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了解目前国内外对青藏高原研究,尤其是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现阶段关于江河源区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有关江河源区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建国后青藏高原研究的历程,结合实地考察提出了"江河源区"的称谓、范围、经济生态区划、生态系统的主体、自然和人为因素、生物多样性问题、气候演变规律、生态环境的质量评判、重大工程和旅游活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地位等11个方面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江河源区区域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以及区域自然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导致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退化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文章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修建和营运、鼠害、西宁及州县城镇的经济发展以及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等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对这些方面的集成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4.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青海省土地资源详查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分区图的基础上,借助G IS技术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负荷5个方面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偏差,综合评价指数处于差和较差的区域面积占江河源区总面积的83.3%;在空间分布上,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从东南部到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行政区县(乡)主要集中于江河源区的中西部,而江河源区东南部部分行政区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河流、湖泊和冰川是江河源区水文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研究该区水文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特征,对系统研究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演变意义重大。研究在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前人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区水文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特点。结果表明,江河源区主要河流有184条,其中流域面积5 000-10 000 km2的有12条,其水文生态系统构成特点是,黄河源区的一级支流河流长度较短,流域面积较小,入河口海拔高度较高,河道比降大,电力资源丰富;长江源区一级支流流域面积大,河流长,年径流量大,河道比降小;澜沧江源区流域面积较黄河源区和长江源区小,但其单位面积上的产水量较丰富,产水量达到25 484 m3/km2。江河源区有湖泊250个,且以淡水、微咸水湖为主。其中黄河源区面积在0.5 km2以上的湖泊89个,湖水面积1 479 km2;长江源区共有湖泊160个,但面积只有802.7 km2,其中面积在1.0 km2以上的湖泊84个;澜沧江源区只有1个湖泊,面积仅有1.0 km2,以淡水湖为主。江河源区冰川资源量达2 000亿m3,其中黄河源区有冰川68条,阿尼玛卿山分布有58条;长江源区以当曲流域的冰川覆盖面积最大,沱沱河流域次之,楚玛尔河流域最小,冰川总面积1 168.18km2,冰川储量98.3026 km3,年消融量约9.89亿m3;澜沧江源区冰川在数量上和流域面积上都较小,只有20条,面积为124.12 km2。  相似文献   

6.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人为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人为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指出区域的气候变化固然是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然而人类的生产、生活、经济和政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施加的不合理干预则是近几十年来环境急剧恶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严格行政执法、围栏禁牧、合理的载畜量和生态移民等生态环境的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7.
江河源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及其评价的内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分析,指出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大量的借助于遥感资料,同时结合统计资料对区域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概括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指出了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坚持整体性、评价指标体系化、方法定量化的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江河源区地域界定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现有的各种文献资料、遥感资料,结合实地考察,确定江河源区主要包括江源地区和河源地区,江源地区主要指长江源区和澜沧江源区,其流域面积约为19.4578万km2;河源地区主要指黄河源区,其流域面积为12.3612万km2(不包括甘川大转弯);江河源区流域面积在青海省境内为31.8190万km2。  相似文献   

9.
江河源区气候暖干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是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但不同区域降水量变化差异较大,温湿变化的差异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影响。探讨江河源区气候变化趋势,是研究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江河源区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42年来该区域不同站点和整个区域的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江河源区全区及各站点的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升幅随站点位置、季节的不同而变化,气温最高年份大多出现在最近十多年间;1980年以来,源区和大多数站点的平均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暖季降水量普遍减少,冷季降水量则有不同程度增加;蒸发量年际间波动大,变化规律复杂,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源区大多数站点和整个源区的平均年蒸发量均表现为上升趋势。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使江河源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黄河沿断面以上玛多县境内流域生态环境概况,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总结了源区环境恶化带来的危害,对改善黄河源区的水资源环境、实现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河源区生态地理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气候—地貌—植被模式,在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因素的基础上,将江河源区划分为黄河东部河谷高原暖温半干旱农牧交错水土流失生态大区、高原凉温带大区、高原冷温带大区、高原寒带大区4个大区;再分别以降水、植被和人类活动为主要因子,将其划分为7个二级区,11个三级区。  相似文献   

12.
[摘要]明清时期,黄淮合流,东入黄海,但黄河所携巨量泥沙逐渐淤塞中下游河床,汛期无法迅速泄水,淮河改道南下入江,变为长江支流。淮河南下,不仅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等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南下的淮河洪泽湖至长江段两岸,湖泊扩大、河流改道、土质恶化,甚至加剧了沿江地区的江岸崩塌,引发整个周边环境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相似文献   

13.
基于SWAT模型的长江源区径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源流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境内,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流域径流量的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SWAT模型是基于水文过程的,具有很强物理机制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长江源区1975-2004年气象数据、水文数据以及土地覆被/土地利用图、土壤图等数据构建了适合长江源区的SWAT水文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模拟的月流量相对误差为10.6%,相关系数R2和Nash Suttcliffe系数Ens>0.7。表明模型在长江源流域对产流模拟的适用性较好,为长江源流域建立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掌握三江源区冷暖两季矮生嵩草草场土壤养分的含量。[方法]对三江源区矮生嵩草草场冷暖两季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冷暖两季0~5 cm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35.78和236.74 g/kg;5~10 cm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45.39和152.92 g/kg,均高于高肥力(15 g/kg)。冷暖两季0~5 cm、5~10 cm土壤平均pH为6.88、6.72、6.85、6.87。冷暖两季0~5 cm、5~10cm土壤全氮含量均高于0.2%。冷季0~5 cm、5~10 cm平均磷含量为0.011 6%和0.009%;暖季0~5 cm、5~10 cm平均磷含量为0.117%和0.111%,冷季土壤全磷含量均低于全国水平。三江源区矮生嵩草草场冷暖两季土壤平均速效磷含量分别为5.15和6.49mg/kg。土壤有效硫含量大于24 mg/kg。[结论]三江源区冷暖两季矮生嵩草草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质地肥沃,弱酸性土壤有利于提高铁的有效性,土壤全氮、有效硫含量丰富,速效磷含量中等。  相似文献   

15.
青海东部黄河谷地土地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旭升  孙小凤  韩燕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106-107,110
青海东部黄河谷地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有着十分重要的土地资源。通过分析黄河谷地土地资源现状,达到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通过调查,选取简要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青海东部黄河谷地土地利用方法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江河源区植被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将江河源区的天然植被划分为森林植被区、灌木与灌丛植被区、草原植被区、草甸植被区、荒漠植被区和湿地植被区6个区,并分析了各植被区的分布范围及其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韩世刚  唐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69-11771
利用长江流域260个观测站1960~200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的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长江源头的青藏高原上,日照时数明显高于长江流域的其他地区,为2 200~3 000 h/a;日照时数最低的区域在长江上游的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区域,仅1 000~1 600 h/a;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区域内,日照时数高于四川盆地,低于青藏高原地区,在2 000 h/a左右。长江流域中日照区的日照时数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减少速率为54.2 h/10a;低日照区的日照时数减少速率为38.4 h/10a;高日照区的日照时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长江流域日照季节下降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冬季>秋季,而春季日照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