋淡”供应重要蔬菜  相似文献   

19.
陆玉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08-108,110
阐述了大棚栽培茭白的优势,总结了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茭白的大棚设施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余茭4号是从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中筛选出来的双季茭白新品种。该品种株型高大紧凑,分蘖力强,孕茭性好,茭型大,品质优,商品性好,抗病虫性强,产量高,秋茭晚熟,2012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余茭4号秋茭单个壳茭重136.7 g,净茭重90.8 g,667 m2产量1 324.8 kg;夏茭单个壳茭重118.1 g,净茭重70.4 g,667 m2产量2 704.3 kg。总结了余茭4号栽培要点及繁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