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相关基因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功能基因组学是在基因组水平上系统、全面的分析基因的功能,主要研究技术有差异显示反转录PCR、表达序列标签、基因表达系列分析、微阵列、RNA干涉、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综述了功能基因组学主要研究技术及其在奶牛乳房炎相关基因的表达、抗性候选基因的鉴定、病原菌蛋白质组学、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重点已经转变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新兴研究领域,它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了解植物功能.介绍了植物应答生物胁迫(动物取食、微生物共生或寄生及病原菌侵害等)的蛋白质组学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研究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机制方面的优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一门相对于基因组学(Genomics)而提出的,旨在综合研究某一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新型学科.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依赖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如二维电泳(2-DE)、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以及生物信息学等获得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玉米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新兴学科和热点领域。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如真菌等生物胁迫蛋白质组学研究,缺氧、干旱、砷毒等非生物胁迫研究,各种突变体研究,组织和细胞器蛋白质组研究等。最后展望了蛋白质组学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分离技术、鉴定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双向电泳技术在植物胁迫应答研究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林木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生态、社会和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因作图、基因测序、基因表达的系统分析以及DNA芯片等生物技术的应用为林木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有利的工具,从而为林木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笔者重点对林木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与林木基因组学研究密切相关的生物信息学进行阐述,最后对林木基因组学的发展进行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7.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工业原料和新型能源作物,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甘薯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方面研究中的进展,为甘薯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展望了甘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一门相对于基因组学(Genomics)而提出的,旨在综合研究某一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新型学科。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趋于成熟,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这里将就蛋白质组学研究在植物生理学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小麦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作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阐述基因功能、了解生命现象和本质等分子机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甚为迅速,就小麦蛋白质组学多年来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包括特定组织蛋白质表达谱的构建;结构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基因型鉴定及品种鉴定,品质分析:生物胁迫或非生物胁迫下差异蛋白的鉴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杨树等树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林木育种进入了功能基因组学时代,林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面临的挑战是系统地对基因组中的所有预测基因进行注释和功能验证。林木功能基因组分析已经进入了高通量阶段,但要识别未知基因的确切功能,有必要了解每个基因在植物细胞所有基因活动网络中发挥的作用。因此,就必须了解各个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模式。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策略已经发展到能对这些成分细胞中基因的活性和浓度同时进行快速的测量。林木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能从全基因组进行功能分析,从而打开了林木未知基因功能研究的新途径。目前,广泛应用的林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策略有插入突变、FOX系统、蛋白质组学等。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之后兴起的一门前沿学科。本文简要介绍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研究意义,以及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技术,并展望蛋白质组学的技术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多组学关联分析作物耐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学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离子组学等。随着测序技术和手段的不 断发展,多组学的关联分析已成为研究作物抗逆应激反应常用的技术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对控制重要农艺性状 的基因进行研究。分别对转录组学与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等不同组学结合的关联分析在作物响应逆境胁迫(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以及基因功 能研究、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多组学结合的关联分析充分利用综合分析的数据,对筛选到 的核心数据的验证以及在育种中的应用。多组学结合的研究方法可揭示作物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为未来 培育抗逆品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油菜素内酯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甾醇类激素,参与调控了植物多方面的生长发育过程。近几年,研究人员结合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方法,使油菜素内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针对油菜素内酯在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生殖发育、植物光形态建成、植物抗逆性及向性生长等方面的分子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畜禽分子设计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设计育种是一个综合性的新兴研究领域,以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若干数据库为基础,以生物信息学为平台和有效手段,利用计算机对畜禽育种过程进行模拟,根据育种的具体目标来设计和构建品种,最终培育成符合育种要求的新品种.本文概述了畜禽分子设计育种研究的基础、现状及方向.  相似文献   

15.
昆虫病原真菌是重要的生物防治资源,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农业害虫具有不易产生抗性、易造成昆虫病害流行、生态安全环保等优势,推广应用昆虫病原真菌控制害虫是今后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现代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真菌基因组学的研究,在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以及多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等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文章就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绿僵菌、冬虫夏草菌、蛹虫草菌等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本团队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涉及利用基因组学及多组学联合揭示昆虫病原真菌的种内或物种间的进化、寄主范围改变、侵染过程效应蛋白鉴定、真菌代谢产物合成,以及真菌侵染机制、昆虫免疫机制、真菌-昆虫互作机制等方面,并探讨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今后农业害虫生物控制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牦牛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了解牦牛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研究现状,探究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牦牛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材料。笔者通过查阅近20年有关牦牛mtDNA研究的文献资料,对牦牛mtDNA全序列和部分序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mtDNA作为一种很好的分子标记已被研究者用于探究牦牛的起源驯化、遗传多样性、迁徙模式、历史发展动态、分类学地位、适应性机理及系统发育关系等问题,并取得了具有结论性的诸多成果。然而,有关牦牛mtDNA全序列基础上的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线粒体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核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间的互作和调控研究、线粒体基因组与部分性状间的关联分析等内容,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耐辐射球菌DNA修复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辐射球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耐辐射的原核生物,是研究DNA损伤与修复的模式生物.根据国内外实验室和本实验在耐辐射球菌研究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从该细菌的结构特征、分子防御机制、重要修复基因、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综述了耐辐射球菌在DNA修复机制方面取得的进展,探讨了未来揭示该细菌独特高效的DNA修复分子机理可能采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绿盲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未仲 《农学学报》2018,8(10):13-18
为了研究绿盲蝽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绿盲蝽发生规律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个是各种环境因子对绿盲蝽生长发育影响,一个是不同寄主与绿盲蝽之间的选择性。害虫防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均有研究。本研究发现,相关研究集中于绿盲蝽种群发生动态规律、生命表制作、相互选择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对药剂优化选择等。目前的研究已经涉及分子基因层面,但是主要侧重于某一个特定功能基因,对基因整体相关性研究还存在不足。今后研究还需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方面加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