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利用2006—2016年《湖北省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运用耕地非农化面积、泰尔指数、人均GDP衡量耕地非农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采用协整分析法、Granger因果分析法分别分析耕地非农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间无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二者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针对湖北省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间拥有协整关系,提出了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税收制度、健全省内城乡劳动保障体系和促进省内经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秋锋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228-230
近年由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农地非农化加速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分析了农地非农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并从实证角度对此了实证分析,发现农地非农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为缩小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参考依据,选取贵州省1981-2010年有关统计数据,对城市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水平有因果关系,并表现为双重性,1981-2010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表现出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变化趋势,但是总体趋势在扩大.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来看,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加快贵州城市化进程,一是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制约城市化的深层次制度因素;二是要统筹配置城乡社会资源;三是要加快推进城市化,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省在1978—2007年期间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贵州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贵州金融发展是贵州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贵州金融发展扩大了贵州城乡收入差距。从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出贵州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正;方差分解表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不显著,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工商企业和个人借建农业大棚之名,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违法违规建设"私家庄园"等非农设施,严重冲击了耕地红线。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现象,2018年9月14日,农业农村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的方案》(农农发[2018]3号),要求从2018年  相似文献   

6.
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乐小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42-21443
选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环比经济增长率3项指标,根据1980~2009年统计年鉴中的时序数据,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广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不适于解释广西出现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滴流效应"对缓解城乡收入的持续扩大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更多的是受到发展政策和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制约而并非经济发展本身的影响。只有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城乡阻隔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内蒙古1978—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对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增长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过大的收入差距又将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所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永波  魏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35-5936
[目的]为了了解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方法]基于基尼系数、均值对数偏差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并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分解。[结果]甘肃省1998~2005年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农村居民处在“相对平均”时期,其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家庭经营收入引起,其次是工资性收入,在空间上主要是区域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所致。分析结果还显示出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在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与全国的趋势正好相反。[结论]甘肃省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性造成区域间农业收入不平等,进而成为区域间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贵州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本文选取了2008——2016年间的贵州以及全国数据,采取描述统计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贵州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找出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表明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在逐步扩大,且相对于全国,贵州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存在一定滞后,最后提出缩小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空心村"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导致的村庄用地规模扩大而原有宅基地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不良现象。以甘肃省陇西县通安驿村为例,研究发现偏低的土地生产力、城乡居民过大的收入差距及落后的基础设施是"空心村"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宣传力度、转变村民思想观念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重庆市1997~2006年耕地数量和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直辖以来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的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耕地非农化的经济驱动机制,并提出保护耕地资源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2.
涂学仕  代金君  周波  戴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99-14103
[目的]研究粤西北山区上一轮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方法]以连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针对连州市上一轮的土地整治相关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十一五”期间,连州市土地整治工作在数量上圆满完成了相关各项规划的具体要求,耕地数量得到保护,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也表现出规划滞后、目标单一、进度缓慢以及各规划之间衔接不够等不足.[结论]从连州市上一轮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亟需一套系统的、综合的土地整治规划来指导新时期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张喜  连宾  尹洁  刘延惠  崔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71-5775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原喀斯特洼地土壤主要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1∶10000地形图对特定高原喀斯特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划分与归类,分层取样分析土壤剖面特性、理化性质变化。[结果]土层(A+B层)厚度的变化趋势为坡耕(退耕林)地〉天然林地〉人工林地〉灌木林地,土壤剖面特征、水源涵养、颗粒组成、土壤肥力与肥力有效性的相关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间发生了相似或相异的规律性变化。土壤综合质量指数的变化趋势为耕地〉退耕林地〉坡耕地、天然林地〉人工林地。耕地土壤综合质量最高,是自然成土和人为经营的结果。3~5年的退耕林地土壤综合质量高于坡耕地,表明造林措施是改善喀斯特洼地坡耕地土壤质量的有效手段。天然林土壤综合质量高于人工林地,这为利用"近自然经营"技术改善喀斯特洼地土壤质量提供了依据。[结论]该研究可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生物治理、土壤质量演化的生物学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求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为湖南省耕地和粮食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县(区)为单位收集了湖南省1989~2008年人口、耕地和粮食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分析了全省耕地、粮食的变化情况。[结果]全省20年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整体减少,粮食总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工业化、城市化等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占补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品种改良和种粮技术的提高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原因。[结论]要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必须加强耕地质和量上的保护,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灾害能力以保障耕地生产力,通过惠粮等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改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通过提高双季稻种植面积增大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5.
彭秀科  高淑敏  李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43-19145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利用青海产不同农作物秸秆设计8种培养料配方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与CK比较,以小麦秸秆为主料的培养料发菌最快,以油菜秸秆为主料的培养料获得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结论]采用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生产金针菇具有可行性。这不仅可以扩大食用菌栽培原料的范围,而且可以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变废为宝,降低食用菌生产栽培料成本,增加种植户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5个土地整理项目区新增耕地的研究,分析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途径和不同地区的主要潜力,以期对今后土地整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方法]调查和统计分析法。[结果]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主要途径为归并田块、分散的宅基地搬迁和零星荒草地开发。[结论]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不同,其中平原地区以归并田坎和退宅还耕潜力较大,丘陵地区以整修田坎和开发未利用地潜力明显。  相似文献   

17.
李莹  高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91-4593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哈巴格希乡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式。[方法]通过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哈巴格希乡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结合该乡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有关规划指标,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出2010年的3种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结果]从3种土地利用结构方案中选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最大的方案2为哈巴格希乡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结论]方案2基本上实现了哈巴格希乡各种用地结构的合理调整,耕地、草地、林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地、住宅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54.35、49.46、59.25、177.63、36.00、180.52和92.83 hm^2,该乡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达664512030.4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土地整治使得未利用地的利用类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发生变化,从而评价土地整治后的新增耕地质量。[方法]选取有效土层厚度等6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特尔斐法确定权重。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该地区190.500 5 hm2新增耕地质量等级进行评价。[结果]新增耕地省级自然等为6等、省级利用等为7等、省级经济等为6等;新增耕地国家级自然等为12等、利用等为12级、国家级经济等为11级。[结论]经过对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实现了耕地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刘正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28-131,136
[目的]摸清牟定县耕地地力分布情况,科学划分耕地土壤等级。[方法]以《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为参照标准,根据牟定县测土配方施肥土样采集化验分析结果,结合土壤地力划分因素,采用限制因素法和综合归纳法,对耕地地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评比。[结果]将牟定县25 526.24 hm~2耕地分为1~6个等级,其中:一级地2 588.73 hm~2,二级地4 776.75 hm~2,三级地5 734.88 hm~2,四级地4 744.05 hm~2,五级地4 140.55 hm~2,六级地3 541.28 hm~2。[结论]对各类耕地等级特征、性状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关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20.
阿勒泰市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影响阿勒泰市耕地质量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耕地基本建设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选取评价指标.[方法]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将权重值和指标得分结合,研究耕地质量因素.[结果]土地利用系数、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对耕地质量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得出制约阿勒泰市耕地质量发展的因素是剖面构形、土壤pH值、灌溉保证率和距障碍层深度.[结论]耕地质量受到自然条件和耕地基本建设情况的综合影响,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和农田水利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阿勒泰市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