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枇杷总面积为2.2487万hm^2,实际投产面积1.51万hm^2,产量6.8286万吨,平均667m^2产量301.74kg。从全省比重看,枇杷占果树总面积4%、总产量的1.7%。令人欣慰的是福建枇杷约占全国枇杷总面积的50%,产量约占39%。近年来,早熟大果优质新品种‘早钟6号’发展势头强劲,短短的5年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于1995年同闽清县库区办开展合作,并签订了早钟6号枇杷5年生公顷产量7500 kg、产值15万元的技术承包协议,通过3年来的生产示范,取得栽后3.33 hm2早钟6号枇杷2年有68%的单株开花,三年全面投产的初步效果,1999年3月16日通过省计委组织的项目中期评估,受到与会专家、代表的一致好评,现将早钟6号枇杷早期高优栽培的关键性技术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早钟6号枇杷具有特早熟、丰产、果大、质优等特点,市场竞争力强,效益高,成为近年广泛种植的枇杷新品种,是莆田市目前主栽品种之一.其果实套袋一般只用单层牛皮纸,受阳光和风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易发生锈斑病、紫斑病,影响果品质量.本试验对"早钟6号"枇杷的果实套袋层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早钟6号枇杷超密植、早结、丰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钟6号枇杷以其特早熟、早产、优质、高效益等优良的经济性状,深受栽培者和消费者的喜爱。传统栽培枇杷,667m^2种植密度不超过60株,若没有修剪,任其生长,易导致树冠高大,病虫滋生,投产迟,产量低,品质差。为此,笔者依据早钟6号枇杷生长、结果习性,探讨其矮化密植、早产、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枇杷种植户提供参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试验园为枇杷老果园,10亩约100株,枇杷是15年生的当地实生土种枇杷,多年来低产、质劣,效益低。我们通过锯顶留砧来做为高接换种的砧木,在丰产性能好的早钟6号枇杷结果树上,取高接换种的接穗,分二年来高接换种,第3年投产,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获得增效增收,取得经济效益30多万元。高接换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南安市洪濑镇从1999年开始引进种植早钟6号枇杷,目前栽培面积超过133hm^2。该品种综合表现良好,早熟、果大、优质、市场销路好、价优、经济效益高。笔者对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早钟6号枇杷早结优质高效调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播期与密度对衡阳地区油菜性状及产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衡阳地区半冬性油菜直播的播期以9月底至10月初为宜,过早可能导致早花,延迟至10月中下旬,则生物量降低,产量下降。种植的密度应控制在15.0万~22.5万株/hm^2之间。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枇杷矮化、早结、丰产可持续发展栽培模式,以枇杷新品种早钟6号为研究对象,从提高土壤肥力计划密植、培养丰产树冠、拉枝矮化、肥水调控、化控等措施入手进行研究,实现了二年生枇杷有68%植株开花结果、3年全面投产的预期目标.初步提出枇杷矮化、早结、丰产栽培模式,为早钟6号应用推广提供了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早钟6号枇杷产期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钟6号枇杷是福建省果树所于1981年以大果型的“解放钟”枇杷为母本与特早熟的“森尾早生”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枇杷新品种,荣获福建省200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果实于2月下旬开采,4月中旬结束。平均单果重62.8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可食率7l-3%。  相似文献   

10.
播期与密度对衡阳地区油菜性状及产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阳地区半冬性油菜直播的播期以9月底至10月初为宜,过早可能导致早花,延迟至10月中下旬,则生物量降低,产量下降。种植的密度应控制在15.0万-22.5万株/hm^2之间。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各种大宗水果价格一直低迷,而“早钟6号”枇杷鲜果价格持续看好,产品供不应求,2003年云霄县“早钟6号”一级果平均20元/kg,统果8元/kg,2004年,一级果平均24元/kg,统果平均10元/kg,金山生态园60元/盒(12粒),宝树村副书记方建义2001年种800株,2003年投产第1年,当年获利10万元,收回前期投资。枇杷花、叶、根及树白皮均可入药,具有清肺、化痰等功效,可制成多种中成药。去年莆田市经作站向省科委承担枇杷叶无公害生产标准的项目,老熟后的枇杷叶还具有经济价值。1枇杷种植简况2003年我国枇杷种植169万亩,总产39万t,其中四川省面积63.79万…  相似文献   

12.
夏大豆新品种华夏6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广西夏大豆生产水平,建立华夏6号大豆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方法]2014年在广西桂林开展了密度及播期试验,从6月5日至8月25日,分9个播种期种植,在7月3日播种期设置了4个种植密度试验,以期明确华夏6号在桂北的最佳播种期和合理群体密度.[结果]不同播期对大豆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大豆产量表现较好,为3 000kg/hm2左右;7月上旬的种植密度在19.5万~22.5万株/hm2的产量较高,为3 600 kg/hm2左右.[结论]华夏6号在桂北的最佳播种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合理群体密度在19.5万~22.5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白肉枇杷是中国特有的种质资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筛选培育出的白肉枇杷新品种‘三月白’,是‘早钟6号’ב新白2号’的杂交后代,具有极早熟,优质、果实大、易剥皮,肉质细嫩、味鲜、清甜、风味佳,早结、丰产、稳产等优点,适宜在福建、四川、重庆等枇杷产区种植。2018年3月,‘三月白’枇杷通过福建省科技项目成果评审,评审报告认为,‘三月白’枇杷新品种综合性状整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行列。  相似文献   

14.
旱稻新品种丹旱糯3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旱稻研究室通过籼粳亚种间复合杂交,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1984年夏以矮秆的5057为母本,抗病、大穗的IR26/早丰γ为父本,有性杂交,经丹东、海南两地繁殖、定向选育,至1993年选育出旱稻新品种丹粳5号。1994年由丹粳5号繁种田选出优良糯型变异株;1995年在所内旱稻试验田株系圃种植,编号为旱株18;1996年在所内旱田种植,  相似文献   

15.
2013年阜阳市颍州区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玉米是阜阳市颍州区主要夏种作物,为了筛选出适宜颍州区生产种植的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根据玉米新品种展示及大田生产中各品种的表现,建议2013年颍州区夏玉米主推品种为:6.75万株/hm2高密度品种郑单958、伟科702、美豫5号;6.00万株/hm2中密度品种隆平206、陕科6号;5.25万株/hm2低密度品种隆平206、秦龙14、天泰16、威玉17。在以上各密度中,其余表现较好的品种可搭配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一、冬油菜1.育苗移栽华北、关中地区育苗播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移栽期在10月上旬。苗床播量为7.5~11.5千克/公顷,密度105万-120万株/公顷,播深2厘米。出苗后2—3叶间,定苗并追肥、灌水、除草和防病虫等。移栽密度为,甘蓝型油菜18万株/公顷左右,白菜型油菜20万-25万株,公顷。深栽至苗最下叶柄基部,覆土权紧实,栽后及时浇定苗水。移栽时,要求苗龄40天左右,绿叶6~8片,苗高18~24厘米,根茎直径6~8毫米,无病虫害。  相似文献   

17.
更正     
《农家致富》2005,(23):23-23
如东县 2005年棉花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高品质棉科棉3号种植面积6.5万亩,占总面积的65%。该县掘港镇天星村24组棉农严汉其,从事棉花种植10多年,植棉经验丰富。2005年种植高品质棉新品种科棉3号4亩,9月26日如东县作栽站测产显示,该户棉花种植密度行距为106.56厘米,株距32.3厘米,每亩密度1933株,平均单株成铃39.6个.每亩总铃76547个,亩产籽棉450公斤,产量喜人。  相似文献   

18.
油菜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建德市适宜9月15日左右播种,10月20日移栽,种植密度11.25万株/hm2,折施纯氮210 kg/hm2.早播、肥料足,不仅秧苗素质好,而且1次分枝多、角果数、粒数多,有利于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5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赫明涛  王军  水玉林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845-845,854
苏玉糯 5号是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 ,产量高 ,鲜食品质好。栽培时应注意与其他品种隔离 ;春播密度 6万株 /hm2 ,秋播密度 6.75万株 /hm2 ;重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 ,早施穗肥 ;春播授粉后 2 0~ 2 5天采收 ,秋播授粉后3 0~ 3 5天采收  相似文献   

20.
正新疆温宿县核桃种植面积达4.67万公顷,年干果总产量约为7万吨,生产中推广的品种为早实良种核桃温185和新新2号,互为授粉品种,一般在定植的第5年开始挂果,667米2产量在30~50千克,种植株行距配置为3米×5米或5米×6米。为促进早实良种核桃提高前期产量,增加前期的经济效益,特开展了核桃幼树生长期管理措施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