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棚钵体毯式旱育秧苗具有上毯下钵形状,秧苗具有素质好、成秧率高、机插漏秧率低、返青快的特点。该项技术,推广面积逐年递增,现已成为核心栽培技术。此技术较常规对照增加了有效穗数,增产效应明显,平均增幅13.5%。一、大棚钵体毯式旱育苗1.选择品种选用优质、高产、适熟、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适宜萝北县种植的品种有龙粳29、龙粳31、龙梗40等品种。2.大棚苗床规格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旱育秧苗在成长中,容易出现长势弱、芽率低等问题。为了解决水稻秧苗的这类问题,广泛采用了大棚钵体毯式旱育秧苗的方法,这种方式培育出的水稻秧苗形状是上毯下钵,其特征是返青快、机插漏秧率较低、成秧率高、整体素质较好等等。在黑龙江省广泛推广使用这种技术,有显著的增产效应。1.水稻品种和秧田选择在选择种植的水稻品种时,要依据当地的茬口类型,例如具有适中生育期、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是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钵体育苗机械摆栽技术主要特点是大棚旱育、钵体育苗、培育壮秧、机械摆栽、适时收获。其具体技术如下:1、钵体育苗1.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适熟、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第三积温带可选择龙粳20、龙粳25、龙粳27、龙粳14、空育131、绥粳3号等品种。1.2、建育秧棚:大棚棚型高,覆盖容积大,昼夜温差小,保温性能好,防冻能力好,管理方便,容易培育壮秧,所以应采用大棚育秧。规格一般宽6-6.5米,拱高1.8-2米,以人能在棚内站立作业为宜,长度根据本田面积确定。1.3、整地作床:提倡秋整地、秋备土、秋做床、秋打孔、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钵体毯式育苗技术具有壮苗率高、秧根发达、移栽不伤根、不漂苗、分蘖早、成穗率高等优点,利于秧苗的田间生长;钵体毯式育苗技术与机械插秧技术合理配套,可进一步提高水稻栽培机械化程度,从而实现水稻生产提质、增效的目的。1试验示范方法本田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个点200亩。示范区采用434孔钵体毯式塑料秧盘,育中苗,应用F4手扶式插秧机进行摆栽插秧。对照区采用常规育苗和常规插秧机  相似文献   

5.
水稻钵体毯状苗机插秧技术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传统手工插秧种植已不适应水稻生产发展需求,我国水稻生产迫切需要以水稻机插秧为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现有的传统平盘毯状秧苗机插秧技术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低播量成毯性差、伤苗伤根严重、漏秧率较高、每丛苗数不均匀及返青慢等问题,制约机插水稻增产潜力.水稻钵体毯状苗机插技术,针对传统毯状苗机插存在的问题,通过钵体毯状秧苗,利用普通插秧机按钵精确取秧,实现钵苗机插,秧苗根系带土多,伤秧和伤根率低,栽后秧苗返青快,发根和分蘖早.能充分利用低位节分蘖,有效分蘖多,从而有利于实现高产,同时按钵苗定量取秧,取秧更准确,机插漏秧率低,机插苗丛间均匀一致,从而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实现机插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机插秧的产量和效率,缩短秧苗返青期,以中早39为材料进行了早稻不同机械育插秧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毯秧机插和钵毯秧机插的产量较高、较稳定,且易操作,可实现流水线播种,技术较成熟,应努力完善技术,稳步推广;普通毯秧机插的产量分别比普通毯秧机抛、钵毯秧机抛、钵秧机插和钵秧机抛高5.2、8.0、130.3和118.0 kg/667m2;钵秧机抛和钵秧机插技术暂不成熟,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7.
水稻钵体育苗机械摆栽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钵体育苗 1.1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适熟、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适合我县种植的品种有龙粳14、空育131、龙粳20、垦鉴稻6号、绥粳3号等品种。 1.2建育秧棚 由于大棚棚型高,覆盖容积大,昼夜温差小,保温性能好,防冻能力好,管理方便,容易培育壮秧,所以我们应采用大棚育秧。规格一般宽6—6.5米,拱高1.8—2米,以人能在棚内站立作业为宜,长度根据本田面积确定。  相似文献   

8.
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苗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机插育秧盘为对照,开展了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稻钵形毯状秧盘所培育的水稻机插钵形毯状秧苗具有上毯下钵形状,秧苗素质好、成秧率高、机插漏秧率低,在大田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较常规对照增加了有效穗数,增产效应明显,两季全年平均增幅7.1%。  相似文献   

9.
超级早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效果及产量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双季超级早稻上机插应用,探究机插效果及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超级早籼稻中早39、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采用水稻钵形毯状秧盘(BT)和传统平盘(CK)培育秧苗,考察种子出苗、秧苗素质、根系形态及分布、机插效果、产量并比较差异。【结果】水稻钵形毯状秧盘与平盘育秧种子出苗率差异不显著;钵形毯状秧苗根系独立成钵状,56.03%的根系在底层钵碗内,上部根系比例43.97%,且白根多,根数比对照略少,但根长度、根表面积、根直径和根体积有所增加,而对照秧苗的下部根系比例37.86%,上部根系比例高达62.14%;从机插效果看,中早39和中嘉早17钵形毯状秧苗的机插断根率比平盘毯状秧苗分别降低了25.06%和14.24%,相同播种量下,2年重复试验中早39钵形毯状秧苗机插的漏秧率比对照分别下降了3.89%和1.67%,中嘉早17下降了2.22%和1.66%,另外翻秧、漂秧、伤秧比例较对照也有所减少;钵形毯状秧苗机插14 d后的秧苗叶重、茎鞘重、根重、地上部总重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明显增加,表明有利于促进秧苗早发生长;产量比较,中早39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比对照增产6.35%—7.66%,中嘉早17增产8.99%—10.87%,其中主要通过有效穗数增加实现增产,中早39和中嘉早17的钵形毯状秧苗机插处理有效穗数分别增加了2.14%—6.01%和4.76%—6.98%。【结论】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通过培育形成上毯下钵的钵形毯状秧苗,按钵取秧机插,有利于提高机插质量,减少机插漏秧率及伤根,促进秧苗早发,提高有效穗数,实现机插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0.
以盛泰优9712为试验材料,采取普通毯秧、钵秧、钵毯秧3种育秧方式及机插、机抛2种不同栽插方式,设普通毯秧机插(A1)、普通毯秧机抛(A2)、钵毯秧机插(A3)、钵毯秧机抛(A4)、钵秧机插(A5)、钵秧机抛(A6)6个处理,以习惯软盘抛秧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育、插秧组配方式对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毯秧机插与钵毯秧机插秧苗素质表现较强生长优势,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强,产量高,育、插秧操作简易,可实现流水线模式作业,适宜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