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无色杆菌毒蛋白对菜蛾血淋巴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取食过无色杆菌毒蛋白的菜蛾幼虫血淋巴进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与对照相比,酯酶酶谱发生变化,酶活力降低.经胶条扫描分析,在主酶带区,对照吸光度为处理组的3~12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纯化猪精液碱性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DEAE-3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和CM-52阳离子交换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猪精液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和酶分子量测定;采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圆盘电泳法测定酶的等电点。【结果】经分离纯化获得比活力为17 606.15 U•mg-1、纯化倍数为270.53倍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酶催化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pNP-NAG)水解的最适pH为5.5,最适温度为50℃。该酶在pH 3.0~8.9区域较稳定;在45℃以下处理30 min,酶活力保持稳定。酶分子中亚基的分子量为58.03 kD,等电点为9.42。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双曲线方程,测得米氏常数Km为1.94 mmol•L-1,最大反应速度Vm为27.53 µmol•L-1•min-1。酶催化pNP-NAG反应的活化能为88.73 kJ•mol-1。【结论】本试验选用的分离纯化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无色杆菌毒蛋白对菜粉蝶幼虫血淋巴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取食过无色杆菌毒蛋白的菜粉蝶幼虫血淋巴进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与对照相比,酯酶酶谱发生变化,对照吸光度为处理组的2 ̄10倍。  相似文献   

4.
苦参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阐明苦参的抑菌作用及机理,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及液体倍比稀释法对鸡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细菌进行了敏感性试验;通过电镜观察,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蛋白表达的研究,生长曲线的绘制以及流式细胞仪对菌体细胞周期的分析,对苦参碱粗提物的抑菌作用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苦参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谱广;药物是通过抑制鸡大肠杆菌功能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菌体的细胞周期,使I期菌数增加,R期菌数下降,最终菌体不能达到正常对数生长期而直接进入衰亡期;菌体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菌体缢缩变形,中间凹陷呈规则元宝状,细胞质固缩,质壁分离,最终细胞壁破损,内容物泄漏而使菌体死亡。【结论】苦参碱对鸡大肠杆菌抑菌机理是抑制调控细菌生长、分裂相关蛋白的合成,阻滞其分裂和生长,并且与细胞内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质固缩、解体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麦长管蚜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麦蚜的捕食性天敌种类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鉴定抗体类型及亚类;间接ELISA测定抗体特异性;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印迹分析确定抗体结合蛋白。【结果】制备出2株高度特异性的麦长管蚜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EGA-1E8和EGA-4H11,分别属于IgM亚类和IgG2b亚类。麦长管蚜抗原由多种多肽组成,其中单克隆抗体EGA-4H11与麦长管蚜抗原54.2 kD的多肽结合。特异性试验表明,这2种抗体不与麦田中其他种类的昆虫和蜘蛛发生交叉反应。【结论】成功地制备了麦长管蚜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麦蚜的捕食性天敌种类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32份新疆野生偃麦草资源在蛋白质水平上的遗传差异状况。【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PAGE)对其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进行分析,依据Jaccard相似系数,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判定偃麦草种质材料间的亲源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结果】32份材料EST酶谱共出现13条酶带,可划分为2个主带区,与EST1区相比,EST2区着色较深、酶活性较强。POD酶谱共出现3条酶带。【结论】与POD相比,EST同工酶活性更高、多态性更好,更能显示出供试偃麦草材料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性;供试种质资源EST和POD酶谱共出现16条酶带,其中10条酶带出现频率高于50%,但一些材料也存在特征谱带;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大类,其中来源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材料酶谱特征表现出与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摘 要:【研究目的】试图从中草药(植物)体内生菌中探寻其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峙试验、防效测定、菌株鉴定、抑菌活性及水解酶活性测定。【结果】从透骨草中筛选出一株内生拮抗菌株,对峙实验表明其抑制率为66.02%,在活体上的抑制率为51.68%。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确定此内生菌株为枯草芽胞杆菌。其不产生纤维素酶、β-1,3-葡聚糖酶、蛋白酶。发酵滤液经(NH4)2SO4沉淀获粗提蛋白,抑菌圈达20 mm以上,上清液无活性,表明抑菌物质基本被沉淀,主要为蛋白类,且此粗提蛋白对温度、紫外线、pH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透骨草内分离出的枯草芽胞杆菌对番茄灰霉病菌有较强且稳定抑制作用,抑菌活性成分主要是粗蛋白类物质,且其对温度、酸碱度、紫外线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脱氧鬼臼毒素对粘虫幼虫体壁主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测定脱氧鬼臼毒素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幼虫体壁主要成分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脱氧鬼臼毒素对粘虫生长发育的抑制机理。【方法】以脱氧鬼臼毒素为供试药剂,分别测定药剂对粘虫幼虫体壁表皮3种主要成分的影响,并对表皮中5类蛋白质含量变化及组分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脱氧鬼臼毒素对粘虫幼虫生长发育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粘虫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率增强;在2 mg/mL剂量处理下,粘虫幼虫体壁中总脂肪相对含量显著增加,总蛋白质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几丁质含量变化不大,且各类蛋白质的比例有所改变,脱氧鬼臼毒素对水溶性非结合蛋白、氢键结合蛋白和共价键结合蛋白含量的影响大于弱键结合蛋白和电价键结合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处理粘虫幼虫表皮蛋白出现或缺失蛋白组分,即药剂使处理粘虫幼虫表皮蛋白生成和消解回吸滞后。【结论】脱氧鬼臼毒素对粘虫幼虫体壁主要成分及蛋白代谢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和PAGE电泳技术分别对安徽不同地区的46个辣椒疫霉进行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分析,从蛋白质和酶学水平上分析辣椒疫霉的生理生化特征。可溶性蛋白电泳表明,每个辣椒疫霉分离出了25~37条谱带,平均31.5条。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共有24条,多态性比率达64.9%,可溶性蛋白图谱与地理来源相关,但与致病力不相关。酯酶同工酶PAGE电泳显示辣椒疫霉菌株各有1~8条条带,Rf值为0.05~1.00,不同辣椒疫霉菌株间某些同工酶谱带数和同一迁移率谱带的颜色和宽度差异显著,其中弱致病力菌株的条带数为1~3条,说明菌株的致病力差异可在酯酶同工酶水平上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马铃薯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小麦麸质蛋白提取液提取马铃薯储藏蛋白,然后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可能的致敏蛋白,切胶回收目的蛋白,真空干燥,酶切后质谱检测分离的蛋白,并与小麦中已知的致敏性多肽进行比对。【结果】共检测到199种马铃薯蛋白,比对后未发现其含有可导致乳糜泻的多肽。【结论】马铃薯不含有类似麸质蛋白的多肽。  相似文献   

11.
用紫外-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两种土壤的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土壤酶活性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示指标,本文对土壤酶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土壤硫酸酯酶、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和肽酶活性,采用紫外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采自农田的赤红壤的硫酸酯酶、磷酸酶和肽酶活性高于紫色土和采自矿山的赤红壤的相应的酶活性;矿山赤红壤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三者中最高;紫色土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于赤红壤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紫外-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可快速测定土壤中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地理种群棉蚜3种酶的活性及抗药性的差异。【方法】测定新疆库尔勒、五家渠、石河子、奎屯、哈密地区棉蚜和实验室敏感种群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并分析3种酶活性与吡虫啉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库尔勒、五家渠、石河子、奎屯和哈密地区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比值分别为4.2、2.7、2.3、2.5、2.1倍和2.3、1.5、1.3、2.5、2.1倍,差异显著(P<0.05);羧酸酯酶比活力比值为6.5、4.2、3.4、2.7、1.2倍,除哈密地区相对接近外,其余地区均明显高于1.0,差异显著(P<0.05),2种棉蚜关键解毒酶和1种神经传导关键性酶与抗药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各地理种群棉蚜3种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P<0.05),且彼此之间存在差异性,羧酸酯酶在棉蚜感受到吡虫啉杀虫剂胁迫时极有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意蜂工蜂毒腺蜂毒和电取蜂毒蛋白质组成的特点和差异进行探究,为进一步了解蜂毒的化学组成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凝胶电泳和非凝胶技术对直接从毒腺内获取蜂毒(毒腺蜂毒)和电取蜂毒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对差异蛋白进行质谱分析、功能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毒腺蜂毒中,一维凝胶电泳(1-DE)鉴定19种蛋白,双向凝胶电泳(2-DE)鉴定11种蛋白,非凝胶法鉴定14种蛋白,3种方法在毒腺蜂毒中共鉴定30种非冗余蛋白质,它们是蜂毒毒素成分(50%)和保护腺体细胞免受毒素损伤的抗氧化类蛋白和蛋白成熟加工相关的蛋白折叠、分子转运类等(50%)。在电取蜂毒中,1-DE鉴定12种蛋白,2-DE鉴定3种蛋白,非凝胶法鉴定7种蛋白,3种方法共鉴定14种非冗余蛋白质,它们主要是蜂毒毒素成分(93%)。其中类磷脂酶A2在2种蜂毒中首次鉴定,肽基辅氨酰顺反异构酶在毒腺蜂毒中首次发现。蜂毒明肽前蛋白原、镇静肽在毒腺蜂毒中的含量显著高于电取蜂毒。磷脂酶A-2、毒液二肽基肽酶Ⅳ前体、毒液过敏性酸性磷酸酶和肥大细胞脱粒肽在电取蜂毒中含量较高。【结论】毒腺蜂毒中蛋白种类丰富,但电取蜂毒中主要毒素成分含量不低于毒腺蜂毒。由于蜂毒中的主要药物成分在毒素中,因此,电击取毒可有效利用蜂毒的功能成分。新发现的蜂毒蛋白对进一步认识蜂毒组成成分具有一定意义,这为蜂毒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L-氨基酸氧化酶(L-amino acid oxidase,LAAO)是一类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或黄素单核苷酸(FMN)为辅酶的黄素蛋白酶,该酶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病毒、杀灭寄生虫、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毒性等生物学功能。LAAO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以有关蛇毒源LAAO研究最为深入,但有关海洋动物LAAO的报道与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中对海洋动物LAAO的结构特征、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氧化催化特异性、热稳定性、组织分布、生物学功能和异源表达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海洋动物LAAO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BDMC)及其N-甲基吡唑衍生物(N-methylpyrazolebisdemethoxycurcumin,N-MPBDMC)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的生物活性及其体内多种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证实其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BDMC及N-MPBDMC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触杀毒力,观察两者对朱砂叶螨的致毒症状,并测定其对朱砂叶螨乙酰胆碱酯酶(AchE)、Ca2+-ATP酶(Ca2+-ATPase)、单胺氧化酶(MA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影响。【结果】N-MPBDMC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触杀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BDMC,其中处理72 h后,N-MPBDMC对朱砂叶螨的LC50为21.77 mg•L-1,其毒力是BDMC的10.03倍,与95%哒螨灵原药的毒力相当。BDMC和N-MPBDMC分别处理朱砂叶螨雌成螨后,中毒试螨表现出类似神经毒剂的致毒症状,螨体内GSTs和Car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上升,AchE、Ca2+-ATPase和MA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AchE活性平均分别下降了16.77%和36.57%,Ca2+-ATPase活性平均分别下降了17.55%和17.45%,MAO活性平均分别下降了8.04%和14.19%,GSTs活性平均分别上升了17.13%和18.93%,CarE活性平均分别上升了26.78%和25.98%。【结论】BDMC和N-MPBDMC对朱砂叶螨的致死作用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螨体内神经系统相关酶活性有关,具体的作用靶标还有待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不同桃蚜种群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明确北京地区蔬菜主要害虫桃蚜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检测北京地区6个田间种群和1个室内敏感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用双向等位特异PCR技术检测击倒抗性水平,并检测桃蚜体内2种抗性相关酶的活力。【结果】结果表明通州、顺义、大兴、海淀、延庆和门头沟6个田间种群和1个敏感种群桃蚜均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除延庆和门头沟外,抗性纯合子比例均在90%以上。门头沟、通州和延庆种群的桃蚜对毒死蜱和吡虫啉抗性倍数分别在2.05—4.24和32.03—41.27倍之间。除大兴种群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倍数分别为3.45和2.82),海淀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外(抗性倍数为2.66),其它种群桃蚜对这2种药剂仍处于较敏感状态(抗性倍数在0.19—1.44)。羧酸酯酶活力与桃蚜对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抗性倍数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与此2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成负相关性。【结论】北京地区不同种群的桃蚜几乎对5种常用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治中应当停止使用高效氯氰菊酯,避免使用毒死蜱,部分地区可以交替使用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吡虫啉。  相似文献   

17.
王娜  郎志飞  贺康  李飞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6):3377-3383
【目的】对河北邢台和江苏南京地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进行抗性监测,了解棉蚜对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的抗性发展情况,为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用药水平最低的新疆南疆种群作为相对敏感种群,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离体酶活力测定、相对表达量分析,研究新疆南疆、河北邢台及江苏南京3个地区棉蚜对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潜在的代谢抗性机制。【结果】河北邢台和江苏南京地区的棉蚜对丁硫克百威仍处于敏感阶段;但对吡虫啉的抗性已有所发展,抗性水平分别为4.87和8.72倍,为低水平抗性阶段。解毒代谢酶活力对比研究发现,3个地区田间种群之间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及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均存在显著差异,江苏南京种群的酯酶活力显著高于新疆南疆种群。定量PCR分析表明,河北邢台地区棉蚜的羧酸酯酶表达量较高,是新疆种群棉蚜的3.28倍。【结论】田间棉蚜已对吡虫啉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酯酶活力升高在棉蚜对吡虫啉低水平抗性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降解菌DDS-1产3-AC-DON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降解菌Devosia sp. DDS-1产生的3-AC-DON氧化酶的酶学特性,掌握DDS-1降解3-AC-DON到3-酮基-DON特性,为该酶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LG培养基培养DON毒素降解菌Devosia sp. DDS-1后,用PBS离心洗涤菌体后采用超声波破碎,用硫酸铵沉淀菌体破碎液获得粗酶液;然后在不同的酶反应体系中检测3-AC-DON氧化酶的酶活性。【结果】降解菌DDS-1产生3-AC-DON氧化酶的最适条件为:pH 7.0、25℃、培养36 h;该酶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反应pH为7.0;该酶在20—40℃,pH 5.0—9.0的范围内能保持80%以上的酶活性;大多数金属离子在浓度为0.2—2 mmol•L-1对3-AC-DON氧化酶有促进作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该酶活性有抑制作用;酶的定域试验结果显示该酶为胞内酶;DDS-1产生的粗酶液能很好地降解小麦中的DON、3-AC-DON毒素。【结论】Devosia sp. DDS-1产生的3-AC-DON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表明,DDS-1产生的3-AC-DON氧化酶具有较好的温度和酸碱稳定性,该酶反应需要金属离子作为辅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采后外源脱落酸处理对雾培微型马铃薯周皮木栓化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促进木栓化的机理。【方法】以‘通薯1号’雾培马铃薯原原种为试材,在无损伤的条件下,用外源脱落酸(ABA)浸泡10 min,于15℃(RH 86%-88%)黑暗环境中预贮。测定贮藏期间块茎的失重率,观察块茎周皮细胞中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分析块茎周皮组织苯丙烷和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采后25 mg·L-1 ABA处理后15℃预贮能显著降低雾培微型马铃薯块茎的失重率,加速块茎周皮组织处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ABA处理后块茎组织中苯丙代谢关键酶活性显著提高,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增加,在贮藏21 d时,处理块茎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 coenzyme A ligase,4CL)、肉桂酸-4-羟化酶(cinnamic acid 4-hydroxylase,C4H)和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79.02%、3....  相似文献   

20.
【目的】多酚氧化酶(PPO)会对杏加工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它不仅影响杏加工产品如杏酱等的色泽,而且也影响其品质,特别是在制作杏茶、杏汁饮料的过程中更为突出。所以,准确测定PPO活性,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现实意义。【方法】以新疆主栽赛买提鲜杏为原料,对杏组织中PPO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杏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25℃;杏多酚氧化酶的最适反应波长为400 nm,最适反应时间为6min,当酶加入量为0.4 mL时,酶活性最大;60~80℃处理10 min,酶基本失活。【结论】丙酮粉与pH为6.0的磷酸缓冲液反应6 min,离心后制得粗酶液;一定量的磷酸缓冲液和邻苯二酚在25℃下保温10 min,添加0.4mL酶液,在400 nm波长下,测定的PPO活性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