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社会心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无形的,但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积极的社会心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消极的社会心态则会阻碍社会的正常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处于城市边缘地区或者被城市包围的农村社区变成了“村改居”社区.这些“村改居”社区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问题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的地域,而该社区居民的社会心态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态度.作者通过湖北襄阳市某典型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社会心态调查,分析了该类社区居民目前的社会心态状况,认为需要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2.
从社区社会资本角度入手,通过对南京村改居社区居民的抽样调查表明,总体上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水平不高,村改居居民社区归属感与居民的社区活动参与程度、在社区内的关系与居住时间有关。村改居社区作为城市化过程中传统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之间的过渡品,如何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也是村改居社区建设和转型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需要提高社区的整体信任和规范水平,扩大社区内的社交网络,提高居民社区建设的主体地位意识,增强社区认同感,充分考虑居民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诸多村庄被撤村并居,进而导致村改居社区数量不断增多。村改居社区是处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过渡性社区,常伴随着一些难以解决的治理问题。一方面,绝大部分居民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社区的居住环境,出现了空间的城市化与人的城市化相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村改居社区内居民异质性强,居民信任度较低,社区凝聚力不足。解决社区治理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传统村落的治理方式,通过建立社区公约重构居民惯习,打造新型公共空间,促进居民沟通交往,调动多元主体,实现社区共治。  相似文献   

4.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整体精神风貌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青岛市后田社区的实地调查,对"村改居"后田社区文化建设状况从社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搭建社区文化平台、尊重居民主体地位、完善社区管理制度等加强"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南京市花岗幸福城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因子分析对"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由社区归属感、互惠、社区凝聚力、社区认同感、社区信任和地方性社会网络6个公共因子构成。并对"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村改居成为农村社区向城镇转变的过渡状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南京J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进行调查,对测量维度及其指标进行可信度检验,并对各个维度间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拆迁分配与非拆迁分配居民社区社会资本的比较,总体上非拆迁分配居民的社区社会资本要高于拆迁分配者;对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的现状进行描述,整体上该地社区社会资本较好,但也有地方性社会网络比较松散,非地方性社会网络较差,居民主体意识不强,对居委会的信任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居委会深入了解居民,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互动,构建社区网络;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转变管理体制,处理好与原村委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赵斯桐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0):223-225
"村改居"社区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的产物,数量多、情况复杂,基于"村改居"社区治理起步较晚、现阶段的治理方式还处于摸索阶段的现状,从"村改居"的特殊性切入,着重对"村改居"社区治理中的管理体制不顺、自治能力不强,人才匮乏,公共服务落后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治理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解决当前城市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升城市公共管理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许多城中村和城市边缘村落逐渐实施"村改居"工程,"村改居"是一个涵盖面较大的概念,涵盖农民转居民、农村转城市、村委会转居委会等多个方面,在"村改居"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村改居"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村改居"工程的实施提供支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为了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使得人们的生活以及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益、环境和国家政策的驱动,促进了东莞市的大量农用土地改为工业用地,许多村完成了村改居、村民就地变市民的过程。为了村改居后失地农民就业和再教育问题,东莞市大朗镇松柏朗村村委会针对区域内主动失地农民的特点,积极创建劳动力就业平台,让这些主动失地农民顺利实现就业,接受自我认同的身份转变,以社区为单位教育主动失地农民丢弃依赖村组集体经济福利、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搭便车"心理,真正成为自食其力的新型城市社区居民。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浪潮下,“村改居”社区作为我国破除城乡二元壁垒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已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讨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主要对“村改居”的概念界定及认知、“村改居”社区居民社会适应及其影响因素、“村改居”社区治理困境及其治理对策等方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肯定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研究提出一些研究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对陕西省国家级贫困县商州区的10个样本社区282户"村改居"家庭的问卷调查为样本,研究了西北地区欠发达县域的典型代表——商州区的"村改居"社区治理模式,分析了目前"村改居"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现代城镇化背景下西北欠发达地区"村改居"社区治理完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区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优化社区治理模式,是实现社区和谐稳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保障。以广州CS社区为例,深入了解村改居社区的基本特征和治理现状,明晰社区各治理主体的职能和权责关系,探讨多元共治下村改居社区的治理机制,从搭建多元共治平台、建立应急机制等角度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新时代社区治理提供范式。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通过社区归属感、互惠、社区凝聚力、社区认同感、社区信任和地方性社会网络的6个维度21项指标对南京市村改居社区花岗幸福城的社区社会资本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总体水平不错,但地方性社会网络、社区信任中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应当引起重视;针对目前的不足,从建立政府、社区自治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培育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增强社区制度规范化、配套化程度等方面提出了培育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导致城郊地区涌现大量"村改居"社区。而社区意识作为社区发展的灵魂,对村民的市民化和"村改居"社区的城镇化转型具有推动作用。从四个方面考察"村改居"村民的社区意识,发现其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参与感与责任感均有不足。同时,发现"村改居"村民的社区意识主要受个体和社区两方面的影响。为促进社区村民社区意识的建构,村民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强化维权意识;社区需加强宣传主人翁精神,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整顿社区管理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村改居"社区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独特的产物,其所催生的大量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制约。本文从元治理理论的视域出发,分析我国"村改居"社区中失地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解决我国"村改居"社区中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切入点和关注点。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是城市管理者棘手的难题。以宜昌西陵区窑湾乡为实例,揭示了"城中村"改造主要面临着集体经济处置、社会管理治理、公共服务落后等难题,对"村改居"的定位和重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村改居"的发展对策,有助于深入探讨城中村城市社区化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创建学习型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教育的基础在于居民生生相息的生活社区,根本目的是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素养,惠及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发展,并把它作为凝聚城市精神,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市民素质,提高生活品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区治理中涌现了大量的"能人",这些能人在社区治理中起着联系党政、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关键作用,围绕"社区能人"形成了城市社区治理格局。本文通过对城市社区能人政治生态圈的分析,认清能人在城市社区治理格局中的不同角色及关键作用,同时总结当前挖掘和培育社区能人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和完善社区人才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城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城市社区特点又保留农村社区特征的"过渡型社区".失地农民、流动人口等"过渡型人群"共存于这一特殊的空间形态之下,产生了一系列治理难题.促进社区的有效治理,有赖于培育丰富的社会资本.传统强关系破碎、人口流动性提高、居民异质性增强和缺乏信息沟通桥都会影响"过渡型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和质量,为此必须重构社区的社会资本.发掘和培育"过渡型社区"的社会资本,需要通过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等多方的努力,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培养居民间的信任关系,提高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参与热情,增进失地农民和流动人口的互助合作,从而促进社区的善治,推动"过渡型社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城市居民们生活的地方,国家和政府通过社区的发展动态可以了解民生国情。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这是当前社区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这就使社区在加强城市生活管理、服务市民日常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等各方面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对于有效解决社会转型期的各种需求与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