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春季东海区桁杆拖虾网网囊网目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江口桁杆拖虾网采用套网法进行了选择性试验,分析研究了桁杆拖虾网3种网目尺寸的网囊对脊腹褐虾Cargon affini、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总体虾类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当网囊网目尺寸为20、25、35 mm时,脊腹褐虾的50%选择体长分别为41.36、46.42、57.68 mm;葛氏长臂虾的50%选择体长分别为43.35、47.20、62.01 mm;总体虾类的50%选择体长分别为47.45、50.56、64.87 mm。虾类网囊网目内径(Me)与50%选择体长(L0.5)之间的关系:脊腹褐虾,L0.5=1.0964Me+19.179,R2=0.9984;葛氏长臂虾,L0.5=1.2779Me+16.777,R2=0.9814;总体虾类,L0.5=1.999Me+22.297,R2=0.9729。  相似文献   

2.
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对舟山市桁杆虾拖网的渔具结构、操作方法、渔场、渔期和捕捞对象等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舟山市桁杆拖网是根据虾类的行为特点,即其在受到刺激后会向上弹跳而进入网囊,属于桁杆单船底拖网。(2)桁杆虾拖网主捕对象为: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也兼捕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等。(3)在舟山市桁杆虾拖网的纲索构件中,在叉纲后面连接支纲,使纲管受力均匀,减少了纲管弯曲扭转,延长了使用寿命。(4)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建议保留电脉冲惊虾仪,使用分隔网片,加强船员安全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网目尺寸对多锚单片张网捕捞生产量、渔获种类及渔获物规格等指标的影响,采用主网衣网目尺寸为18 mm的生产网,及主网衣网目尺寸分别为25、35、45 mm的试验网各5片,将其连接成"一"字形,在辽东湾海域进行了10网次的生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规格试验网的总渔获量比生产网分别减少12.81%、51.50%、60.81%,其中35、45 mm试验网的渔获量减少更为明显,但主要经济种类的渔获量并未明显减少(除虾类外);生产网(18 mm)渔获物29种,25、35、45 mm网目的试验网渔获物分别为24、17、14种,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捕获种类明显减少;生产网中以中华安乐虾Eualus sinensi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居多,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为4种网具共有的优势渔获种类,而试验网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虾类被释放,且各类优势种最小体长组释放比例明显增大,幼鱼捕获量明显减少,兼捕现象得到缓解。研究表明,主网衣网目尺寸为35 mm的试验网对优势种的选择性较高,且能够为渔民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多锚单片张网的结构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网目尺寸对多锚单片张网捕捞生产量、渔获种类及渔获物规格等指标的影响,采用主网衣网目尺寸为18 mm的生产网,及主网衣网目尺寸分别为25、35、45 mm的试验网各5片,将其连接成"一"字形,在辽东湾海域进行了10网次的生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规格试验网的总渔获量比生产网分别减少12.81%、51.50%、60.81%,其中35、45 mm试验网的渔获量减少更为明显,但主要经济种类的渔获量并未明显减少(除虾类外);生产网(18 mm)渔获物29种,25、35、45 mm网目的试验网渔获物分别为24、17、14种,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捕获种类明显减少;生产网中以中华安乐虾Eualus sinensi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居多,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为4种网具共有的优势渔获种类,而试验网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虾类被释放,且各类优势种最小体长组释放比例明显增大,幼鱼捕获量明显减少,兼捕现象得到缓解。研究表明,主网衣网目尺寸为35 mm的试验网对优势种的选择性较高,且能够为渔民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多锚单片张网的结构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4年9月笔者对衢山岛海域渔业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了衢山岛周围海域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捕获游泳生物29种,隶属8目23科,主要优势种为脊尾白虾和葛氏长臂虾。秋季的重量多样性指数大于尾数多样性指数,调查海域游泳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指数偏低,均匀度分布水平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2010年5月(眷)、11月(秋)对舟山黄大洋海域开展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虾类资料,用渔获率作为虾类资源数量分布的指标,对舟山黄大洋海域的虾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大洋春秋季共鉴定出虾类17种,隶属于9科、13属,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脊额鞭腕虾、细螯虾和安氏白虾,其中葛氏长臂虾是春秋季的绝对优势种,脊额鞭腕虾、细螯虾是春季的优势种,安氏白虾则是秋季的优势种,根据虾类的生态习性分析得知,分布在本次调查海域的虾类可以分成3种生态类群,但以广温广盐性种类为主.不同季节的虾类渔获量及重量平均渔获率是秋季明显多于春季(秋季虾类平均渔获率为春季的6.4倍).春季以黄大洋西北部与东南部虾类渔获量相对较高,秋季则是以北部与南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东海区底拖网对小黄鱼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东海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捕捞,小黄鱼资源量发生了严重的衰退。为更有效可持续利用小黄鱼资源,本试验就东海区底拖网菱形目50、55、60、65、70、75和80 mm网囊网目对小黄鱼进行选择性研究,采用套网法对不同尺寸的网目网囊的选择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当网囊为50和55 mm时产生较高逃逸率,但仍捕获大量当年生经济幼鱼;(2)随着网目由小变大,囊网捕获小黄鱼的平均体长、体重也逐渐变大;(3)拖网时间加长,由于网囊中渔获积累产生的堵塞效应,严重影响非目标鱼类的逃逸率;(4)根据小黄鱼的50%选择体长(L0.5)与不同网目尺寸拟合的直线:L0.5=2.625M-30.7(R2=0.915)。结合现行可捕标准以及渔业生产,建议拖网网目尺寸至少为60 mm。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江苏省近岸海域鳗苗定置网兼捕对早期渔业资源的损害,于2016年2—5月,在东台、如东、启东和海门4个监测区域采用鳗苗定置网取样调查方法,进行了鳗苗网兼捕对渔业资源损害性研究。结果表明:144网次调查共捕获游泳生物幼体14 861尾共75种,隶属64属45科18目,其中鱼类51种,隶属29科,甲壳类21种,隶属13科,头足类3种,隶属3科;优势种为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兼捕渔获物中经济种有34种,占全部种类的45.33%;各月和各区域之间,种类数差异不大,平均密度差异较大,月平均密度以5月份最多(146.27尾/网),2月份最少(46.38尾/网),各区域的平均密度以东台最高(205.85尾/网),海门最少(31.33尾/网);各地区的优势种存在一定的差异,东台的优势种为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如东为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启东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海门的为凤鲚Coilia mystus;计算鳗苗捕捞兼捕渔业资源损伤率为158.10,各月份中3月和5月的损伤率尤其高,各区域中如东和东台海域损伤率尤其高,根据鳗苗定置网兼捕幼体的经济损失额计算得到每捕获一条鳗苗损失幼体经济价值40.60元。研究表明,鳗苗定置网兼捕对江苏近岸海域的早期渔业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脊尾白虾俗称小白虾,尾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真虾属,长臂虾科,白虾属。我国白虾有5种,其中以脊尾白虾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由于脊尾白虾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对养殖池塘要求不高,是目前长江口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0.
使用套网法作为选择性试验方法,Logistic曲线作为选择性曲线模型,并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曲线参数估算,对桁杆张网渔具不同网目尺寸(25mm、30mm、35mm、40mm以及45mm网目大小)、不同网目形状(菱形网目和方形网目)的网囊选择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菱形网目网囊对黄鲫和银鲳的50%选择体长(或叉长)比相应方形网目的大(分别为3.79%和31.25%),而对小黄鱼的50%选择体长比相应方形网目小(7.92%);各菱形网目对黄鲫、小黄鱼和银鲳的选择范围都比相应方形网目大(分别为20.76%、5.36%以及45.99%)。这与传统认为方形网目选择性优于菱形网目的观点存在差异。通过讨论,认为黄鲫和银鲳体形较扁,游泳能力较弱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网囊结构改革时,不能盲目遵循方形网目优于菱形网目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11.
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针对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的网目选择性,于2017年8月在黄海南部的海州湾水域进行了不同网囊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的套网法拖网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下主要渔获的逃逸率与幼鱼的释放效果,并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权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大,渔获逃逸率逐渐增加,对幼鱼的释放效果显著,从生态保护方面考虑,根据目前的资源状况,网囊网目尺寸可放大至80 mm以上;当网囊网目尺寸小于56 mm时,释放效果显著,当网目尺寸大于56 mm时,经济效益损失显著。研究表明,为了权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将56 mm作为制定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2.
桁拖网渔具刚性栅栏对虾类的分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性栅栏是实现拖网渔具种类选择性捕捞的主要装置。通过海上生产试验,结合SELECT模型分析不同栅条间距(15mm、20mm和25mm)的刚性栅栏对哈氏仿对虾( 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 )和葛氏长臂虾( Palaemon graxieri )的分隔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栅条间距的增大,栅栏对虾类的重量分隔率逐渐增大;个体接触分隔栅栏的慨率呵使用常数来表示,即接触慨率与个体尺寸无关;比较不同虾类对分隔栅栏的接触慨率后发现,接触慨率不存在种类间、栅栏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个体接触分隔栅栏的概率均大于0.9,说明大多数个体都接触到分隔栅栏,但拒绝全部接触栅栏的假设,这主要与桁拖网结构和分隔栅栏的安装有关;随着栅条间距的增大,栅栏对虾类的50%选择体长(L50)逐渐增大,但选择范围(SR)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了解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拖网网身大网目的选择性,对于提升应用渔业数据进行磷虾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具有实际意义。为此,作者在FAO 48.1亚区执行项目调查期间,利用小网目(2a=5 mm)附网绑缚在“龙腾轮”所用拖网的第一段网身(400 mm网目,无内衬网)后端和第二段网身(200 mm网目,内衬网16 mm)前端,收集穿过网目的磷虾。根据附网内取样磷虾的体长分布,结合网囊内取样磷虾的体长分布等数据,选用logistic曲线方程,分析磷虾拖网大网目的选择性。结果表明:(1)“龙腾”轮拖网的磷虾逃逸主要发生在第一段网身大网目处,装配内衬网(2a=16 mm)的第二段网身近乎无逃逸发生。(2)磷虾接触网身第一段大网目的概率(Pc)范围为5.85~69.52%,平均为(23.17±14.80)%。昼夜间接触概率相似,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50%选择体长(L50)为25.05~47.74 (32.68±4.92) mm;L50在白天(30.06±2.23) mm显著(P<0.05)低于夜间(35.81±5.48) mm。选择范围(SR)为2.07~19.08 (7.65±4.02) mm;SR在白天(7.11±4.41) mm略低于夜间(8.30±3.53) mm,但是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弥补了拖网整体选择性中网身部位选择性研究的空白,并考虑了昼夜间磷虾选择性的差异,可为科学评估磷虾资源量和开发生态友好型磷虾拖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网线直径和模拟渔获物对拖网网囊水阻力及形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网线直径和渔获物对拖网网囊水阻力及形态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上海海洋大学循环动水槽对3顶不同网线直径(1.11 mm、0.96 mm、0.54 mm)的网囊结构在5种流速(0.5 m/s、0.6 m/s、0.7 m/s、0.8 m/s、0.9 m/s)和2种渔获状态(空网、存在渔获物)下进行试验,比较分析各条件下网囊形态、水阻力和横向缩结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空网条件下,网囊阻力系数随网线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雷诺数的增加,阻力系数呈减小的趋势。2)网囊水阻力与流速、网线直径和渔获量呈正相关关系。3)存在模拟渔获物网囊随着网线直径的增大,中部宽度增大;随着流速的增加,网囊长度的增加较空网网囊更为明显;空网网囊整体形态较饱满。4)空网网囊横向缩结系数先减小后趋于平缓,而存在模拟渔获物网囊横向缩结系数先减小后增至最大。本研究结果可为改善拖网网囊水动力性能,提高渔具的作业特性及选择性提供科学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91年4月,从长江口采回细指长臂虾抱卵亲虾,至实验室进行幼体培育。孵化后的幼体,在水温22℃.盐度12、饵料充足的条件下,有规律的每2d蜕皮1次,经10个状幼体期,变态为仔虾。如在发育后期遇饵料不足等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则幼体须经11次蜕皮后,始能发育为仔虾。  相似文献   

16.
捕虾拖网,特别是热带海域捕虾拖网渔业的兼捕和抛弃是全球最为突出的渔业问题,而选择性渔具的开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美国东南沿海和澳大利亚沿海对虾拖网渔业是典型的热带海域捕虾拖网渔业,在这些海域的捕虾拖网渔业中,大型海洋生物(海龟)和鱼类兼捕共存的特点使得选择性研究主要是以种类选择性为主,选择性装置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海龟释放装置(TED)和鱼类兼捕减少装置(BRD)上。通过归纳和对比这两种渔业中所开展的选择性研究,找出选择性虾拖网研究的共性和个性,结合不同渔业中有关兼捕减少的法律法规,为中国今后开展虾拖网渔业选择性研究以及虾拖网渔业相关技术措施和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浙江中北部海区13个人工渔礁拟投放点的拖网调查,从而获得了各拟投放点的水生游泳动物组成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中北部人工渔礁拟投放区海域共捕获水生游泳动物50种,分别隶属于3门,3纲,14目,34科。其中,鱼类26种,虾蟹类20种,头足类3种,其他甲壳类1种。各类群的资源重量密度指数和资源尾数密度指数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P1号站和P7号站。水生游泳动物的优势种为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常见种为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狼牙鳗鰕虎鱼Taenioides rubicund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长蛸Octopus variabili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前肛鳗Dysomma anguillare、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刺鲳Psenopsis anomala、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